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章 收益与分配管理

 昵称3625388 2010-09-30

收益与分配管理是对企业收益与分配的主要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的组织与调节,是企业将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合理地在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分配的过程。企业的收益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收益分配是指对企业的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分配,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第二层次是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狭义的收益分配则仅仅是指对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本章所指收益分配采用广义的收益分配概念,即对企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分配。

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取得收入后,要按照补偿成本、缴纳所得税、提取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顺序进行收益分配。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不仅是资产保值、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手段,同时也是资产增值、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工具。收益分配可以满足国家政治职能与组织经济职能的需要,是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等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

一、收益分配管理的意义

收益与分配管理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企业与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企业收益与分配管理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收益分配集中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企业所有者是企业权益资金的提供者,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其应得的投资收益须通过企业的收益分配来实现,而获得投资收益的多少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及利润分配政策。通过收益分配,投资者能实现预期的收益,提高企业的信誉程度,有利于增强企业未来融通资金的能力。

企业的债权人再向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企业的收益分配应体现出对债权人利益的充分保护。除了按时支付到期本金、利息外,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也要考虑债权人未偿付本金的保障程度,否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弹性。

职工是价值的创造者,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源泉。通过薪资的支付以及各种福利的提供,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因此,为了正确、合理地处理好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就必须对企业所实现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

2. 收益分配是企业再生产的条件以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措施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类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消耗和转移,形成成本费用,最终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销售收入的取得,为企业成本费用的补偿提供了前提,为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通过收益分配,企业能形成一部分自行安排的资金,可以增强企业生产经营的财力,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需要扩大再生产。

此外,留存收益是企业重要的权益资金来源,收益分配的多少,影响企业积累的多少,从而影响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即资本结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因而收益分配便成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

3. 收益分配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职工不仅为自己创造了价值,还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价值,即利润。利润代表企业的新创财富,是企业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除了满足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性积累外,通过收益分配,国家财政也能够集中一部分企业利润,由国家有计划地分配使用,实现国家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发展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基础工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收益分配的原则

收益分配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 依法分配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依法进行。为了规范企业的收益分配行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相关法规。这些法规规定了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要求、一般程序和重要比例,企业应当认真执行,不得违反。

(二) 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坚持积累与分配并重的原则。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赚取收益,既要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又要不断积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财力基础。恰当处理分配与积累之间的关系,留存一部分净收益以供未来分配之需,能够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三) 兼顾各方利益原则

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的收益分配涉及国家、企业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其矛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当统筹兼顾,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四) 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应当体现“谁投资谁受益”、收益大小与投资比例相对等的原则。这是正确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的关键。企业在向投资者分配收益时,应本着平等一致的原则,按照投资者投资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不允许任何一方随意多分多占,以从根本上实现收益分配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

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活动取得收入,而这些收入的去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弥补成本费用,即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二是形成利润,即收入匹配成本费用后的余额。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述为:

收入-成本费用 = 利润

可以看出,广义的收益分配首先是对企业收入的分配,即对成本费用进行弥补,进而形成利润的过程,然后,对其余额(即利润)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再分配。显然,收入的取得、成本费用的发生以及利润的形成与流向便构成了收益分配的主要内容。因此,收益分配管理包括了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三个部分。

(一) 收入管理

收入是企业收益分配的首要对象。企业的收入多种多样,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货币收入。这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企业的再生产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企业只有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才能保证再生产过程的继续进行。

销售收入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销量与价格。由于企业一般是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组织生产,那么对于销售量的预测便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的销售预测可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产品价格是企业获得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产品价格的制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销售收入。一般来说,价格与销售量呈反向变动关系:价格上升,销量减少;反之,销量增加。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价格制定方法与运用策略来调节产品的销售量,进而作用于销售收入。所以,销售预测分析与销售定价管理便构成了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 成本费用管理

企业取得的收入首先应当弥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数量上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耗费。收入必须首先弥补成本费用,才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成本费用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性态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等。

成本费用管理对于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包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

(三) 利润分配管理

利润分配是收益分配第二层次的内容,也是狭义的收益分配。利润是收入弥补成本费用后的余额。由于成本费用包括的内容与表现的形式不同,利润所包含的内容与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若成本费用不包括利息和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息税前利润;若成本费用包括利息而不包括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利润总额;若成本费用包括了利息和所得税,则利润表现为净利润。

值得说明的是,本章所指利润分配是指对净利润的分配。根据我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公司净利润的分配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下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下一年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之内用税前利润连续弥补,连续五年未弥补的亏损则用税后利润弥补。其中,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可以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也可以用盈余公积转入。

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当年法定盈余公积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后,根据企业的需要,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但企业用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积累,以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3.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这是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控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水平,以及调整各年度利润分配的波动。

4. 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可以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第二节  

广义的企业收入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转让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总称。由于销售收入应当是企业收入的主体,故本节所指收入主要指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即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收入。

企业销售收入是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在资金运动过程中处于起点和终点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是加速资金周转的前提。由于销售收入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必须加强企业销售收入的管理。销售收入大小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因此,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销售预测分析以及销售定价管理。

一、销售预测分析

销售预测分析是指通过市场调查,以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各种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或管理人员的实际经验,对企业产品在计划期间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出预计或估量的过程。企业在进行销售预测时,应充分研究和分析企业产品销售的相关资料,如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推销方法等。此外,对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物价指数、市场占用率及经济发展趋势等情况也应进行研究分析。

销售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一) 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即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专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对预测对象的未来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预测对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包括推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和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1. 推销员判断法

推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经营管理人员对由推销员调查得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较为正确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用时短、耗费小,比较实用。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很快地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2. 专家判断法

专家判断法,是由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形式:

(1) 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即分别向每位专家征求对本企业产品未来销售情况的个人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再加以综合分析,确定预测值。

(2) 专家小组法,即将专家分成小组,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预测的方法。此方法的缺陷是预测小组中专家意见可能受权威专家的影响,客观性较德尔菲法差。

(3) 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它采用函询的方式,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各专家在互不通气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然后由企业把各个专家的意见汇集在一起,通过不记名方式反馈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参考别人的意见修正本人原来的判断,如此反复数次,最终确定预测结果。

3.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就是利用产品销售量在不同寿命周期阶段上的变化趋势,进行销售预测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它是对其他预测分析方法的补充。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要经过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判断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可根据销售增长率指标进行。一般地,萌芽期增长率不稳定,成长期增长率最大,成熟期增长率稳定,衰退期增长率为负数。

(二) 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也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它一般包括趋势预测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两大类。

1. 趋势预测分析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等。

(1) 算术平均法,即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其计算公式为:

Y =

式中:Y——预测值;

      ——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

      n——期数。

算术平均法适用于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例6-1某公司20x1年~20x8年的产品销售量资料如下:

表6-1

 

20x1

20x2

20x3

20x4

20x5

20x6

20x7

20x8

销售量(吨)

3 250

3 300

3 150

3 350

3 450

3 500

3 400

3 600

根据算术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x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预测销售量 (Y) =  =  = 3 375(吨)

(2) 加权平均法,同样是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一般地,由于市场变化较大,离预测期越近的样本值对其影响越大,而离预测期越远的则影响越小,所以权数的选取应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其计算公式为:

Y =

式中:Y——预测值;

      ——第i期的权数 (0 < ,且 = 1)

      ——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

      n——期数。

加权平均法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例6-2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设20x1~20x8年各期数据的权数分别为:

表6-2

 

20x1

20x2

20x3

20x4

20x5

20x6

20x7

20x8

销售量(吨)

3 250

3 300

3 150

3 350

3 450

3 500

3 400

3 600

 

0.04

0.06

0.08

0.12

0.14

0.16

0.18

0.22

根据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x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预测销售量(Y)==3 250×0.04+3 300×0.06+…+3 400×0.18+3 600×0.22=3 429(吨)

(3) 移动平均法,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n/2)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期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假设预测值主要受最近m期销售量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为了使预测值更能反映销售量变化的趋势,可以对上述结果按趋势值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为:

 

由于移动平均法只选用了n期数据中的最后m期作为计算依据,故而代表性较差。此法适用于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

例6-3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定公司预测前期(即20x8年)的预测销售量为3 475吨,要求分别用移动平均法和修正的移动平均法预测公司20x9年的销售量(假设样本期为3期)。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计算如下:

根据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x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预测销售量  =  = 3 500(吨)

根据修正的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公司20x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修正后的预测销售量  = 3 500+(3 500-3 475) = 3 525(吨)

(4) 指数平滑法,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a及(1-a)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未来第n+1期的预测值;

      ——第n期预测值,即预测前期的预测值;

      ——第n期的实际销售量,即预测前期的实际销售量;

      a——平滑指数;

      n——期数。

一般地,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0.3~0.7之间,其取值大小决定了前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本期预测值的影响。采用较大的平滑指数,预测值可以反映样本值新近的变化趋势;采用较小的平滑指数,则反映了样本值变动的长期趋势。因此,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在平滑指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例6-4沿用例6-1中的资料,20x8年实际销售量为3 600吨,原预测销售量为3 475吨,平滑指数a = 0.5。要求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20x9年的销售量。

根据指数平滑法的计算公式,公司20x9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预测销售量  = 0.5×3 600+(1-0.5)×3 475 = 3 537.5(吨)

2. 因果预测分析法

因果预测分析法是指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法最常用的是回归分析法,本章主要介绍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也称一元回归分析法。它假定影响预测对象销售量的因素只有一个,根据直线方程y = a+bx,按照最小二乘法原理,来确定一条误差最小的、能正确反映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关系的直线,其常数项a和系数b的计算公式为:

b =

a =

待求出a、b的值后,代入y = a+bx,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求得预测对象y的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

例6-5沿用例6-1中的资料,假定产品销售量只受广告费支出大小的影响,20x9年度预计广告费支出为155万元,以往年度的广告费支出资料如下:

表6-3

 

20x1

20x2

20x3

20x4

20x5

20x6

20x7

20x8

销售量(吨)

3 250

3 300

3 150

3 350

3 450

3 500

3 400

3 600

广告费(万元)

100

105

0.08

90

125

140

140

150

根据上述资料,用回归直线法预测公司20x9年的产品销售量如表6-4所示。

表6-4

年度

广告费支出x(万元)

销售量y(吨)

xy

20x1

100

3 250

325 000

10 000

10 562 500

20x2

105

3 300

346 500

11 025

10 890 000

20x3

90

3 150

283 500

 8 100

 9 922 500

20x4

125

3 350

418 750

15 625

11 222 500

20x5

135

3 450

465 750

18 225

11 902 500

20x6

140

3 500

490 000

19 600

12 250 000

20x7

140

3 400

476 000

19 600

11 560 000

20x8

150

3 600

540 000

22 500

12 960 000

n = 8

 = 985

 = 27 000

 =3 345 500

 = 124 675

 = 91 270 000

根据公式,有:

b =  =  = 6.22

a =  =  = 2609.16

将a、b代入公式,得出结果,即20x9年的产品预测销售量为:

y = a+bx = 2 609.16+6.22x = 2 609.16+6.22×155 = 3 573.26(吨)

二、销售定价管理

销售定价不仅影响产品的边际贡献,而且影响产品的销售数量与市场地位,从而对企业收入产生复杂而直接的影响。正确制定销售定价策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销售定价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 销售定价管理的含义

销售定价管理是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产品定价方法,为销售的产品制定最为恰当的售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价格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企业销售各种产品都必须确定合理的产品销售价格。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销售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单价水平过高,导致销售量降低,如果达不到保本点,企业就会亏损;单价水平过低,虽然会起到促销作用,但单位毛利降低,使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因此,产品销售价格的高低,价格策略运用的恰当与否,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良好的销售定价管理,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更富有吸引力,扩大市场占用率,改善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

(二)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价格的高低,而价值量的大小又是由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相对地降低产品价格。

2. 成本因素

成本是影响定价的基本因素。企业必须获得可以弥补已发生成本费用的足够多的收入,才能长期生存发展下去。虽然短期内的产品价格有可能会低于其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应等于总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否则企业无利可图,难以长久生存。

3. 市场供求因素

市场供求变动对价格的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当一种产品的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就会对其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而当其供应小于需求时,则会推动价格的提升。市场供求关系是永远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产品价格也会不断地波动。

4. 竞争因素

产品竞争程度不同,对定价的影响也不同。竞争越激烈,对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几乎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竞争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的难易和供求形势。为了做好定价决策,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竞争者的情况,最重要的是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5. 政策法规因素

各个国家对市场物价的高低和变动都有限制和法律规定,同时国家会通过生产市场、货币金融等手段间接调节价格。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一定要很好地了解本国及所在国有关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三)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主要包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两大类。

1.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企业成本范畴基本上有三种成本可以作为定价基础,即变动成本、制造成本和完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可以作为增量产量的定价依据,但不能作为一般产品的定价依据。

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费用支出,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于它不包括各种期间费用,因此不能正确反映企业产品的真实价值消耗和转移。利用制造成本定价不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继续进行。

完全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销售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和费用总额,包括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等各种期间费用。在完全成本基础上制定价格,既可以保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以使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全部实现。因此,当前产品定价的基础,仍然是产品的完全成本。

(1)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合理利润来定价。合理利润的确定,在工业企业一般是根据成本利润率,而在商业企业一般是根据销售利润率。在考虑税金的情况下,有关计算公式为:

成本利润率定价:

成本利润率 =

单位产品价格 =

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 =

单位产品价格 =

上述公式中,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完全成本,可以用单位制造成本加上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来确定。

例6-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预计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为100元,计划销售10 000件,计划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900 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测算的三维甲产品的价格应为:

单位甲产品价格 =  = 240(元)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可以保证全部生产耗费得到补偿,但它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往往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并且,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间接费用难以准确分摊,从而会导致定价不准确。

(2) 保本点定价法,保本点,又称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销售水平,在此水平上利润等于零。在这种方法下,成本需按其性态,即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保本点定价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产品销售量计划数和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适用税率来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采用这一方法确定的价格是最销售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价格 =

例6-7某企业生产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0 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50 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7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保本点定价法测算的单位乙产品的价格应为:

单位乙产品价格 =  = 100(元)

(3) 目标利润法,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预定时期内应实现的利润水平。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预期目标利润和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适用税率等因素来确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价格 =

或:                            =

例6-8某企业生产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0 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240 000元,完全成本总额为520 000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根据上述资料,运用目标利润法测算的单位丙产品的价格应为:

单位丙产品价格 =  = 80(元)

(4) 变动成本定价法,是指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应分担的成本。这些增加的产品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此处所指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价格 =

例6-9某企业生产丁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2 000件,计划生产10 000件,预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90元,计划期的固定成本费用总额为950 000元,该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假定本年度接到一额外订单,订购1 000件丁产品,单价300元。请问:该企业计划内产品单位价格是多少?是否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根据上述资料,企业计划内生产的产品价格为:

计划内单位丁产品价格 =  = 360(元)

追加生产1 000件的变动成本为190元,则:

计划外单位丁产品价格 =  = 240(元)

因为额外订单单价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故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2.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主要关注企业的成本状况而不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因而这种方法制定的产品价格不一定满足企业销售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要求。最优价格应是企业取得最大销售收入或利润时的价格。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可以契合这一要求,主要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和需求函数定价法等。

(1)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变动关系,实质上体现在价格的刺激和制约作用上。需求增大导致价格上升,刺激企业生产;而需求减小,则会引起价格下降,从而制约了企业的生产规模。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也可以根据这种关系,通过价格的升降来作用于市场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E =

式中:E——某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ΔP——价格变动量;

      ΔQ——需求变动量;

      ——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基期需求量。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P =

式中:——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基期销售数量;

      E——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单位产品价格;

      Q——预计销售数量;

      α——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倒数,即

例6-10某企业生产销售戊产品,20x8年前三个季度中,实际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如表6-5所示。若企业在第四季度要完成4 000件的销售任务,那么销售价格应为多少?

表6-5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销售价格(元)

  750

  800

  780

销售数量(元)

3 859

3 378

3 558

根据上述资料,产品的销售价格的计算过程为:

 = -1.87

 = -2.13

E =  = -2

α =  =  =

P =  =  = 735.64(元)

即第四季度要完成4 000件的销售任务,其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735.64元。

(2) 边际分析定价法,是指基于微分极值原理,通过分析不同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价决策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边际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差异。那么,产品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就是指销售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和额利润的差额。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零,即边际利润等于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那么,利润将达到最大值。此时的价格就是最优销售价格。

当收入函数和额成本函数均可微时,直接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即可得到最优售价;当收入函数或成本函数为离散型函数时,可以通过列表法,分别计算各种价格与销售量组合下的边际利润,那么,在边际利润大于或等于零的组合中,边际利润最小时的价格就是最优售价。

(四) 价格运用策略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市场占有率的大小是衡量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指标。除了提升产品质量之外,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的价格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中,主要的价格运用策略有以下几种:

1. 折让定价策略

折让定价策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刺激购买者,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量的目的。价格的折让主要表现是折扣,一般表现为单位折扣、数量折扣、现金折扣、推广折扣和季节性折扣等形式。单价折扣,是指给予所有购买者以价格折扣,而不管其购买数量的多少。数量折扣,即按照购买者购买数量的多少所给予的价格折扣。购买数量越多,则折扣越大;反之,则越小。现金折扣,即按照购买者付款期限长短所给予的价格折扣,其目的是鼓励购买者尽早偿还货款,以加速资金周转。推广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中间商帮助推销本企业产品而给予的价格优惠。季节折扣,即企业为鼓励购买者购买季节性商品所给予的价格优惠。这样可以鼓励购买者提早采购,减轻企业的仓储压力,加速资金周转。

2. 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指针对购买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主要有声望定价、尾数定价、双位定价和高位定价等。声望定价,是指企业按照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消费者中的信任程度来制定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一般地,声望越高,价格越高,这就是产品的“名牌效应”。尾数定价,即在制定产品价格时,价格的尾数取接近整数的小小数(如199.9元)或带有一定谐音的数(158元)等。它一般只适用于价值较小的中低档日用消费品定价。双位定价,是指在向市场以挂牌价格额销售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标价来促销的一种定价方法。比如:某产品标明“原价158元,现促销价99元”。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接受程度较低或销路不太好的产品。高位定价,即根据消费者“价高质优”的心理特点实行高标价促销的方法。但高位定价必须是优质产品,不能弄虚作假。

3. 组合定价策略

组合定价策略是针对相关产品组合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根据相关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情况,使互补产品价格有高有低,或使组合售价优惠。对于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产品,可以采取降低部分产品价格而提高互补产品价格,以促进销售,提高整体利润,如便宜的整车与高价的配件等。对于具有配套关系的相关产品,可以对组合购买进行优惠,比如西服套装中的上衣和裤子等。组合定价策略可以扩大销售量、节约流通费用,有利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4. 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寿命周期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产品在市场中的寿命周期一般分为推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推广期产品需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进一步占有市场,应采取低价促销策略;成长期的产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销售量稳步上升,可以采用中等价格;成熟期的产品市场知名度处于最佳状态,可以采用高价促销,但由于市场需求接近饱和,竞争激烈,定价时必须考虑竞争者的情况,以保持现有市场销售量;衰退期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销售量下滑,应该降价促销或维持现价并辅之以折扣等其他手段,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节    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消耗的反映,可以理解为企业为取得预期收益而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等。成本费用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成本费用指标在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劳动耗费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本费用管理是指企业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部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的总称。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增加盈利的要求,并且为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主要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有成本归口分级管理、成本性态分析、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等。

一、成本归口分级管理

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又称成本管理责任制,它是在企业总部(如厂部)的集中领导下,按照费用发生的情况,将成本计划指标进行分解,并分别下达到有关部门、车间(或分部)和班组,以便明确责任,把成本管理纳入岗位责任制。其目的是要进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成本费用管理,使成本费用管理人员监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消耗,同时,使生产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归口分级管理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财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把财务部门同生产、销售、人事等部门的成本管理结合起来;二是要正确处理厂部、车间、班组在成本管理中的关系,以厂部为主导,把厂部、车间、班组各级组织的成本管理结合起来。

成本归口分级管理可以分为成本的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两个部分。其中,成本的归口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业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进行分解,按照其所发生的地点和人员进行归口,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将成本与费用预算指标作为控制标准,把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实现全员性成本费用管理。成本的分级管理主要是指按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上到下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来进行成本费用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厂部、车间和班组,同时开展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在企业分为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的情况下,各级成本费用管理的权责和内容概括如下:

(一) 厂部的成本费用管理

厂部主要是负责全厂的成本费用指标,并将其分解归口到有关部门去,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其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和组织全厂成本管理制度;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编制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核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综合分析、考核全厂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组织和指导各车间、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厂部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是在厂长(经理)领导下,通过财务部门进行的。同时,要按照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生产费用的发生地点,分解、落实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的成本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分管部门的责任、权限和管理内容。

(二) 车间的成本费用管理

车间的成本管理处于企业成本与费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成本控制的重点。其主要工作有:根据厂部下达的成本计划或费用指标,编制车间成本或节约措施计划;根据厂部批准的车间成本计划,向各班组下达有关消耗指标和费用指标;组织车间成本核算,按计划控制车间生产费用;检查和分析车间成本计划和班组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不断提高车间成本管理水平。

车间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是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由车间成本组或成本核算员负责组织执行的。在车间内部也应实行归口管理,即按照生产费用的内容,规定各有关职能人员分管费用的职责。

以前,车间一般只进行费用核算或成本核算,但随着车间管理职能的加强,近几年来不少企业已把车间列作企业内部的利润核算单位,或者将某些重要的车间单独设置为分厂,实行单独核算。

(三) 班组的成本费用管理

班组是车间具体活动的执行者,在成本费用管理上主要遵循“干什么,用什么,就管什么”的原则,调动直接生产人员来参与成本费用的控制,从加工的工序或工艺过程中节约费用消耗,达到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目的。其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讨论全厂和车间的成本费用计划为,拟订班组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计划;根据消耗定额和费用计划,控制班组所发生的各种消耗和费用开支;核算班组负责执行的计划指标,并及时公布;检查、分析消耗定额和费用指标的执行情况等。

班组成本费用管理,是在班组长领导下,由工人核算员负责组织执行的,并要与其他工人管理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降低生产消耗。

二、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分析就是对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在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以便为企业正确地进行最优管理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它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争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一) 固定成本

1. 固定成本的基本特征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例如,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等,均属于固定成本。其基本特征是: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固定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1所示。

 
 
 
 
 
 
 

图6-1  固定成本习性模型

2. 固定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按其支出额是否可以在一定期间内改变而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具体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保险费、房屋租金、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这些固定成本是企业的生产能力一经形成就必然要发生的最低支出,即使生产中断也仍然要发生。由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一般是由既定的生产能力所决定的,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成本,所以也称为“经营能力成本”,它最能反映固定成本的特性。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基本途径,只能是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例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等。这些费用发生额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一般是由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斟酌计划期间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负担能力,对这类固定成本项目的开支情况分别作出决策。酌量性固定成本并非可有可无,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要想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只有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编制出积极可行的费用预算并严格执行,防止浪费和过度投资等。

(二) 变动成本

1. 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

变动成本是指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会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推销员佣金、装运费、包装费,以及按产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等都是和单位产品的生产直接联系的,其总额会随着产量的增减成正比例的增减。其基本特征是:变动成本总额因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不变。变动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2所示:

 
 
 
 
 
 
 

图6-2  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2. 变动成本的分类

变动成本也可以区分为两大类:技术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技术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如生产一台汽车需要耗用一台引擎、一个底盘和若干个轮胎等,这种成本只要生产就必然会发生,若不生产,其技术变动成本便为零。

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这类成本的特点是其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决定。

(三) 混合成本

1. 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

从成本习性来看,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只是两种极端的类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多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处于两者之间,即混合成本。顾名思义,混合成本就是“混合”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种不同性质的成本。一方面,它们要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变化又不能与业务量的变化保持着纯粹的正比例关系。

2. 混合成本的分类

混合成本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1) 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有一定初始量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这些成本的特点是:它通常有一个初始的固定系数,在此基数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无关,这部分成本类似于固定成本;在此基数之上的其余部分,则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如,固定电话座机费、水费、煤气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3所示。

 
 
 
 
 
 
 
 
 

图6-3  半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2) 半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也称阶梯式变动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的发生额是固定的,但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突然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度内,发生额又保持不变,直到另一个新的跳跃。例如,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等成本项目就属于这一类。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4所示。

 
 
 
 
 
 
 
 
 

图6-4  半固定成本习性模型

(3) 延期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例如,职工的基本工资,在正常工作时间情况下是不变的;但当工作时间超出正常标准,则需按加班时间的长短成比例地支付加班薪金。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5所示。

(4) 曲线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变化,但它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种曲线成本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是递增曲线成本,如累进计件工资、违约金等,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逐步增加,并且增加幅度是递增的,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6(a)所示。

二是递减曲线成本,如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等,其曲线达到高峰后就会下降或持平。其成本习性模型如图6-6(b)所示。

 
 
 
 
 
 
 
 
 

图6-5  延期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图6-6  曲线变动成本习性模型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企业大量的费用项目属于混合成本,为了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把混合成本分为固定与变动两个部分。混合成本的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高低点法。它是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 =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                  = 最低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采用高低点法计算较简单,但它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点两组数据,故代表性较差。

(2) 回归分析法。这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它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与混合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

(3) 账户分析法,又称会计分析法,它是根据有关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结合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判断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4) 技术测定法,又称工业工程法,它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该方法通常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

(5) 合同确认法。它是根据企业订立的经济合同或协议中关于支付费用的规定,来确认并估算哪些项目属于变动成本,哪些项目属于固定成本的方法。合同确认法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四) 根据成本性态建立总成本公式

在将混合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后,根据成本性态,企业的总成本公式就可以表示为:

总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这个公式在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正确制定经营决策和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标准成本管理

(一) 标准成本管理及相关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主要用来控制成本开支,衡量实际工作效率。

标准成本管理,又称标准成本控制,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采取措施,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标准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的确定作为起点,通过差异的计算、分析等得出结论性报告,然后据以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成绩或克服不足。

 
 
 
 
 
 
 
 
 
 
 
 
 
 
 
 
 
 

图6-7  标准成本管理流程图

(二) 标准成本的确定

企业在确定标准成本时,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条件和经营水平,在以下类型中进行选择:

一是理想标准成本,这是一种理论标准,它是指在现有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即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制定的成本标准。

二是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这一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通常来说,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由于理想标准成本要求异常严格,一般很难达到,而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正常标准成本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组成。无论是确定哪一个项目的标准成本,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的乘积就是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将各项目的标准成本汇总,即得到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1.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材料的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来确定的。

材料的价格标准通常采用企业编制的计划价格,它通常是以订货合同的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到未来物价、供求等各种变动因素后按材料种类分别计算的。一般由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等共同制定。

材料的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料数量。它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和有助于产品形成的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必要的损耗和难以避免的损失所耗用的材料。材料的用量标准一般应根据科学的统计调查,以技术分析为基础计算确定。

在制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时,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区分直接材料的种类;其次,逐一确定它们在单位产品中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再次,按照种类分别计算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最后,汇总得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是: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例6-11假定某企业A产品耗用甲、乙、丙三种直接材料,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6-6所示。

表6-6                         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价格标准

45元/千克

15元/千克

30元/千克

用量标准

3千克/件

6千克/件

9千克/件

成本标准 = ×

135元/件

90元/件

270元/件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495

2.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是由直接人工的价格和直接人工用量两项标准决定的。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就是标准工资率,它通常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用工情况制定。当采用计时工资时,标准工资率就是单位标准工资率,是由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商来确定的,即:

标准工资率 =

人工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它是指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劳动工资部门等运用特定的技术测定方法和分析统计资料后确定。

因此,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

例6-12沿用例6-11中的资料,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如表6-7所示。

表6-7                              A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月标准总工时

15 600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

168 480

标准工资率 = ÷

10.8元/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1.5小时/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

16.2元/件

3.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和制造费用用量标准两项因素决定的。

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即制造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

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其含义与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相同。

因此,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成本按照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前者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后者相对固定,不随产量波动。所以,制定费用标准时,也应分别制定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

例6-13沿用例6-11中的资料,甲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计算如表6-8所示。

 
 
 

表6-8                            甲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月标准总工时

15 600小时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1.5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

56 160

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 ÷

3.6小时/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

5.4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187 200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

12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

18元/件

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

23.4

(三) 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在标准成本管理模式下,成本差异是指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相关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凡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称为超支差异;凡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则称为节约差异。

从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可以看出,任何一项费用的标准成本都是由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因此,差异分析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实际产量下的总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总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其中,价格差异 =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用量差异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1.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两部分。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 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如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等的变动,都可以导致材料的价格差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差异应主要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产部门原因,也有非生产部门原因。如产品设计结构、原料质量、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废品率的高低等等都会导致材料用量的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的责任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才能确定,但主要往往应由生产部门承担。

例6-14沿用例6-11中的资料,A产品甲材料的标准价格为45元/千克,用量标准为3千克/件。假定企业本月投产A产品8 000件,领用甲材料32 0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40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40×32 000-45×3×8 000 = 200 000(元)(超支)

其中:材料价格差异 = (40-45)×32 000 = -160 000(元)(节约)

材料用量差异 = 45×(32 000-8 000×3) = 360 000(元)(超支)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A产品本月耗用甲材料发生200 000元超支差异。由于生产部门耗用材料超过标准,导致超支360 000元,应该查明材料用量超标的具体原因,以便改进工作,节约材料。从材料价格而言,由于材料价格降低节约了160 000元,从而抵消了一部分由于材料超标耗用而形成的成本超支。这是材料采购部门的工作成绩,也应查明原因,巩固和发扬成绩。

2.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直接人工的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它可分为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两部分。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 实际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人工工时

                 = 直接人工工资差异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标准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

工资率差异是价格差异,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工资制度的变动、工人的升降级、加班或临时工的增减等都将导致工资率差异。一般地,这种差异的责任不在生产部门,劳动人事部门更应对其承担责任。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效率差异,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工人技术状况、工作环境和设备条件的好坏等,都会影响效率的高低,但其主要责任还是在生产部门。

例6-15沿用6-12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工资率为10.8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工资标准为16.2元/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 000件,用工10 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110 000元。其直接人工差异计算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110 000-16.2×8 000 = -19 600(元)(节约)

其中: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110 000÷10 000-10.8)×10 000 = 2 000(元)(超支)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 10.8×(10 000-1.5×8 000) = - 21 600(元)(节约)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总体上节约19 600元。其中,人工效率差异节约21 600元,但工资率差异超支2 000元。工资率超过标准,可能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调用了一部分技术等级和工资级别较高的工人,使小时工资率增加了0.2(110 000÷10 000-10.8)元。但也因此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了销路,使工时的耗用由标准的12 000(8 000×1.5)小时降低为10 000小时,节约工时2 000小时,从而导致了最终的成本节约。可见生产部门在生产组织上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3.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费用总额之间的差异。它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两部分。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总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 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其中,耗费差异属于价格差异,效率差异是用量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基本相同。

例6-16沿用例6-13中的资料,A产品标准变动费用分配率为3.6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 000件,用工10 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 000元。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40 000-3.6×1.5×8 000 = -3 200(元)(节约)

其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 (40 000÷10 000-3.6)×10 000 = 4 000(元)(超支)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3.6×(10 000-1.5×8 000) = -7 200(元)(节约)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节约3 200元,这是由于提高效率,工时由12 000(1.5×8 000)小时降为10 000小时的结果。由于费用分配率由3.6元提高到4(40 000÷10 000)元,使变动制造费用发生超支,从而抵消了一部分变动制造费用的节约额。应该查明费用分配率提高的具体原因。

4.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指实际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与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其中,标准分配率 =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由于固定制造费用相对固定,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的差异会对单位产品所应承担的固定制造费用产生影响,所以,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有其特殊性,分为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

(1) 两差异分析法。它是指将总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耗费差异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标准×预算产量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

能量差异 =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用

         = 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例6-17沿用例6-13中的资料,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假定企业A产品预算产量为10 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 000件,用工10 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 000元。其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190 000-12×105×8 000 = 46 000(元)(超支)

其中:耗费差异 = 19 000-12×1.5×10 400 = 2 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 = 12×(1.5×10 400-1.5×8 000) = 43 200(元)(超支)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该企业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超支46 000元,主要是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实际产量小于预算产量所致。

(2) 三差异分析法。它是将两差异分析法下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即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个部分。其中耗费差异的概念和计算与两差异法下一致。相关计算公式为:

耗费差异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标准×预算产量

         =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

产量差异 = 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效率差异 = 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例6-18沿用例6-17中的资料,计算其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190 000-12×1.5×8 000 = 46 000(元)(超支)

其中:耗费差异 = 19 000-12×1.5×10 400 = 2 800(元)(超支)

产量差异 = 12×(1.5×10 400-10 000) = 67 200(元)(超支)

效率差异 = 12×(10 000-1.5×8 000) = -24 000(元)(节约)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采用三差异法,能够更好地说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生产效率高低所导致的成本差异情况,便于分清责任。

5. 分析结果的反馈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是企业规划与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差异分析,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进一步揭示实际执行结果与标准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凸显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或在必要时修改成本标准,这对企业成本的持续降低、责任的明确划分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法,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对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采用多重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技术变革上。随着成本计算方法的完善,它也开始兼顾对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分析,以及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并将成本分析的结果应用到战略管理中,从而形成了作业成本管理。

(一) 作业成本计算法及相关概念

所谓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作业贯穿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产品设计、原材采购、生产加工,直至产品的发运销售。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

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的诱因。成本动因通常以作业活动耗费的资源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动因是成本分配的依据。成本动因又可以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资源动因反映作业量与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作业动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按照统一的作业动因,将各种资源耗费项目归结在一起,便形成了作业中心,也称成本库。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进行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计量,并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方法,即为作业成本计算法。它基于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根据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分配给作业,再依照成本对象消耗作业的情况,把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其成本模型可以用图6-8来简单地表示。

 
 
 
 
 
 

图6-8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

在作业成本法下,对于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而间接费用的分配对象不再是产品,而是作业。分配时,首先根据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去,然后再将上述分配至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依据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作业成本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成本方法中间接费用责任划分不清的缺点,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变为可控,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作用,以促进作业管理和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并动态反映。此外还要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符合战略管理思想要求的现代成本计算和管理模式。它既是精确地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作业成本管理包含两个维度的含义: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如图6-9所示。

 
 
 
 
 
 
 
 

图6-9  作业成本管理结构图

图中垂直部分反映了成本分配观,它说明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又引起资源的需求。因此,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图中水平部分反映了流程观,它为企业提供所引起作业的原因(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业绩计量)的信息。流程观关注的是确认作业成本的根源、评价已经完成的工作和已实现的结果。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改进作业链,提高从外部顾客获得的价值。

(三) 流程价值分析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其基本思想是:以作业来识别资源,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并把作业和流程联系起来,确认流程的成本动因,计量流程的业绩,从而促进流程的持续改进。

1. 成本动因分析

要进行作业成本管理,必须找出导致作业成本的原因。每项作业都有投入和产出。作业投入是为取得产出而由作业消耗的资源,而作业产出则是一项作业的结果或产品。比如说,原料搬运,搬运到指定地点的材料数量,则是该“搬运”作业的产出量,也可以称为作业动因。然而,产出量指标不一定是作业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进一步进行动因分析,找出形成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例如:搬运材料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一旦得知了根本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作业,如改善车间布局,减少搬运成本。

2. 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的主要目标是认识企业的作业过程,以便从中发现持续改善的机会及途径。分析和评价作业、改进作业和消除非增值作业构成了流程价值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内容。改进流程首先需要将每一项作业分为增值作业或非增值作业,明确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如何将非增值成本减至最小。

按照对顾客价值的贡献,作业可以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所谓增值作业,就是那些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一项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可断定为增值作业:

(1) 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 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 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例如:印刷厂的最后装订工序是先裁边再装订,那么裁边作业使所有纸张整齐划一,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状态。这种状态之前的印刷或其他作业均不能实现该目的,而且只有裁边以后,才能进行后续的装订作业。裁边作业符合上述全部条件,因此为增值作业。增值作业又可分为高效作业和低效作业。增值成本即是那些以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或者说,是高效增值作业产生的成本。而那些增值作业中因为低效率所发生的成本则属于非增值成本。

非增值作业,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如果一项作业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例如检验工作,只能说明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而不能改变其形态,不符合第一个条件;次品返工作业是重复作业,在其之前的加工作业本就应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因此也属于非增值作业。执行非增值作业发生的成本全部是非增值成本。持续改进和流程再造的目标就是寻找非增值作业,将非增值成本降至最低。

在区分了增值成本与非增值成本之后,企业要尽量消除或减少非增值成本,最大化利用增值作业,以减少不必要的耗费,提升经营效率。作业成本管理中进行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 作业消除: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2) 作业选择: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取其中最佳的方案;

(3) 作业减少: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

(4) 作业共享: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作业分析是流程价值分析的核心。通过对作业的分析研究,进而采取措施,消除非增值作业,改善低效作业,优化作业链,对于削减成本、提高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作业业绩考核

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其目的在于找出并消除所有非增值作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削减非增值成本。当利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随别出流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及其成本动因后,就为业绩改善指明了方向。若要评价作业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必须建立业绩指标,可以是财务指标,也可以是非财务指标,以此来评价是否改善了流程。财务指标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而非财务指标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五、责任成本管理

(一) 责任成本管理的内容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其中,责任中心也叫责任单位,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定权力并承担相应工作责任的部门或管理层次。责任成本管理的流程如图6-10所示。

 
 
 
 
 
 
 
 
 

图6-10  责任成本管理流程图

(二) 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按照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每一类责任中心均对应着不同的决策权力及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

1. 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成本中心是责任中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只要是对成本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例如:负责生产产品的车间、工段、班组等生产部门或确定费用标准的管理部门等。成本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 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一般情况下,成本中心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收入,故只需衡量投入,而不衡量产出,这是成本中心的首要特点;

(2) 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成本中心可以控制的各种耗费,它应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第二,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第三,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凡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成本都是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与成本中心所处的管理层级别、管理权限与控制范围大小有关。对于一个独立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3) 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所有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其责任成本。

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主要使用的指标包括预算成本节约额和预算成本节约率。计算公式为:

预算成本节约额 = 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 =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

例6-19某企业内部某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甲产品,预算产量3 500件,单位成本150元,实际产量4 000件,成本145.5元,该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计算为:

预算成本节约额 = 150×4 000-145.5×4 000 = 18 000(元)

预算成本节约率 = 18 000/(150×4 000)×100% = 3%

结果表明,该成本中心的成本节约额为18 000元,节约率为3%。

2. 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它不但有成本发生,而且还有收入发生。因此,它要同时对成本、收入即以收入成本的差额即利润负责。利润中心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利润中心,它是自然形成的,直接对外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以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二是人为利润中心,它是人为设定的,通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使用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半成品内部销售收入的责任中心。利润中心往往处于企业内部的较高层次,如分店或分厂等。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相比,其权利和责任对相对较大,它不仅要降低绝对成本,还要寻求收入的增长使之超过成本,即更要强调相对成本的降低。

通常情况下,利润中心采用利润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分为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边际贡献。相关公式为:

边际贡献 =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 = 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 = 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其中:

边际贡献是将收入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反映了该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

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它衡量了部门经理有效运用其控制下的资源的能力,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业绩的理想指标。但是,该指标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难以区分可控和不可控的与生产能力相关的成本。如果该中心有权处置固定资产,那么相关的折旧费是可控成本;反之,相关的折旧费用就是不可控成本。可控边际贡献忽略了应追溯但又不可控的生产能力成本,不能全面反映该利润中心对整个公司所做的经济贡献。

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它扣除了利润中心管理者不可控的间接成本,因为,对于公司最高层来说,所有成本都是可控的。部门边际贡献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成本所做的贡献,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

例6-20某企业内部乙车间是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200万元,销售变动成本为120万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20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10万元。该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计算为:

边际贡献 = 200-120 = 80(万元)

可控边际贡献 = 80-20 = 60(万元)

部门边际贡献 = 60-10 = 50(万元)

3. 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及其投资收益负责的责任单位。它本质上也是一种利润中心,但它拥有最大程度的决策权,同时承担最大程度的经济责任,属于企业中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如事业部、子公司等。从组织形式上看,投资中心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往往是内部组织,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

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时,不仅要使用利润指标,还需要计算、分析利润与投资的关系,主要有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等指标。

(1) 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是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报酬率 = 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

平均营业资产 = (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其中,营业利润是指扣减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即息税前利润。由于利润是整个期间内实现并累积形成的,属于期间指标,而营业资产属于时点指标,故取其平均数。

投资报酬率主要说明了投资中心运用公司的每单位资产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的大小。它能够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获利能力,并具有横向可比性,因此,可以促使经理人员关注营业资产运用效率,并有利于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然而,过于关注投资利润率也会引起短期行为的产生,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导致经理人员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2) 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营业收益扣减营业资产按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收益额之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

剩余收益 = 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公式中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是根据资本成本来确定的。它一般等于或大于资本成本,通常可以采用企业整体的最低期望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企业为该投资中心单独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剩余收益指标弥补了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的不足,但由于其是一个绝对指标,故而难以在不同规模的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另外,剩余收益同样仅反映当期业绩,单纯使用这一指标也会导致投资中心管理者的短期行为。

例6-21某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如表6-9所示。

表6-9

投 资 中 心

   

   

投资报酬率

A

280

2 000

14%

B

 80

1 000

8%

全公司

360

3 000

12%

假定A投资中心面临一个投资额为1 000万元的投资机会,可获利润131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3.1%,假定公司整体的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若A投资中心接受该投资,则A、B投资中心的相关数据计算如表6-10所示:

表6-10

投 资 中 心

   

   

投资报酬率

A

280+131 = 411

2 000+1 000 = 3 000

13.7%

B

 80

1 000

8%

全公司

491

4 000

12.275%

(1) 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衡量业绩。就全公司而言,接受投资后,投资报酬率增加了0.275%,应接受这项投资。然而,由于A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下降了3%,该投资中心可能不会接受这一投资。

(2) 用剩余收益指标来衡量业绩。

A投资中心接受新投资前的剩余收益 = 280-2 000×12% = 40(万元)

A投资中心接受新投资后的剩余收益 = 411-3 000×12% = 51(万元)

所以如果用剩余收益指标来衡量投资中心的业绩,则A投资中心应该接受这项投资。

(三)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内部转移价格直接关系到不同责任中心的获利水平,其制定可以有效地防止成本转移引起的责任中心之间的责任转嫁,使每个责任中心都能够作为单独的组织单位进行业绩评价,并且可以作为一种价格信号引导下级采取正确决策,保证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一致。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可以参照一下几种类型:

(1) 市场价格,即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现行价格作为计价基础。市场价格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能够同时满足分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但是它要求产品或劳务有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以取得市价依据。

(2) 协商价格,即内部责任中心之间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采用该价格的前提是中间有非竞争性的市场可以交易,在该市场内双方有权决定是否买卖这种产品。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则是单位变动成本。当双方协商僵持时,会导致公司高层的行政干预。

(3) 双重价格,即由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采用双重价格,买卖双方可以选择不同的市场价格或协商价格,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内部交易双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4) 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是指所有的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的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它适用于内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没有市价的情况,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方法具有简便、客观的特点,但存在信息和激励方面的问题。比如,采用完全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对于中间产品的“买方”有利,而“卖方”得不到任何利润,虽然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加成比例的确定又容易产生代理问题。同样,变动成本和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的计价方法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四节    利润分配管理

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股利政策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的方针及对策。

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股利往往可以向市场传递一些信息,股利的发放多寡、是否稳定、是否增长等,往往是大多数投资者推测公司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优劣的依据。因此,股利政策关系到公司在市场上、在投资者中间的形象,成功的股利政策有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

(一) 股利分配理论

企业的股利分配方案既取决于企业的股利政策,又取决于决策者对股利分配的理解与认识,即股利分配理论。股利分配理论是指人们对股利分配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与总结,其核心问题是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的关系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股利分配要符合财务管理目标。人们对股利分配与财务目标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不同的流派与观念,还没有一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权威观点和结论。但主要有以下两种较流行的观点:

1. 股利无关论

股利无关论认为,在一定的假设条件限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是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而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

由于公司对股东的分红只是盈利减去投资之后的差额部分,且分红只能采取派现或股票回购等方式,因此,一旦投资政策已定,那么,在完全的资本市场上,股利政策的改变就仅仅意味着收益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分配上的变化。如果投资者按理性行事的话,这种改变不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股东的财富。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资本市场理论之上的,假定条件包括:第一,市场具有强式效率;第二,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第三,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第四,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

2. 股利相关理论

与股利无关理论相反,股利相关理论认为,企业的股利政策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公司价值。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 “手中鸟”理论。该理论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会偏好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去承担未来的投资风险。该理论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公司的股票价格是密切相关的,即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

(2) 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一般来讲,预期未来获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于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讲,股利政策的差异或许是反映公司预期获利能力的有价值的信号。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股利支付水平,那么投资者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乐观的预期。如果公司的股利支付水平突然发生变动,那么股票市价也会对这种变动作出反应。

(3) 所得税差异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和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入比股利收入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公司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一般来说,对资本利得收入征收的税率低于对股利收入征收的税率;再者,即使两者没有税率上的差异,由于投资者对资本利得收入的纳税时间选择更具有弹性,投资者仍可以享受延迟纳税带来的收益差异。

(4) 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有助于减缓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即股利政策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该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首先,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者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管理者的过度投资或在职消费行为,从而保护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其次,较多的现金股利发放,减少了内部融资,导致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寻求外部融资,从而公司将接受资本市场上更多的、更严格的监督,这样便通过资本市场的监督减少了代理成本。因此,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两种成本之和最小。

(二) 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由企业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股利政策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符合公司财务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股利政策可供选择:

1.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来分配,即净利润首先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如果还有剩余,就派发股利;如果没有,则不派发股利。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MM股利无关理论。根据MM无关理论,在完全理想状态下的资本市场中,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普通股每股市价无关,故而股利政策只需随着公司投资、融资方案的制定而自然确定。因此,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公司要遵循如下四个步骤:

(1) 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在此资本结构下,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将达到最低水平;

(2) 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预算,并根据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预计资金需求中所需增加的权益资本数额;

(3) 最大限度地使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资金需求中所需增加的权益资本数额;

(4) 留存收益在满足公司权益资本增加需求后,若还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

例6-22某公司20x8年税后净利润为1 000万元,20x9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1 2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

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为:1 200×60% = 720(万元)

公司当年全部可用于分派的盈利为1 000万元,除了满足上述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外,还有剩余可用于发放股利。20x8年,公司可以发放的股利额为:1 000-720 = 280(万元)

假设该公司当年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1 000万股,那么,每股股利为:280÷1 000 = 0.28(元/股)

剩余股利政策的优点是:留存收益优先保证再投资的需要,有助于降低再投资的资金成本,保持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剩余股利政策的缺陷是:若完全遵照执行剩余股利政策,股利发放额就会每年随着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在盈利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股利发放额与投资机会的多寡呈反方向变动;而在投资机会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股利发放额将与公司盈利呈同方向波动。剩余股利政策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2.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定增长。公司只有在确信未来应予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应首先确定股利分配额,而且该分配额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优点有:(1) 由于股利政策本身的信息含量,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2) 稳定的股利额有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有利于吸引那些打算进行长期投资并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3) 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为了将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比降低股利或鼓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固定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缺点有,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相脱节,即不论公司盈利多少,均要支付固定的或按固定比率增长的股利,这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紧缺,财务状况恶化。此外,在企业无利可分的情况下,若依然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也是违反《公司法》的行为。

因此,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要求公司对未来的盈利和支付能力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一般来说,公司确定的固定股利额不宜太高,以免陷入无力支付的被动局面。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通常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且很难被长期采用。

3.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将每年净利润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在这一股利政策下,只要公司的税后利润一经计算确定,所派发的股利也就相应确定了。固定股利支付率越高,公司留存的净利润越少。

固定股利支付率的优点:(1) 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2) 由于公司的获利能力在年度间是经常变动的,因此,每年的股利也应当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的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缺点:(1) 大多数公司每年的收益很难保持稳定不变,导致年度间的股利额波动较大,由于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波动的股利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不良印象,称为公司的不利因素。(2) 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这是因为公司实现的盈利多,并不能代表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用来支付较多的股利额。(3) 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比较大。

由于公司每年面临的投资机会、筹资渠道都不同,而这些都可以影响到公司的股利分派,所以,一成不变地奉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公司在实际中并不多见,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只是比较适用于那些处于稳定发展且财务状况也较稳定的公司。

例6-23某公司长期以来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进行股利分配,确定的股利支付率为30%。20x8年税后净利润为1 500万元,如果仍然继续执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本年度将要支付的股利为:

1 500×30% = 450(万元)

但公司下一年度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因此,准备本年度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如果公司下一年度的投资预算为2 000万元,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的要求,公司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额为:2 000×60% = 1 200(万元)

公司20x8年度可以发放的股利为:1 500-1 200 = 300(万元)

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股利外,还在公司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是,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股利支付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Y = a+bX

其中:Y——每股股利;

      X——每股收益;

      a——低正常股利;

      b——股利支付比率。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优点:(1) 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并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公司可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以稳定和提高股价,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2) 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缺点:(1) 由于年份之间公司盈利的波动使得额外股利不断变化,造成分派的股利不同,容易给投资者收益不稳定的感觉。(2) 当公司在较长时间持续发放额外股利后,可能会被股东误认为“正常股利”,一旦取消,传递出的信号可能会使股东认为这是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进而导致股价下跌。

相对来说,对那些盈利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较大的公司或者盈利与现金流量很不稳定时,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企业的利润分配涉及企业相关各方的切身利益,受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确定分配政策时,应当考虑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法律、公司、股东及其他因素:

(一) 法律因素

为了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法律规定就公司的利润分配作出如下规定:

1. 资本保全约束。规定公司不能用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发放股利,目的在于维持企业资本的完整性,保护企业完整的产权基础,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2. 资本积累约束。规定公司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基数提取各种公积金,股利只能从企业的可供分配利润中支付。此处可供分配利润包含公司当期的净利润按照规定提取各种公积金后的余额和以前累积的未分配利润。另外,在进行利润分配时,一般应当贯彻“无利不分”的原则,即当企业出现年度亏损时,一般不进行利润分配。

3.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由于资本利得与股利收入的税率不一致,如果公司为了避税而使得盈余的保留大大超过了公司目前及未来的投资需要时,将被加征额外的税款。

4. 偿债能力约束。要求公司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偿债能力的影响,确定在分配后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持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从而保证公司的正常资金周转。

(二) 公司因素

公司基于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的考虑,在确定利润分配政策时,需要关注一下因素:

(1) 现金流量。由于会计规范的要求和核算方法的选择,公司盈余与现金流量并非完全同步,净收益的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可供分配的现金流量的增加。公司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要保证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以维持资金的正常周转,使生产经营得以有序进行。

(2) 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会减少其现金持有量,降低资产的流动性,而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备条件。

(3) 盈余的稳定性。一般来讲,公司的盈余越稳定,其股利支付水平也就越高。

(4) 投资机会。如果公司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那么它就很可能会考虑采用低股利支付水平的分配政策;相反,如果公司的投资机会少,对资金的需求量小,那么它就很可能倾向于采用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此外,如果公司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得报酬低于股东个人单独将股利收入投资于其他投资机会所得的报酬时,公司就不应多留存收益,而应多发股利,这样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5) 筹资因素。如果公司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随时能筹集到所需资金,那么它会具有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另外,留存收益是企业内部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同发行新股或举债相比,不需花费筹资费用,同时增加了公司权益资本的比重,降低了财务风险,便于低成本取得债务资本。

(6) 其他因素。由于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公司不宜经常改变其利润分配政策,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外,利润分配政策还会受到其他公司的影响,比如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公司股利支付比例会有差异,这就要求公司在进行政策选择时要考虑发展阶段以及所处行业状况。

(三) 股东因素

股东在控制权、收入和税赋方面的考虑也会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产生影响。

(1) 控制权。现有股东往往将股利政策作为维持其控制地位的工具。企业支付较高的股利导致留存收益的减少,当企业为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筹集所需资金时,发行新股的可能性增大,新股东的加入必然稀释公司的控制权。所以,股东会倾向于较低的股利支付水平,以便从内部的留存收益中取得所需资金。

(2) 稳定的收入。如果股东以来现金股利维持生活,他们往往要求企业能够支付稳定的股利,而反对过多的留存。

(3) 避税。由于股利收入的税率要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一些高股利收入的股东处于避税的考虑而往往倾向于较低的股利支付水平。

(四) 其他因素

(1) 债务契约。一般来说,股利支付水平越高,留存收益越少,企业的破产风险加大,就越有可能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债权人通常都会在债务契约、租赁合同中加入关于借款企业股利政策的限制条款。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带来货币购买力水平下降,导致固定资产重置资金不足,此时,企业往往不得不考虑留用一定的利润,以便弥补由于购买力下降而造成的固定资产重置资金缺口。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会采取偏紧的利润分配政策。

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一) 股利支付形式

股利支付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1. 现金股利

现金股利是以现金支付的股利,它是股利支付的最常见的方式。公司选择发放现金股利除了要有足够的留存收益外,还要有足够的现金,而现金充足与否往往会成为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主要制约因素。

2. 财产股利

财产股利,是以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支付的股利,主要是以公司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如债券、股票等,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

3. 负债股利

负债股利,是以负债方式支付的股利,通常以公司的应付票据支付给股东,有时也以发放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股利。

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是现金股利的替代,但这两种股利支付形式在我国公司实务中很少使用。

4. 股票权利

股票权利,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我国实务中通常也称其为“红股”。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企业,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而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但股票权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它不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

例6-24某上市公司在20x8年发放股票股利前,其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表6-11所示。

表6-11                                                                   单位:万元

普通股(面值1元,发行在外2 000万股)

 2 000

资本公积

 3 000

盈余公积

 2 000

未分配利润

 3 000

股东权益合计

10 000

假设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现有股东每持有10股,即可获赠1股普通股。若该股票当时市价为5元,那么随着股票股利的发放,需从“未分配利润”项目划转出的资金为:

2 000×10%×5 = 1 000(万元)

由于股票面值(1元)不变,发放200万股,“普通股”项目只应增加200万元,其余的800万元(1 000-200)应作为股票溢价转至“资本公积”项目,而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并未发生改变,仍是10 000万元,股票股利发放后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部分如表6-12 所示。

表6-12                                                                  单位:万元

普通股(面值1元,发行在外2 200万股)

 2 200

资本公积

 3 800

盈余公积

 2 000

未分配利润

 2 000

股东权益合计

10 000

假设某股东在公司派发股票股利之前持有公司的普通股10万股,那么,他所拥有的股权比例为:

10万股÷2 000万股 = 0.5%

派发股利之后,他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份比例为:

10×(1+10%) = 11(万股)                      11万股÷2 200万股 = 0.5%

可见,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对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产生影响,但会引起资金在各股东权益项目间的再分配。而股票股利派发前后每一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会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例题中股票股利以市价计算价格的做法,是很多西方国家所通行的,但在我国,股票股利价格则是按照股票面值来计算的。

发放股票股利虽不直接增加股东的财富,也不增加公司的价值,但对股东和公司都有特殊意义。

对股东来讲,股票股利的优点主要有:

(1) 派发股票股利后,理论上每股市价会成比例下降,但实务中这并非必然结果。因为市场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发放股票股利往往预示着公司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信息传递会稳定股价或使股价下降比例减少甚至不降反升,股东便可以获得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2) 由于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税率的差异,如果股东把股票股利出售,还会给他带来资本利得纳税上的好处。

对公司来讲,股票股利的优点主要有:

(1) 发放股票股利不需要向股东支付现金,在再投资机会较多的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为再投资提供成本较低的资金,从而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2) 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既有利于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进而使股权更为分散,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

(3) 股票股利的发放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二) 股利支付程序

公司股利的发放必须遵守相关的要求,按照日程安排来进行。一般情况下,先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才能进行分配。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分配预案后,要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1) 股利宣告日,即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由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公告中将宣布每股应支付的股利、股权登记日、除息日以及股利支付日。

(2) 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凡是在此指定日期收盘之前取得公司股票,成为公司在册股东的投资者都可以作为股东享受公司分派的股利。在这一天之后取得股票的股东则无权领取本次分派的股利。

(3) 除息日,即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分离的日期。在除息日之前购买的股票才能领取本次股利,而在除息日当天或是以后购买的股票,则不能领取本次股利。由于失去了“付息”的权利,除息日的股票价格会下跌。

(4) 股利发放日,即公司按照公布的分红方案向股权登记日在册的股东实际支付股利的日期。

例6-25某上市公司于20x9年4月10日公布20x8年度的最后分红方案,其公告如下:“20x8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股东大会,通过了董事会关于每股分派0.15元的20x8年股息分配方案。股权登记日为4月25日,除息日为4月26日,股东可在5月10日至25日之间通过深圳交易所按交易方式领取股息。特此公告。”

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程序如图6-11所示。

 
 
 

图6-11  股利支付程序图

四、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一) 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股票分割一般只会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但不会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任何影响。股票分割与股票股利非常相似,都是在不增加股东权益的情况下增加了股份的数量,所不同的是,股票股利虽不会引起股东权益总额的改变,但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而股票分割之后,股东权益总额及其内部结构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股票面值。

股票分割的作用如下:

(1) 降低股票价格。股票分割会使每股市价降低,买卖该股票所需资金量减少,从而可以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流通性的提高和股东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此外,降低股票价格还可以为公司发行新股做准备,因为股价太高会使许多潜在投资者力不从心而不敢轻易对公司股票进行投资。

(2) 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前景良好”的信号,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

与股票分割相反,如果公司认为其股票价格过低,不利于其在市场上的声誉和未来的再筹资时,为提高股票的价格,会采取反分割措施。反分割又称股票合并或逆向分割,是指将多股股票合并为一股股票的行为。反分割显然会降低股票的流通性,提高公司股票投资的门槛,它向市场传递的信息通常都是不利的。

例6-26某上市公司在20x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账户情况如表6-13所示。

 
 
 

表6-13                                                                  单位:万元

普通股(面值10元,发行在外1 000万股)

10 000

资本公积

10 000

盈余公积

 5 000

未分配利润

 8 000

股东权益合计

33 000

(1) 假设股票市价为20元,该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即现有股东每持有10股即可获赠1股普通股。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

(2) 假设该公司按照1:2的比例进行股票分割。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有何变化?每股净资产是多少?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计算如下:

(1) 发放股票股利后股东权益情况如表6-14所示。

表6-14                                                                  单位:万元

普通股(面值10元,发行在外1 100万股)

11 000

资本公积

11 000

盈余公积

 5 000

未分配利润

 6 000

股东权益合计

33 000

每股净资产为:33 000÷(1 000+100) = 30(元/股)

(2) 股票分割后股东权益情况如表6-15所示。

表6-15                                                                  单位:万元

普通股(面值5元,发行在外2 000万股)

10 000

资本公积

10 000

盈余公积

 5 000

未分配利润

 8 000

股东权益合计

33 000

每股净资产为:33 000÷(1 000×2) = 16.5(元/股)

(二) 股票回购

1. 股票回购的含义及方式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公司不得随意收购本公司的股份。只有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才允许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的方式主要包括公开市场回购、要约回购和协议回购三种。其中,公开市场回购,是指公司在公开交易市场上以当前市价回购股票;要约回购是指公司在特定期间向股东发出的以高出当前市价回购股票;要约回购是指公司在特定期间向股东发出的以高于当前市价的某一价格回购既定数量股票的要约;协议回购则是指公司以协议价格直接向一个或几个主要股东回购股票。

2. 股票回购的动机

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回购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现金股利的替代。现金股利政策会对公司产生未来的派现压力,而股票回购不会。当公司有富余资金时,通过回购股东所持股票将现金分配给股东,这样,股东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继续持有股票或出售获得现金。

(2) 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无论是现金回购还是举债回购股份,都会提高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公司认为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时,为了调整资本结构而进行股票回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3) 传递公司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预期差异,证券市场上的公司股票价格可能被低估,而过低的股价将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认为股票回购意味着公司认为其股票价值被低估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4) 基于控制权的考虑。控股股东为了保证其控制权,往往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当时回购股票,从而巩固既有的控制权。另外,股票回购使流通在外的股份数变少,股价上升,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敌意收购。

3. 股票回购的影响

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会构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2) 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也可能会使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更注重创业利润的实现,从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且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

(3) 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容易导致其利用内幕消息进行炒作,加剧公司行为的非规范化,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