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仲景用方解析》

 北派中医学子 2010-09-26
《张仲景用方解析》
上篇 经方的理论概述 第一章 张仲景是经方杰出的传人
      张仲景所用的方药属经方,这里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经方。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人们自古崇尚经方,但真正认识经方是非常不容易的。常可听到人们议论“经方派”、“时方派”等,但什么是经方?一般人很难说得清楚,即便是中医工作者也各说不一。如有人认为:“经方者,乃经典著作中之药方也,或曰:经,常也。经方者,谓其乃医家所谓常用之药方也。”[1]《中医词释》谓:“指汉代以前的方剂:①《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十一家,实际上是指汉以前的临床著作;②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③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剂。目前持此说的人占多数”。《辞海》谓:“经方,中医学名词,古代方书的统称,后世称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的方剂为经方,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还有人认为:“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经方的涵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的有效方剂;二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而一般多指后者。”[2]造成说法不一的原因,一是中国尚缺乏一部权威性的医学史书,更主要的是缺乏对经方的真正了解。
      一、经方的源流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医经七家,指《黄帝内经》十八卷、《扁鹊内经》九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旁篇》二十五卷、《外经》三十七卷、《外经》十二卷、《外经》三十六卷。经方十一家,系指《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创瘲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这可能是有关经方的最早记载。这些书多数已失传,抄录这些书名,从中可以分析,经方最初的含义确是指古代临床著作、记载经验之方。其中有一些著作,已不仅仅是方药组成及治何病(证)的简单记载,而是有了方剂理论。[3]这在班固所加的批注中可以看出:“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经方治病,是以药味的寒热温凉不同属性,来治疗人体不同部位的寒热虚实疾病,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治病时分辨病位的深浅,用药辨别五苦六辛及寒热温凉,已体现了中医八纲辨证论治精神。梁代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详述了经方源流:“陶隐居云: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变,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一书,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避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4]《汤液经法》是商代的伊尹所著让人难以置信,但其书名在《汉书·艺文志》有记载,其书确行于世可信,且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看到经方六十首,即以道教大小、二旦、六神为方剂名称的五十首,再加急救、杂方十首。并且还记载了张仲景据《汤液经法》撰成《伤寒杂病论》。
      对照《汤液经法》和《伤寒杂病论》,可看到方剂的组成和方剂的适应证是大致相同的,如《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方药组成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 适应证为:治天行病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方药组成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适应证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不同的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在适应证前冠以太阳病,并且论述更详。更不同的是,《伤寒杂病论》论述了以桂枝汤加减治疗不同的适应证有三十多方证。又如《伤寒杂病论》的小柴胡汤源自于《汤液经法》的大阴旦汤,两者的方药组成和适应证基本相同,只是小柴胡汤去掉了芍药。可见张仲景通过临床实践,对方剂组成进行了加减,使方证更加完善。
      《汤液经法》中的大小、二旦、六神等方,不但总结了前人的方证经验,也孕育了经方理论。《汤液经法》原书已失传,但一些内容被梁代陶弘景记载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以道家思想总结应用经方的理论,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补寒之方,以人参为主;泻通之方,以大黄为主。此八方者,为六合,八正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仲景以医家经验,总结经方的方证撰写《伤寒杂病论》时“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即方证来自《汤液经法》,但根据医疗实践进行了改进、总结、整理,方剂名改道家习称,以主要药为方名,一看方名便明了方剂主要组成及功能。更重要的是从八纲辨证总结提高为六经辨证,这便是《伤寒杂病论》的主旨。也就是说,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有丰富的方证和以六经辨证为指导的理论体系。其形成过程见简图所示。
      《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
      道家思想文化→方证丰富积累→方证经验总结提高
      古代诸多医方医理八纲辨证六经辨证
      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由以上可看出,经方在东汉以前就已出现,至东汉《伤寒杂病论》著成,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辞海》所称“与宋元以后的时方相对而言”,显系画蛇添足。不过《辞海》冠以“后世称”,因后世有了“时方”才与“经方”相对,这确是不少人的观点。这些划分主要是从时间前后着眼,并不能概括两者的特点。事实上“时方”中都有如桂枝汤、小柴胡汤、泻心汤、肾气丸等经方,之所以不再叫经方,主要是指导用方的理论不同了。“经方之旨”,不仅是指其代表的方剂,还指其代表的方证及指导理论。
      由以上也可知,赖有《伤寒杂病论》一书,我们能看到经方的方证和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张仲景不愧是经方的杰出传人。
      二、经方的特点
      许多人称赞经方:“经方的特点:药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5]这主要是评价经方方剂的功效,当然是经方的特点之一,但经方更突出的特点则是独特的理论体系。
      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形成了完整的中医学派——经方学派,它具有独特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其科学性公认无争,对其独特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原因不止一端:东汉后至宋朝《伤寒论》被秘藏江南而不传;王叔和整理,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杂病论》,于是有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之论,经方理论与《内经》也就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随着考古、考证及临床实践,人们渐渐发现经方具有独特的医疗体系。刘渡舟老师在晚年终于悟到中医有派系之分,他说:“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5]这正告诉我们,从学派不同入眼,可洞察经方的主要特点。
      1?北?承道家思想
      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已知,经方的发展,是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等到《伤寒杂病论》,其方证主要来源于道家的大小、二旦、六神等。就是说,经方的框架根源于道家,受道家思想影响。[6]从《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看,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着经方的理论和治疗。如表证,是人体患病,正邪相争于体表,人体处于欲借排汗的自然良能推邪外出而不得汗出,此时借助药力发汗解表,所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表阳证)、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阴证)等,是顺应人体欲借汗出驱邪的自然良能来治愈疾病。又如里证,邪热在下,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攻下;邪热在上,用瓜蒂散吐法;邪在中,用白虎汤等清法(里阳证);里中寒,用理中汤等温中法(里阴证);半表半里证,邪居半表半里用和法,治用小柴胡汤(半表半里阳证)、乌梅丸、柴胡桂姜汤(半表半里阴证)等,皆是顺应人体自然的良能,即经方的治病之道,皆遵循“道法自然”的思想。
      2?辈挥梦逍醒?说
      从《伤寒论》的内容看,不见五行的踪影,这是因为,经方重视症状反应,略于逻辑推理。先由经验方的积累,到诸多方证,由诸多方证分类而产生八纲、六经辨证,也就无须用五行学说去推理。六经辨证是区别于其他中医理论的关键。此外,在《伤寒论》中可以看到近似于《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如冬葵子治小便不利、乌头治痹痛、烧裈散治瘥后劳复阴阳易、风引汤除热瘫痫等,说明《马王堆汉墓帛书》也是经方派系,“书中看不到五行学说”,[3]也示经方不用五行学说。以此分析,当知《金匮要略》第一篇显不属经方理论体系,著名经方研究者胡希恕先生指出:“此篇文章声调和学术源流显与辨伤寒例脉证并治诸篇为一家之言,而与仲景所论大相径庭,当系叔和撰次之文。”日本的“古世方”派兴起后,认清了这一点,在研究经方时,“剔除了阴阳五行笼统的推测与假说,重视仲景学说的方证相对,以证定方”,[7]也是证明。从经方形成特点“药少而精,出神入化,效如桴鼓”来看,不屏弃五行学说是做不到的。例如遇有:“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这一证候时,如用五行、五脏辨证则会出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辨证结果,而经方辨证从症状反应认证只有一个结果、一个方证,那就是桂枝加桂汤。
      3?倍捞氐睦砺厶逑?
      经方发展到《伤寒杂病论》已形成了辨证、用药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它的独特之处,即是六经辨证和方证体系。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伤寒杂病论》以方名证,如书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等,这些方证名,不仅代表其方药组成及功用,而且还代表了病位、病情,即六经所属。如桂枝汤证,它代表方药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是调和营卫、发汗解表,病位属太阳病。又如小柴胡汤方证,它的方证概念包括方药组成,即柴胡、黄芩、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半夏,又包括其功用,即适用于太阳病不解,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半表半里之证,即少阳病。诸多方证不同,治疗疾病不同,有规律、按八纲分类即形成六经辨证体系,体现了中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独特体系,[8]也即经方的主旨。
      4?奔戎渭毙圆∫仓温?性病
      急性病中既包括传染病伤寒、温病、瘟疫,也包括普通热病感冒、咳嗽、痹痛等杂病。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提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即是指急性传染病,当时称天行、瘟疫。因此,学好经方不但能治慢性病,也能治急性病、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瘟疫。
      总之,经方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方证体系的中医学派之一,其代表著作是《汤液经法》、《伤寒论》等,其主要特点是用六经辨证(而不用脏腑经络辨证)和辨方证。
      下篇 方证各论 第一章 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
      【用法】水煎温服,服药少后,进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棉被床上而卧,使身体微似有汗出,不要让出大汗。服一剂汗出病解,则不再服药。若不见汗出,可依照前法再服,如不见汗,可照服三四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歌诀: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
      桂芍姜草枣饮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方解】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有降冲逆作用,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性能,而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进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胃气不振,津血有所伤所致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理,在《内经》有类似的论述,如《素问·评热病论》说:“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燥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主要是说: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液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故病死。桂枝汤证虽不完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常用于“天行病发热(传染病、瘟疫)”,其证正邪交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性能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甘温除热的道理。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解析:外为阳,内为阴。脉见阳浮而阴弱,是说脉象表现为浮于外而弱于内,即轻取见浮,重按则弱之脉。由阳浮脉可知发热,由脉见阴弱可知有自汗出。啬啬恶寒,是形容缩缩恶寒的样子;淅淅恶风,是形容洒淅畏风的样子;鼻鸣干呕,是说明表不解,气上冲之象。这样综合分析,判定为太阳中风证,治疗用桂枝汤。
      按:关于中风的定义《伤寒论》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即是太阳表虚证。与之相对的是太阳表实证,称之为伤寒。《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中风由于汗出而敏干恶风因名之中风;伤寒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身体自然功能所限,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指中于肌腠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入了肌腠;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在也。中风、伤寒都属病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违背仲景观点的,不足为凭。桂枝汤治疗中风,也就是治疗表虚证,并不是治伤于风或伤于寒。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解析:这里的“太阳病”,是指症状具备太阳病提纲特征者。如果又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症状,则可用桂枝汤治疗。此是继上条,阐明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还用于太阳病见发热、汗出、恶风者,言外之意不要以为桂枝汤是中风证的专用方。
      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桂枝汤正证,凡病(不论急性病、慢性病)见之,即宜桂枝汤主之,则无不验。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解析:气上冲,为气自小腹上冲胸的一种自觉证。太阳病为病在表,宜汗不宜下,用下法是错误的治疗,误下后,其气上冲者,知病未因误下而内陷,病还在表,故可给服桂枝汤,用前食稀粥,温覆取微汗的方法解之。若不气上冲者,即病已去表内陷,则再不能给服桂枝汤。
      《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解析:桂枝汤本为解肌而设,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致汗者有别。症见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为表实,则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若误给服桂枝汤,则必导致实实之祸。作为医生,必须认识这一点,决不能进行错误的治疗。
      按:精气虚则不足以驱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深入肌肉之内。桂枝汤促进胃气,加强精气,使盘踞肌腠之邪,不得复留,可使得因汗出而表解。邪在肌,则肌不和,桂枝汤益气驱邪,而使之变和,故谓桂枝本为解肌。若精气实于表,则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则邪气与汗一起被排出体外,病即解,若误给服桂枝汤,再益其气,则实上加实,祸变立至,即呈实实之祸。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解析:太阳病呈现桂枝汤证,给服桂枝汤治疗则病当解而不烦,今初服药后反烦不解者,并非药有所误,是邪盛气郁药力受阻的关系,遇这种情况,可先针刺风池、风府各穴,而后再给服桂枝汤便可治愈。
      按:初服桂枝汤出现反烦不解,有针刺风池、风府辅助治疗一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解析: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热盛于里,如何可与桂枝汤?可能是白虎加人参汤条的脉洪大,必是传抄有误,错乱于此。本条可分二段讲解:
      没有辨清桂枝汤的适应证而给服用桂枝汤,这种不合法的治疗导致患者大汗出,故病不解。如诊其脉见脉浮,则病仍在外,可考虑用桂枝汤和前法治疗。
      若患者的脉浮而症状形似疟疾,一日再发寒热者,让其发微汗则解,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治疗。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解析:太阳病外证未解,暗示服过其他发汗药,而在表的外证还未解除,如脉见浮弱,当以桂枝汤汗以解之。
      按:在《伤寒论》中,称桂枝汤解肌,麻黄汤发表,为示二者的区别,论中常称桂枝汤证为外证,麻黄汤证为表证,须注意。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解析:太阳病,外证未解,意同上。外证不解,当用桂枝汤发汗解,慎不可用攻下的方法,下法是逆治,欲想解除外证,宜用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解析:太阳病,先发汗不解,是说先用麻黄汤发汗治疗,而病不解。此时医者不详审其原因,却又错误用下法治疗,如果当时脉见浮,则病必然未愈。因为脉浮为病在外,法宜汗解,而反用下法,故使病不愈。今脉浮,知病仍在外,所以必须用桂枝汤解外当愈。
      按:汗下后表仍不解者,则适宜桂枝汤解之,这是因为汗下后津液损耗,不会再有表实证,而多呈现表虚桂枝汤证。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皆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解析:病常自汗出的原因,不是由于在脉内的荣气,而是由于在脉外的卫气不共荣气皆和所致。荣自行于脉内,卫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形成经常自汗出的症状。桂枝汤因有调和荣卫的作用,故给服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和则愈。
      按:古人把人体的体液分为二类,行于脉内者称为荣血,行于脉外者称为卫气。荣血的作用称为荣,卫气的作用称为卫,二者均来自谷气,化生于胃,人体赖之以生存,故又统称为养人的精气。脉内之荣和脉外之卫经常保持谐和,本条即论述卫不和于外的证治。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解析:脏无他病,是指无其他内脏病的病症。言外之意是病在外。时发热自汗出者,是说发热自汗出有定时。此也是因为卫气不和所致,治疗应在发热汗出前服桂枝汤即治愈。
      按:病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均是常见病,用桂枝汤多效,宜注意。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解析:伤寒已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上攻的证候,故可用承气汤下之。不过里热明显者小便应见赤色,其小便清者知病不在里,仍在表,当然用发汗解之;假设头痛剧烈者必致鼻衄,此证发汗治疗宜用桂枝汤。
      按:该条首冠以伤寒二字,可知身无汗,即病在表亦不可用桂枝汤,必须头痛而衄者,始可用之。不过麻黄汤条有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本条所述,脉必不浮紧而是脉浮弱可知,临证时须细辨。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太阳伤寒证,治当用麻黄汤发汗,汗后证已解,但半日许,其人又出现心烦,再诊其脉见浮数,可知病还在外,这种情况可再用发微汗法治疗,适宜给服桂枝汤。
      按:太阳病服麻黄汤后,表不解,不可再用麻黄汤,而宜用桂枝汤;服桂枝汤后,表不解,亦宜再与桂枝汤,而不可与麻黄汤,这被视为经方的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解析:清谷,即排泄完谷不化的大便。清便自调,谓大便正常。太阳伤寒本当发汗,而医者竟用下法,这种误治使患者连续腹泻,而且清谷不止,使其病由表传里,转变为虚寒在里的太阴病。此时,虽身疼痛表还未罢,亦宜用四逆汤急救其里,而后再治身疼痛。若误下后,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只见身疼痛者,当然宜用桂枝汤急救其表。
      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当先救里,而后解表,此也是经方的定法,须记。又服四逆汤后,下利清谷止,而身疼痛不解者,当然也应用桂枝汤,自在言外。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发热汗出者,为中风证,汗夺于荣则荣弱,邪并于卫则卫强,卫强则浮而不固,荣弱则虚而不守,荣卫不和,故使发热汗出不已。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外邪,故主之。
      按:欲救邪风句,有语病,后世风伤卫之说即从此出。古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虽然能总结出证治的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于病理的解说往往出现主观臆测,当注意客观对待。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用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解析:伤寒本不宜下,大下之已属逆治,下后表不解,亦宜用桂枝汤解肌,而又错误地用麻黄汤发汗,更是错上加错,使邪入里而出现心下痞。因有恶寒,知表还未解,这种情况,应先用桂枝汤解表,表解后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
      按:表里并病,若里实适宜攻下者,宜先解表而后攻里,此亦是经方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阳明病,常多汗而不恶寒,今虽汗出多,但仍恶寒,提示表还未解,可知脉迟是因表虚,故可用桂枝汤先发汗以解表。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而解,又如疟状、日晡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病人烦躁,汗出则解者,这里暗示是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而解。但之后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有两种可能,如果脉见沉实,则知已传阳明无疑,病热传变如此迅急,故应用大承气汤急下之;如果脉见浮虚,则知病仍在表,故宜用桂枝汤以发汗。
      按:时发热,自汗出,为桂枝汤证;但发热于日晡所,为阳明病里实证,两者很难鉴别,验之于脉亦是一法,须知。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解析:这里的太阴病当指腹痛、下利等症。下利脉浮为表里合病之属,如再细审有桂枝汤证,则宜用桂枝汤发汗解表。
      按:下利脉浮,为表里合病,病欲从表解,可根据具体症状选用葛根汤或桂枝汤发汗治之。本条所述,脉浮当是浮弱,并且症有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用葛根汤,不可用桂枝汤。这里的太阴病脉浮,暗示了表里合病有虚实之别,并说明,这种太阴病并非是真的虚寒在里的太阴病,否则即有表证亦宜用四逆辈先救其里,不可用桂枝汤先攻其表。读古人书不能死于句下,学者当细悟。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解析:下利而腹胀满,是指虚寒下利,故虽身疼痛,治疗时要先温其里,而后攻其表,温里宜用四逆汤,攻表宜用桂枝汤。
      按:本条所述乃真的太阴病下利,故虽身疼痛的表证在,仍宜用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乃可用桂枝汤攻其表,可见上条(第276条)非真太阴病甚明。
      《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疼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解析:霍乱吐利止后,而身疼不休者,这是里和表未和,治疗宜少量给服桂枝汤小和其外。
      按:霍乱上吐下泻,损伤人体津液甚烈,吐利止后,遗有表证未解,治疗宜发汗解表,但不可使汗出过多,应宜少量桂枝汤消息和解之。小和之,当是少量治疗的意思。或行一剂桂枝汤,多次分服法,见微汗即止。这里可知,经方的量证用药,亦是一法。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7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干呕,汗出,病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
      解析:产后风,系指妇女产后患太阳中风证。因其临床特点是连绵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烦闷,干呕,汗出。这是桂枝汤证未罢的表现。病的日子虽久,而桂枝汤证持续存在,这种情况可用桂枝汤。
      按:汉代道家多采用大小、二旦、六神给方剂命名,在上篇已说明。《伤寒杂病论》的方证主要源自《汤液经法》,桂枝汤在《汤液经法》称小阳旦汤。本条中的阳旦汤当是指小阳旦汤即桂枝汤。
      【临证思考】《伤寒论》对桂枝汤论述最多,也说明桂枝汤的临床应用面是很广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不但应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应用于慢性病;不但应用于常见的感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急性或慢性发热、头痛、身疼、风湿病等,也应用于疟疾、肺炎、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陶弘景在《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说,小阳旦汤(即桂枝汤)“治天行病发热”。“天行病”即指古代的急性传染病、瘟疫。不过要记住,只有当症状反应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中医与西医的主要不同是,中医是根据患者症状反应出的特点用药,即有是证,用是方。每一个方剂都有其适应证。桂枝汤为一太阳病的发汗解热剂,但因药味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因而谓之解肌,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不同,故其应用以津液有所虚损为先决条件。有关仲景运用本方的具体适应证,可归纳以下几点:
      1?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辈〕W院钩觯?或时发热汗出者。
      3?狈⒑够蛳轮?,而表未解者。
      4?碧?阳、阳明病,汗出多而表证未罢者。
      5?辈∠吕?,而脉浮弱,或自汗者。
      6?被袈彝吕?止,而身疼不休者。
      【辨证要点】太阳病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
      【验案】例1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3个月来,每日下午3:00~5:00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两脉缓。此属“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治之,故与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时间缩短,两剂后热已,诸症全消。
      例2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外感发热1周不退,每日上午11∶30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汗出,至夜12∶00后热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隔1~2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证属太阳病之表虚证,主在荣卫失调,治以调和荣卫,与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两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1∶00后尚有低热(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继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三剂,诸症解。
      二、桂枝加桂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5克,芍药9克,生姜(切)9克,甘草(炙)6克,大枣(擘)4枚。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加桂治上冲,用量不同治不同,
      汗出上虚是主因,桂枝降逆要记清。
      【方解】本方于桂枝汤加重治气上冲的桂枝用量,故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烈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解析:《金匮要略·奔豚气病》有“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的论述,可见奔豚病是一种发作性的、自我感觉的症状。
      病在表,当发汗,但用烧针的方法迫使患者出大汗,是不得法的治疗,不但使病不能解除,而且不慎针眼受寒被感染,则出现红肿如核状,更易导致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奔豚证,这时的治疗宜在其核肿处灸一壮,以治疗针眼感染,同时给服桂枝加桂汤以解外,并治奔豚气病。
      按:关于奔豚病的原因,《金匮要略·奔豚气病》曾提到“皆从惊恐得之”,很难理解。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体验,乃知所谓惊恐,并非指来自可惊可恐的外在刺激,而是指自身发惊发恐的神心证。例如痰饮、瘀血等,常可引发惊恐证候。尤其不正确的治疗,更易导致惊恐的发作。《伤寒论》中也有多处提到这种情况,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奔豚病,即多在这些惊恐神心证的基础上而发生。本条所述的烧针令其汗,亦正犯太阳伤寒加温针的错误,再加针处感染,给人体以强烈刺激,很易促使惊恐发作。由于烧针迫汗太过,更易导致急剧的气上冲,故称必发奔豚。又练气功不得法使气上逆,也可引发奔豚。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第4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解析:本条是上条在《金匮要略》重出,而在前加“发汗后”三字,是衍文,应去之。
      【临证思考】仲景关于本方的论治仅此一条,但已很清楚说明,桂枝加桂汤证,是治疗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剧烈者。现代医学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气功走火入魔等。
      【辨证要点】太阳病,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者。
      【验案】张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诊。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证属荣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治用桂枝加桂汤:
      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上方加茯苓12克,服三剂,脐下跳动已,睡眠仍差。继服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甘草(炙)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加芍为建中,表里并病腹满疼,
      芍药加倍为缓急,虚劳里急常为宗。
      【方解】桂枝汤加量芍药,以在解表的同时加强缓急止痛作用。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解析:本太阳病,依法当发汗解表,而医反下之,不但表未解,并且因误下使腹肌不和,拘急剧甚,以至腹满时痛。腹满时痛是太阴病常见的证候,因称属太阴也。其实此腹满并非太阴病的虚满,此时的腹痛也非太阴病的寒痛,而是由于太阳病误下邪热内陷而呈为表里并病,但不是阴证而是阳证。故以桂枝汤以解外,更加芍药以治腹满痛。
      【临证思考】桂枝汤加芍药、饴糖即小建中汤,加饴糖更加强缓中止痛作用。有的药房无饴糖,只好用本方,也能治腹满痛。后世常加当归,是增加温中补血活血作用。如加五灵脂亦妙。凡腹痛伴见太阳表虚证,而里实不明显者,可选用本方。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验案】刘某,男,30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胃脘疼痛四五年,伴见汗出恶风,左臂疼痛,胸胁满闷,脉弦滑,左浮细。证属表虚挟腹肌不和,与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
      结果:上药服五剂,胃脘疼减,仍感胸脘堵闷或灼热,与栀子豉枳实汤继调服而解。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擘)4枚,甘草(炙)6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加大黄汤方,本于桂枝加芍汤,
      虽然都是表里病,今有里实加大黄。
      【方解】本方是于桂枝加芍药汤再加攻下的大黄,故治桂枝加芍药汤证而大便不通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解析:本条的前半部分已在桂枝加芍药汤方解析,兹再就大实痛者以下文字略加说明。大实痛是承腹满痛而言,意思是说,腹满时痛,只是由于腹肌拘急所致,病仍在表,故治疗于桂枝汤增加芍药用量即可。若病已陷于里,里实、腹满痛甚,因以大实痛称之,此时呈太阳阳明并病的里实证,故治疗须加大黄攻下里实。
      【临证思考】腹痛是临床常见症,可发于急慢性肠胃炎、溃疡病、肝胆病、感冒、腹部手术后遗症等,凡腹痛伴见太阳表虚证,而里实明显者可选用本方。
      【辨证要点】腹痛大便不通里实明显,而外见桂枝汤证者。
      【验案】赖某,男,56岁,1966年3月25日初诊。左腹痛3天。1周前感冒发热,经用西药治疗热退,近3天左右腹刺痛、腹胀,时轻时重,服用阿托品后痛缓不明显,伴见头微痛、汗出、恶风、大便3天未行,左腹按之痛,舌苔白根腻,脉沉弦细,左尺弦滑。证属太阳阳明并病,表虚挟瘀,与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大黄6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行两次,左腹痛减,去大黄又服二剂,头痛、汗出、恶风悉除。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9克,葛根12克。
      【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取一杯,温服。
      歌诀:桂枝又加葛根汤,表虚更显项背强,
      葛根解肌有特功,加强解热略清凉。
      【方解】葛根甘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可见是一清润性的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部强急的作用。今加味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又见项背强急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2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解析:“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鸟,尚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其颈之状。项背强几几者,即项背强急、俯仰转侧不能自如的样子。太阳病,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今又见项背强几几,故加缓解是证的葛根来主治。葛根汤是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这里的“反汗出恶风者”,是对葛根汤而言,暗示二方在应用上的主要鉴别点,而以一“反”字传其神。
      【临证思考】本方是桂枝汤的延伸,是以桂枝汤证为主,项背强几几为辅,因此当见项背强几几时,要详审是葛根汤证?还是桂枝汤证?这样才能确断本方证。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强几几者。
      【验案】任某,女,21岁,1965年12月10日初诊。昨日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舌苔薄白,脉浮稍数。证属太阳表虚而见项背强几几,与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症大减,二剂症已。
      六、栝楼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栝楼根9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汗不出少食热粥。
      歌诀:栝楼桂枝治拘急,是因津虚肌失养,
      桂枝汤本调营卫,花粉补虚续绝伤。
      【方解】栝楼根亦称天花粉,性味苦寒,《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可见是一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用之即取其滋润组织枯燥的作用,以治桂枝汤证而身拘急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楼桂枝汤主之。
      解析:太阳病,其证备,是说太阳病桂枝汤证俱备的意思。身体强几几然,是说全身有强直性痉挛的自觉症或他觉症。太阳病脉当浮,今脉见沉迟故称反,由此可知为组织枯燥的痉病,应以栝楼桂枝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本条所述,当是柔痉的证治,此可对照葛根汤条分析。
      【临证思考】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常出现本方证,但先要排除表实葛根汤证及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证而确认为本方证。
      【辨证要点】痉挛拘急症,又具桂枝汤证者。
      【验案】冯某,女,35岁。低热已1年余,近1周来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致表虚肌不和,是为栝楼桂枝汤证,治以栝楼桂枝汤方:
      栝楼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
      结果:一剂差,三剂已。
      七、桂枝加黄耆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耆10克。
      【用法】煎服法同桂枝汤。
      歌诀:桂枝汤本治表虚,营卫不和是病机,
      而今汗出恶风甚,益气固表加黄耆。
      【方解】黄耆,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黄汗以及上述诸病,均有用本药的机会。加于桂枝汤中,更治表气虚弱。故本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汗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解析:本条可分五段解析:
      黄汗由于表虚,表虚则气上冲而虚于下,故两胫自冷。假如发热而历节黄汗出者,此属历节而非黄汗。
      食已汗出和暮卧盗汗出,均属表虚失固、津液亡失之证,故称之为劳气。
      汗出不应发热,汗出而复发热,故谓反发热,这是精气却弱邪气留滞的证候。长久不好转,则组织枯燥,其身必出现甲错。发热不止日久,更必伤及荣血而出现恶疮。
      身重汗出辄轻者,为有水气,时间久了必身,即所谓水气相击冲逆,病犯经脉的证候。水气攻冲胸中则胸中痛,故即胸中痛。
      气冲于上,故从腰以上有汗而下无汗。湿著于下,故腰髋弛痛。水气在皮中,故如有物在皮中。若证之剧者,以至其人不能食,不但腰髋痛,而且全身疼重,烦躁不安,小便不利,这也是气上冲的结果,此为黄汗证,无论症状轻还是重,宜用桂枝加黄耆汤治疗。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解析:诸黄疸证,多为瘀热在里所致,故宜利其小便除湿去热即治,但若见脉浮,为病在表,这时宜用桂枝加黄耆汤汗以解之。
      按:由本条可知,黄耆有祛黄作用甚明。但黄疸脉浮者,亦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机会,临证时宜适证选用之,不可不知。
      【临证思考】本方仲景所论仅两条,主要论述治黄(黄疸和黄汗)。但临床本方用于表虚的痹痛更为多见。凡不论是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骨质疏松等症,但必见有本方证者,方可用之。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者。
      【验案】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化”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化已确切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皆无黄染。其人面色黧黑,肝脾肿大,常有胸胁串痛,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而特来京求治。初数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内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即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伴见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经复诊确认为黄汗,证属表虚湿盛,为桂枝加黄耆汤证,与该方以益气固表、利湿祛黄为治: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耆10克。
      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结果:上药服三剂,汗出身疼减,服六剂汗止,能自己走路。继依证治肝,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之仍如常人。
      按:本例是肝硬化并见黄汗之证,黄汗不去,则肝病长期治疗不效,当把黄汗治愈后,再治肝病,则肝病很快好转。提示了仲景学说的“先表后里”治则的正确性、重要性。
      又此案是黄汗的正证、正治,对其变证、变治也当熟悉。
      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案虽是肝病、黄汗并见,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等皆无异常,黄汗之黄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八、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方剂组成】黄耆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
      【用法】以水三杯,苦酒半杯,煮取一杯,温服。当心烦,以苦酒阻故也。服六七日乃解。
      歌诀:耆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
      黄耆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
      【方解】本方是桂枝加黄耆汤去甘草、大枣、生姜,而加黄耆、苦酒而成。去甘草、大枣因味甘易致壅满,去生姜因辛温偏辛散。增黄耆为补虚实表,加苦酒为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多汗以至于口渴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6条: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汤主之。
      解析:状如风水,是说身体肿,发热汗出,与风水的证候表现很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最不同的是,黄汗所出之汗,色黄如柏汁,且质黏沾染衣服,也就是黄汗的特征。由于汗出多而津伤,故口渴明显,此种黄汗,宜用耆芍桂酒汤治疗。
      按:文中所说“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略举黄汗的原因之一。所举两例验案,无一例是因汗出入水中得之者。这里实际是在说明,这种黄汗为表虚水气外郁之证,故以黄耆为治此证的主药。而又据渴否治疗,分为不渴者,用桂枝加黄耆汤;渴者,用本方。苦酒,即指米醋,有酸敛阻止汗出的作用,初服故烦,服六七日后邪退身和,故烦自已。
      【临证思考】本方与桂枝加黄耆汤皆用于风湿痹痛,如见黄汗且渴者,用本方。
      【辨证要点】黄汗,汗出恶风而口渴者。
      【验案】李某,女,30岁,北京市工人。因长期低热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亦未效。症见口渴、汗出黄黏、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拟以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生黄耆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诸症尽除。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10克,芍药9克,甘草(炙)9克,生姜(切)9克,大枣4枚,炮附子6~12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汤中加附子,加重温阳祛寒力,
      太阳已转少阴病,强壮解表是玄机。
      【方解】附子辛温,为一有力的温中、祛寒、逐湿药。尚有亢奋、振兴代谢机能的作用,无论表里证,若陷于阴证者,多适宜配以本药治之。桂枝汤是治太阳表虚证者,如陷入表阴证即少阴病,则应加附子以温阳解表。即桂枝加附子汤为治桂枝汤证而见少阴证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解析:本来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由于医生误用麻黄汤大发其汗,遂使汗流似漏而不止。其人恶风,半由于桂枝汤证未解,半由于已陷入阴证(少阴病)。小便难,是由于汗漏不止、体液大量亡失的结果。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亦是津液亡失、筋肌失和的极虚证候。以上种种,纯属于误治,使太阳表虚证还未解而陷入阴证少阴病,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汤为少阴病的发汗剂,本条是说误治可造成本方证,但不因误治而呈现本方证者,临床更为多见。
      【临证思考】桂枝汤治太阳病即表阳证,桂枝加附子治少阴病即表阴证,有关太阳病和少阴病的概念参看六经提纲。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关节病和风湿病。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恶寒、小便难、四肢微急者。
      【验案】任某,女,33岁,首都机场门诊患者,初诊日期1966年3月25日。因腰背疼在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均诊断为“脊椎骨质增生”。近来头晕、头痛、目胀,下肢关节胀疼,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恶寒,舌苔白舌质淡,脉沉细。证属在表之阴证,为桂枝加附子汤证: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制附片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痛减,四肢逆冷好转。服1个月后全身症状好转。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
      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2克,生姜12克,大枣4枚,甘草(炙)6克,人参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新加汤增芍姜量,更添人参使胃棒,
      汗出身痛表里虚,扶正祛邪效能彰。
      【方解】于桂枝汤加人参生姜健胃,增芍药以养液,故治桂枝汤证胃气沉衰、津液不足、心下痞硬而脉沉迟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解析:发汗后身疼痛,为外未解,治疗应当用桂枝汤再发汗以解之。但脉见沉迟,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只用甘草、大枣平淡之品已不能振兴,故加补中有力的人参和温中健胃的生姜以复胃气,更加芍药以养津液。
      按:表证而有里虚之候,治疗必须扶里之虚,才解外之邪。若只着眼于表证不解,连续发汗,表热虽得一时减退,但不久反复如故,此时惟有用本方法,健胃于中,益气于外,邪自难留,表乃得解。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汗治疗,必然使其人津液内竭肉脱而死。本条所述,只是脉沉迟,里虽虚但尚未见阴寒重证,故治疗宜本方。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证,本方则不能再用,应按先救其里,后救其表的定法治之,不可不知。
      【临证思考】本方证常见于急性病后期,或各种慢性病中,当有表证和胃气虚症状时,可进一步细审是否有本方证。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身疼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
      【验案】宋某,女,35岁。2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疼、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建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
      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克。
      结果:服一剂后,发热向后延时,且时间缩短,三剂后热除,诸症悉愈。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6克,大枣4枚,厚朴6克,杏仁6克。
      歌诀:桂枝汤中加厚杏,外寒内饮见咳症,
      咳喘新久若如此,解表化痰皆能正。
      【方解】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理气化痰、消胀除满。此两味加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兼见咳逆喘满者。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
      解析:喘家,是指素有咳喘的患者,当其反复发作时,表现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时,用桂枝汤治疗则宜加厚朴杏仁兼治咳喘为佳。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解析:微喘是气上冲的证候。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后微喘,知是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但因有微喘之症,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临证思考】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常出现本方证。要排除热实证,再审有本方证则可用之。
      【辨证要点】咳喘,见桂枝汤证者。
      【验案】张某,男,38岁,1966年4月4日初诊。近1周来,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动悸,舌苔薄白,脉浮缓。此属表虚气逆,治当调和荣卫,理气化痰,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
      结果:4月23日来诊告知:上方服二剂咳即止。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龙骨9克,生牡蛎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桂枝汤加龙牡敛,惊悸梦遗不得眠,
      皆因汗出伤津液,调营和卫使其安。
      【方解】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治疗烦惊、不眠、多梦等心神症,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梦交失精等。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解析:少腹弦急阴头寒症,是阳气下虚;目弦发落症,是虚火上亢;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等症之脉,皆为虚损的证候。因此,在临床上脉见芤动微紧,则可知男子患梦遗失精,女子患梦交。此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按: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其病也基于汗出津伤、荣卫不和。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还重在敛神定志,合于桂枝汤调荣卫和气血,本方是该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是该证的变治。用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
      【临证思考】梦遗失精,常见于未婚青壮年男子,也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但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慢性病出现的神心症,不论男女老幼皆可发此证。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又往往被认为是虚劳,治用大补而使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首先看到桂枝汤方证。治疗上用生龙牡补涩是重要的,用桂枝汤调和荣卫则是关键。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遗精多梦、心悸不安者。
      【验案】蒲某,男,33岁,某厂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遗精已数年,近年来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恶风,腰酸痛,舌苔白,舌尖红,脉浮而虚。证属虚劳,荣卫不固,气血失和,故治以调荣卫和气血,敛神志以摄精液,拟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克。
      结果:4月8日复诊,上药服六剂,遗精未作,嘱停药观察,如再作可再来诊。
      十三、小建中汤方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30 17:09 | [楼 主]
许先生
开坛元老
年度优秀管理奖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86
发帖: 17083
威望: 85 点
金钱: 437 元
贡献值: 7719 点
性别:男
年龄:58
在线时间:5075(小时)
注册时间:2007-06-08
最后登录:2010-09-26

 

十三、小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用法】水煎五味,汤成去滓,内胶饴,更上火上消解,温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歌诀:小建中本桂枝汤,芍药加倍加饴糖,
      甘温补中兼解外,胃腹满痛力能攘。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虽然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里祛寒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仲景论述解析】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解析:脉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常是腹中急痛的反映,治疗宜首先考虑用小建中汤。不差者,是说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解除,这时病多转属少阳小柴胡汤证,故不应再用小建中汤,而宜用小柴胡汤治疗。
      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汤证不常见。先与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也因表里实,津液自和,使表证自汗出而解。假如症状没全消除,知已转属少阳,当用小柴胡汤治疗。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血少心气虚则悸,外邪不解则烦。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能主治此证。
      按:伤寒二三日,即见心中悸,是营虚血少,此时虽有表证不可发汗。当宜首先建中,中气建,营血充足,津液自和,则汗自出表自解。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除邪,故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内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外邪未解。手足烦热者,为虚热。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
      按: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即里急腹急的证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适应证的主症。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但不能认为小建中汤可治一切虚劳、腹痛。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解析: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女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主之。
      按: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男子有是证,也可用本方。
      【临证思考】本方是治腹痛的常用方,多用于胃溃疡、肠炎、痢疾、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病,如辨证准确,则其效如神。但实热性腹痛是不能用的。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心悸而不呕者。
      【验案】
      例1张某,男,42岁,某厂门诊病例,196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为“胃黏膜脱垂”。近症常于饥饿时胃脘疼,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与小建中汤: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结果:上药服六剂,胃脘疼已,但饥饿时仍感胃脘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他无不适。
      例2刘某,男,46岁,1965年11月30日初诊。十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手术而来京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钡剂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4cm×0??4cm。此属表虚里寒,为小建中汤证: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
      1965年12月3日二诊。疼减,手足心热亦减,仍有时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一行。上方加炒五灵脂6克,元胡粉2克(分冲)。
      1965年12月9日三诊。胃脘疼已不明显,惟食后心下堵满,四肢发凉,夜寐欠安。将返东北原籍,改服茯苓饮(茯苓15克,党参10克,枳壳10克,苍术10克,生姜10克,陈皮30克,半夏12克),带方回家调理。
      按:本患者胃脘刺痛,为里虚寒挟瘀,用温中理气活血等法,长期不效,是因患者有表邪存在,治疗不解表,专温补或理气血,造成外邪久不去,且引邪入里。当治用小建中汤温中同时解表,则胃脘疼则很快缓解。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当归12克。
      【用法】水煎温服。若大虚加胶饴45克(分冲)。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出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18克、阿胶6克。
      歌诀: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
      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方解】此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中加补血作用的当归,故治疗该方证而有血虚证候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二):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中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解析:吸吸少气,指吸气性的呼吸困难。
      按:腹中急痛有实有虚,如腹痛血虚明显者,用本方有效。但不只限于妇人产后,凡不论男女见血虚腹痛时,皆可适证服用。
      【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验案】刘某,男,44岁,1964年9月9日初诊。1962年胃穿孔做切除术后,大便溏泻迄今未已。常有肠鸣腹痛,腰痛两足拘急,头晕乏力,心悸短气,汗出如流,曾多次发生昏倒(西医诊断为贫血),舌苔光,脉沉细。此属表里俱虚、卫弱血衰,拟以补虚和中、调卫和营,与当归建中汤:
      当归12克,白芍18克,桂枝18克,炙甘草6克,生姜l0克,大枣4枚,苍术10克,泽泻12克,饴糖45克(分冲)。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症减,惟心悸气短尚明显,增桂枝为12克,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诸症渐渐好转。在上方基础上适证变化治疗,至11月30日复诊,除脘腹微胀外,余无所苦。
      十五、黄耆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耆9克,饴糖45克(分冲)。
      【用法】煎服法同小建中汤。
      歌诀:黄耆建中补中虚,小建中汤加黄耆,
      能治虚劳里急病,益气固表最有力。
      【方解】本方是在小建中汤中再加黄耆,其适应证为小建中汤又见黄耆证者。
      按:黄耆味甘,微温,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所以能固表者,因饮食入胃后,经消化吸收变为精气、卫气。如人体精气不足于体表,则肌肤失养,腠理松虚,皮肤失润,邪气乘虚侵入且踞而不去,造成自汗、盗汗,甚则痈疽败疮等证。黄耆能补虚益精而使表实,表固则邪自去,加于小建中汤中更能补中益气、固表。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病》笫14条: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解析:里急,为里急腹中痛的简词。虚劳病,如果见里急腹中痛,而且还见诸不足的表里证者,则宜用黄耆建中汤治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解析:男子黄,这里多指女劳疸病。《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4条记载:“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黄疸多伴有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是中气虚,这种黄疸病宜用黄耆建中汤治疗。
      按:本条所述小便自利,是由于中气虚所致,即所谓上虚不能制下的原因,与甘草干姜汤方证类同,可互参。有的注家认为,虚劳小建中汤是指小建中汤。但从桂枝加黄耆汤有治黄疸、黄汗作用来分析,则说明黄耆有祛黄作用甚明。小建中汤没有黄耆就没有祛黄作用,所以虚劳小建中汤应是黄耆建中汤较为合理。
      【临证思考】20世纪60年代曾报道,黄耆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有效,一西学中者借名老中医撰文说胃溃疡多数用黄耆建中汤治疗,刊出后全国哗然,纷纷指出其错误,溃疡病有实有虚,有寒有热,其说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是不符合实际、不科学的。不可否认有的胃溃疡可用黄耆建中汤治疗,但一定要看有黄耆建中汤方证时才能应用。黄耆建中汤还可用于慢性胃炎、肠炎、肝炎、胆囊炎等病,也一定要看是否有黄耆建中汤方证。
      【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
      【验案】蔡某,男,48岁,1964年11月23日初诊。半月来高热腹痛,在保定市曾服中药10余剂不效,来京求治。症见:自汗盗汗甚,腹痛剧甚,胃脘亦痛,午后高热40℃,舌苔白微腻,脉沉弦紧。此表虚里饮,里饮郁久化热之证,先以温阳化饮治之,与附子粳米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半夏12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于11月26日二诊,腹痛减,胃痛、高热如故,仍汗出多,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虽稍减,而表虚不固,故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与黄耆建中汤:
      生黄耆10克,桂枝18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饴糖30克(分冲)。
      结果:服三剂,热渐退,汗出已减。继服三剂,热平身凉和,但晚上仍腹痛肠鸣,再与11月23日方调之。12月5日告之:腹痛已。
      按:本例是典型的甘温除大热治验,宜注意。
      十六、黄耆桂枝五物汤方
      【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黄耆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歌诀:黄耆桂枝五物汤,桂枝去草增生姜,
      散寒固表调营卫,麻木不仁可调畅。
      【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加黄耆汤去甘草增生姜而成。生姜辛温,增加用量则加强散寒作用;甘草甘缓,去之有利于阳气外发。因此本方适用于荣卫外虚,风寒内侵而致血痹、身体麻木不仁者。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解析:阴阳俱微,是指浮沉俱微的脉象,说明荣卫俱虚。关前(寸脉)以候表,荣卫虚于外,所以寸口关上脉微。脉小主虚,脉紧为寒,关后(尺脉)以候里,里虚则寒邪内侵,故尺中脉紧。身体不仁,即身体麻木不仁,类似于今之所称知觉神经麻痹症。本条所述是由荣卫气虚所致者,此外还有因瘀血或湿气所致者,宜随证加减治之。风痹痛,血痹痛,如风痹状,是说身体麻痹不仁好像是风痹的样子,而实际是血痹。
      【临证思考】本方证多见于慢性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梗死、风湿病等引起的神经麻痹,而症状表现为表里俱虚。
      【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者。
      【验案】马某,女,65岁,1965年10月31日初诊。1965年8月1日跌倒一次,出现四肢不能活动,10多天后恢复活动,但右臂无力,两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舌苔白少津,脉弦数。证属荣卫气血俱虚之血痹,与黄耆桂枝五物汤:
      生黄耆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生石膏30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两手麻木减轻,但仍握不紧。上方增黄耆为24克,因脉仍数,故仍加生石膏30克。继服六剂,两手麻木又减,左手已能正常握拳,继续调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