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评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扒粪者 2010-10-02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评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 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 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 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 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贝克今年九月访华,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的会议, 他指出当前全球化存在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 并以欧盟的经验提出世界公民主义降低社会风险。可以看出贝克从1986 年《风险社会》出版到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的乌托邦全球的风险社会, 一直在致力于现代社会的研究, 也可以看到社会学大师思想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

《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作者力图以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1, 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书的第一部分: 风险社会概况, 是从整体上对作者认为的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进行论述。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是从个体角度说明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 个体所面临的风险。前两部分是对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指导性理论观念得到两条论证路线。第三部分: 反思性现代化, 通过(1)“个体化进程在理论上被概念化为反思性的产物, 在其中, 福利国家所保护的现代化进程使得那些构建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解传统化”(2)“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性也可以通过财富生产和风险生产的关系得到说明。2〕将两条论证路线相互联系。

通过全书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试图超越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进行微观——宏观、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形成理论综合的努力。作者以观看社会的一个视角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 有一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维度。让读者既在宏观理论上能进行深层次思考, 也能很好的联系微观的个人经验, 像他谈及的个体化、劳动力市场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个体息息相关。以反思和创新与学习的态度来阅读西方社会学的名著, 来引导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要面对、预防、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二、《风险社会》中与反思性现代化相关的主要内容

1.现代化与反思性现代化

随着社会发展阶段, 处于前现代性经验性视域中的现代化, 正在为反思性现代化所取代。在第一次工业现代社会, 现代性知识的核心是科学技术, 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演变为科学万能主义”, 是对人类未知自然的一往无前的探索。这一阶段的发展逻辑依赖于一种被削减的科学化, 在其中, 对知识和启蒙的科学理性吁求仍旧排除了对科学自身应用科学怀疑论  3〕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自然与社会间对立的结束, 自然不再能被放在社会之外理解,社会也不再能被放在自然之外理解。不可见的自然的社会化之副作用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威胁的社会化, 以及它们向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对立和冲突的转化。在第二次反思现代社会这一发展阶段中, 发展逻辑基于一种完全的科学化, 将科学怀疑论扩展到科学自身的固有基础和外在结果上反思性现代化”, 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的自我批判,对现代化的目标、价值、前提、联系、道路进行世界主义的讨论。

2.风险的分配逻辑

贝克所说的风险, 指完全逃离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 以及相伴随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它们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 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见的。由于过度生产和科技的加速进步, 生态危机出现并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一危机在社会化层面也日益显现出来, 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风险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 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 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贝克用日常语言表达了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的区别, 他说:“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我饿! 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 我怕! ”在工业社会中, 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着风险生产的逻辑”; 而在风险社会中, 这种关系就颠倒了过来, 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代替了财富生产和积累的逻辑作为社会分层和政治分化的标志。用贝克的话说, 就是在风险社会中, 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宰力量

3.现代化中的风险

风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和人类健康的问题, 而且是这些副作用所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后果——市场崩溃、资本编制、对工业决策的官僚化审查、新市场的开辟、巨额浪费、法律程序和威信的丧失。贝克所看到的社会风险和社会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过程中都大量的出现了, 借鉴他的风险社会的理论对我们反思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1) 现代化导致了信仰与科学知识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利益, 但也使人生存的自然和精神基础产生了负面影响。人越来越局限于功利追逐和物质享受, 精神信仰却越来越贫乏。(2) 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在风险界定的争论中, 处在文明的危险可能性上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之间的缺口越来越清晰明显。社会理性不断地挑战专家对科学理性的垄断地位。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互动越来越重要, 所谓没有社会理性的科学理性是空洞的,但没有科学理性的社会理性是盲目的(3) 现代化带来了社会阶级、家庭模式、性别身份、婚姻、职业等传统模式的解传统化, 个体成为生活中社会性的生产单位,“个体化也就加强了个体的风险感。贝克提倡反思现代化, 他洞察到现代性中理性的困境, 又试图以理性的精神来治疗这种困境。

三、全球化下我国面临的现代化的风险

贝克的文化背景毕竟为欧洲文化, 因此在我们吸收其理论时应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来思考。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并以反思的态度来应对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全球环境、生态风险

博帕尔毒物泄漏事故, 使得现代化中工业灾难的观念进入到全球公众的意识之中。很多危险的工业已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以贝克的观点是在极端的贫困和极端的风险之间存在系统的吸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其经济优势将高危险的工业转移,最直接的环境、生态危害虽然体现在第三世界国界, 但通过飞去来器效益全球生态环境必然受到影响。全球的生态环境都处于风险之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风险。我们不仅要解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己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更要面对全球环境的风险。像全球气候日益变暖、森林大面积被砍伐、全球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艾滋病、禽流感在全球的蔓延都说明了全球的环境、生态风险。在面对环境、生态风险时, 我们应该反思现代化, 吸收发达国家经验教训。

2.全球亚政治

在哪里现代化风险被承认’, 不仅仅有知识, 而且有集体的对风险的知识和信仰, 以及对原因和结果的关联链的政治阐述, 在哪里风险就发展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政治动力。4〕像很多污染事故, 政府和企业有意掩盖各种各样的风险。公众的担心被说成是无根据的和不科学的。尽管政府和企业想掩饰风险, 但意识到风险严重性人联合起来了,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自下而上地质疑政府的作为和不作为, 贝克称此为亚政治行动。在亚政治行动的逻辑下, 科学界和政治界对专业知识和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对工业发展风险的科学关怀事实上依赖于社会期望和价值判断。在我国亚政治行动也越来越多, 人们也更加意识到科技的两面性, 像化工企业对水源、土地、空气的污染, 人们对技术进步的长处的疑虑越来越多, 在现代化中加强反思性现代化,风险社会极其恶劣的后果就能够得到遏制, 一种建立在更为人道的技术之上的未来社会就有可能实现。

四、对我国现代化过程的反思性思考

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应该包括了贝克所指的现代化反思现代化两方面的内容, 是一个相互重叠的过程, 我们既要进行物质财富的现代过程又要反思科技现代化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还要面临全球风险化的大背景反思现代化的缺失。对于现代化的反思根据贝克的《风险社会》我思考到以下几点:

1.加强现代化的反思能力。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就是风险社会的反思能力。政府、企业、个人都应该加强对于现代化的反思能力。我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应该对环境、对风险社会进行反思。

2.健全制度, 倡导民主。中国的法律政策系统本身并不健全, 社会功能分化在制度方面进行也不充分。在我们法律和政策系统本身就存在重大缺陷的时候, 中国就要遭遇已经具备相对健全的法律和政策系统的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充分应对的风险社会问题, 同时还遭遇全球风险社会的支配和控制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

3.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融合。正如贝克说:“没有社会理性的科学理性是空洞的, 但没有科学理性的社会理性是盲目的

4.对精神信仰反思,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我们反思科学万能主义, 我们更要加强对精神信仰的反思, 统一信仰与知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