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手记4(教师素质) 在上个世纪,高中升学率还很低。考不上大学,十年寒窗也就付诸东流。而那个时期的中专生是不愁分配的。所以,很多初中毕业生的第一志愿是中专而不是高中。那时的中专生素质是相对较高的。 后来,大学不断扩招,中专生的分配越来越难。只看文凭、不看水平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初中毕业考高中也就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大学生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五年前,一所很不错的高中学校,还前往东北招聘本科生。可目前,即使进入城镇小学,没有本科文凭已很困难。教师工资提高后,不少有能力没背景的人才,渐渐被没能力有背景的人所替代,“德才兼备”已慢慢变成一种幌子;文凭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但从整体而言,青年人见多识广,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代课教师已逐步退出教育舞台,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还是在不断提高。 现在,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都在滑坡。教师队伍也不例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拉帮结伙、体罚学生等等都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一些违法犯罪现象。但从整体上看,教师的道德素质还是相对较高的。 我所在的学校有一百多位教师,数十年来没出现一例违法犯罪现象,没出现一则桃色新闻。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这是很难的。就是在全市数千名教师中,违法犯罪者也寥寥无几。在屈指可数的几例中,基本都是科级以上干部。如果把他们划入公务员序列,平民教师的违法犯罪率更低。如果进行一次违法犯罪情况统计,我猜想,在各行各业中,教师的违法犯罪率应该是最低的。 初为人师,教师和其他行业的人并没什么不同。可教师要教育学生,要时常讲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为人师表,要为孩子做出表率。谎言千遍也能成真理,大道理说多了,师表做久了,自己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再说,目前的教育还是个清水衙门,大家都没有额外收入,没有什么攀比。整天和孩子打交道,你想腐败,只有通过孩子向家长伸手,可孩子的嘴巴是最不严实的。况且,现在的师生关系都是短期行为,一旦脱离了这种关系,违心送礼的家长不到处骂你就算幸运。为了几十元、上百元的礼品,丧失自己的清白,也实在有点自贬身价。给老师送礼的,绝大多数还是家长习惯成自然。不送点礼,心里总不踏实。 教师,就是一种职业;做教师,就是一种谋生手段。不论我们给教师加上多少闪光的头衔,他们都还是普普通通的人。是人就有缺点,就有违法犯罪。我们没有理由用一把特制的标尺衡量整个教师群体。 |
|
来自: 廖shengquan > 《收藏。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