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浪之水浊兮:庄子之隐士美学初探 - 【庄子美学】 - 【道风书画】 - 逍遥社区~庄子文...

 尚和蒙学教育 2010-09-29

沧浪之水浊兮:庄子之隐士美学初探

庄子之隐士美学初探


[摘  要] 什么是隐士?隐士就是那些为了某种高尚的目的想要隐藏或者逃避的有知识,有德行的人。历代中国隐士层出不穷,这一现象也已蔚为大观。而这种隐士文化,其精髓即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厌恶官场,鄙弃功利,向往自我与自由的人格理想与精神境界。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一以贯之的传统。而庄子作为隐士中的代表,又有其独特的风格。此篇文章即是由庄子从美学研究的角度入手,从他的文章中细致揭示他独特的心理特征,从而深入挖掘出他这种隐士所存在的美学特性。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庄子与梭罗的“隐美”特征作具体的对比分析,从而对道家的思想性有一个总体把握。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  庄子;隐士美学;存在基础;外在表现;阐释空间

“隐士”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隐逸传序》:“坚迥隐逸之本。”但中华民族从有文字记载开始,便有了有关隐士的传说。《庄子·逍遥游》中就记载了尧让天下之位给许由的故事,当然许由不受,他说:“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1](P9)许由应该算是较早出现的隐士之一了。但这种隐士心态并不是只作为单纯现象而存在的,它在华夏文明的几千年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一阶层,有其存在的特殊性。在这其中,尤其要提到的便是庄子,庄子作为老子的继承者,可以算是发扬了老庄型无为隐士之风。庄子这一隐士也是当时动荡社会的必然产生体,庄子的观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美。隐士也有其存在的美学特性,当然,不同的隐士会有不同的特点。庄子在《天道》中就说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1](P190),一斑窥全貌,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之隐士美学的总体基调。

一、庄子之隐士美学的存在基础:生态和谐

生态是时下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我们对其的科学定义是: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庄子之隐士美学与其他隐士现象的美学观一样,也有其存在的基础,这种基础便是一种生态和谐。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成了国家的根本,一个人只要准备一只盛水的陶罐,几件简单的农业工具,一些作物的种子,他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来源就解决了,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能依靠采摘野果度日。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暖温带,古代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一些,这样使得古人们生活也方便。

庄子是战国中叶宋国蒙人,即在今天河南商丘县东北。这也算是中国气候分布中较为温暖的地区,况且又有黄河等众多河流的灌溉,且雨水充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贤君》)。因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庄子的隐居生活便成为了自由与超越的家园,而不是随时面临着恶劣的环境甚至死亡。这样,在一种即使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却也形成了庄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状态。这种关系犹如植物的根系之于土壤的关系一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天地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们也以自己原始的方式影响着它们。这种农业社会的和谐也促成了以后隐士现象的丰富发展,乃至影响到以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与演变。

二、庄子之隐士美学的外在表现:文艺视界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P124)庄子在《天道》中也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1](P189–190)因而,庄子思想的本根在于顺适天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还原自然的大美,即是一种自然全美。天地万物最终是复归于自然法则的。可见,道家思想者们对于自然的崇尚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庄子所体现的隐士美学也外在的表现在他的生存观和文艺观中。

(一)生存观

庄子生存智慧的根本理念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而,庄子的生存观是一种摒弃功利之心的蒙昧自然的存在状态。

1.大美无言,大音希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1](P338),同时,作为道家创始人的老子则是更早的提出了“无言”的美说“大音希声”(《老子》第四十一章)[2](P186),王弼对之注释为;“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3](P80)那么,隐士的大美也应该是一种不可得见之美了。其实,音、美都只是作为道家境界的某个方面的代表,“大音”、“大美”才是天地之道下的最合乎人性的状态,这种“美”不需要言语矫揉造作的修饰与矜夸,这种“音”也不需要人为的鼓动。这两者都是基于宇宙层面的,这种思想在《庄子》中有很强的体现。正是这种隐而不知所以的大美,使庄子所体现的隐士美学显得大气而自然。

《庄子·知北游》中知北游历到玄水岸边,分别向无所谓、狂屈、黄帝问“道”,而这三者一个不知道回答,一个知道却忘记了,一个似乎准确的解析了。但实际上,谁又得了道呢?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次之,我与汝终不近也。”[1](P335)大道本不可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为宇宙万物源于“道”,“道”本是“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万物归根结底乃是合一的整体,所以这种无言、希声是合乎自然的,是最自然的美。同时,在其他寓言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庄子·寓言》)中庄子与惠子评论孔子周游列国的游说,惠子当然站在有为的立场赞扬孔子,而庄子则说:“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1](P452)孔子的思想再好,穷尽说力也不能使人心悦诚服,真正的价值是不需要说出来的。正是如此,庄子坚持在隐退之中以无为立本,以无言的隐遁状态来回应当时的社会,这也使得这一隐士的无言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2.道法自然,顺天致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五章)[2](P76),因而在庄子看来一切人为雕琢的,饰以铅华的,都是违背了自然,是不美的;一切顺乎自然的事物都是合理的,是最美的。此种“道”即是老庄思想的最高境界。“道“是无为的,庄子的“无为”不是完全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才自然矣”,是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为,只有顺天致性方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庄子对这种自然天性的推崇是由生至死的贯通的。《庄子·至乐》中鲁君对海鸟“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1](P272),结果海鸟却忧郁地整日不进饮食。这就是人类自作主张地偏执于自我中心的结果,这样将海鸟的可爱之态完全抹杀了。海鸟本应属于深林,我们应“以鸟养养鸟”,而不应“以己养养鸟”,以“以物观物”的态度回归于自然,方能过上本性的生活。《庄子·天地》中为圃者笑答子贡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1](P176)他选择抱瓮而灌也正是对人类因自以为是的机巧之心而迷失本性的讽刺。

应该说,庄子对死的思考也是极为冷峻的,无论是《庄子·至乐》中庄子妻子的死还是《庄子·列御寇》中庄子的死都是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美态。在常人看来,死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当然庄子对死也并非完全冷血,只是他深邃的思考超越了常性,而将情感上升到天地的高度,他“盆鼓而歌”、“以天地为棺槨,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1](P537)庄子认为,人本来就该处于这样一种虽名为隐居但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中,这是一种兼具“道”的隐士的气势,是庄子这一隐士的旷达超然之美。

3.绝对自由,逍遥无为

绝对自由,逍遥无为是一种无所作为并不依靠任何事物而孤立生存的状态。这可以说也是隐士们的独特存在方式,这样一种无所待的隐逸之美也是庄子所一直倡导的。《庄子·逍遥游》中塑造的一个又一个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典型的。

鲲鹏应该是很自由的了,但他们仍然要靠事物和风力,而不是真正的自由;列子已是飘然的仙人了,但“此虽克乎行,犹有所待也。”[1](P4)而只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1](P9)的藐姑射之山神才基本上达到了庄子的标准。当然这种绝对自由是庄子心中理想化的境界,但却并不是凭空臆想的,而是通过将自己的生存环境如此的“大”化的方式,让世俗礼仪教化通通略去,从而心灵驰骋于“无何有之乡”,进入了“逍遥游”。这里的“无何有之乡”也是庄子一直所向往的“隐”的社会。

同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无为养生。《庄子·逍遥游》中的大树正是由于“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匠者不顾”[1](P13)方能怡养天年。这种无用是让心从形体,从事物中脱离出来,这样才是美之本,这种美是远离了诸侯纷争的社会的,因而这种美更能体现庄子这一隐士风范。

4.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老子是主张和谐的,这种和谐不仅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容忍、谦让,而且来自于人与宇宙的相处原则——天人合一。庄子也是如此阐述他的观点的,《庄子·秋水》中庄、惠辩于濠梁之上,实际上体现的是庄子“物我合一,人鱼共乐”的观点,这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和自然相处的。

庄子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状态即撄宁、坐忘、心斋,就非常清晰的体现了这一审美理论。《庄子·大宗师»中女偊年龄很大了,却依然是孩童的面容,为什么呢?“吾犹守而告之。”[1](P91)女偊通过长年累月的持守,逐渐朝彻、见独,而后“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1](P91)而终进入撄宁的状态,即使万物生死成毁纷纭烦乱,也能保持心境的宁静。同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借颜回之口向孔子解释“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1](P101)超脱一切人世功利作为,回归到宇宙万物的本初。《庄子·人间世》中也是通过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揭示心斋的真谛:“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虚者,心斋也。”[1](P49)这里的虚静便是一种空明心静。正如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2](P80),以达到精神上的纯一。可见,庄子重视生命的自然随化的表现,是具有强烈的超功利性的自然美的。这种自然美即是他所体现的隐士美学的最突出表现。

(二)文艺观

庄子所体现的隐士美学不仅来源于他的生存观,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文艺观,这种文艺观即是一种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以“真”为美

庄子的艺术创造以还原本真为目的。庄子认为,“美在于真”,真即是事物的初始状态,因而真正的艺术是自然无为的,这一切没有任何的功利性质。《庄子·齐物论》中,南郭子綦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三籁的曼妙:“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已。” “夫天籁者…咸其自取。”[1](P16)人籁、地籁、天籁均是天地间自然的声响,这是一种自然而然,合乎本性的窍孔运动。此外还有《庄子·天运»中黄帝以天地之声弹奏的咸池之乐,《庄子·让王》中曾子“三日不举火,十年不举衣”[1](P471)却依然吟咏《商颂》,声音洪亮,这些都是纯认天性、回归自然的美。《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 ……舐笔和墨……檀檀然不趋……解衣般礴,臝。”[1](P326)他是通过一丝不挂的澡雪精神回归大自然的怀抱的,然后在无羁中作画,这种画作不是人为的笔墨所能形容的,而是自然流露的痕迹,自然之美只有通过还原自然本性才能表现出来。

    2.追求精神的超越

庄子的艺术创作是超越了形体表征而表现为内在精神的美。《庄子·德充符》就是最好的代表,《德充符》通篇描写的都是身形残缺而品德异常高尚的典型。被砍断脚的王骀,他的学生和孔子的弟子一样多;面貌丑陋的哀骀它却让“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于人为妻,宁为夫子妾’ 。”[1](P75)……可见,庄子笔下形体残缺者都是魅力非凡的人,同时,为我们所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也是一个典型,“恢恢乎游刃有余”, “傑然已解”,这是融音乐与画面为一体的。这样的游刃有余是通过目与牛的关系演进来实现的,“目无全牛”、“忘却外物”,从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的一种艺术精神的领悟也正是对自然美的虔敬态度。庄子的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使特定的审美体验上升到以形象表达哲思的高度,也让我们有了新的美感体会。

庄子便是如此的超然物外,这才使得庄子所体现的隐士美学有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三、庄子之隐士美学的广阔阐释空间:中西参照

庄子与西方现代美学的比较研究是新时期以来被国内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应该说,中西文化背景的美学态度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在隐士美学这一独特的美学背景下,将庄子与梭罗进行比较。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年)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他一生以自然为伴用心感悟自然,写下了大量歌颂自然,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如《瓦尔登湖》、《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缅因森林》和《科德角》都以人对自然的沉思为主题,他的作品也是美国散文中的经典。应该说梭罗并不是艳歌意义上的隐士,但他却有为期两年的隐居生活,而《瓦尔登湖》则作为了他隐居生活的最好见证。

1.隐居的自然

《庄子》一书中曾多次提到自然,但都没直接涉及到自然,庄子所说的自然是一种事物最原始的存在状态,就像“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所体现的,未被人类认识的自然本真之美的状态,即是隐居之后的蒙昧天全状态,这也是一种蒙昧原始的隐士美。而梭罗所体现的则是一个不同于喧闹社会的荒野的大自然,“可是我跨过铁路,好比我走过林中小径。我不愿意我的眼睛鼻子给它的烟和水气各丝丝声污染了。” [4](P113)梭罗是在反对当时发达的工业文明社会基础上对大自然的返回本真,因而,梭罗所体现的隐士美是一种真正的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2.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知道,庄子一直告诫我们要放弃物欲与功利,甚至绝圣弃智,以返璞归真,回到人的自然本真状态。《庄子·马蹄》中就说到“夫马,陆局而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1](P128)这即是借马的例子来表现人类。这当然是一种极度超脱的自然隐士状态,这种隐士美学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东方所独特具有的“心性”美。

梭罗并不是把人和自然看作各自独立的存在体,而是把人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依赖自然而存在。“在我们的经验中,我们时常感到这么个需要,好象水边的杨柳,一定向了有水的方向伸展他的根……一个聪明人必需在不竭之源的大自然那里挖掘他的地窖。” [4](P123)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心灵的家园,所以,在梭罗的世界里,离群索居的方式是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理性方式,因而,梭罗代表下的西方隐士美学更突出的表现在他的理性观念。

庄子和梭罗各自代表了中西不同的隐士文化,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热衷于隐居这以独特的生存方式,但不管怎样,两者对自然的崇敬是相同的,这也构成了两者共同的隐士美学特点。

在我国古代,隐士文化是比较发达的,这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有追求理想的隐士们为人们树立行动榜样,从而激励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以激浊扬清,也协调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更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种文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我们总体还是坚持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他们。毫无疑问,庄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对隐士文化进行初步的美学探索的今日,我们需要从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中去体味深思。西方美学史的观点认为,审美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不是基于其中任何单一方面的,而是基于人类生存的状态的。在这样一个物质财富日益暴涨的社会,人们的意识越来越多的趋于功利和躁动,这样将人的本性逐渐磨损,最终只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因而以庄子所体现的隐士美学作为美的范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 王强.道德经通释[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3]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 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