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雾的背后——迷信行为产生中的心理学原理

 王垚工作室 2010-10-02
引言:
虽然说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发现一些与信息时代不符合的现象,比如说迷信。不要单纯的认为只有没有文化的文盲才会有迷信活动。同样的,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怪力乱神的事。这并不是单纯的愚昧,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样可以发现一些心理学的现象。今天,我就试论一下在迷信产生中的心理学因素。
去庙里求神拜佛,几乎是最常见,也是最传统、最古老的迷信活动。当然在这里还是要做一下区分的,宗教信仰与迷信并不一样。宗教信仰与迷信虽然都出自于原始巫术,而且宗教活动中也或多或少有一些迷信或者说神秘色彩。但是两者之间依然存在质的区别。
迷信如果通过求神拜佛来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它更多的体现的是人个体的欲望。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行为。集中表现于言语上就是诸如:“求……保佑……”之类。当之一种趋利避害的愿望,或者说动机强烈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他所表现出的行为就是一系列看似与宗教有关,但实则是迷信活动的行为,诸如对造像三跪九叩,做发事等等。
欲望人人有,甚至可以说人类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但为什么会产生迷信活动,而不是一些别的什么行为?固然,缺少一些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原因之一,但今天我们所要强调的是最简单的迷信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它更符合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中的“泛化”效应,与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可变时距强化”。

一、泛化
在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泛化”是: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了这样的条件反应。将它运用于人类活动中,简而言之,就是,人将不造成结果的行为与结果进行联结。
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事件。假设某学生小阿,马上就要考试了,但是由于某一些个人原因,没有去做很好的复习,可以说是要打没有准备之战。在走投无路之下,小阿只能硬着头皮上。当然此时他的内心里是慌张的,所以相应的作出了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典型的就是祈祷,不管是向谁祈祷,反正就是在做一些类似于求神拜佛的行为。希望他的考试可以顺利通过。于是他去考试了。也许是因为小阿平时比较用工,或者是他本身比较聪明,由或者是他的运气特别好考试卷很简单,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小阿顺利的通过了考试,甚至他的分数还不低。在明眼人看来,他的好运固然是因为种种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小阿在这样从极度的慌张状态下到极度的兴奋,这样巨大的反差下,产生了“泛化”。他将他的好运等等都归结于他的祈祷上。于是最初的迷信活动开始了。
为什么将小阿的错误联结归结于“泛化”呢?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试成绩好所带来的结果是令人喜悦,他们之间是无条件的,所以可以说成是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那么想要成绩好,就必然就要努力学习,于是就产生了式一:努力学习→成绩好→喜悦。也就是说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努力学习与喜悦是一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学习本身就要付出很多代价,他并不能给人带来愉悦,相反,有可能带来的是厌恶。那么,在小阿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行为中加入了新的行为——祈祷(迷信行为之一)。祈祷本身并不会给人带来诸多不快,它是一种中性行为。那么同理可证,就有了式二:祈祷→好成绩→愉悦。在这里就产生了泛化效应,错误的刺激与反应产生了联结。祈祷与好成绩或是愉悦感形成了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
当然,以上的例子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一次泛化(错误地联结)并不一定可能产生一固定的图式从而产生行为。那么,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可变时距强化”在这里就又起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可变时距强化
强化是指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而强化也有四种不同的方式:固定比率强化、可变比率强化、固定时距强化、可变时距强化。我认为,在解释迷信行为产生原因中,强化机制则属于可变时距强化。
可变时距强化就是在一个长时断里随即的分配强化次数。
再回到以上小阿的例子,如果我们假设小阿的已经产生了泛化效应。那么要进一步的产生迷信行为,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论,必须需要强化,已达到上面所说“祈祷”这一行为出现的可能增加,甚至是产生更加复杂的迷信行为。
从式二中可以看出“祈祷”是行为,那么在这个式中可以起到强化作用的,所谓“强化子”就是考试成绩好,或者是因此带来的愉悦感。那么想要强化,就必须增加式二的出现次数,来达到强化作用。但我们知道,像小阿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属于罕见,但发生的比率却也不是非常高。那么这样的情况就符合了可变时距强化了。可变时距强化的特点简要言之,就是不知道下一次强化将过多久来到。同样的我们也不知道像式二这样的错误联结过多久才会来。但是我们知道一点就是这样的情况一定还会再来。而且,当小阿在处于考试之外的情景下时,也一定会出现如我们假定情景下的情况,于是,这样又变向的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强化。同时我们知道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也就是说,“祈祷”这一迷信行为的时间被长期保持下来了。

三、心理因素
以上是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论来解释简单的迷信行为的产生原因。比较少的,甚至是没有涉及到人类的心理因素。但我们知道人类的心理因素做为一种内驱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甚至,行为本身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
前面已经讲过,迷信与宗教的原型来源于原始巫术,人类原始的、错误的解释自然开始的。那么这一种行为或者是认知就有可能以一种类似于原始的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扎根于人类的脑中。并伴随着一些行为表现出来。比如,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世界上人死后不会变成鬼,但是仍然会为逝者做法事等等。可以说,在潜意识中我们依然会认为人死后会成鬼或是别的什么。于是迷信行为也因此而表现出来。
其次,尽管,当今社会的科学、哲学、宗教都已经较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上仍然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事物,还有很多人类没有触及到的一些角落,同时人类个体的认知是有限的,那么也就不可避免的向我们的祖先那样用神秘的、迷信的图式来解释事物。当然在这当中集体无意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来自于我们祖先的认知方式,在这时就起着主导的作用。
第三,前文也提到过,人类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而且,迷信行为在某种情况下是比较省力的,可以说它是一种捷径。那么这样当人在做某种判断的时候更容易的将事物的原因归结于迷信行为。这样也便增加了“泛化”效应的产生。
其四,我认为,这也是因为人类的一种猎奇心理的结果。迷信行为总是伴随着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在其中,对于神秘主义的东西,总是会在人们做认知判断的时候产生一些影响。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泛星座论”,这么看重算命,风水等等的现象出现。对神秘主义所产生的兴趣也可能成为迷信行为、密信现象的动机之一。

总结
简单的迷信行为的产生基本就是遵循以上的一些原理产生的,那么更加复杂的行为无非是这些情况的重演与加剧。
那么从这里我们发现,加强“分辨学习”的重要性了。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迷信行为是应该被渐渐杜绝的,这也是一个开明的、科学昌明的社会的表现。那么减少认知上的错误联结就非常必要了,同时在明白了迷信的产生的原理后,我们也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迷信行为的发生几率,更多的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是无可畏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