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燃烧燃料

 家有学子 2010-10-10

4章  燃烧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归纳

1.燃烧是一种                       剧烈的化学反应。

2.一般情况下,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                ,叫着火点。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3.可燃物燃烧可以分为                         。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            ,放出热量         ,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                     ;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              ,放出热量      ,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            

      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的物质。

4.一氧化碳是一种                            的气体,它有            ,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其丧失              功能。                        

              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5.在              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              ,使气体的体积              ,就会引起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          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6.灭火的方法有:                                              。当被困火灾区,应用          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方法研习

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散热快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    )

A.铁丝不易燃烧                B.散热快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

4.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药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                  D.车胎爆炸

5.夜间发现煤气泄露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

A.打开排气扇,把煤气抽走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处

C.关闭气源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立即打电话,请人来维修

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7.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因为(    )

A.舱内氧气不够      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舱内温度过低      D.没有达到着火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9.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

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

10.白磷应保存在        里,白磷露置在空气中会因            而引起          

此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1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与水蒸气在较高温度转化成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12.图4–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水的作用是                     

拓展研究

1.图4–2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人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人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金属筒不加盖时;蜡烛没有点燃时;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面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2.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

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知识归纳

1.无数实验证明,                  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                   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              质量,故生成的固体质量        燃烧的镁条质量。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            组成。

3                                  叫做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是: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在4P+5O2=2P2O5反应中,      份质量磷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物质的质量比m(P)m(O2m(P2O5)=             

6.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方法研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分子的数目;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 + O2 = CO2

BCuSO4 + 2NaOH = Cu(OH)2↓+Na2SO4

CFe + O2 = Fe2O3

D2H2= 2H2↑+ O2

4A g高锰酸钾加热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    )

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5.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 +2H2O + 7O2 = 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

AFeS       BFe2S3      CFeO       DFeS2

6.将ABC10 g混合后加热,A完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反应中AB的质量比为    (    )

A15      B51      C14       D41

7.将m g硫在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    )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物I2的质量

B.反应物所含分子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分子种类相同

C.参加反应的I2O5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CO2的质量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9.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

10.海洛因、鸦片、大麻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品,其中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大麻,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大麻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3H6O +       O2 ——       CO2 +       H2O

    NH3 +       O2 ——       H2O + NO

      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

      KClO3 ——      KCl +       O2

12.科学家正在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利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TiO2)的水,水就能有效地分解,即:2H2O 2H2↑+ O2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两点:水在激光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36 g水可以分解成4 g氢气和32 g氧气。你还能想到更多吗?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写两点)

                                                                          

                                                                          

拓展探究

1.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人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请根据同学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做铁丝在CO2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                               

(3)通过镁、铁在CO2中燃烧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4)通过镁可以在CO2中燃烧这个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某研究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

(3)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塞紧橡皮塞,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

称量前需                 

  取下锥形瓶,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微热,观察到金属钠着火燃烧,冷却后,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                

  将锥形瓶瓶塞取出会儿后;盖上瓶塞,再称量

称量时观察到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3.密闭容器内装入某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此混合气体可能是H2COO2三种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

(1)此混合气体组成可能有三种情况:

  a.若由H2O2混合而成,则氢分子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b.若由COO2混合而成,则一氧化碳与氧分子个数之比为              

  c.若由             组成,则                                             

(2)若此混合气体肯定由O2 32 g和其他两种气体组成,讨论各成分气体间的质量关系。

  a.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为62 g这一特定情况下,H2COO2三者质量之比为            

  b.在混合气体总质量不作规定的情况下,混合气体中其他两种气体质量的取值范围及相应限制条件是什么?

  取值范围:                                               

  限制条件:                                               

第三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知识归纳

1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既要节约和综合利用现有的能源,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如:                              等。

3.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

方法研习

1.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再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石油分馏可得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2.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石油蒸馏    B.煤干馏    C.干冰升华    D.天然气泄露

3.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不能得到下列物质中的    (    )

A.焦炭        B.水煤气      C.煤焦油        D.焦炉气  

4.不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是下列中的(    )

  A.煤焦油       B.汽油        C.柴油          D.煤油

5.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    (     )

ACH4         BH2          C. CO          DO2

6.下列物质在点燃前不需验纯的是    (    )

A.氢气        B.硫          C.一氧化碳      D.甲烷

拓展探究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水和天然气形成的冰态物,主要分布在海底和陆地冻土带沉积物中。经勘探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存储量巨大,有望成为主要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天然气水合物属于            (选填纯净物混合物”)可燃冰是一种晶体,平均每46H2O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笼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然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2)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三种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               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一定压力下,               使气体从水合物中分离出来;

  通过加入甲醇或盐类等物质,可降低水合物的凝固点。

4章  整理与归纳

【内容提要】

l.燃烧发生的条件: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物质必须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物质周围的温度必须达到其着火点以上。

  灭火的方法: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可燃物与氧气隔离,可燃物周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下。 

2.化学方程式

(1)原则: 

  a.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步骤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

    H2O2 —— H2 + O2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 

    2H2O2 —— 2H2 + O2  

   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改成等号。

   2H2O2 2H2O + O2

【专题讨论】

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1)                              

【确定研究方法】

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刚设计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3A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4–3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

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2)            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3)               

                                                                        

【结论分析】

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4)                                     

                                                                    

【思维启迪】

    某同学用如图4–4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锌粉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向        (“a方向“b方向“O”),其原因是: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综合学科题,既用到了化学知识,同时也必须运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在解题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即反应前后天平左盘上物质的质量不变,但忽略了产生得到氢气使气球鼓起后使它所受空气浮力增大,故最终天平指针向右偏。

    启迪:化学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不要为学化学而学化学。学科与学科的渗透已成为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趋势。

4章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蜡烛燃烧      B.电灯发光      C.瓦斯爆炸      D.食物发霉  

2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一氧化碳

3.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100 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2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O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5200411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空难震惊世界,它警示人们要时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属于易燃物的是    (    )

6.下列物质发生泄漏时,再遇到火源,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 N2        BC      CH2        DCO

7.在化学反应中,4NH3 + 5O24R + 6H2O中,R的化学式为    (    )

   AN2        BNO     CN02       DN2 03

8.相同质量的下列单质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

A.镁         B.炭     C.氢气       D.铝

9.下列燃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液氢

10.下列做法不会给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是    (    )

A.在春节为增加节目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用甲烷做燃料 

C.以含硫的煤做燃料                        D.柴油车的排气管后面喷出一团团的黑烟

11.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 + O2 —— Fe2O3 + SO2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为(    )

A27    B25    C14    D18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化纤类服装

D.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1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杆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杆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杆着火点高

C.火柴杆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杆接触的氧气少

14.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5.学校的图书馆在购买书库的消防器材时,应选择哪种消防器材比较合适(    )

A.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B.消防水龙头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16.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 2H2 + O2的理解完全不正确的是  (    )

A.每两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C.每两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两份质量的氢气和一份质量的氧气

D.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会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17.下列各项,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质量,物质总质量,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⑦

18.将物质ABC10 g混合后加热,生成3 g D,同时增加9 g C,若再增加A 40 gB正好完全反应。则反应中AB的质量比是(    )

A15        B14        C4l        D51

二、填空题

19.作为能源的化石燃料中,常用的固体燃料是           ,液体燃料是          ,气体燃料是          。化石燃料在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燃烧时产生的          

          以及          所造成的。能源危机迫使我们开发新能源,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有

                           等。 

2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4)碳酸受热分解                                     

以卜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21.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图4–5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      

                  ,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

22.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仿照示例填写下表。 

    物质

有利的一面(用途)

    不利的一面

  氢气

  理想的燃料

  不纯的氢气点燃可能爆炸

  氧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3.其物质3.2 g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

24.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如下好处:

(1)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2)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因为是一种清洁能源,泄露不具有危险性 

  你认为上述不适合宣传的是               (填序号),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

25.小明和小吴进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如图4–6

(1) 小明同学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在锥形瓶底部放了一些澄清石灰水,目的是      

              如忘了放(注:装置气密性好),则会造成后果                           

小吴同学与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一些不同,如B图,他将锥形瓶倾斜,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后称量时天平指针指在          (“中间”、“偏右”或“偏左”)为什么?     

                                                   

26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

    预测序号

    实验步骤和方法

    现象和结论

预测1:可能来源于   

         

预测2:可能来源于    

            

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762g红磷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 gL)  

28.实验室用30g石灰石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待完全反应后发现生成了二氧化碳11 g,求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