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强化执行力

 昵称2671990 2010-10-02

基层领导干部更要强化执行力

中国政务信息网 | 作者:湖南省临澧县委书记县长 谭本仲 | 2007-10-26

 

俗话说:“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要有科学正确的决策,更要有坚强有力的执行。就县、乡政府及其部门而言,其主要职能就是执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来抓,以执行力的提高来推动工作落实,推进科学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端正执行动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执行力,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真正让执行成为自觉自发的行动。

1、树立“夙兴夜寐、寝食难安”的为民理念。提高执行力,首先要弄清为谁执行的问题。立场摆不正,关系理不顺,执行过程中难免偏向脱轨、失职失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奉行“百姓至上”理念,把党的事业与人民的需求、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推进工作落实过程中,时刻把“群众利益无小事”铭记在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树立“不讲借口、勇于担当”的责任理念。“领导就是责任。”责任心是领导干部的必具素质,其内核就是不讲借口,勇于担当。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理念,就是要讲服从不讲价钱,讲主观不讲客观,以坚定的决心去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就是要敢抓敢管,大胆负责,积极履职,切实承担起干一翻事业、促一地发展、保一方平安的重任;就是要直面矛盾,克难奋进,永不言弃,始终保持一股奋勇当先的冲劲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

3、树立“雷厉风行、快速高效”的效率理念。在信息时代,“效率就是生命”,“速度决定力度”。领导干部要推动一个地方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强化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办事推诿拖拉、消极怠工、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的官僚主义风气,大力倡行迅速反应、坐言起行、立说立行、限时办结的作风,从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做起,把执行力体现到运转速度快、办事效率高、行政成本低、社会效益好方面上来。

二、注重学习积累,锻造执行能力

执行力展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力释放的过程,没有学习力就没有执行力。提高执行力,必须加强学习积累,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力、理解力、协调力、创新力、应变力,增强执行的底气和勇气。

1、坚持“上”与“下”相结合。政策是执行的目标和方向,理解和把握政策是执行的第一步。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上级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全面准确地把握上级精神,这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依据。同时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掌握本地本部门工作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优势所在、薄弱环节,真正把下面的情况摸清,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才能找准执行的结合点,增强执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专与博相结合。领导干部都有各自的分管工作和管理行业,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必须坚持经常学习、终身学习,丰富理论知识,掌握最新动态,学习鲜活经验,不断使自己成为分管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拓宽学习领域,广泛涉猎现代经济、科技、管理知识和历史、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不断开阔新视野、提升新境界、增强新本领。

3、坚持学与用相结合。知识不是能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实践这个中介。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好学用“结合”文章,既坚持以学促用,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联系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促进目标落实上来,又坚持以用促学,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通过反复地学习—实践—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执行能力,促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三、掌控方法途径,提高执行效能

提高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世界观,也需要方法论;既需要务实的作风、过硬的举措,也需要理性的创造、科学的方法。提高执行力,必须把握正确的执行方法途径,提高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1、优化工作流程。简洁、高效、规范的工作流程是畅通执行力的渠道,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节约成本。领导干部要善于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工作目标为导向,以优化组合为手段,以执行高效为目标,着力优化工作流程。具体要做到“六个明确”:明确执行目标和任务,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明确执行分工和责任,由谁或哪些人做、分别承担什么责任;明确执行指令和要求,简明、清晰、准确;明确执行进程和时间,有程序步骤、有确切时间;明确执行工具和资源,分别需要多少;明确执行重点和关键,分清轻重缓急,分类推进。

2、善于创新创造。执行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执行不是照搬照抄,必须因地制宜,学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树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找准上级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的突破口,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着力从工作思路、方式、手段、机制方面创新,积极探索新做法,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推动工作永续发展。

3、加强沟通协调。执行目标,需要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沟通协调,就是讲大局、讲团结、讲配合。要维护大局,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意识,理解和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执行,不搞“利益优先、有所选择”的半执行;要整合资源,善于挖掘、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优势,凝集人心,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协调配合,主角要当仁不让,工作冲锋在前,配角要不推诿扯皮,主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执行格局。

四、强化机制保障,规范执行行为

列宁说:“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监督、检查、问责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提高执行力,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建立完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决策目标的全面执行。

1、建立和完善动力机制。坚持以发展论英雄,旗帜鲜明地关心和支持敢抓敢管、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用精神和物质等手段重奖有实招、出实绩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要建立科学的用人导向,把执行力的强弱作为提拨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让想执行、能执行、会执行的领导干部有目标、有方向、有奔头,激发他们的执行热情,强化他们的执行动机,引导他们的执行行为,使其把个人潜能变成显能,变成现实的执行力。

2、建立和完善反馈机制。海尔的管理精髓之一就是日事日清,日清日高。及时对执行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是提高执行力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跟踪反馈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认真加以改进,切实解决“寻找借口不执行”、“利益优先半执行”、“形式主义虚执行”、“自行其是乱执行”的行为,坚决维护决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建立和完善问责机制。没有问责就没有执行力。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执行力弱化、执行效率低下、执行过程异化等领导干部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同时,不断探索问责的新途径,把政府问责同人大、纪检监察、司法等问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同干部的任用和管理结合起来,实行能上庸下、能进庸出的用人机制,真正让不执行、不认真执行的领导干部“买单”,增强问责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