分享

加强师德建设,以德治校

 昵称3522378 2010-09-23
    师德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师德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的政治方向、指导思想、精神面貌、文化素养、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创造才能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和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政治思想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教师实际,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贯彻执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要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党和国家把无限的厚望寄托在教师的身上,这是对教师最大的关心和信任。那么,作为人民教师,如何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呢?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道德素养和敬业奉献精神,这是教师的灵魂,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当前,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需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教好少数尖子学生,而且要教好全体学生;不但要教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不但要对学生当前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而良好的师德是激励教师学政治、钻业务,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
  其次,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需要。
  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初中学生来说,这种作用更大,影响更长远。他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显得更为重要。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道德是一面旗帜,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教师的高尚品质如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地培育着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努力完善自己,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在这两方面,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一方面,社会把教师看作是文明的象征。教师通过自身的道德塑造,在社会上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从而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传播种子”,即培养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总之,良好的师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二、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抓师德建设,首先要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志向,特别对青年教师来讲显得更为重要。
  2.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之甘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事实上,我们中的一些人对“爱”的理解颇为狭隘,以为“严即爱”,而更多的人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真正的爱,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看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关照,不自恃过人、高居人上,这样才能构筑师生之间的桥梁,收到“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效。
  3. 树立宽广的服务观
  我们提倡的宽广的服务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好生差生都是生,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同乘一辆前进的车。二是服务于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坚持“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坚持“四个一”的指导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育,一切为了教学服务。
  4.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当今的教师要想保住其“地位”,延续其职业,还必须迅速适应科学发展的形势,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平心而论,我们许多教师已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失,也采取诸如自学或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但人们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提高,而忽视知识的广度,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必须认识到尽快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技术手段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可喜的是,我校有许多教师放弃节假日休息,自费或投亲拜友学电脑,现在我校40岁以下教师人人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育技术手段的革命正在学校蓬勃地兴起。
  5.具有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师德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才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 注重自我塑造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2. 实施灵魂塑造
  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分辨各种社会思潮,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新时期的思想工作应当贴近师生、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3. 运用制度塑造
  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育人和用人是系统内的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实践证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师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师德建设的强化,又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出成果、出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