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64课:大卫·林奇 电影学堂 电影

 daomucun 2010-09-28
David Lynch
大卫·林奇
 
 
 
    大卫·林奇是当代美国电影界的一个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漫画家、作曲家和书画刻印艺术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现实主义 之间保持着一种游刃有余的平衡,在银幕上无情地揭露了现实生活中黑暗和极端暴力的一面,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同时代的电影制作者相比,他得到了 广泛的认同。但数十年来的起伏中,他始终是美国最坚持个人风格的导演之一。
 
出生:
l         1946年1月20日David Keith Lynch出生于美国蒙大拿州的米苏拉(Missoula)。他的父亲是美国农业部的一个研究专家。
 
荣誉:
l         共导演了31部电影;写了23部剧本;制片21部。
l         奥斯卡四次提名。戛纳5次提名,2次获奖。威尼斯1次获奖(Future Film Festival Digital Award)。2002年被威尼斯电影节授予终生成就奖Career Golden Lion。
 
生平:
l         早年:
?         由于家庭的不断搬迁,他从小在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几个州长大。最终成为鹰级童子军(Eagle Scout)中的一员,并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上客串过领座员。
?         儿时的林奇志向是做一个书画刻印艺术家,1963年进入了华盛顿特区的科科伦艺术学院(Corcoran School of Art),师从于表现派画家奥斯卡-科科施卡(Oskar Kokoschka),并曾赴欧洲进行短期的留学。
l         初涉影视
?         1966年初,他回到了费城,进入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Pennsylvania Academy of Fine Arts)就读,并开始尝试制作影片。
?         林奇在费城生活在社会底层,接触了市民生活中的阴暗面,所遇见的暴力和腐败对他日后的创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         1967年从他制作了学生时期的第一部实验影片《六个苍白的人影》(“Six Figures Getting Sick")开始,他就致力于表现日常生活中人性贪婪的一面。
?         1968年,他制作的一部16MM彩色短片《字母》(“The Alphabet”)曾获得美国电影协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的奖学金。但是他不久就离开了电影界,继续专注于他的美术学业。
?         直到1970年他推出了另一部短片《祖母》(“The Grandmother”)。
?         1970年林奇进入美国电影学会研读电影研究,为他的电影理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l         崭露头角
?         1977年,林奇根据自己动荡的生活以及费城贫民区生活给他的启 发,创作了历时5年的荒诞恐怖片《橡皮头》。在他这部处女作影片中,他从一个父亲的角度,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了他对社会黑暗面的恐惧和焦虑。一开 始影片被打入冷宫,由于著名制作人本-巴伦诺兹(Ben Barenholtz)的努力终于得以上映,并一炮走红,得到了评论界广泛的肯定,将他推上了超现实影片制作的最前沿。拍摄这部影片时,他得到了儿时的伙 伴、著名的制作设计杰克-菲斯克(Jack Fisk,女明星西塞-斯贝西克的丈夫)的资助。这部影片确立了林奇独特的世界观,并组合了随后几年中演绎他作品的主要演员和技术人员,包括摄影师弗雷德 里克-埃尔姆斯(Frederick Elmes)、音响设计艾伦-斯普奈特(Alan Splet)和演员杰克-南斯(Jack Nance)。
?         《橡皮头》的成功,使林奇引起了著名导演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的注意。1980年,他邀请林奇执导了剧情片象人《象人》(“The Elephant Man”),这是林奇创作的第一部主流影片。此片标志着林奇获得了好莱坞主流的认可。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编剧提名。
l         挫折中成熟
?         1984年,林奇为迪诺-德-劳伦提斯(Dino De Laurentiis)执导了动作科幻片《沙丘》沙丘(“Dune”),此片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系列科幻小说。应该说这部影片无论是演员表演还是场景安排,都很好地体现了原著风格,但是由于缺乏新意,可惜票房成绩不佳,成 为了一次商业上的灾难。
?         1986年,林奇执导了已在他心中酝酿已久的悬念片《蓝丝绒》。此片获得了当年波士顿影评协会最佳影片奖,并再一次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被媒体誉为“世界上最好的50位导演”之一。
?         在他事业的顶峰,林奇放弃了大银幕影片,致力于开拓其它流派。 1990年,他与长期的合作伙伴----作曲家安杰洛-巴达尔蒙提(Angelo Badalmenti)一起推出了音乐电视片《心碎的梦想》(“Industrial Symphony No. 1: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同年,他又拍摄了他票房成绩最成功的ABC电视连续剧《双峰》(“Twin Peaks”)。
l         失败:(1990-1997
?         1990年,林奇推出了他的第5部主打影片公路爱情片《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由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主演。此片获得了1990年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林奇也成为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         但媒体能迅速捧红林奇,也可以很快地抛弃他。《我心狂野》在美国评 论界却是毁誉参半,连带着《双峰》也遭到冷落,被安排到周六晚上非黄金时段播出,并最终于1991年初让位给其他节目。林奇创作的另二部电视系列剧:文献 纪录片《美国史》(“American Chronicles”)和系列幽默剧《在空中》(“On the Air”)也早早夭折。
?         1992年,林奇推出了惊悚悬念片《双峰: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此片是电视版《双峰》的前篇。全片的视觉设计十分突出,具有迷幻一般的色彩和诡异风格。但这部雄心勃勃的影片,却饱受评论界的摧残。获得戛纳金 棕榈奖提名。
?         接下来的几年,他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除了1994年的一部相片画集以外,有五年的光景,人们听不到也看不到有关他的消息。
l         林奇归来
?         1997年林奇以一部高深莫测的悬念惊悚片《迷失的高速公路》重返 影坛。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爵士乐手与妻子不断收到记录他们房中秘事的录像带,而产生的狂乱、支离的想法。由比尔-普尔曼(Bill Pullman)和尼古拉斯-凯奇的妻子帕特里夏-阿奎特(Patricia Arquette)主演,这是一部实验性、梦魇般的影片,描述了人物黑暗、诡异、混乱的心理,是林奇影片中最怪异、最不明就里的影片。片中对性赤裸裸的描 写曾一度引起争议,影评界对这部影片的反应是也各有说法。但由于影片大碟《迷失的高速公路》,林奇还是上了《滚石》杂志的封面。
?         1999年,林奇一改他以往所熟悉的诡异题材,执导了公路剧情片 《路直路弯》(“The Straight Story”)。获得戛纳金棕榈奖提名,获第12届欧洲电影奖国际银幕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年度十大影片。不止一个人评论 道:大卫-林奇又回来了。
?         2001年,林奇又回归到擅长的黑色诡异风格上来,编剧执导了以好莱坞为场景的悬念剧情片《穆赫兰道》。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戛纳金棕榈奖提名,终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
?         2006年,林奇导演的《内陆帝国》Inland Empire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Future Film Festival Digital Award。
?         作为战后出生的一代,大卫-林奇悠闲前卫。1967年,21岁出头 的他就结婚成家,妻子佩吉-林奇(Peggy Lynch)于1974年去世。两人的女儿珍妮弗-钱伯斯-林奇(Jennifer Chambers Lynch)长大后继承了父业,1993年曾执导过惊悚恐怖片《盒装美人》(“Boxing Helena”),执导手法大有其父的风范。1977年,林奇与第二位妻子玛丽-菲斯克(Mary Fisk)结婚,并生有二个儿子。有意思的是,画家出身的林奇曾对记者表示:“我对Flash动画技术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亲自导演和制作一部Flash卡 通片”。
 
特点:
l         林奇主义(Lynchian):从《蓝丝 绒》(“Blue Velvet”)的诡谲到《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的极端暴力,从《迷失的高速公路》(“Lost Highway”)的混乱到《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ive”)的梦魇,大卫-林奇成为了当代美国非主流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无不透射出诡异、阴郁、迷茫及黑色幽默,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超现实效果往往 令人产生心灵的震撼。“我的电影是有关困惑、黑暗的。你可以说它是真实的,也可以说它是虚无的。它不是一个梦,但也不是现实”。独特的林奇,因此人们为他 专门发明了“林奇主义”(Lynchian)一词。
l         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大卫?林奇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 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成为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着迷于探讨美国社会的暴力本质,在他的影片中,世界是动荡、变化、分裂的,但他同 时又具备将恐怖的梦魇转换为怪癖荒谬的超现实场景。他那些巴洛克式的影片中混合着某种彼得?潘式的天真,过度的风格化以及怪诞的幽默与他特有的热情纯真融 为一体。俗丽的画面,古怪的摄影机角度,快速剪辑,前卫奇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影象,不落俗套的音乐成为了林奇电影的标志。从展现出一幅超现实意味浓烈的 后工业社会图景的《橡皮擦头》,到试图从缺乏意义价值的世界中寻找真理的梦幻般的《蓝丝绒》,具有卡通风格的拼贴图《我心狂野》,以及风格平和朴实、充满 温暖的人文关怀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大卫?林奇无疑已经写就了美国独立电影史中重要的一章,有人称其为“唯一给商业电影带来先锋感的独立导演”。他曾 因《双峰镇》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也以《沙丘魔堡》的失败换来了一次代价高昂的教训;《象人》得到了商业和评论的双赢,而《妖夜慌踪》则引起了巨大 的非议。
 
作品年表:
1.         More Things That Happened (2007) (V)
2.         To Each His Own Cinema (2007) (segment "Absurda") (special edition)
3.         Boat (2007) (V)
4.         Dynamic:01: The Best of DavidLynch.com (2007) (V)
5.         Inland Empire (2006)
6.         The Short Films of David Lynch (2002) (V)
7.         Darkened Room (2002)
8.         《哑巴乐园》DumbLand (2002)
9.         Rabbits (2002)
10.     Eraserhead Stories (2001) (V)
11.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2001)
12.     《路直路弯》The Straight Story (1999)
13.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1999) (TV)
14.     《妖夜慌踪》Lost Highway (1997)
15.     Lumière and Company (1995) (segment "Premonition Following An Evil Deed")
16.     "Hotel Room" (2 episodes, 1993)
17.     "On the Air" (1 episode, 1992)
18.     《双峰: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
19.     《双峰》"Twin Peaks" (6 episodes, 1990-1991)
20.     "American Chronicles" (1990) TV series (unknown episodes)
21.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
22.     Industrial Symphony No. 1: The Dream of the Brokenhearted (1990) (TV)
23.     《牛仔与法国人》"Les Fran?ais vus par" (1 episode, 1988)
24.     《蓝丝绒》Blue Velvet (1986)
25.     《沙丘》Dune (1984)
26.     《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80)
27.     《橡皮头》Eraserhead (1976)
28.     《被截肢者》The Amputee (1974)
29.     《祖母》The Grandmother (1970)
30.     《字母表》The Alphabet (1968)
31.     《6人患病》Six Figures Getting Sick (1966)
 
佳作赏析:
《象人》The Elephant Man 1980  
l         讲述的是19世纪英国社会一个被扭曲的头部畸形“象人”约翰-梅里 克(John Merrick)的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充分体现出了林奇敏锐的观察力,演绎流畅感人。此片取材于真实的医疗档案,所以特别着重时代气氛的重现。摄影美术与 化妆也均有一流水准,故事的发展流畅,演出动人,而且籍医生与群众的行为检讨了人类对 “道德”和 “正义”的标准。
l         这部影片除获得良好票房成绩外,还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认可。获得了 1981年第34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奖及第5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8项提名,林奇也第一次受到学院肯定,获得最佳导演的提名。70年代末期,正值电 影界质疑彩色胶片的长久保存问题,很多著名导演提出黑白胶片保存年限远胜于彩色胶片的看法,电影界掀起一阵黑白电影热,马丁·斯科塞斯拍摄了黑白电影《愤 怒的公牛》,而林奇则拍摄了这部《象人》。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虽然在奥斯卡竞争中八项提名空手而归,但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和英国演艺学院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的荣誉也应该让林奇满足了。
 
《蓝丝绒》Blue Velvet 1986  
l         这是林奇最具个性化的作品。平实地描述了在80年代中期,一个典型 的美国小镇平静的外表下所隐藏的性、暴力、犯罪和权力。影片中的白天画面是我们所熟悉的小镇风情,带有商标式的“美国梦”标签,干净而祥和,但是这些背后 尽力掩盖的是粗俗与堕落、暴力与反常,以及被强烈压制着的,具有极大杀伤力潜能的性冲动。导演用鲜艳的色彩探索美国中产阶级貌似正常生活下汹涌的污垢暗 流。
l         尽管电影上映时,很多人嘲笑和鄙视这是一部极端的,黑色的,粗俗和令人厌恶的作品,但是《蓝丝绒》却赢得了不少荣誉:获得国家电影评论协会评出的1986年年度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成就获,同时也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l         这部恶梦般的电影度并不很高,但影片中所展露的气氛,那种充斥堕落 与邪恶的气氛,却让人印象深刻。某种意义上说,这可以看作一部性心理影片。影片的镜头语言看似平淡,含蓄中蕴藏了无穷的寓意,首尾呼应,令人回味。林奇在 片中,运用诡谲的手法,反映出了美国社会最阴暗的一面。这部影片虽不能算是经典之作,但也是他继《橡皮头》后编导创作的又一代表作。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1990
l         根据巴里·吉福德的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对相爱的男女,冲破阻力和 阴谋,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在片中林奇运用超现实的血腥暴力场面和色情幻想,展示出现代人焦虑郁闷的精神状态,充满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 诡异色彩浓重,但也不时流露出一种浪漫激情,是一种极其另类的爱的执着。
l         这部异色大作暴露了美国阴暗的一面,影片视觉处理天马行空,极尽狂野之感,体现了林奇诡异的导演风格。
l         《我心狂野》虽然没有使用断裂和快速变化的影像,但它加入了许多诡异而与本身主题较不相干的影像元素,再加爵士乐、重金属摇滚和猫王的情歌穿插交织,不免让人觉得有MTV的味道。
 
《双峰》"Twin Peaks" 1990-1991
l         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肥皂剧,这部与《希尔街的布鲁斯》(“Hill Street Blues”)制作马克-弗罗斯特(Mark Frost)合作推出的电视剧,被认为是美国电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
l         讲述FBI探员Dale Cooper 去双峰镇,调查女中学生Laura Palmer被谋杀事件。这个迷将影片造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林奇也突然之间成为比片中任何演员都出名的电视制片。以大卫·林奇的一贯作风,整出片子到处 充满了神秘事件和诡异疑点,而且没有结局可言。这大概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或者好奇心。于是,电视台或是创作班底决定以这个为起点,将它发展成一部连续剧。 出于神秘的原因,David Lynch不愿担任导演,而是出任执行监制,找了另外的导演来拍摄这部剧集。
l         首集并没有任何结果,在电视上播出后掀起热潮滚滚,它的巨大成功却 是ABC始料不及的。林奇对镜头、色彩的独特处理方式、超现实的画面,给当年模式化的肥皂剧带来强烈冲击,灰暗色调、黑色幽默、神秘的音乐氛围都为人称 道。林奇如愿以偿地把它延续成一部系列。当第一季7集播完后,全美国对《双峰镇》的热情升到了顶峰,“刺杀库柏的是谁”、“谁杀了劳拉”的猜测充斥各类娱 乐杂志。但随着这两个迷在第二季揭开后,《双峰镇》的收视率急剧下降,迫使ABC无情地取消了本剧,大大伤害了林奇。林奇把首集转手卖给华纳,想为剧集开 拓欧洲市场。华纳的交换条件是为首集制作一个结局。因此,这个被称为“欧洲版”的首集不同于美国观众看到的电视版,它的长度多出近20分钟。
l         《双峰》剧集是美国1990年代最为著名的电视剧之一。曾荣获1990年美国电视评论协会大奖,1997年美国金球奖最佳男女主角奖,1991年美国艾美奖8项大奖,1991年美国广播协会最佳电视剧奖,而导演大卫林奇也因此登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
l         自《双峰镇》诞生的那一刻,它就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电视剧之一,对电视界来说,无异于一场革命。《双峰镇》第一季7集,第二季增加到22集,再加上首集,一共30集。虽只播出两季即夭折,它仍被《TV Guide》杂志选为最伟大电视剧的第45位。
l         双峰镇位于美加国境线,靠近华盛顿和爱达荷州界的小镇,人口仅5000多人。
 
《穆赫兰道》Mulholland Dr. 2001
l         象《双峰》一样,这部影片本来是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作为 系列剧创作的。然而,与林奇当初进入电视界不一样的是,在片子亮相前就被“枪毙”了。虽然林奇对这部2小时的片子补了又补,试图配得上电视观众的胃口,但 仍然没有获得通过。失望之余,他转而前往欧洲市场寻求支持,希望能将他的这部片子改编成一部电影,最终得到了法国制片皮埃尔-埃德尔曼(Pierre Edelman)的支持。
l         又一部朴实的恶梦般的影片----具有鲜明、尖刻、歇斯底里又令人 难以忘怀的巨片。林奇说:“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秘密和好莱坞之梦的故事”。影片随着一名黑发女子遇上车祸丧失了记忆而展开,她遇上了前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 贝蒂(Betty),两人一起寻找黑发女子的身世秘密。神秘人物、怪异场景、离奇故事和梦魇气氛,组成了林奇心中的好莱坞世界。
l         本片讲述一个弗洛伊德式的噩梦,其剧情可以有无数种解析和组合,但 它的主题却异常清晰:好莱坞在银幕上创造一个个奇妙的美梦,但在银幕下却多以噩梦收场。影片完全不遵守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内在逻辑,摄影、美工、音乐等 均微妙地暗示着多层梦境的可能性。影片通过女演员闯好莱坞的经历,揭示了造梦的代价。在奋斗过程中,她们需要学会穿梭于数个不同的“现实”,如她们本来的 自我、跟电影公司交往时的“个性”,以及所塑造的电影形象。
l         此片在2001年第54届戛纳电影节上一经亮相,即得到一致赞赏, 并授予了大卫-林奇最佳导演奖。接着林奇又凭借此片先后斩获了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导演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及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 片奖,还被法国《电影手册》编辑与读者分别评选为2001年世界十佳影片、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并获得了第三次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路直路弯》The Straight Story 1999
l         这部影片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73岁的阿尔文-斯特雷特 (Alvin Straight,理查德-法恩斯沃思饰,Richard Farnsworth)开着除草机,前往3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看他兄弟的故事。影片中少有林奇那标志性的黑色、扭曲潜台词,是林奇自《象人》以来最温 馨、最质朴、最有人情味的作品。影片风格沉稳细腻,展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以一个单纯而充满爱的小故事进入了美国乡村的岁月之旅。此片打动了众多影评家和观 众的心,获得戛纳金棕榈奖提名,获第12届欧洲电影奖国际银幕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奖和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年度十大影片。不止一个人评论道:大卫 -林奇又回来了。
l         导演林奇和传奇摄影师弗雷迪·弗朗西斯(Freddie Francis)营造了优美的环境布景——荒凉的谷仓、宁静的星光之夜,再配上哀伤的背景音乐。最棒的是理查德·法恩斯沃斯的顶级表演,他扮演的阿尔文· 史特雷特是个粗得有趣的人,他忧伤深情的蓝眼睛背后,隐藏着深切的同情心。
l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公路电影,导演林奇一改其诡异的风格,以 极为朴实内敛的手法,说一个简单动人的小故事,正如同英文片名的双关弦外之音一般。就在这一段交织着追忆与悔恨的漫长旅程中,老人最后必然将成功地进入每 个观众的心底,让人们在他的情绪里搜寻自己记忆中与他重合之处。老牌演员理查德德·法恩斯沃思饰演片中主角史崔特先生,演出令人动容。他曾经演过《万夫莫 敌》、《跃马山庄》等经典名片,接演本片后,还因此被提名角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项,不过,他却在2000年10月因为久病厌世,而举枪自尽身亡, 本片也成为他在影坛的告别遗作。
l         这是大卫·林奇第一部有自己的双亲出现的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