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题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了远程教育及网络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更多的时间。 【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的教学准备;具体的教和学的方法等) 建议教学中多使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尤其是学校师生交往中真实生动的例子进行 教学,注意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展开对话。 课前准备:问卷调查略。 【内容提纲】(本课时) 二.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亦师亦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3)师生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实录课堂教学的详细内容和程序,如导入、活动、实践活动等各环节及其注意事项和具体案例问题,并注明活动设计意图和操作方法等;要详细、具有操作性) 一、导入新课 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我选择,我喜欢 要求:请在A、B、C中选择一个答案。在学习过程中,你对老师最大的要求是: A: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B:老师帅气、漂亮C:希望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可否认选择C的同学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引出本课的话题,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我们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二、新课教学: 第一目:师生交往新观念 活动一、(课本第47页) 是什么使我们处在这样一种矛盾状态?(学生讨论回答) 答:是因为我们持有的不平等的交往关系,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阂,影 响了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活动二、(课本第48页) 学生根据表中已列出的学生角色,填出与教师角色的区别,分析这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我们 启发学生:传统理念中,老师是权威,学生处于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这不利于师生交往。 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权威者”与“遵从者”, 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平等,交往的基础这是当前学校师生关系的普遍现象。教学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倡导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缺乏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念。 讨论:你认为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镜头一:摘自小豆豆退学前的学校老师对妈妈说的话 “您家的小姑娘在这里上学的话,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受到干扰。请您把她送到别的 学校去好吗?” “如果说小豆豆违反纪律的事能够数得过来,也就不必请您让她换一所学校了” “而且,不仅是我一个人感到麻烦,隔壁的一年级的老师也觉得很受干扰” 镜头二: 巴学园的校长第一天和小豆豆见面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 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 这一听就是四个小时,绞尽脑汁想不出了,校长摸摸小豆豆的头说:“好了,从现在 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进了厕所,她找了工具开始了掏粪这项浩大的工程,当污物堆成一座小山的时候,刚好校长经过,问:“你在干什么呢?”“我的钱包掉进去了”“是吗?” 问完后校长象平时散步一样走了。一会,校长又走过来,问:“找到了吗?”“没有”他稍微凑进了小豆豆的面孔,像好朋友似的说:“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 1、 根据上述镜头,请四位同学分两组分别扮演老师、豆豆妈,校长、豆豆,并谈谈对 这些人物的理解。 目的:认同这些人物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觉老师不在说教,因为我们 也会象豆豆一样的淘气,导致我们的老师会急噪,我们的父母会尴尬,但仍有象校长一样的老师在关心我们的成长。 2、 小豆豆在巴学园感到了无比的快乐,原因是什么? 3、 请你根据上述镜头,说说我们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师生关系? 4、 你认为小豆豆会答应校长的要求把污物仍放回原处吗?(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和培养责任感意识) 师生交往新空间: 活动三(课本第49页)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发表看法? 意在通过讨论师生交往的新行为,生成师生交往新空间。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与上一活动的衔接、对比,注意探讨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处理与老师的交往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师生观。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改变旧的师生关系。 答:学生新角色:共同(与教师)研究者、美德的传袭者…… 师生交往新行为:与教师共同完成时间探究活动、在学习生活中传袭教师身上的美德…… 学生填写P49表格内容内容并进行讨论交流 (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说明,现代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改革也要变老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学过程强调为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服务。老师由主角变为学习的导演、引导者,而不应该一味灌输。其实,民主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古已有之,评价某种师生观关键是看它的内涵是什么,而不是时间的先后。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这是正确与老师交往的前提。 第二目: “共筑师生情感桥梁”,讲主动与教师沟通、善于与教师沟通问题。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提出问题, 从三个案例切入,得出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得出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的结论。 教材这里有个活动──师生交往中的烦恼。 活动中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交往情境,了解其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烦恼,解释产生冲突和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介绍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活动中要避免课堂成为学生的诉苦会,重在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烦恼,焦点要落在与教师主动沟通上。 二是如 在讲与老师换位思考时,教材安排一个情景,让学生探究。这是个开放性活动,可让学生猜测事情的发展,再谈理由。重在向学生介绍角色互换和空椅子技术,学会换位思考,替老师着想。 教学过程:“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板书) 活动一(课本第50页) 感受与老师交往的矛盾、烦恼。提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活动中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交往情境,了解其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烦恼,解释产生冲突和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介绍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活动中要避免课堂成为学生的诉苦会,重在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烦恼,焦点要落在与教师主动沟通上。 通过活动,得出结论:与老师沟通非常必要。 活动二(课本第5 1页) 1、老师是怎么想的? 答:教师认为小强作为副班长,却不能够对周围的同学进行管理,也有错, 所以也应当受到处罚。 2、这种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呢? 3、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同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提示:2、3题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老师与学生角色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的不同是产生师生矛盾、冲突和对立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如果能够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就 自然地得出结论:与老师沟通的方法1: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 活动三(课本第5 2页) 对同一件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分别会产生什么结果? 答: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的原因是大家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态度不同。教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够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除了使自己失去良好的心态外,还容易加深师生矛盾,因此而与老师对抗升级,则更是使自己陷人更严重的错误中,而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活动四(课本第53页) 关于师生交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策略或想法,与同学分享。 答:学生表演略。 指出老师错误需要恰当的方式,不伤害老师。例如事后单独与老师交换意见,采用写信、纸条的方式等。对待老师的批评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被老师冤枉时,能够原谅老师的错误,并找寻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与老师沟通。 归纳: 如 1、 从老师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理解老师的想法。 2、 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 3、 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 4、 礼貌待师 5、 注意场合 6、 勿失分寸等,教给学生一些。 在讲与老师换位思考时,教材安排一个情景,让学生探究。这是个开放性活动,可让学生猜测事情的发展,再谈理由。重在向学生介绍角色互换和空椅子技术,学会换位思考,替老师着想。 在讲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时,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 在活动中,可以出示对话情境,讨论“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探究其中的原因,设想不同反应产生的不同的交往结果。 需要提醒学生,改变想法可以改变对教师批评的看法,这可以调节情绪;但还需要积极地 在本目的最后,有个学生交流、分享与老师交往策略的活动。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研究问题,内化所学知识。 【课堂测评】(测评题及参考答案;每课时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合计不少于6道)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的基础上。( B ) A、教师的权威 B、民主平等 、 C、现代社会 D、教师的幽默感 2、化 A.主动沟通 B.换位思考 C.不伤害老师 D.注意场合 3、师生交往中的礼仪是不可少的,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C ) A.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B.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C.跟老师关系好,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D.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 4、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作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着“尊重者”的角色,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A ) A、造成了师生间的隔阂,影响了师生间的交往 B、有利于师生间的交往 C、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D、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 5、小吴在课堂上借尺子被老师发现,老师以为他找同学讲话,就严厉批评了他。事后同学们都替小吴叫冤,小吴却说:“老师今天对我的批评虽然有点过分,但我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小吴的这种想法表明他能( A ) A、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B、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 C、理解老师的想法 D、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6、向教室窗外扔垃圾,这事是我干的,可老师批评的是军军,不是我,我应该 ( C ) A.事情过去就算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B.老师太凶了,我懒得去理 C.在老师话说完后,主动找老师承认 D.军军和我关系不好,受冤枉不用管 二、多项选择题: 1、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 ABC ) A、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亦师亦友 A、 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B、 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C、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学生是“遵从者” 2、“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 ABC ) A、老师是我们的友伴 B、和老师的交往体现在娱乐、生活和思想交流等方面 C、我们和老师共同组成学校生活共同体 D、我们对老师应惟命是从 3、我们每天都与老师进行交往,在师生交往中,我们应该( ACD ) A、礼貌待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B、跟老师关系好,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打听老师的隐私 C、勿失分寸 D、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 4、出现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采用主动沟通的方式( ABCD ) A、当老师处理问题不公平时 B、当老师不能听取我们的意见时 C、当我们有不能解决的难题时 D、当我觉得被老师误解时 三、问答题: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 答:略。 (2)、谈谈你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 答: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你打算怎样与老师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答:(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3)师生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作业布置】(突出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新材料、新问题的设计等) 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怎么办? (1)、课堂上,与老师意见不一致时:————————。 (2)、老师因不明真相错怪你时:————————————。 (3)、老师当众粗暴地批评你时:————————————。 (4)、当老师严格要求你时:——-—————————————。 答: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