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国民俗迷信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老笔 2011-05-09

当代中国民俗迷信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2009-04-04 16:11:11)
标签:

学术论文

分类: 社会心理学

 

 

 

 

当代中国民俗迷信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马永霞   张海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应用CNKI 检索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宗教心理、民俗心理、迷信心理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总结国内学者对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民俗心理;迷信心理;成果;综述

作者简介:马永霞(1980---),女,甘肃兰州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民族心理学、女性心理学。

    从古至今,宗教、民俗、迷信一直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要科学地研究人类,就不能不研究宗教、民俗、迷信心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13亿人口中有1亿多人有明确的宗教信仰,而且种类繁多。在各民族中,原始宗教与世界宗教同时存在,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并行不悖,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天主教、犹太教、摩尼教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以外,还有萨满教、东巴教、毕摩教等各个民族的原始宗教。广大的西部地区(包括十二省(区、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占国土面积71.5%,人口占28.7%,宗教信仰异彩纷呈。藏、蒙古、裕固和部分羌、普米族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东乡、保安、撒拉等十多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信奉小乘佛教;白、京、拉祜等族信仰佛教;彝、朝鲜、苗、傈僳、怒、独龙、景颇、佤、京等十多个民族中,部分人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满、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民族中,多数人信仰萨满教;京、瑶、白等民族中部分人信仰道教;纳西族信仰东巴教;俄罗斯族信仰东正教。而汉族,有着悠久的宗教传统,儒佛道合一,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多元、调和的倾向,但人们并不执着教义神学,而是更多地注重现实功利。

虽然许多民众无明确的宗教信仰,但却深受民俗影响,普遍存在迷信心理。所以,要研究民族心理就不能忽视宗教、民俗甚至是迷信对人心理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在现实中始终存在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的挫折和不幸会导致其走向宗教或信仰,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庇护。同时由于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还不能解释,而人的主观世界的形而上学性对这种变化现象往往归因于超自然的力量。对这些人群及其宗教迷信心理的关注,是心理学工作者的一项现实任务,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对揭示宗教、民俗、迷信的起源和本质,促进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俗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民俗心理是指“一定人类群体中蕴含的一种较稳定的习俗意识定势”,是“民俗生活在发生、发展中,反馈于人类自身而形成的具有群体历史精神内涵,较稳定的意识定势或思考原型。人类的生活也受到它既定的意识定势的牵制,直至平衡。”[25]

时蓉华、刘毅[26]认为民俗心理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民俗心理形成于民俗生活之中,它作为民俗的伴随物出现,是民俗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其次,民俗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由于民族的生活地域、历史文化不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在各自生活中形成的民俗不同,因而,任何民俗心理都体现的是民族心理。第三,民俗心理还以民族成员对族群的规范、期望、价值的相符为重要特征。第四,民俗心理还表现为极大的稳定性。即它一旦形成,便具有不可变性的趋势。他们还对特定民俗、艺术中所表现的民族心理做了分析。如纳西族最盛大的民族节日“祭天”中“射杀仇敌”的仪式,既表现了对昔日勇士的追忆,也表现了今日纳西族人尚武、骁勇的民族性格;永宁纳西族少年男子在举行成年仪式时,左手拿银元,右手握着利刃,象征勇敢、善战、生活富裕。清朝满族的服饰可以反映清朝满族的民族意识、社会角色、生活期望、人际关系、自我表现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即强烈的统治民族意识,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讲究礼节的交往方式等。凉山彝族艺术品所采取的传统色彩也反映了他们的民族心理:红色象征勇敢、热烈的性格,黄色标志富贵和美丽,而黑色则表明尊贵、威严。   

裴惠云[27]认为民俗心理是民众心理结构中最深层、最隐蔽,同时也是最稳固的部分。民间信仰是构成民俗心理的核心部分。中国古代信仰中残留至今最集中的是对鬼神的信仰。民俗心理受到天地祖先信仰、宗教信仰、由祖先信仰培植起来的家族意识以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魏德毓[28]认为中国民众在民间信仰心理上呈现出功利主义、道德内省、人性造神性和多神并存的包容性的特点。

李玲珑[29]认为中国民俗信仰很重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命观;重视祖先崇拜;民俗中有抑恶扬善的心理愿望;传统民俗有“满招损”的观念,对所谓“满”有着独到的认识,由此产生了忌讳圆满的心理,民间盼望圆满,同时又忌讳圆满。如民间忌讳一百岁,说“老驴一百岁”。

余险峰[30]认为民间信仰是传袭下来的根植民间的“尊神崇圣”和“功施之于民则礼之”思想的反映,是较低层次的信仰。民间信仰所崇奉的神祗多为历代的忠臣孝烈,民众的信仰反映了他们对这些神祗所代表的忠廉孝义、保国护民、扶弱拯危的积极精神崇拜,人们纪念这些忠义英烈,也祈求其英灵保佑他们消灾解厄,添福进财,这反映了民间对正义的呼唤和对功利的追求心理。

吴晓东[31]认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是以直觉和实用理性为思维方式,道德伦理异化亲情,压抑其他情感为情感方式,以多重的道德理想为其人格(包括闭固性的人格、权威性人格、形式化的人格、圆通性的人格)的表现方式的。      

王忠丽[32]认为原始心理是民俗心理共同的基础,原始心理主要表现在崇拜、信仰、祭俗等方面。禁忌作为特殊的民俗事项,包含两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一,是对受尊崇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其二,是对受鄙视的贱物,不洁之物不许随便接触。道德心理是民俗心理的发展,审美心理是民俗心理的深层结构,“趋利心性” 是民俗心理的归宿。                                     

刘道超[33]在对择吉心理研究中认为,择吉民俗具有满足人们取吉避凶愿望的效应。择吉的目的终于获取吉祥,但也反映出人们想更好地保存自身的愿望。

罗勇、王院成[34]在对风水信仰的研究中将民众信仰风水的心理归结为安全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风水信仰对客家世俗民众确实具有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文主义关怀功能,它有效的化解了客家世俗民众所面临的人生困厄,满足了他们祈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孙永兰[35]认为汉字构形也表现出民俗心理:一种字形构造表示人们喜见的事物,另一种表示人们所忌见或不吉的事物,第三种属心意民俗范畴的字往往都有“心”的字素。

 夏维波[36]关于中国古代的蜡祭仪式中民俗心理的研究认为,蜡祭的民俗功能就是“息老物”,杀死处于衰老状态的谷物生命,从而让谷物的精灵在新的生命体上再生,这是息老物仪式和蜡祭的巫术理念。对于岁除来说,所有的古近传说和仪式也都是同根一源,这个源即是杀死或驱逐衰老的谷神以使新的谷物再生的原始心理。总之,蜡祭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它与春社一同构成了民俗观念中谷神的再生和死亡的仪式。

徐华龙[37]关于泛民俗的研究认为,泛民俗作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并带有一定传统民俗成分的社会文化事象,某些个人或部分人群的心理因素对其出现起着重要作用,并使之具有求大、求新、求洋、求吉、求利和求热闹的心理定位。

                          (二)、迷信心理研究成果综述

迷信是指人们对内心中认为对生命个体或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是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状况的一种信仰和行为。[38]杨颖[39]认为迷信往往是个体在无法把握未来事件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不可把握性容易是人产生危机感,导致人心理失衡,不得不求助于外界某些能“预测”自己未来命运的载体,以安慰自己,达到心理平衡。她在对中学生迷信心理的研究中将中学生迷信心理产生的内部原因归于:(1)青少年心理品质发展不平。(2)从众心理作祟。(3)错误的归因与不恰当的强化。 

雒焕国[40]认为迷信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形态和活动形态组成。其意识形态包括迷信认识、迷信情感、迷信动机、迷信信念和迷信意志等;活动形态包括迷信行为和迷信行为习惯。迷信心理的形成源于崇拜,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再到神灵崇拜、偶像崇拜和英雄崇拜;从个体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迷信心理形成于病态文化的熏陶、错误的归因和不恰当的强化。

吴大兴、姚树桥[41]认为,迷信心理是个体所处时代与社会亚文化环境的深层次折射,是具有社会亚文化色彩的心理认知偏差,是个体遭受负性生活事件、受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加上个体不良个性产生心理应激后的域外求助方式。迷信包含有个体迷信观念和群体迷信意识。虽然迷信活动违反科学和客观现实,但它具有精神寄托的社会功能,或者说它的存在是个人寻求慰藉和支持、消福降灾、摆脱现实的需要,在这点上,个人迷信观念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调和社会利益冲突的工具,群体迷信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个体的生活经历、文化程度、个性特点及获得或形成自己民间信仰的途径决定了个体迷信观念的内容不同、程度不同,从而对个体认知行为产生主要影响;主体所遭遇的困境、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决定群体迷信意识的深浅。迷信观念的社会相感性较强。迷信的社会相感性依据不同的内外因条件,可呈不相信、可信可疑、相信三种表现形式。迷信活动的种种禁忌具有较强的心理麻醉作用。高度的易受暗示性是信奉迷信活动的人普遍的心理特点。

崔景贵[42]在对大学生迷信心理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相信现代迷信的内在的心理动机与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理调适。二是企求精神愉快与生活充实。三是探求人际沟通与社会保护。四是追求强身健体与延年益寿。他认为现代迷信的流行有以下四方面的心理基础:一是利用从众心理。二是利用心理暗示。三是利用心理治疗。四是利用心理改造。

杨现勇,林佳树[43]在对现代迷信的研究中表明,现代迷信的社会心理机制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主体固有的心理矛盾内在地具有导致迷信的倾向:第一个是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矛盾,第二个是关于人的生命活动的矛盾。二是社会变革对心理的冲击给现代迷信以可乘之机:社会转型造成人的精神危机,改革中的许多矛盾导致人们心理失衡。三是现代科技对社会心理的消极影响,诱发了现代迷信的发生。

公冶祥洪[44]认为,恐惧是迷信赖以产生、存在和保持的原因,各种迷信的核心是鬼神观念。祈祷神佑所起的心理作用并不能持续很久。其心理基础是一种特殊的“与神的契约”,向神央求某些幸福,并相应地许愿承担履行某些诺言或约束。迷信活动的特点在于,人通过崇拜实现其对存在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实体的信仰,以及借助于特殊的礼仪实现他可以影响超自然物的信仰。迷信心理只是个体信以为正确的假设或判断,被动接受既成事实,并名曰为“天注定”,其结局正中了自我预言的实现效应。

权福军[45]在对青少年迷信心理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之所以为迷信思想所迷惑,与社会影响、精神需求及他们感知觉过程中的幻觉和错觉现象和心理暗示作用影响有关。

张海钟[46]在对迷信心理的研究中发现,生活上有很强依赖性的人,在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不能应付的情况下,容易将命运交给所谓的神灵,导致迷信心理的产生。出于获取安全感的需要,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传统思维下,很多人随顺了迷信活动。迷信治疗对心因性的身体疾病或纯粹由社会原因引起的心理疾病有显著疗效,对纯身体疾病却无效。迷信治疗利用的是患者对神灵的极度信任,对自身疾病的恐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易受暗示性。

时蓉华、刘毅[47]关于民族心理的研究中认为巫术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巫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基础之上:自然界普遍存在不可见的种种联系和影响;外界(包括人死后的冥界)有种种可能对人们发生影响;人反过来也可以对这些外界发生影响;人与人之间也可能发生某种看不见的影响。相信巫术的人确信,只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就有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影响外界和他人,影响与人发生着不可见的联系与作用的一切事物。巫术幻想依靠超自然的力对客体施加影响与控制,因而,巫术的效力主要是心理信仰上的,具有心理上的排解功能。

梁瑞琼,邱鸿钟[48]关于膜拜痴迷意识转换状况(alteredstate of consciousness)的研究认为,膜拜痴迷的意识转换状况是指一种与亚文化信仰密切相关的理性被搅乱的精神障碍,这些案例常见于对宗教、邪教、迷信、气功等膜拜团体的极少数信众之中。导致膜拜痴迷意识转化状况的心理因素包含以下原因:(1)、个人欲望受阻:费尔巴哈敏锐地看到:“上帝起源于缺乏感;人缺乏什么,上帝就是什么。”“宗教的前提,是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或矛盾。”痴迷于某些膜拜团体的人原来往往对健康、期望寿命、仕途、金钱、家庭、爱情等抱有较高或不切实际的欲望。(2)、认知上的失调或归因不当。当个人的成就欲望在现实中遭到挫折时,他们倾向于归因于别人、运气、缘分、情境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影响等外在的原因。(3)、身体因素。身体本身即是人意识的对象。当身体虚弱,长期患慢性病或心身性疾病或疑难杂症或绝症而且治疗效果不良时,个体通常会有焦虑、抑郁、恐惧,对医学等主流文化的不满,对前途与生命的悲观等消极情绪,有笃信神秘现象和特异功能奇迹的希冀。(4)、个人境遇。当事人在事业、工作、家庭、财产、感情等方面常遭受过较大的挫折,精神受到过度刺激时,会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

                 20年来中国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研究成果的简要评价  

    综上所述,20年来,我国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的研究有一定发展。宗教心理的研究由过去的纷杂状态向有体系状态转变,研究者逐渐集中于两派:一派从宗教内部出发阐释宗教心理,另一派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宗教。前者有其易于将课题深入的优点,但在方法上未能突破思辩;后者在突破了方法的困扰的同时,却又陷入了难以深入研究课题的困境。好在,近年来,宗教心理的研究呈现出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特点,研究课题上也用很大突破。

    民俗心理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传统的思辩角度,有些研究的针对性不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关注的较少,多从文化、哲学、民族角度出发。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者必须具备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的专业知识,这给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民俗心理这一广博的课题,需要研究者长期、深入的接触民间,这也限制了民俗心理的研究。但不可否认,近年来,从专业角度出发的研究呈上升趋势。

迷信心理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在研究内容、方法上却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迷信与宗教、民俗有一定的交叉,长期受到宗教、民俗的影响,虽有独立的行为表现,却无独立的心理根源;迷信心理是宗教心理与民俗心理的绝对化、极端化表现,迷信心理的突破,有助于宗教、民俗心理的研究。

总的来看,相关的研究以调查、访谈、分析、文献法为主,虽然有一些调查,揭示了某些群体宗教民俗迷信心理的内涵和特点,但定性研究仍然占据有关研究的主要地位。这些思辨的方法,未能很好地揭示本质,制约了研究的纵深进展。虽然研究主题的特性限制了方法的使用,但心理学研究的大趋势,要求我们要量化统计结合质性分析,完成由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历程。在未来,宗教心理、民俗中的民俗信仰、迷信心理方面的研究有整合为信仰研究的趋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起步。

主要参考文献:

[36].夏维波:中国古代蜡祭的民俗心理探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37].徐华龙:泛民俗形成的心理定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8]. 权福军:青少年迷信心理的成因及教育对策,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 第4期 

[39].杨颖:中学生的迷信心理及教育辅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7期

[40].雒焕国:迷信心理的形成与改变,张掖师专学报,2000年1~2期合刊

[41].吴大兴,姚树桥:迷信心理浅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42].崔景贵:现代迷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43].杨现勇,林佳树:论现代迷信的社会心理机制,理论观察,2002年第4期

[44]. 公冶祥洪:封建迷信的心理学透析与哲学思考,东岳论丛,2000年 第2期

[45].同[38]

[46].张海钟:揭开神秘的面纱,心理世界,1993年第5期

[47].同[26]

[48].梁瑞琼,邱鸿钟:一种古老而后现代的与文化相关的精神障碍——膜拜痴迷意识转换状况,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