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决治愈课堂教学讲风过盛这一顽症[江苏油田第一中学]

 小力·大力 2010-09-30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主要平台。当下,探究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正在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也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
对于课堂教学,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到哈佛学习,就像是很快帮助我找到了高速公路的入口处”。这个比喻形象而生动地说明: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他们渴望学习,关键是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学习是自己的一种建构,建构的基础是已有的经验,建构需要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路上行走,但只有在高速公路上才会走得顺畅,也才会很快到达目的地;要走上高速公路,必须先找到入口处,而找到入口处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的结果;寻找高速公路入口处是一个探究、发现、辨别方向和选择的过程,需要能力和合适的方式;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任务在于和学生找到入口处,即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形成能力。简单来说,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已有四个年头,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头脑“风暴”也曾使我们一线的教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大家也予认可。但是,“风暴”过后,教学又回归了原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普遍的现象依然是课堂上还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课堂上教师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师一讲到底,讲得是津津有味,讲得眉飞色舞,讲得口干舌燥。其结果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恹恹欲睡,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虽然学校在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反复重申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老师要充当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但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学得被动的问题一直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行为距离新课程的要求还很遥远,“把学生带到高速公路入口处”的意识还未真正确立起来。真的让人伤透脑筋。
课堂上讲风过盛缘何生命力如此强大,究其原因,一是按班级上课,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二是老师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他们已经习惯于讲授,备课就是准备讲授材料,上课就是将备课材料讲给学生听,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这样做似乎天经地义。三是教师心态上的保守,绝大部分教师总是认为改变教学方式是要冒险的,难以预料未来的结果,把握性不大,还是老老实实沿袭一直以来奉行的“讲”字当头的做法。四是不少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似乎有一种偏执的心态,总认为不多讲学生就不懂,不仅要讲,还要讲深讲细,经常讲反复讲,只有讲了才放心,只有讲了才是对学生的最大负责。五是课堂上效益低了关系不大,课后有的是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考试成绩也能说得过去。这种恶性循环自有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因而,常态的课堂上弥漫的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浓厚的“讲”、“灌”、“填”的风气。
针对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补课多、考试多、作业多,学生睡眠时间偏少、课业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江苏省教育厅于六月份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下发我们应为之拍手称快,它堵绝课上不行,课后补的现象生存空间。课堂上讲风盛,效益不高,课后加班加点的路又被堵死,我们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怎么办?很显然,我们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改革要坚决扭转讲风过盛的现象。面对长此以往,比比皆是的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现状,我们只有重锤敲闷鼓、快刀斩乱麻,才能有效地解决目前课堂教学效果低迷、改革徘徊不前的状况。转变理念的“风暴”,已经多轮劲吹,也难以给一线的教学形成刺激,更谈不上医治课堂教学讲风过盛这个重病、顽疾。
我们可以通过行政干预,以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来强行规范教师课堂行为,当下,可能不失是一种有效的举措。这种硬性规定教师讲授时间,看起来确实不通情理,不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而且带有较浓厚的行政强权。但是,矫枉必须过正,非常时期采取非常策略,可能会使低迷的课堂教学迎来柳暗花明的盛景。国内采用此举的也不乏先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课堂上很少讲解,始终在领着学生自学。他一贯主张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少讲、精讲。他担任辽宁盘锦实验中学校长时,他就要求教师们每节课讲授不超过20分钟,后来担任辽宁盘锦教育局局长,他又把这一要求推广到全市。最近几年,他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每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离我们不远的洋思中学也有规定,教师一般讲课都在10分钟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了35—40分钟。再如被誉为“课堂教学革命性变化”的山东杜廊口中学,教师讲授时间被强行控制在10分钟以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定才催生了杜廊口中学这一课改的典型。
硬性规定时间,是一种强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传统改革思路遇阻后的突围、转换,是一种逆向改革的尝试。强制改变行为,可能会有许多老师不理解、不接纳,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种种非议,甚至会认为是瞎指挥、瞎折腾。但是,仔细想想,是很有道理的,坚持下去,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必定把教师推向引导者的地位,而把学生推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渐渐形成习惯,课堂教学必然会出现可喜的变化。再说,改革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反叛,颠覆。教师他们会通过改变教学行为看到课堂的变化,逐步理解行为变化背后的原因,逐步接纳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转变由来已久的教学理念,完成从改变行为到改变理念的转变。 
课堂上老师讲的时间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我们就要同步研究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发展。国内已被总结出来的“先学后教”、“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体验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修改发展”等教学结构安排的做法及有效的教学模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改变教师的讲授行为开始,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的现状将会随之变化。教师讲授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逐步地恢复,推动的话语权、表达权开始回归,学生渐渐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所在,这一变化一定会让我们看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