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问老子:“夫子既然说不可抛弃不善之人,又不能以言语作教化,也不能传道给他们。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使百姓归复天性呢?究竟如何才能够让人类归复大道呢?” 老子回答:“问得好啊!圣人守道抱一而莅临天下,虽然无言无为,而百姓莫不对他倾耳注目;虽然无知无德,而百姓莫不对他向往。为什么呢?圣人不是没有教化,圣人不言之教所示现的乃是永恒端正、最为信宜的天道玄德,不可谓最好的教化、最好的德吗?” 澎湃恍然若悟,高兴地说:“请夫子指点如何示此大德。”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澎湃问:“何以言此三者?” 老子答:“知其雄、守其雌,对修身而言;知其白、守其黑,对处世而言;知其荣、守其辱,对治国而言。圣人怀雄而守雌,被白而守黑,戴荣而守辱,虽然迥异于人却利益于人,人们如何不能被感化呢?不去示现乃是最好的示现,不去说教乃是最好的教化。” 澎湃说:“请夫子详解。”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柔弱不争,为卑下于天下的沟溪,则永恒的德不会离失;以此修身,则纯真而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无自无必,为楷模天下的法式,则永恒的德不会差错;以此处世,则深远而无人知其终极。知其荣、守其辱,无私无名,为蓄养天下的沟谷,永恒的德于是丰足;以此治世,复归于大道朴木。” 澎湃问:“何谓‘大道朴木’?” 老子答:“朴木皮节完好,切割开来解为板条,而后制成各种器物。所以说,器物之母皆是朴木;朴木的用途可以发展为无限,器物的用途则莫不有限。圣人欲理天下而应万事,则用朴而不用器,故而能够成为天下官长。这就叫最大的制作不必切割。” 澎湃问:“何谓圣人之朴?” 老子答:“无为自然道德是也。” ------------------------------------------------------------------------------------------------------------------------------------ 【附】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点睛] 本文承接上文,论述为道之德如何教化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