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小儒家 2010-09-30

拍摄地点:四川·盐源   云南·宁蒗   泸沽湖         摄影:阿卓志鸿        背景音乐:《泸沽湖之恋》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湖面海拔约2690.75m,面积约48.45km2。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泸沽湖畔的摩梭姑娘)

  居住在这里的是摩梭人(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与纳西语有共同之处,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3(泸沽湖格姆女神山)

   泸沽湖湖岸曲折,森林密布,六个小岛给人以无限悠远的遐想。这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她像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这里的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镜。湖周长约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化身。从南边远远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头昂首而卧的狮子,人们又叫它为狮子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成为我们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4

女儿国的女儿,美丽的摩梭少女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5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6 摩梭姑娘个个都能歌善舞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7  摩梭大家庭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泸沽湖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8 

  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肖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9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0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1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2  摩梭人的猪槽船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3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4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5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6  美丽的里格半岛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7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8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19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0  泸沽湖草海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1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2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3

泸沽湖:最后的女儿国 <wbr>!(组图24张)

P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