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学习与实践-云栖竹径-搜狐博客

 wfan558 2010-09-30

亚当斯分区曝光法学习与实践

分享
标签: 曝光  亚当斯  柯达  暗部  实拍  分类: 摄影教程:摄影技巧 2010-07-13 10:31

    最近买了这本书《亚当斯论摄影》,其中区域曝光,又叫做分区曝光的方法让俺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受,以前拍照时虽然也多用点测光,但测光位置的选择,曝光补偿的多少总是凭些小经验,曝光的掌握总是控制的不很好。自打学习了区域曝光,现在拍摄时心里非常踏实,也深刻理解了亚当斯所说的先“想象”后拍摄的重要理念。区域曝光法对于中画幅以上底片拍摄时,更是绝对利器,现将学习和实践心得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切磋。
  
    简单的说,亚当斯把被摄体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的亮度范围分成11个区域,他们分别是从0到10区,0-3区为低调,4-6为中间调,7-10是高调。中灰色调的5区为曝光范围的中区。在运用区域系统时,一般把中灰景物的亮度放在曝光范围的5区上,于是其他各种亮度就分别落在其他区域上。
  
   老亚指出,我们可以将任何一个亮度值放在任何一个区域上,这取决于你想象中想要的拍摄效果,并决定相机的曝光量。我个人体会就是拍摄前你希望被摄体暗部暗到什么程度,亮部亮到什么程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先决条件。
  
   我按照这个方法,做了实拍测试,果然是所想既所得,我用的胶卷是柯达100VS,实验下来柯达100VS的暗部纹理记录能力可以到1区,亮部纹理记录能力可以到7区,因此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以第5区为曝光范围的中区,在记录有效纹理上,柯达100VS在暗部的记录幅度明显大于对亮部的记录幅度。
  
   在实践中我还发现如果被摄体的光比差别在3档以内,按分区曝光法所拍出的照片曝光很准,但并不好看,还是显得有点过,因此再实验时我按照用暗部来决定亮部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拍摄前我先决定暗部的效果,再测亮部的测光值是否还在有效纹理的记录范围,最后测算出第5区的曝光值,实际拍摄时按第5区的值来曝光。
  
   下面的照片是个拍摄实例。最左边的树根和最右边树干的高光,我希望都能被准确的反映出来,实际测光后发现在22光圈下,暗部的数据是1秒,最右边树干的高光数据是1/125秒,曝光级数正好差了七档,于是我把最左边树根放在1区,最右边树干的高光位放在7区,由于考虑到7区是柯达记录亮部纹理的极限,所以将光圈再收小半档,然后以第5区即1/30秒进行实拍曝光。冲出来后,整张照片曝光准确,用放大镜观测,我所想要的暗部和亮部纹理都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