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俊英《诗经漫话》

 知愚草堂 2010-10-10
程俊英《诗经漫话》
程俊英同志的《诗经漫话》,介绍了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分析了《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并从史的角度,论述了《诗经》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源远流长的影响,勾画了二千多年来《诗经》研究的发展概貌。全书纵横谈论,并能突出重点;既以介绍知识为主,又注意对引用的作品作言简意赅的分析;广泛引证古今百家之说,同时不忘提出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是一部着眼于普及也有助于提高的古典文学知识读物。
第一章、小引
我国文学,远在虞夏殷商时代就已萌芽,至今还保存的,有神话传说,有甲骨文字,有《易经》中的爻辞,有《书经》中的文告。那时文字少,字体不统一,语法简单,词汇多半是单音的,读起来洁屈赘牙。用比较丰富而统一的语言记录写作,是从周代开始的。而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便是《诗经》。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揉,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这一段话,说明作为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诗经》是完全真实可信的;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真金美玉,是古代艺术宝库中闪闪发光的一串串的明珠。《诗经》真 实地反映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几百年的周代社会现实,它展示了勤劳而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统治阶级中一些被压抑的人物的一幅幅美丽生动的生活画卷,真正当得起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祖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比兴艺术手法的起点。从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看,《诗经》中的诗体是古代诗歌的第一种比较成熟的诗体。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我国古典诗歌的样式有四言、骚体、五七言古近体诗及句式长短不齐的词、曲,而《诗经》中的四言体是最早的一种样式;它为"人民所创造,嗣后为一些乐师所加工,文人所学习,并有所发展。从文艺的继承与发展的辩证规律来看,各种诗体是互相继承、彼此交替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诗经》,就不可能发展为后来的骚体、五七言诗、词、曲等,这是为我国的长期的文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因此,我们要了解祖国的古典诗歌,必须从《诗经》开始。 
第二章、从《诗经》的ABC谈起
《诗经》的时代离现在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关于《诗经》的一些常识,到今天似乎都已经是很专门的知识。正如学习英语须从ABC开始读起一样,有兴趣欣赏或者研究《诗经》的同志们,不妨也从了解《诗经》的ABC入手,踏着这几级台阶步入诗的殿堂。《诗经》最初并不叫《诗经》。在孔子的时代,《诗经》有两个名称一个是简称为《诗》,《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另一个称为《诗三百》,这是因为《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称名时便举一个整数。《论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到了汉代,又有两个名称:一个是 《诗三百篇》,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不过是在《诗三百》下,加一个"篇"字罢了。一个是《诗经》,"经"本来是线的名称,许慎《说文》说:"经,织纵丝也。"这是"经"字的本义。古人用刀当笔,用竹片当纸,文字刻在竹片上的叫做"简",编连几个竹简在一起的叫做"册"。用什么东西去编连它呢?用经;"经"是"册"的一种材料,因此古人就用"经"字代表"书籍"的通名。《庄子•天运篇》说:"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荀子•劝学篇》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庄子所说的"六经",就是"六种书"的意思。荀子所说的"诵经",就是"读书"的意思。汉代"经"字的含义扩大了,作为"常法"用,班固《白虎通》说:"经,常也,法也。"这是引申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学说,单独提倡孺术,认为孔子整理过的书,可以为人们常法,尊它为经;借以宣扬封建教化,加强思想统治,巩固政权。并设立"五经博士"的专门官职,确定《诗经》的名称。后人就这样沿用下来了。
《诗经》又称为《毛诗》,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汉时保存、研究《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人申培公传《鲁诗》,齐人辕固生传《齐诗》,燕人韩婴传《韩诗》,毛亨、毛苌传《毛诗》。前三家诗都先后失传,只存《韩诗外传》。我们现在读的《诗经》,是毛公传下来的,毛亨作诗注,叫做《毛诗故训传》,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关于四家诗留待最后一章详述)古代诗歌原来没有题目,到写定整理以后,才加上题名的。题名多半从诗句中摘取:选取诗第一句里一个字傲题目的如《氓》、《绵》。选取二字的,如《关雎》、《生民》。 选取第一章全句的,如《叔于田》、《维天之命》。有的从一章中摘取二字的,如《汉广》、《褰裳》。有的摘取诗中不相关联的两个字联合为题的,如《韩奕》、《召昊》。至于不从诗句中摘取而另加上篇名的,为数极少,如《雨无正》、《酌》。因此,《诗经》里的篇名有些是相同的,如《扬之水》、《羔羊》有三篇,《柏舟》、《谷风》有两篇。
《诗经》里的作品是按《风》、《雅》、《颂》三部分来编排的,各部分的篇数是这样的:《风》有十五国风:《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风》十九篇,《鄘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魏风》七篇,《唐风》十二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风》四篇,《曹风》四篇,《豳风》七篇。共计一百六十篇。《雅》、《颂》两部分诗,以十篇为一组,用这一组的第一篇诗命名,如《小雅》从《鹿鸣》到《南陔》十篇,称为《鹿鸣之什》。不够十篇的就不立什,如《鲁颂》、《商颂》。零数的诗,便包含在最后的什内,如《荡之什》就有十一篇。《雅》分为《小雅》、《大雅》,《小雅》八十篇(内含有目无辞的"笙诗"六篇,实际上是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二雅》共计一百十一篇(实际上是一百零五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三颂》共计四十篇。全部《诗经》共计三百零五篇。
什么叫做风、雅、颂呢?古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标准来为《诗经》分类呢?这个问题,旧说认为"笙诗"是用笙的乐器来伴奏的诗,原来是有辞的,后来失传了。朱熹不信此说,认为它们原来有声无辞,是笙乐的名字,在唱诗的时候,插入吹奏。时代久远,史缺旁证,至今还没有定论。
汉以来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风、雅、颂代表诗歌的不同作用,风能起讽刺、教化的作用,用曲折、机巧的方法来进行劝谏;雅是"正"的意思,用正言来述说政治的废兴;颂是"容"的意思,用歌舞来形容周王的"盛德",并告诉神明。也有的认为风、雅、颂代表作者的不同阶级和诗篇的不同内容。风的作者是一般老百姓,内容是男女言情之作;雅、颂的作者是上层人物,内容是描写朝廷宴飨和郊庙的祭歌。经过一千多年的纷争、探索和近代一些学者的研究,逐渐证明以上这两种说法都不符合风、雅、颂的本义和《诗经》分类的原意;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风、雅、颂都是乐调名,《诗经》的分类是以音乐为标准的。宋代的郑樵在《六经奥论》中说:"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就是"土调"的意思。《大雅•崧高》说:"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朱熹注:"风,声。"这三句的大意是:尹吉甫作一首歌,他诗的内容意义很伟大,它的土调儿极好听。《左传》鲁成公九年 说:"锺仪操南音",范文子称赞他:"乐操土风,不忘旧也。"按范文子所说的"土风",即指"南音"而言,称赞锺仪弹奏自己乡土的乐调。《山海经》说:"太子长琴,始作乐风。"郭璞注:"风,曲也。"由此可见,古人所谓"风",多是指声调说的。郑风,就是郑国的调儿;齐风,就是齐国的调儿;都是用地方乐调歌唱的诗歌。好象现在的申曲、昆腔、绍兴调一样,它们都是带有地方色采的声调。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不同地方的乐调。《雅》是秦地的乐调。 周、秦同地,在今陕西。周的都城在陕西省西安西南,古代叫做"镐"。这地方的乐调,被称为中原正声。按"雅"字《说文》作"鸦",鸦和乌古同声,乌乌是奏调的特殊声音,所以称周首都的乐调为雅,好象现在人叫北京的乐调为"京调",叫用京调歌唱的戏为"京戏"一样。《左传》鲁昭公二十年说:"天子之乐曰雅。"风、雅的区别,好象现在俗调和京调的区别一样。雅乐又有《大雅》、《小雅》的分别,朱熹说:"小雅,燕飨之乐也;大雅,朝会之乐。"
《诗说》说:"大、小二雅,当以音乐别之,不以政之大小论也,如律有大、小吕。"余冠英同志《诗经选》说:"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无所谓大小,后 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以上三说都没有什么确证 ;所以,到现在为止,关于大小二雅的区别还没有得到圆满可信的解释,但它们 属于音乐性质的区别是没有疑问的。颂,古代就是"容"字,阮元翻作"样子" ①,即"表演"的意思。颂不但配合乐器,用皇家的声调歌唱,而且带有扮演、 舞蹈的艺术。它和风、雅不同,风雅只清唱,歌辞有韵,声音短促,迭章复唱。 颂诗多无韵,由于配合舞步,声音缓慢,多不分章,这就是颂乐的特点。②还有人提出,《周南》、《召南》的"南"和雅、颂都是古代乐器的名字。郭沫若《 甲骨文字研究•释南》说:"可知卜辞之'八南九南',或'一羊一南',实即 '八铃九铃',或'一羊一铃',《小雅》之①阮元《研经室集•释颂》说:"颂字&即容字也 ,故《说文》:颂,貌也。……容、养、羕一声之转,……所谓商颂》、周颂》 、鲁颂者。若曰商之样子,周之样子,鲁之样子而已。……《三颂》各章,皆是 舞容,故称为'颂'。若元以后欢曲,歌者舞者与乐器全动作也。"②从王国维 《观堂集林说•周颂》说。'以雅以南',《文王世子》之'胥鼓南',实即'以雅以铃",'胥鼓铃' 也。"郭先生的意见,认为甲骨文的"南"字,是象形字,象铃形状的一种乐器 。这是很有可能的。章太炎《大雅小雅说》说:"郑司农注《笙师》曰:'雅状 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两纽疏画。'"另外《三才图会》里也有"雅"的图样。雅确实是古代一种乐器的名字,章说也是可信的 。张西堂《诗经六论》说;"从文字通假上看,古字'颂'、'镛'通用。《仪礼•大射仪》'颂罄东西'注:'西方钟罄谓之颂,古文颂为庸。' 《周礼• 眡瞭》'击颂罄笙罄'注:'颂或作庸。'《书》'笙镛以间',正作'镛'。 "张先生的意思,颂宇古时候与庸字通用,庸即镛,是一种奏乐用的大钟,就是《大雅•灵台》"賁鼓维镛"的镛。这是一种新的见解,介绍给大家作个参考。但是我们要注意,即便南、雅、颂都是古代乐器的名字,到了编辑《诗经》的时 候,这些乐器名字已经都演变为乐调名字了。郭沫若说:"《诗》之《周南》、《召南》、《大小雅》,揆其初当以乐器之名,孽乳为曲调之名,犹今人之言大 鼓、花鼓、鱼琴、简板、梆子、滩簧耳。"这个意见是很精辟的。 
风、雅、颂虽以音乐分,但风既是地方的乐调,其配合的歌词,多半是里巷歌 谣言情之作,既是民歌,当然会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内容与其艺术特点。风诗亦有贵族作品,它流传于民间,得到了人民的广泛传诵和批准。《小雅》中也有民歌,如《谷风》、《采薇》,它可能产生于陕西的郊区,用该地的调子歌唱的,故列入《雅》中。《颂》则全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之作。所以《诗经》虽以音乐分类,但这种分类是和诗歌的思想、艺术密切相关的。此外,在这里还要介绍一 些与《诗经》有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在以往研究《诗经》的著作中是随处可见的 。诗之六义:风、雅、颂都是从音乐上得名的,古代的《诗经》整理、编订者们 即按此标准将诗篇分类,于是这三种乐调便成为《诗经》中三种不同的体裁。
另外,《诗经》还有三种杰出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赋、比、兴,《毛序》将风、雅、 颂、赋、比、兴放在一起,统称为诗之"六义"。四诗:有人主张《周南》、《 召南》是独立的部分,不能算在《风》里,应该和《风》、《雅》、《颂》并列,叫做"四诗"。倡《二南》独立的,开始于北宋苏辙的《诗经传》,当时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南宋王质和程大昌才正式承认。王质在《诗总闻》里将《诗经》分为《南》、《风》、《雅》、《颂》四部分, 他说:"南,乐歌名也。见《诗》'以雅以南",见《礼》'胥鼓南',见《春 秋传》'舞象箾南龠',大要乐歌名也。"程大昌《诗论》从其说,论据和王质 说的差不多。到了清代,顾炎武、崔述起来响应。顾炎武《日知录》说:"《周 南》、《召南》,南也,非风也。"崔述《读风偶识》说:"南者,诗之一。 "近代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释四诗名义》和陆侃如、冯沅君《诗史》都 主张《二南》独立说。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魏源《诗古微》、胡承珙《毛诗 后笺》开始反对《二南》独立,他们的理由约有三点;一、《周官》说的"六诗 "和《毛诗》说的"六义",都没有提到南。二、南是地名,不是乐名。三、《 左传》叫《召南》的诗篇《采蘩》、《采蘋》做"风"。以上两派的意见,都有根据,各言之成理。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考证得很清楚,认为"南"是古代 国名,见于《世本》等书。他又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引《韩诗•周南序》说: "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证明"南"确实 是古代地名。周成王把南国分给周公旦、召公奭做采邑,采邑不是国,不能加上"风"的称号,所以编诗的人就用采邑地名周南、召南做诗的标目。其实南既然是地名,自然也有它的地 方乐调,列在《风》里,并没有不妥之处,又何必独立呢?《毛序》还有一种" 变风变雅"的说法,他说:"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是从它产生的社会根源立论的。马瑞辰加以说明,他说:"盖雅以述其政之美者为正,以刺其政之恶者为变也。"他认为正风正雅是歌颂 统治阶级的诗,变风变雅是暴露统治阶级的诗;这是从诗的性质立论的。郑玄将《二南》二十五篇列为正风,《邶风》至《豳风》十三国列为变风。《鹿鸣》至 《菁莪》十六篇列为正小雅,《文王》至《卷阿》十八篇列为正大雅,《六月》 至《何草不黄》五十八篇列为变小雅,《民劳》至《召昊》十三篇列为变大雅。他们所谓"变",是对"正"而言,认为暴露统治阶级的诗是不正的。实际上 《诗经》里一些讽刺诗和爱情诗都是好诗,这不是把许多好诗故意贬低了吗?他 们所谓正风的《二南》中的《羔羊》,不是一首讽刺暖衣饱食的剥削者的诗吗?《野有死麕》,不是反映爱情和礼教的矛盾的诗吗,毛、郑正变之说,从诗的内容看来,是矛盾百出的。所以,我们今天对传统的"风雅正变"说,只能作为参考,切不可被它所束缚鲁诗、毛诗、齐诗又有四始之说。鲁说见《史记•孔子世家》,他说:"《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司马迁认为每种体裁的第一首诗就是"始"。《毛序》 说:"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正也;言王政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大雅焉,有小雅焉。颂者,美 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毛序》所说的 "始",可能就是指"正诗"而言。成伯玙《毛诗指说》解释《毛序》这段话说 :"诗有四始。始者,正诗也,谓之正始。"他所谓正,就是对变风、变雅说的 。齐说见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之《诗纬》,他说:"《大明》在亥为水 始,《四牡》在寅为木始,《嘉鱼》在巳为火始,《鸣雁》在申为金始。"按以 上三说,鲁说以《风》、《雅》、《颂》的第一篇诗为始,还有可取之处。毛说 以《风》、《雅》、《颂》正是始,那是个人的脆测。齐说以阴阳五行说明四始,是一种迷信无稽之谈,更不足信。我们研究《诗经》 者,知道有"诗之四始"这一术语就够了。
第四章、采诗说、删诗说和《诗经》的形成
从漫漫几百年间流传下来的,在茫茫儿千里中产生出来的,又出自各种各样的男女老少之口的诗歌,是怎样搜集、编订成为一本完整的《诗经》的呢?关于它的来历,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即"王官采诗说"和"孔子删诗说"。
一、王官采诗说。
《诗经》中的一部分诗是民歌,据古书说,这是周王朝派出专门的官员到各地去采集的。官员的名称,各书不同,如"行人"、"遒人"、"轩车使者。人使者"等;但他们"采诗"的职务是相同的。古书对采诗的制度怎么说呢?
(一)《左传•鲁襄公十四年》引《夏书》云:'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 谏。"杜顶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徇于路,求歌谣之言。"按《夏书》指逸书《胤征》篇,可证道人的官积,在左丘明以前就有。
(二)《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说文》".,古之遒人,以木铎记诗言。读与'记'同"。宋翔风《孟子赵注补正》:"《孟子》:'王者之迹熄', '迹'当作'.'。言王国无遒人之官,而诗遂亡矣。后人多闻'迹',寡闻'',故改.为迹。"按许填和宋翔凤解释孟子所说的"迹熄"二字,是正确的;采诗遒人官职废止以后,诗歌就没有了,接着就产生《春秋》这一部书。可见孟子也说到遒人的官职。
(三)刘歆《与扬雄书》:"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 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 人"就是"遒人",它和"使者","行人。"同实而异名。
(四)《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乐,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牅户而知天下。"《汉书•艺文志》:"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五)何休《春秋公羊传注》:"男女有所怨恨,想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二、孔子删诗说。
孔子删诗说,在汉代以前的书上没有记载。到了汉代,有人认为王官到民间采的诗非常多,现存的《诗经》,不是太师保存的旧本,是经过孔子删订过的。这种说法,始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来班固继承了司马迁之说,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宋欧阳修更发展了《史记》、《汉书》的说法,归纳出孔子删诗的删章、删句、删宇的三个原则①,顾炎武则进一步为孔子不删"淫诗"作辩护②。可见一般学者,是如何崇奉《史记》、《汉书》孔子删诗之说了。首先怀疑孔子删诗说的,是汉代的孔安国,他认为古代诗歌决不会有三千多篇,孔子决不会删去十分之九。③孔颖达、朱熹也不赞成删诗说,《正义》说:"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①参见《诗本义》②参见《日知录•说四诗》③参见吕祖谦《吕氏家塾读书记》引篇多矣。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 ,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朱矗说:"人言夫子删诗,看来只采得许 多诗,夫子不曾删诗,只是刊定而己。""当时史官收诗时,已各有编次,但经 孔子时,已经散佚,故孔子重新整理一番,未见得删与不删。" ①到了清代,学者纷纷起来剖析,证明孔子井没有删诗,只有订正乐调的功绩;可以朱彝尊、 赵翼、崔述为代表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孔子在《论语》中常说: "诗三百",可见三百篇早就是定数,不是孔子删后定的。(二)如果古代真有 三千多篇诗,被孔子删去十分之九,那么在先秦古书中一定会提到许多逸诗,但 实际上逸诗只有二三十分之一,可见孔子不曾删诗。
(三)《史记》上所说孔子 删诗只"取可施于礼义"的。现在《诗经》中还保存着的"淫诗",孔子为什么 不删削?逸诗见于《仪礼》的,如《肆夏》、《新宫》,都被王朝所采用,认为 "可施于礼义"的,孔子为什么要删削这些合礼的诗?①朱彝尊《经义考》引。 
(四)吴季札到鲁国参观周乐,鲁叔孙穆子让乐工为他唱诗,乐工演奏歌舞的 十五国名与风、雅、颂的次序,和今本《诗经》相同,那时候孔子才八岁,不可能删诗。
(五)古代外交家常常在宴会上"赋诗言志",有时让乐工歌唱诗句,借以表达他们的意图、态度,所以他们必定有一个基本相同的本子。如果诗真有三千多篇,当时的士大夫和乐工记不了这么多的诗。
(六)孔子自己没有说过删诗的话,只说'诵诗三百"。删诗之说,是司马迁说的。学者不信孔子自己说的话却信别人的话。的确,我们研究《诗经》的人,应该信孔子自已说的话。孔 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①孔子对《诗经》曾作核 定乐谱的工作,他在"正乐"方面是有功绩的。据赵翼《廿二史劄记•<史记>有 后人窜入条》的考证,说明《史记》是有后人窜改的地方。关于孔子删诗这一段 记载,可能也是后人窜改过的。总之,学者参加怀疑删诗说的论争,理由充足,已经取得胜利,没有什么人再会相信它了。①《论语•子罕》  
孔子删诗说既不足信;那么到底是谁去整理、加工,成为现在这部《诗经》集子呢?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简单地谈谈诗经》中说:"《诗经》虽是搜集既成的作品而成的集子,但它却不是把既成的作品原样地保存下来。它无疑是经过搜集者们整理润色的。《风》、《雅》、《颂》的年代绵延了五六百年。《国风》所采的国家有十五国,主要虽是黄河流域,但也远及子长江流域。在这样长的年代里面,在这样宽的区域里面,而表现在诗里的变异性却很少。形式主要是四言,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音韵差不多一律。音韵的一律就在今天都很难办到, 南北东西有各地的方言,音韵有时相差甚远。但在《诗经》里面却呈现着一个统一性。这正说明《诗经》是经过一道加工的。"郭先生的愈见非常正确。为什么呢?因为古书中记载的逸诗,多半是长短句,如《左传•昭公十二年》的《祈招》:"祈招之倍倍,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 饱之心。"再看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及江有浩的《诗经韵读》二书,足够证明 《诗经》的用韵完全是统一的,不带地域性的色彩。
但是加工者是谁?先秦史传没有直接确实的记载,无法证实。我们只能从诗歌的保存者和诗歌和乐舞的关系这两点去探索,认为对诗歌进行整理和加工的还是以太师和乐工们为最有可能。《国语•鲁语下》:"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正考父是春秋朱国的大夫,商之名颂,即《诗经》中的《商颂》(现在只存五篇),有人解释校为"校对",就是正考父觉得保存在宋国的商颂,可能有错字或残缺,到太师处去校对一下,或者到太师处校正乐调。有人解释校为"效",效是献的意思。这说明正考父自己作了十二篇《商颂》献给周太师。不管如何解释,都够证明周太师是当时诗歌的保存者 。《左传•鲁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他为什么统称风、雅、颂为"周乐"呢?因为每篇诗歌都有乐调,是由周太师配乐、保管的。《礼记•王制》的"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食货志》记载行人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乐"。可见太师确是掌管当时诗乐的王官。《周礼•春官》有"太师教六诗",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的话,可见乐官不但是诗歌掌管者,而且还要承担教学诗乐的工作。从上看来,太师和乐工们可能就是诗歌的整理和加工者,其中包括民间歌谣、文人创作以及庙堂乐章。朱自清在《 经典常谈》中对此作过一番总结性的解释,他说:"春秋时,各国都养一班乐工,象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各国使巨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除了这种搜集来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算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大师们保存下这 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他的解释,虽合《诗经》成书的历史情况,但不够全面。朱先生只说各国的太师和乐工是搜集和保存诗歌的专员,而忘记提周王朝的太师和乐工,他们是《诗经 》和周乐的编订和保存的主要人物。高亨先生在《诗经选注》中说:"周王朝的领主为了充实音乐,为了祭祀鬼神,为了夸耀功业或别种目的,作成诗歌,交给乐官。《周颂》里应该有些诗篇是出于这个来源。
第二,王朝乐官为了给领主服务,尽到他的责任,留心搜集诗歌,《小雅》、《大雅》及《王风》里应该有些诗篇是出于这个来源。第三,诸侯各有乐官,掌管他本国的诗歌,诸侯为了尊重王朝,交换 音乐,派人把乐歌献给王朝。《王风》外的十四国风及《鲁颂》、《商颂》里,应该有些诗篇出于这个来源。……通过上述的三个来源,诗歌集中在周王朝乐官的手里,并逐渐地增加起来,前后经过五百多年乐官们的编选,才算完成了这部 书的编辑工作。"高先生根据古书关于乐官的记载,叙述《诗经》编订成书的过程,突出周王朝乐宫的主导作用,是符合当时历史情祝的。我以为《诗经》中的民歌,是王官到民间采来的。贵族文人的创作和祭祀燕飨乐歌,是公卿列士献的,保存于官府,都是由太师所掌管。到了春秋时代,诸侯间交际频繁,一般外交家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加强他们外交的辞令,常常引用诗歌的章句,来表达本 国或自己的态度和希望,使其语言含蓄婉转而又美丽,形成当时上层人物学诗的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周诗可能即在春秋士大夫训练口才的普遍要求下,乐官不断地加工配乐,逐渐地结成了一本教科书。《左传》和《国语》是春秋时代最可靠的史料,据后人统计,《左传》中引诗的句子,约有二百五十条,百分之九十五的诗都见于《诗经》,可见春秋时已有固定的教本了。
第五章、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上面说过,《诗经》原来的分类,是古代乐师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按诗歌的声调划分的。我们现在为了便于分析,依据诗的内容,参照解放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的一般意见,将三百篇分为下列八类:
一、劳动生产的诗歌
《诗经》里反映劳动生产的诗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劳动人民在耕作渔 猎中直接的歌唱,或表示劳动的偷快,如《芣苢》;或表现被剥削的痛苦,如《七月》。它们倾向鲜明,总是站在当时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倾诉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悄、愿望和要求。另一种情况,是统治阶级利用、窜改民歌,作为自己的歌唱,如《载芟》、《良耜》等。它们的倾向性也不问 可知,总是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把农民辛劳所创造的财富,说成统治者祖先的功劳,并希望农民更加致力于生产,以让他们剥削到更多的东西。《豳风•七月 》错综复杂地叙述了豳地农民一年四季无休止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各个季节的物候变化,是一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织着的周民劳动生活的图画。七月流火,七月火星向西方,九月授衣。九月缝衣女工忙。一之日觱发,冬月北风辟拍吹,二之日栗烈,腊月寒气刺骨凉。无衣无褐,粗细布衣都没有,何以卒岁。怎样过冬心悲伤!三之日于耜,正月赶快修农具,四之日举趾。二月大伙下田忙。同我妇子,约我老姿和孩子,馌彼南亩,送饭南盲喷喷香,田畯至喜。田官老爷喜洋洋。
…………农民们将自己一年从事劳动的项目,悲惨的生活境遇,磋叹感伤的情绪,作了分月的、铺叙的、对比的描绘。种田、蚕桑、漬麻、织染、制衣、打猎、酿酒、修建房屋、藏冰等工作,都由农民负担。《汉书•食货志》叙述那时女工生活说:"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织,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这就是说,妇女每日要工作十八小时,男子更可想而知了。他们养活了领主,养活了当时全社会人,但劳者不获。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在凛烈的寒冬里,是"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吃的是一些苦菜葫芦,住的破烂的茅屋,四面透风,老鼠横行。妇女们还要被公子们劫虏侮辱;农夫们还要为豳公祝寿,被迫高呼"万 寿无疆"。可见,《七月》诗的主题,是反映当时农民的劳动负担和被剥削压迫的悄况。它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反映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这种对抗性的矛盾,是绝对不能调和的。但是在诗中为什么充满了悲叹情绪,而没有对剥削者直接的斥责、愤怒的爆发呢?《七月》诗产生于西周初年,由于田制的改革,那时的政权还相当巩固,阶级矛盾还没有尖锐到爆发成为起义的程度。所以这诗末章,叙述到了一年终了,领主还假惺惺地叫一些农民到公堂上一起喝酒,举觞向豳公祝寿,祝他"万寿无疆",让他们永远剥削下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阶级社会里的劳动人民,不但受统治阶级物质上的剥削,而且还要受到精神上的统治。《周南•芣苢》再现了活泼愉快、健康美丽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们三五成群地在平原旷野上,兴高采烈、载歌载舞地 采取芣苢。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精确地适应着采取芣苢劳动的节奏和韵律的。文艺和劳动的密切关系,可以从这首诗得到证明。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采之。决点把它采些来。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有之。决点把它采得来。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掇之。快点把它拾起来。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捋之。快点把它抹下来。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袺之。快点把它揣起来。采采芣苢,车前子哟采呀采,薄言撷之。快点把它兜回来。
这首诗从劳动的发展过程,表现了心理的发展过程。不断的采取,伴随着不断的歌唱,越采越多,越采越有劲,越唱越高兴。语言的反复,篇章的重叠,表现了这些劳动妇女们对劳动的热爱。劳动过程的次序是这样的:最初是发动同伴们去采,到了目的地,是先拾取地上的,再抒取枝上的,先用手拿着衣襟去兜,后来越采越多,就把衣襟结在衣带间了。心理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这首诗歌的特点。但诗句比较简单,每章只换两个字,还保存着原始劳动诗歌的形态。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焉。"他对这首诗的评语,是比较确切的。狩猎是周代人民劳动的一个项目,《诗经》里反映当时人民狩猎生活的,有《周南》的《騶虞》和《齐风》的《还》(古与"旋"通)。《騶虞》是写人民在野地里打猪打野兽的诗。《还》是写两位猎手在打完狼后相遇于峱山,彼此称赞射击手艺轻巧的诗。《秦风》的《驷驖》,《郑风》的《大叔于田》两首诗,都是赞美贵族善猎者。秦公打猎有车马和随从者的排场,打完猎之后,又到北园去休息游玩。《大叔于田》是描绘大叔射箭、驾车、搏虎、逐兽的壮勇,猎后态度的从容。他们都是以狩猎为游戏之一,和人民歌唱自己劳动生活的诗篇,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诗经》民歌里全面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诗歌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当时的农奴一年到头忙着耕种服役……哪里还有心肠来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作正面的全面的描写与歌咏。"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诗歌的素材是由劳动派生的;难道因为忙于耕种就不歌唱了吗?绝对不是的。我以为《诗经》民歌无疑曾被贵族文人整 理删改过,而反映农业生产劳动的诗歌之被删掉,可能是因为统治阶级曾窜改民 歌作为自己的歌唱,如《周颂》中的《良耜》、《载芟》等。如果保留这一方面 内容的民歌,则将与《雅》、《颂》中农事诗雷同。《良耜》是一首秋收后报答土神、谷神的祭歌,前七句写农夫下田播种,妇子送饭。后五句写耕耘施肥。中七句写收割藏库。末四句写祭祀社稷。读后我们好象看见许多农民戴着斗笠,手握农具,在辛勤地播种、除草、施肥、收割、藏库,有些妇子,手持大筐小筐在送饭,真是一幅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集体农业生产的图画。诗的语言质朴、生 动,与《周颂》其他各篇的风格迥异。诗中提到"百室盈止",据郑玄解释"百 室,一族也",是原始时代聚族耕种的形态,生产者即占有者。诗中反映的集体劳动情调是明快的,没有农奴对待劳动的怨愤心情。因此,这首诗和《周颂》中另一首祭歌《载芟》,很可能是周初作颂者将原始时代的劳动诗歌,改头换面而成为祭祀社稷的乐歌。宋朝王质《诗总闻》已道破其中秘密,他说:曰两诗(《 载芟》、《良耜》)皆称'实函斯活',此非习知田野、深探物情,不能道此语也。"到清朝,黄仲松《诗疑辨证》又提出疑问说:"此诗既歌于耕籍时,又歌以祭社授。是周公制作之际,才华已蝎,为此通套乐章,开后人圆机活法之径耶?"王、黄二人对这两首诗的看法是有意义的,值得重视。《小雅》里也有一些诗是写农事的。如《甫 田》篇:曾孙之稼,周王庄稼高高堆,如茨如梁:就象屋顶和桥梁;曾孙之庾,周王粮囤只只满,如坻如京。就象小丘和山岗。乃求千斯仓,造起仓库成千座,乃求万斯箱。找来车箱上万辆。可见当时农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了。另一篇《大田》更进一步写到把蝗虫丢到火里去,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已经认识到蝗虫的害处和它赴火的特性,知道用火烧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据说唐代人民继承了这种捕蝗法,只汴州一地,捉蝗十四万担。  
《小雅》里还有一首牧歌《无羊》,细致地刻划了牛羊的众多、动态壮健和驯良,并赞美牧人畜牧的技术高明。诗的第二章:或降于阿,有的牛羊下山坡,或饮于池,有的喝水池边过,或寝或讹。有的蹦跳有的卧。尔牧来思,你的牧童儿来啦,何蓑何笠,戴着笠帽披着蓑,或负其餱。有的还带干懊模。三十维物,牲口毛色几十种,尔牲则具。供您采用真够多。描写牧场上人畜的动态,栩栩如生,十分生动。同样是描写牲口的诗,《鲁颂•駉》铺陈鲁国僖公牧马之盛,就显得文字呆板,远不及《无羊》来得有神彩。但是《雅》、《颂》中的农歌和牧歌,经过统治阶级的窜改,所以主题思想同民歌本身就大不相同。如《 载芟》末节说:匪且有且,耕作不从今日始,匪今斯今,丰收并非破天荒,振古如兹。从古到今就这样。《无羊》的末章说大人占之:请人占卜说许细 :"众维鱼矣,"煌虫变成鱼,实维丰年;丰年兆头真可喜;旐维旟矣,龟蛇旗子变鹤旗,室家溱溱。" "添儿添女更言利。"将年成丰收,归功于神明的保佑,而不是创造财富的人民;说牧人为领主服务,是丰年和人口旺盛的好兆头。从这类诗中,已能够看出当时的阶级斗争在文学领域里的反映。
二、反剥削反压迫的诗歌
周代初年产生的民歌《七月》、《鸱鴞》等诗,或者嗟叹无休止的强迫劳动和剥削,或者借比兴的手法来恳求领主的怜悯。诗中有悲伤,有哀怨,但是没有愤怒,没有反抗。这是因为周初的阶级矛盾毕竟还不是很尖锐,人民还存着逆来顺受的心理。到了东周、春秋时代,诸侯兼并,战火连年,再加上领主们对农民敲骨吸髓的剥削,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只有起来反抗这条路了。他们不象《七月》那样无可奈何地磋叹,也不象《鸱鴞》那样委婉曲折地诉苦;而是用匕首投枪般的语言,向统治者作英勇的斗争。《诗经》 民歌中的《伐檀》、《硕鼠》、《葛屦》、《行露》等,就是它的代表作。《伐檀》第一章说:坎坎伐檀兮,晦呵晦呵砍植树,寘之河之干兮,放在河边两岸 上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清起波浪。不稼不穑,你不种田不收割胡取禾三百廛兮?为啥聚各三百房?不狩不猎,你不出狩不打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为啥猪孩挂你院?彼君子兮,那些大人老爷们,不素餐兮!不是白白吃闭饭!一群在河边砍伐檀木替领主造车的农民,在挥汗如雨的当儿,猛抬头看见堆满了五谷的大仓库和挂满了野兽的大庭院,想起自己用血汗换来的劳动果实,就这么白白进了袖手坐吃的领主家里,不禁唱出了愤恨的歌声。"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这两个问题提得多么尖锐!与其说这是提问,但不如说这是揭露;尖利地反问嘲 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强烈地表现出这些伐檀者实际上也是稼枪者、狩猎者的愤怒的情绪。他们的性格是倔强的,在慷慨的歌声中,没有诉苦,没有乞怜,有的是对寄生虫的蔑视,对吸血鬼的激愤,对剥削者的仇恨,对统冶者的反抗 。《毛诗序》说:"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黄仲松说:"魏俗啬俭,而此与《硕鼠》皆刺贪。魏风至此,民何以堪乎!"他们在一定程度 上都说出了这首诗的内容实质。《硕鼠》诗说:硕鼠硕鼠,大老鼠啊大老鼠,无食我黍!不要吃我种的黍!三岁贯女,多年辛苦养活你,莫我肯顾。我的生活你不顾。逝将去女,发誓从此离开你,适彼乐土。到那理想新乐王。乐土乐土,新乐土啊新乐土爰得我所。才是安居好处所。《鲁诗》说:"履亩税而《硕鼠》作 。"什么叫"履亩税"呢?《左传•鲁宣公十五》提到"初税亩",何休《公羊注》:"除去公田之外,又税私田之十一。"可见履亩税是除去劳役地租税外,再加上私田的实物地租税。春秋时,鲁国首先实行这种双重税,后来《硕鼠》的产生地魏国也实行了。履亩税承认土地私有,虽在历史上有进步意义,但对人民来说,不过是增加税收,以新的剥削代替旧的剥削罢了。诗人将领主比作贪婪的大老鼠,不堪忍受了,想到那个没有耗子的"乐土。"去。可是天地茫茫,哪有这样的乐土呢?这只能是一种迷人的幻想而已。郭沫若先生解释得很好:"哼!哪里知道竟出乎意料之外,耗子是随处都有的,乐土纵找遏天下都寻找不出。" 所以诗人在最后只能叹息说:乐郊乐郊,乐郊啊乐郊,谁之水号!有谁去过只长号!《诗序》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贪而畏人",确实说出了剥削阶级儒弱而又贪婪的本质。《硕鼠》是当时劳动人民反剥削思想的集中表现,我们祖国在二千五百年前,人们就有消灭剥削制度的愿望和实现平等社会的现想,它含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因素。《魏风•葛屦》说:纠纠葛屦,破旧凉鞋缠又缠,可以履霜?怎能践路那寒霜?掺掺女手,缝衣女手细又细,可以缝裳?怎能替人缝衣裳?要之襋之,提着衣带和衣领,好人服之。请那美人试新装好人提提,美人不睬偏装腔,宛然左辟,扭转身子闪一旁,佩其象揥。拿起发又忙梳妆。维是蝙心,这个女子狭心肠,是以为刺。 作诗刺她理应当。一位在霜重露寒 的季节还穿着夏布凉鞋的穷姑娘,用她细弱的双手,辛辛苦苦地缝好一件新衣,给装饰华丽的骄贵的"好人"穿,不料那个"好人"装腔作势地还表示不满意。 贫女和富妇的对立,不就是阶级对立的一个缩影么?唐人诗云:"可怜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正是《葛屦》的续唱。《召南•行露》说:谁谓雀无角,谁说麻雀没有嘴,何以穿我屋?凭啥啄穿我的堂?谁谓女无家,谁说你家 没婆娘,何以这我狱?凭啥逼我坐牢房?虽速我狱,即使真的坐牢房,室家不足。 退婚理由大荒唐!谁谓鼠无牙,谁说老鼠没有牙,何以穿我镛?凭啥咬 穿我的墙?谁谓女无家,谁说你家没婆娘,何以速我讼?凭啥逼我坐牢房?虽速我讼,即使真的坐牢房,亦不女从。也不嫁你强暴郎。这是一位女子反抗逼婚者的自白。她何尝不想早些结婚呢?只是不愿意屈从于一个强暴者的高压。那个强暴者,甚至告状到官府,企图逼使姑娘就范,但是她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即使坐牢房,也不向你低头嫁给你!这是何等倔强!《韩诗》和《鲁诗》都歪曲地说《行露》诗中的女子,是因为未婚夫办结婚礼物不够完备而拒绝结婚,"言夫家之礼不备足也。"现在有人仍从旧说,认为 "这个善良而保守的女子,因为未婚夫家婚礼手续办得不够完备,拒绝成婚,以致吃官司。她还是守礼持正,反抗压迫,必死不往,做了这首诗表明自己的意志"。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崔述说得好:"所谓礼未备者,仪乎财乎?仪耶?男子何惜此区区之贿而甘入狱?婚娶而论财又何足取焉。揆之情理,皆不宜有。细详诗意,但以为势迫之不从,而因致造谤兴讼耳。"他确能攻破《韩诗》和《鲁 诗》对此诗的曲解,并说出《行露》的真正主题思想所在。
  
三、反映战争摇役的诗歌
《诗经》中抒写战争的诗篇是很多的。周统治者进行的战争,有抵抗玁狁、蛮族、徐方、淮夷等少数民族侵扰的正义战争,这是为人民所支持拥护的。春秋时代,诸侯间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战争,这是为人民所深恶痛绝的。因此在《诗经》反映战争摇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听到战士们同仇敌忾的高歌,也可以听到士兵对穷兵黩武的怨恨《豳风•东山》是《诗经》中有名的诗篇,它是一位跟随周公东征三年幸获生还的兵士,在归途中的歌唱。周武王即位,他的兄弟管叔、蔡叔勾结殷人的后代武庚在东方叛乱,周公带兵去征讨,三年之后才班师回朝,那是公元前一〇六一年的事。这次战争虽为历史学家所肯定,但它带给战士们的,却依然是妻离子散和田园荒芜的悲哀。我徂东山,从我远征到东山,慆慆不归。久久不归岁月长。 
我来自东,今天我从东方来,零雨其濛。细雨透波倍凄凉。我东曰归,我刚听说要回乡,我心西悲。想起西方心悲伤。制彼裳衣,缝好衣裤平时装,勿士行枚。不再含枚上拢场。这位诗人在濛濛细雨中跋涉归来,想起再也不用过那枕戈待旦、含枚疾行的军中生活了,心中不禁漾起阵阵喜悦。平时是多么盼望回家,但当真的要动身回家了,却又想起家乡不知怎么样了,反而产生了隐隐的忧思。这种又喜又忧可怀可畏的矛盾心情在归来的途中就变得更复杂了。果臝之实,瓜篓结子没人管,亦施于宇。蔓延挂在房檐上。伊威在室,屋里潮虫满地跑,蠨蛸在户,门前喜蛛结成网。町疃鹿场,田地变成养鹿场,熠耀宵行。夜萤发着闪闪光。不可畏也,家园荒凉怕不怕,伊可怀也,越是荒凉越难忘。沿途的农村十室九空,一片荒芜,想起自己的家园,也许也变得伤心惨目了吧?但是,家乡毕竟是家乡呵,再荒凉也抹不淡征人的思恋。何况家里还有新婚而又久别的妻子呢。他想象着妻子在家里等着夫君早早归来,想起了三年漫长而痛苦的相思,回忆起当初新婚燕尔的情形,那时候小两口是多么美满,而今三年过去了,妻子怎么样了呢?有没有因灾荒饥寒而死去?还是逃亡到他乡去了?有没有被贵族强抢了去?还是另外嫁人了呢?"其新孔嘉,其归如之何?"越是走近家门,越是胡想得多,正是唐人所谓"近乡情更胆怯,不敢问来人"的心情。全诗的气氛是悲凉的,农村的景色是凄惨的,通过战士亦喜亦悲、可畏可怀、思往度今的典型情绪,反映了社会的典型现象,那就是战争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诗序》说这首诗是大夫赞美周公,是兵士乐其室家,是人民忘死从征。这种粉饰现实、歪曲现实的解释,同诗的实际内容实在是差得太远了。《邶风•击鼓》是被卫国统治者州叮派到宋 国的戌边兵士所作。《左传•鲁隐公四年》:"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可见州吁是个好战者。他为了联合宋、陈、蔡三国的军队共同伐郑,所以先派军队为有旧怨的宋、陈二国做和事佬。诗中的孙子仲,是当时州吁派往宋国的带队将军,而这位《击鼓》的作者,就是不幸被拖入这场兵役的一位战士。从孙子仲,跟随将军孙子仲,平陈与宋。调停纠纷陈和宋。不我以归,回家没有我的份,优心有忡。留守南方真苦痛。他斥责孙子仲不让大家回国,害得他整天心绪不宁,竟然忘了自己的住处,丢了从征的战马,后来总算在树林里 找到了。在这当儿,他忽然想起临别时对妻子的誓言:死生契阔,死生永远不分离,与子成说。 对你誓言记心里。执子之手,我曾紧紧握你手,与子偕老。和你偕老永不离。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空话,他怨恨地对统治者说:于嗟阔兮,唉呀相隔大远啊,不我活兮!不让我们聚会啊!于嗟洵兮,唉呀别离大久啊,不我信兮!不让我们守约啊!他的凄婉呼声透露了人们对不义之战的反抗。从军不但给士兵带来了不幸,而且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他的家人。除了战争,沉重的谣役负担也使人民不堪其苦。《唐风•鸨羽》中一位长久在外服役的农民,想起不能在家耕种来侍养父母,不禁满怀怨愤地唱着:王事靡盬,国王差事没有完,不能艺稷黍,不能在家种黍梁,父母何怙?爹娘生活靠谁养?悠悠苍天,悠远悠远老天何,曷其有所!啥时才能回家乡?而在家中的父母兄弟,同样也牵肠挂肚地想念着服役的亲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唤着,如《魏风•陟岵》:嗟于子,孩子呵,行役夙夜无已!服役早晚不停忙!上慎.. 哉!回来吧,多保重,犹来无止!不要滞留在异乡!反映摇役制度之苦的代表作,还有《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丈夫服役在远方,不日不月,没日没月别离长,曷其有恬?几时团圆聚一堂?鸡栖于桀,小鸡回家上木桩,日之夕矣,傍晚西边落太阳,羊牛下括。牛羊下坡进栏忙。君子于役,丈夫服役在远方,苟无饥渴?不会受渴饿肚肠?黄昏是妻子最想念丈夫的时候。她看见小鸡进了窝,牛羊归了栏,却盼不到 久役的丈夫回家来,不由得产生了人不如禽畜的思想。作品反映了无休止的服役 制度的残酷性。诗从思妇"苟无饥渴"的惆怅的企祝,衬托出她忧虑关切的深情 和征人饥渴交加的困苦。以景写情,以思妇写征人,从她口中缠绵摇曳地唱出了人们由于播役而妻离子散的辛酸。以上几首诗,都是以分离思念的形式,反衬战 争与摇役的罪恶,但并没有意识到如何来消灭非正义战争。至于反映人民拓护正义战争的诗歌,可以《秦风•无衣》、《小雅•采薇》为代表《无衣》是秦襄公 时人民为王伐戎的军中战歌。西周末年,周幽王奢侈淫佚,他的岳父申侯勾结犬 戎打进了周都,幽王死,周地大半沦陷。这就激起人民与秦襄公的愤怒,他们有 力地打退了犬戎。王先谦说:"秦自襄公以来,受平王之命以伐戎。"又说:" 西戎弒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他指 出《无衣》为秦民所作,是很对的。岂曰无衣?谁说没衣穿?与子同袍。你我合披一件袍王于兴师,国王要起兵,修我戈矛,赶快修理戈和矛与子同仇。咱们仇人没法逃!诗人以豪爽的口吻,表示出一切困难都可克服的乐观精神和彼此互助的热情,接着又道出了慷慨从 军、共同御侮的决心。对敌人的仇恨,对战友的热爱,是从当时的保家卫国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发出的歌唱。可见正义的战争,是人民所拥护的。《采薇》是西周末周懿王时代的一首民歌。《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日:'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北方的少数民族(玁狁即后来的匈奴)经常畏扰中原,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了抵御侵略,兵士毅然随着将军拿起武器,离家远戍。诗人说:忧心烈烈,游腔忧愁似火浇,载饥载渴。又饥又渴真苦煞.我戍未定,我的防地还没定,靡使归聘。家信托谁捎回家!!王事靡盬,国王差事无休止,不遑启处。想要休息没闲暇。忧心孔疚,满怀忧愁太痛苦,我行不来。生怕从此难回家!居无定所的生活,音讯隔绝的思念,饥渴劳顿的折磨,使战士心里很痛苦,但是他又想到:岂敢定居?怎敢安心住下来?一月三捷。一月争取几回胜。岂不日戒?每日戒备怎能免?玁狁孔棘。玁狁节节进攻咱。他把战争带来的痛苦,算在玁狁头上,用夺取胜利的豪气冲淡了思家的悲伤。在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中,他终于摆脱了个人的痛苦,熬过了饥渴之劳,同"君子,一起抵抗玁狁的侵略。这正是人民认识到了正义战争的性质、认识到了抵御外侮的重要的结果。《采薇》的作者就是这样深明大义。但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得到的是什么呢?《采薇》的最后一章写道:昔我往矣,想起从前出征时,杨柳依依;杨柳依依随风吹;今我来恩, 如今回来路途中,雨雪霏霏。大雪纷纷满天飞。行道迟迟,路途遥远漫漫长,载渴载饥。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悲,想起往事大伤悲,莫知 我哀。我心哀痛谁体会!士兵们仍是忍饥挨饿,仍是悲哀无告,人民付出的太多,所得到的实在太少了。朱熹《诗集传》对《诗经》时代的战争有一段评论,他说:"兵者,毒民于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兴。"当时统治阶级的辟疆拓土,掠夺他国的财货,是用人民的血和泪以及父母、 夫妇、子女的离散换来的。唐诗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诗句,正说明在战争上,即使是历史上所肯定的周公东征、懿王伐玁狁,也会给人民带来痛苦;但统治阶级与人民利益仍有其对立的一面。所以抒写因战争而父母、子女、夫妇遭受痛苦的诗歌,当然是暴露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另一种反映人民御侮的诗篇,它是歌颂保家卫国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时社会主要矛盾是部族矛盾,阶级矛盾已转变为次要矛盾了。但是,不论如何,仍旧存在着阶级矛盾,因为战争而使夫妻家人别离、田园荒芜;这些痛苦,主要仍由广大士兵担负起来。象《采薇》、《东山》这些诗,表规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情况,并不是一些公式化、简单化的诗歌所能比拟的。
四、揭露统治阶级丑恶与残暴的诗歌
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人力物力,过着寄生的生活。他们荒淫无耻的行为,残暴的本质,为人民所鄙视痛恨。《诗经》里有一种民歌,用嬉笑怒骂的口吻,摆事实、讲道理的手法,尖锐地潞发和暴露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残暴,诗的斗争性和感染力是较强的。  
《邶风•新台》是卫国人民揭露卫宣公劫夺儿媳丑恶行为的诗。《诗序》:" 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郑笺》:"伋,宣公之世子。"按卫宣公劫夺儿媳事亦见于《左传•鲁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即伋),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左传》所记,与《诗序》正合,可见他们所说是不错的卫宣公是春秋时代一个有名的荒淫无耻的昏君,他不但劫夺儿媳,而且这个儿子伋,是他和庶母夷姜生的。当时统治阶级最喜欢宣扬人伦而宣公却是一个典型的乱伦的人物。《新台》诗说:新台有泚,新台新灿烂,河水弥弥。河水大茫茫。燕婉之求本想嫁 给如意郎,蘧篨不鲜。碰上个丑汉蛤蟆样。新合有洒,新台真高敞,河水浼浼。河水平荡荡。燕婉之求,本想嫁给如意郎,蘧篨不殄。碰上个蛤蟆没好相。鱼网之设,张网把鱼盼,鸿则离之。蛤蟆进了网。燕婉之求,本想嫁给如意郎,得此戚施。碰上个蛤蟆四不象。全诗都用 "借喻"的手法,以蘧篨、戚施(即我们现在说的癞蛤蟆)喻卫宣公的丑恶,以燕婉喻公子伋的美好。新娘描心里盼着嫁个美貌郎君,却不料半路上被这么一个丑老头劫夺了去。诗人没有点出卫宣公的名字,但了解了诗的背景,就可以明白地看出人民对卫宣公的僧恨和蔑视。统治阶级中这种乱伦的丑行又何止一人呢!卫公子顽同庶母齐姜私通,老百姓很透了他,觉得这种丑言秽行讲出来都会污嘴的。《鄘风•墙有茨》中他们唱道:墙有茨,墙上有蒺藜,不可扫也。不要扫 掉呀中冓之言,宫廷夜里话,不可道也,不可乱说呀!所可道也?还可乱说吗?言之丑也,说来真丑呀!这种无言的沉默,表现了诗人对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娟韵丑恶行径的鄙弃态度。《陈风•株林》是陈国人民讽刺陈灵公淫于夏姬的诗。夏姬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叫夏南。陈灵公同夏姬私通,日日夜夜朝着夏家跑。诗中说:胡为乎株林,他为啥呀去株林?从夏南兮?追求夏南吗?匪适株林, 原来不是去株林,从夏南兮。 追求夏南呀!人民故意以设问的口吻,问陈灵公为什么到株林去找夏南呢?下面回答说:"原来不是到株林找夏南呀!"言外之意,是找夏南的妈妈去啰!这事激起夏南的羞怒,他在陈灵公饮酒时,把这个丑恶的国王杀掉了。《鄘风•鹑之奔奔》说鹊之疆疆, 喜鹊尚且对对配, 
鹑之奔奔。鹌鹑也知双双飞。人之无良,这人鸟鹊都不如,我以为君。反而占著国君位。诗人斥责统治者连禽鸟都不如,这样富有战斗性的诗句,在《诗经 》中并不是很多的。诗人讽刺统治者的淫乱,用比兴的手法,犀利的语言斥责他们不配当君主领袖。其他如《齐风》的《南山》、《敝笱》,都是讽利齐襄公与他的同胞妹妹通奸的丑行,但是都说得比较隐晦,不象《鹑之奔奔》那样大胆。《诗经》里还有揭露统治阶级残暴的诗,例如《秦风•黄鸟》,它是秦国人民反抗残酷的用人,殉葬制度的歌唱。《诗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 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按《左传》和《史记》都记载这件事。《左传•鲁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史记•秦本纪》"缪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说与《诗序》相合。《黄鸟》一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国人对死难者的同情,对统治者的僧恨。临其穴,走到墓穴要活埋,惴惴其栗。浑身哆嗦魂魄丧。彼苍者天,啊呀老天啊歼我良人!好人丧生太凄凉!如可赎兮,如果可以把命赎,人百其身!愿死百次作补偿!通过殉葬前凄惨场面的描绘,呼天求救的控诉,百身赎死的要求,渲染了全诗悲残无告的气氛,表达了人民的强烈抗议。郭沫若先生在《中国 古代杜会研究》中说:"殉葬的习俗除秦以外,各国都是有的,不过到秦穆公的时候,殉葬才成为问题。殉葬成为问题的原因,就是人的独立性的发现。"这话是正确的。
五、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
自由恋爱结婚,是人们生活要求之一,所以风诗里情诗特别多。这一类诗,被后代学者说成了淫诗。在我们今天看来,它是真实地反映了《诗经》时代的男女关系"写 出了他们在恋爱结婚过程中各种不同的感受,恋爱、结婚与礼法制度的矛盾和妇女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管子•入国篇》说:"凡国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日鰥,妇人无夫曰寡,取鰥寡而合和之,谓之合独。"《周礼•媒氏》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统治者为了蕃育人口,规定每年春天二月作为开放月,让青年男女自由选择对象,自由同居。《诗经》中一部分恋歌,很明显地反映了当时人民恋爱、婚姻是比较自由的。《郑风•野有蔓草》可 能就是一位男子写他在仲春之月遇见一位合意的女子的诗。《郑笺》:"蔓草而 有露,谓仲春之月,草始生,霜为露也。《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他这一段话,说出了这首诗的产生时间与背景。《诗序》说:"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诗序》说出了诗的社会很源。一大批超岭未婚的男青年,在开放月里,偶然在路上遇见素不相识的女子,只要她外貌美,也就感到适合心愿,谈不上她的内心美不美了。诗的第一章说:野有蔓草,青草蔓延野地上,零露漙兮。露珠落上一团团。有美一人,那里 有位美女郎,清扬婉兮。周清目秀真好看。邂逅相遇,我们路上巧相遇,适我 愿兮!心满意足一日欢!这不是很清楚地表达这种情绪吗?第二章末二句说: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朱熹解释:"与子偕臧,言各得其所欲也。"可见在 偶然相遇的机会而获得配偶,是当时男女的共同要求。《召南•摽有梅》说:摽有梅,梅子完全落了地,顷筐塈之。拿着小筐拾取它。求我庶士,追求我的 意中人迨其谓之!趁着仲春相会吧。她在田野间看见梅子已熟,纷纷落地,已经可以用浅筐来拾取;因联想自已青春已逝,只好趁那"会男女"的时刻选择对象。这些青年男女除二月外,还参加民间的节日的集会,自由地谈情说爱,象郑国的修楔节,陈国的巫风舞,卫国的桑林祭,都是他们集合的最好机会。《郑风•溱洧》写郑国青年 男女在三月上巳节到璨惰修楔的诗:溱与洧,溱水洧水桃花香,方涣涣兮。 三月冰散流汤汤。士与女,男男女女来游春,方秉简兮。手拿蕳草驱不祥。女日:"观乎!" 女说:"咱们去看看,"士曰:"既且。" 男说:"我已去一趟。""且住观乎?"陪我再去一趟吧,洧之外,上已佳节洧水旁,洵訏且乐。" 确实好玩又宽敞。"维士与女,男男女女相依傍,伊其相谑,哈哈调笑心 花放,赠之以勺药。送支勺药表情长。《太平御览》引《韩诗章句》:"溱与洧,说(悦)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此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悦者俱往观也",按上巳是指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这个修楔的佳节,在中国古代是大家所喜爱的。三国以后,用三月三日作为修楔的节日,不再用已日。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写他在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修楔于山阴兰亭的事。可见郑国修楔之俗已传到后代了。《溱洧》是写在季春三月流水涣涣 的溱和洧的河畔,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广场上,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地手握蕳草,在橙清的水上,洗掉污秽,拂除邪恶。这是一个人民的大集会,男女杂杳,谈笑 风生,在这样一个自由恋爱环境里,大家趁这机会,找自己的对象,大胆地和情人对话、调笑、赠花、定约(勺药又名江蓠,和"将离"同音,勺和"约"同音。送勺药,表示将要离别的时候再定后约),尽情地过着一天快乐的游春生活。在游会舞蹈的自由环境中,青年男女常常借歌声来诉说自已的爱慕。《郑风•蘀兮》是一群女子要求男子带头歌唱的诗。诗人以风、蘀起兴,以风比男,以蘀比女。她希望男子象风一样,能吹到女子身上。她看见风把叶吹起来了不禁感奋地说'你带头唱吧,我来和你!"诗通过起兴、呼告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潜在的要求。
简短的二章八句,好象看见一群男女欢乐歌舞的场面,节奏嘹亮的歌声中有一对对的男女"对歌"。这是当时民间歌唱的一种流行的形式。《鄘风•桑中》是劳动人民抒写他们幽期密约的诗:爰采唐矣?在哪采集女萝呀?沫之乡矣!在卫国朝歌乡呀!云谁之思?猜猜我心在想谁?美孟姜兮!漂亮大姊阿姜呀,期我乎桑中,约我等待在桑中,要我乎上宫,留我相聚在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 送我淇水口上呀!诗人在采植物的当儿,想起过去曾和一位美女相会 的往事,唱出了这首歌声燎亮、节拍悠扬的诗篇。据后人考证,桑中亦名桑林、桑间;卫地原是殷商的首都,桑林之社原来是商汤祷雨的地方,后来成为人民祭祀聚会的场所。《墨子•明鬼》篇说:"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宋为殷后,宋人继承了他们祖先的习俗,将桑林作为男女聚会之地,其地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汉书•地 理志》说:"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 。"所谓郑卫之音早已失传了,可是我们现在朗诵这首诗,犹有余音绕梁之感。在恋爱过程中,他们在离别的日子里,伴随着的就是相思之苦。《郑风•子衿》 是一位女子想念情人的诗。它刻划一位少女悠悠不断地思念情人,站在城楼上等待,许久不见他来,急得来回地走着说:挑兮达兮, 独自来回走不停,在城阙兮。城门楼上等情人。一日不见, 只有一天没见面,如三月兮!好象隔了三月整。《王风•采葛》是一位男子想念情人的诗。他的情人是一位劳动妇女,她采集植物去了,诗人焦急地唱:"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人用简短、精练的几句话,就充分地表达了自己"长相思"的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成语,于是就流传到今天。 
在恋爱过程中,有时双方感情不够融洽或暂时不来往了,在诗篇中表现出妇女的各种不同情绪和性格。《郑风•丰》是一位女子后悔没有答应男子要求而患得患失的诗。男子走了,她怅惘地说:"子之丰兮,候我乎巷兮。悔子不送兮!" 如果情人再来的话,她一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和他一道走或嫁给他。《郑风•狡 童》是写一位女子被男子疏远的诗。她为了狡童不和她讲话和吃饭,气得唱道"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褰裳》诗人也遇到这种 情况,但她不是一人在苦恼,而以一种爽快的口吻对情人说子惠思我, 你若爱 我想念我,褰裳涉溱。 提超衣裳淌漆河。子不我思, 你若变心不想我,岂无他人? 难道没有别人么?狂童之狂也且!呆子里的呆子呵!她的性格与《丰》、《狡童》诗人很不相同,是比较爽直泼辣的家庭的和睦是建立在夫妻之间感情真挚的基础上的。《郑风•出其东门》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郑国的习俗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是比较纷乱的,男男女女常聚集在东门这个游玩的地方谈情说爱,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出其东门》的诗人独独不为那如花如云的女子所引诱,他唱了这样一首诗表明心迹:出其东门,走出东城门,有女如云。女子象云多,虽则如云,虽然女子象云多,匪我思存。不能占据我心窝。缟衣綦巾,白衣绿巾俭朴妻,聊乐我员。快乐家庭爱老婆。他忠贞不二地爱着自己俭朴的妻子,不是那种喜新厌旧、停妻再娶的人。朱熹说:"郑俗淫乱,此人能不染污俗,安其室家之贫陋。"闻一多说"缟衣綦巾,女服之贫陋者,此人自目其家室也。"他 们都正确地指出了诗的主题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对广大人民施行压迫束缚。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同样也受到各种限制和破坏。"礼"是当时统冶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史称周公制礼作乐,《礼记》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可以证明他们如何重视礼了。《周礼•媒氏》就是讲管理全国人民配偶问题的。人们结合,必须通过媒约之言,父母之命始能正式结婚。如果人们自由地谈情说爱,就会被家庭、舆论认为违礼犯法。而且,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界限也极分明。《大东》诗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中以君子和小人对举,阶级的差别是极其明显的。修好的又平又直的"周道",君子在上面走着,小人只能看看。君子和小人之间,有了一道鸿沟,不相逾越,更谈不上什么彼此恋爱结婚了。《郑风•将仲子》是一位女子拒绝情人的诗:将仲子兮,请求阿二听我讲,无逾我里,别翻我家里弄墙,无折我树杞! 别攀我家祀树上。岂敢爱之,难道我敢爱惜它?畏我父母。怕我亲生爹和娘。仲可怀也,阿二真真惹我想,父母之言,只恨爹娘要责备,亦可畏也!话儿可怕搅人肠!她在家庭、亲戚、舆论的干涉指责下,不得不沉痛地牺性自己的爱情,请求仲子不要再来找她。诗通过"呼告"的形式,刻划女主人公对不合理的礼教束缚与恋爱自由的可畏可怀的心理矛盾。《鄘风•柏舟》诗人说:泛彼柏舟,飘飘荡荡拍木船,在彼中河。飘到河中央。髧彼两髦,额前垂发那青年,实堆我仪。是我追求好对象。之死矢靡他!誓死不会变心肠娘呀!天呀!不谅人只!不体谅我的心呀!这位少女是坚决的,她对礼教的代理人母亲干涉阻挠婚姻自由的行为表示强烈的反抗,誓言、呼告,表明了她在礼教的压迫下是宁折不弯的。《王风•大车》是一位女子寄给情人的诗,她爱上了一个穿毳衣坐大车的大夫,可是她为什么害怕?为什么不敢私奔?《关雎》的"君子",爱上了采荇菜的"淑女",可是他为什么求之不得?《汉广》诗人爱上了汉水边的姑娘,可是他为什么"不可求思"?与这些可能都是当时青年男女恋爱结婚受到阶级限制的缘故,在阶级的鸿沟前面,他(她)们的爱情夭折了,只能在伤感的歌声中唱出心里的苦闷,赢得千古的同情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子即使结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男子有"出妻"的权利。《大戴礼•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这样看起来,男子如果想停妻再娶,可以任意加给妻子一个罪名,赶她出去,那是合法的事。《诗经》中如《谷风》《氓》《中谷有蓷》《遵大路》等,正反映当时出妻的情况和弃妇的悲愤。《邶风•谷风》是一位弃妇诉苦的诗。
朱熹说:"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这两句话颇切题旨。作者可能是一位渔妇,她的丈夫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农民。由于两口子的努力劳动,"既生既育",生活慢慢好起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使这个男子心也变了,于是便"燕尔新婚"(停妻再娶)、"比予于毒"(你比我象毒物似的)了。作者用农村的景物,家庭的琐事,对比、说理的手法,叙述了他们夫妇俩爱情的变化过程,从而衬托出一位被压迫被奴役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形象,也衬托出一个阴险粗暴、得新忘旧的负心汉。这是旧社会活生生的两个典型形象。象这样出妻的事,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卫风•氓》也是一首弃妇之词,诗人悔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过程。但地并不徘徊留恋,抱着"也就算了吧"的决绝态度,性格比较坚强,不象《谷风》诗人临走时还"行道迟迟"地依依不舍。她追叙未嫁时说:匪我愆期,不是我愿失前约,子无良媒。等你好媒合礼仪。尔卜尔筮,你快回去求占卜,体无咎言。卦没坏话求神帮。她意识到当时结婚不通过媒人和卜筮的合法手续是不行的。当她带着自已的财产嫁到氓家以后遭遇是怎么样呢?三岁为妇,和你结婚多年来,靡室劳突。我把家事一手挑,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勤劳动,靡有朝矣。累死累活非一期。言既遂矣,婚后生活既安定,至于暴矣。打我骂我真疾暴。兄弟不知,兄弟不知我处境,咥其笑矣。见我回家哈哈笑。经济好转,年老色衰,她就要被虐被弃了。她孤苦无告,甚至连自己的兄弟都不了解她。在这种不合理的待遇面前,她愤怒地诉说女也不爽,我是妇女没过错,士贰其行。 男人行为大差劲。士也罔极,男人胡搞没定准,二三其德。前后不一坏德行。她悲痛地告诫少女们说:于嗟女兮!唉呀年轻姑娘们,无与士耽。见了男人别胡缠。士之耽兮,男人 胡缠女人呵,狄可说也;说甩就甩他有权;女之耽兮,女人胡缠男人呵,不可说也。撒手摆脱难上难。这些,都牵涉到旧社会的本质问题,她的眼光确实很尖锐,真可说是当时头脑清醒的一位女子。其他如《中谷有蓷》的作者,因为被男人抛弃,毫无办法,只好眼泪汪汪地悲泣。《遵大路》的作者,在路上拉着丈夫衣袖,恳求丈夫回家,不要嫌她丑,要念旧情。但是有什么用呢,这两首诗, 同样反映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被迫害与无自主权的现象。正因为如此这些诗也往往遭到封建文人的歪曲,如对于《氓》,朱熹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他骂《氓》诗人为"淫妇",但是并不能消除人们对这位妇女的同情,反而暴露出自己封建卫道士的面目来。
六 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后的诗歌
西周在文、武、成、康时代,史称盛世。实际上是由于武王灭商后,让人民有私田有农具,变奴隶为农奴,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阶级矛盾暂时缓和罢了。其后从昭、穆至夷王,在政治上虽没有新的措施,但尚能维持旧的局面。传至厉王,暴虐无道,任用巫教僧侣去控制人民的言论,任用贪污的荣夷公,残酷地搜刮民财,因此上下离心,使社会矛盾尖锐化,引起了 国人的反叛,即史所谓"彘之乱",厉王逃亡而死。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也激起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发展。这时产生了一些政治讽刺诗。厉王的儿子宣王 即位,内修政治,外定边患,史称中兴,产生了一些平定四夷的史诗。幽王继立,增赋税,宠褒似,任小人,也是一个大昏君。这时政治黑暗到极点,终于身为犬戎所杀,而西周的统一局面,从此结束。接着就是诸侯互相兼并,周天子名存实亡的东周时代了。幽王时也产生了一些政治讽刘诗。这些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诗多编在《二雅》里。它们的作者,多半是统治阶级内部受压抑的人物。统治阶级内部,为了田产而发生争讼是常有的事,《小雅 •节南山》是幽王时大夫家父讽刺太师尹氏执政不平,任用小人的诗。但《齐诗》说:"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谊而急于利,亡(无)推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曰:'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可 见《节南山》写作的真正动机是为了"争田之讼"。《小雅•何人斯》是卿大夫 的绝交诗,作者苏公大骂暴公用心险恶,反复无常。是什么事引起苏公发这么大 的脾气呢?根据古书记载,二人结怨的根源还是在争田。《大雅•瞻卬》作者讽 刺幽王说:人有土田,人家的土地,女反有之。你反占有它。人有民人,人家的人民,女复夺之。你反强夺他。这就反映了贵族间争田夺人民的事实。《十月之交》的作者,更是咒骂皇父毁坏他的房屋,损伤他的田产,怨恨争田的情绪滋于言表。 
除了土地外,统治阶级内部还常为争夺政权而发生激烈的争斗。前面说过,房王是一个暴虐而又贪财的人,与民争利,被国人毁谤,后来又被赶掉,这是人民与国人联合推翻统治者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情况,《史记•周本纪》记载道:"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人其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厉王太子清匿召公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在这次大暴动中出现了两个政府:一个是以周公、召公为首的共和政府,《史记•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一个是以共伯和为首的 共和政府,《竹书纪年》:"厉王十三年,王在彘,共伯和即于王位。"《庄子•让王篇》:"故许由娱于颖阳,而共伯得乎共首。"郭象注:"共伯者,周王之孙也。怀道抱德,食封于共。厉王之难,诸侯立之。宣王立,乃废。立之不喜,废之不怒。"两派相争的结果,周、召派最后成功,宣王继位。《大雅•桑柔 》即反映这时社会情况,以及两派政权的彼此对立。朱熹说得好:"此诗之作,不知的在何时。其言'灭我立王',则疑在共和之后也。"朱熹依据诗的内容,打破"厉王时芮良夫谏不听,作《桑柔》"的旧说,断定它是共和后的作品,是比较正确的。据《吕氏春伙》知道共伯和是当时人民所爱戴的国君。《慎人篇》说:"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 …周厉王之难,天子旷纪,而天下皆来请矣。"这种情况,《桑柔》诗中亦有反映:维此惠君,这位顺理的君主,民人所瞻。他为人民所瞻仰。秉心宣犹, 心地光明懂道理,考慎其相。慎重考虑用事相。维彼不顺,那位净理的君主,自独俾臧。 吃好穿好享受忙。自有肺肠, 别有一副怪心肠,俾民卒狂。使民 迷惑象发狂。………诗中赞美共伯和为"惠君"、"圣人"、"良人",斥责周 、召政府为"不顺"、"愚人"'忍心",可见当时两个共和政府斗争的剧烈了。据魏源《诗古微》考证,知道共伯和就是"凡伯",共国古在卫国的地方,内 有共山和凡城,故共伯又称凡伯。退位后,仍归老于凡。他在即位前,曾作《板 》诗劝告同僚,攻击厉王争权夺利的结果,必然造成统治阶级内部贫富悬殊和劳逸 不均的现象。《小雅•北山》说:或燕燕居息, 有的坐家中安乐享受,或尽瘁事国。有的忙国事皮包骨头。或息偃在床, 有的吃饱饭高枕无忧,或不已于行。有的在路上日夜奔走。或不知叫号,有的从不知民间疾苦,或惨惨劬劳。有的忧国事朝朝暮暮。或栖迟偃仰,有的赏风景悠闲自得,或王事鞅掌。有的为王事忙忙碌碌。或湛乐饮酒, 有的寻欢作乐饮美酒,或惨惨畏咎。 有的整天 担心出纸漏。或出入风议,有的夸夸其谈凭张嘴,或靡事不为。有的大小享情 要动手。六个对比,反复歌唱,表现了作者愤愤不平的情绪。诗的作者是一个" 士",他讽刺的对象是"大夫"。《左传》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的地位低于大夫, 所以他不得不辛辛苦苦地做事。但是当他看到比他等级高的人却在舒舒服服地享乐而不干活时,他不服气了,唱出了这首抗议式的诗篇。这种抗议正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有时也达到很尖锐的程度。如《巷伯》诗人说:取彼谮人,抓住那个小丑,投畀豺虎!捆起来丢给虎猿。豺虎不食,虎狠嫌他太航胜,投界有北!把他摔到北大荒。有北不受,北大荒嫌他 卑鄙,投畀有昊!送他上老天的公堂对于那些造遥诽谤的当权者,真可说是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了。这些谴责,虽然出于切身利益的受损害,但受压抑的人物,还是比较正直的。
七 周族史诗
《大雅》里有五篇祭歌,反映周族起源,发展以至建国的情况,属于史诗性质。它们的篇名是:《生民》《公刘》《绵》《 皇矣》《大明》。《生民》歌颂的是周族的始祖后稷,他是氏族社会酋长姜嫄的儿子。诗中带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首先记叙后稷出生的灵异。母系社会是一个 野合杂交时代,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史记》说契母吞燕卵而生契,《孝经 •钩命决》、《路史》都说伏羲、帝臀的母亲都是履大人迹而生子,这和后梭出生的传说同是一个起源。后稷的母亲姜嫄,可能是有邰氏部落的一位首长,是周族最早的祖先,可见在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里已有周族。诗中又称颂后稷小时就有播种百谷的天才,他教导百性怎样种庄稼,领导大家在邰这个地方成家立室。诞实匍匐,后稷刚会地上爬,克岐克嶷,就有知识聪明相,以就口食,会找吃的充饥肠。蓺之荏菽,他会播种黄豆籽,荏菽旆旆。豆叶串串真兴旺,禾 役穟穟,禾穗重重多漂亮。麻麦幪幪,麻麦蒙蒙密成行,瓜瓞唪唪。大瓜小瓜结了秧。诞后稷之穑,后稷种地种得妙,相之道。他有生产好法宝茀厥丰草,拔掉没膝的野草,种之黄茂。 播种良种长势好。实方实苞,开始吐芽渐含苞,实种实褎,短苗冒出渐渐高,实发实秀,发茎生穗结香稻,实坚实好,谷粒坚饱形味好,实颖实栗,禾穗下垂收获多,即有邰家室。 定居邰地乐陶陶。这样在由母系制向父系制的转化中,后稷便成为父系时 代周族的第一个祖先。由于他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所以被后世尊为谷神,并用他的名字"稷",代表五谷的名称古书中有一些关于后稷的记载:《左传•昭公 二十九年》:"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国语•鲁语》;"夏之衰也, 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孟子•滕文公》:"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最早谈后稷的莫过于《尚书•益稷》了。可见后稷确有其人,确实是我们中国发明播种五谷的创始人。不过,《生民》把他神化了。《公刘》是歌颂公刘率领周族人民由邰迁豳的英雄事迹。据说公刘是后稷的曾孙,夏代末期周族的酋长。当他居住在邰地的时候,受其他部落的侵扰,不能安居,故决定迁徙。《史记•周本纪》:"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可见公刘所以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主要在于带领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公刘》诗中也确是这样描写的:度其隰原,测量平原扎营房,彻田为粮。开垦田地种稻粱。度其夕阳,勘察西山搞农桑,豳居允荒。豳地居住真宽敞。涉渭为乱,横流渡过渭河去,取厉取锻。准备磨石制工具。止基乃理,确定基地治田亩,爰众爰有。 人口众多又富庶。诗中通过具体事实,刻划公刘的英雄形象,表现周族如何兴起的史实。吕祖谦《吕氏家塾读书记》说:"跻攀跋涉,残者之事,非贵者所能堪也。公刘涉巘降原,其劳如此;视其何所佩服乎?则'维玉及瑶,鞞琫容刀',也。以如是之佩服,亲如是之劳苦 ,斯其所以为厚于民也欤!"他这一段话,指出了公刘为什么被周族人民尊为忠厚酋长的原因。《绵》是歌颂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族由豳迁岐的事迹。由于周族不断受戎狄的侵略,才选择岐山之下肥沃的高原,作为根据地。初迁岐时 ,没有房子住,躲在土洞和土窟里生活。人民在太王的领导下才"乃疆乃理,乃宣乃亩"地开辟田地,"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地建筑房屋,"柞棫拔矣,行道兑矣"地砍树开路。杨公骥先生在《中国文学》中说:"诗中不仅有形有色地描写了建筑房子的过程,而且表现了周人对新生活方式的欢欣。"这段评语是很对的。《史记•周本纪》说古公亶父"乃与私属遂去豳渡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 而营筑城郭宫室,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乐之,颂其德。"这一段记载,可与《绵》诗内容互相对照,可见他迁岐后有三大进步,一是贬戎狄之俗而建筑城郭宫室,二是设置五官有司的宫职,三是作灭商的准备,从而看出周人开国奠基的历史。《皇矣》是叙述太王、王季的德行,描写文王伐密、伐崇的战绩。《大明》是描叙武王伐纣的战绩。它们赞扬文、武的武功,以为周的建国是"有命自天"、"上帝耆之"。这是歪曲现实的诗歌。《生民》、《公刘》、《绵)则.. 杂着民间神话传说,比较具体而生动。《生民》写后稷的树艺五谷,《公刘》写公刘的相土、建都、筑室。《绵》写古公亶父迁岐、划田、建筑,都有人民的劳动创造在内。《大明》末二段描写武王伐纣陈兵牧野对兵士誓师,主将吕望的战绩,也很生动。冯沅君《诗史》称这五篇诗为后稷传、公刘传、古公亶父传、文王传、武王传。她将《六月》、《江汉》等五篇种族战争诗和上五篇诗,合称为"周的史诗"。她说:"这十篇所记大都周室大事,东迁以前的史迹大都备具了。我们要想在这十篇以外另找一篇记载周代大事的诗,再也找不着了。"她的分析,大致不错。和周族中原地带的边境接邻的少数民族,在周统治政权逐渐衰落的时候,四夷纷纷入侵,他们杀掠人畜,破坏田地,对人民是一种灾难。到周宣王时,周族便组织力量,对四方入侵者进行讨伐。《诗经》中有些诗篇记载了这时种族战争的情况。《资治通鉴》:"(周)宣王元年…以尹吉甫为将,北伐玁狁,至于太原。"《小雅•六月》就是描写这次战役的:玁狁匪茹,玁狁并不是脓包,整居焦获。驻兵焦获战线长。授镐及方,侵略宁夏和朔方,至于泾阳。打到甘肃那平凉。织文鸟章,我兵挂徽帅建旗,白斾央央,雪白旗尾多辉煌。无戎十乘,十辆战车打头阵,以先启行。冲开敌垒勇难挡。类似内容在《诗经》中还有几篇。如《小雅》 中的《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等等。这些诗篇,歌颂种族战争的胜利,并把胜利归功于天子,归功于将帅,夸大个人的作用,抹杀士兵的力量。但它们又不同于《颂》诗,一味地赞颂统治阶级以欺骗人民,这类诗还反映了保卫国土,抵抗外侮的主题。如《六月》说:玁狁孔炽,可恨玁狁大猖狂,我是用急。我军急行守边防。王于出征, 周王命令我出征,以匡王国。保卫国上保我王。朱熹解释说:"《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玁狁甚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可见这是抵抗外族侵略的战争,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安定,它和人民的利益是有一致之处的,是一种正义的战争,为人民所拥护的。《江汉》诗也写到了战士们认识到抵御外侮的重要,所以肯不辞辛劳地出车建旗,英勇作战。这一类诗歌不但反映宣王时代抚战的史实,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八 贵族的庙堂乐章及其他
《诗经》中还有不少庙堂乐章,是周王或诸侯祭祀、宴会时演奏歌舞的诗。这些乐章,以《三颂》为代表,它好象汉代乐府中的郊庙乐歌一样,是统治阶级用来宣扬德威、粉饰太平,借以更好地统治人民的。这是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为当时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歪曲的形态。在这些乐歌里,他们强调"天命",以为自己能统治天下,是上天的意志,而周王就是上天的儿子。《周颂•维天之命》说:维天之命,想那天道在运行,於穆不已。壮美无比未不停。於乎不显,啊!多么坦赫多光明,文王之德之纯。 文王德政真神圣。《昊天有成命》说:昊天有成命,明白的命令降自上苍,二后受之。 受天命的是文王武王。统治者除了用"天命"、"天子"来欺骗臣民外,还夸糟他们的武功战绩。《周颂•武》说:於皇武王,啊!伟大的武王,无竞维烈。不争权势功辉煌。允文文王, 诚信有德的文王,克开厥后, 子孙基业手开创嗣武受之,武王即位继事业,胜殷遇刘,制止杀戮胜殷商,耆定尔功。巩固政权功煊煌。这种作品所以具有很大虚伪性,是因为他们表现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历史上统治者发动战争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依靠士兵的力量。而在诗篇里所夸祖、赞美的,只是统治者个人。这些人还认为自已是人民的好领袖,并祝祷自己长命,可以世世代代地统治人民。《载见》说:"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这和《大雅•洞酌》所说的"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大雅•既醉》所说的"君子万年,介以景福"意思差不多。那些明明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农业财富,统治者也窃为己有,用来歌颂自己,说成丰收是天的降福。如《丰年》说:丰年多黍多稔,丰年小米大米多,亦有高廪,高高粮仓堆积起,万亿及秭。数目成万又成亿。为酒为醴,酿成醇酒和甜醴。烝畀祖妣。 献给先祖与先妣,以洽百礼,牲玉幣帛一齐祭,降福孔皆。愿帝降福与天齐。这些都是"歪曲的形态",而且这些诗歌缺乏描写的生动性,艺术价值也很低。不过,也不应该把它一棍子全部打死。如写农业生产的《载芟》、《良耜》,反映畜牧、渔业生产的《駉》、《潜》,写古代各种乐器的《有瞽》,都含有人民创造的因素在内。《商颂》中的《长发》、《玄鸟》,保存了关于殷商的神话、史实,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神话传说的好资料。所以我们分析《颂》的内容,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剔除糟粕后,将其精华继承下来。
除了庙堂乐章之外,《诗经》中还有一部分反映贵族生活的诗,有些是直接打发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没落情绪的如《邶风•北门》、《王风•黍离》、《唐风•蟋蟀》、《曹风•蜉蝣》等;也有一些是写兄弟之情、朋友之谊、游宴之乐和别离之哀的。《小雅》中的《伐木》:伐木丁丁, 砍树铮铃响鸟鸣嘤嘤。 小鸟嘤嘤唱。出自幽谷, 鸟从深谷出,迁于乔木。 搬到大树上。嘤其鸣矣, 鸟儿嘤嘤啼不住,求其友声。 追求朋友声欢畅。相彼鸟矣, 看那小鸟是飞禽,犹求友声, 尚且求友不断唱,矧伊人矣, 何况我们是个人,不求友生? 道朋友不来往?神之听之, 听说人们能友爱,终和且平。 神明会把和平降。这是一首宴饮朋友故旧的诗。作者虽然是一位贵族,但诗人以鸟求友起兴作比,语言生动活泼,是《雅》中的好诗。《小雅•常棣》以兄弟关系同朋友关系、妻儿关系作比较,有真情实感,也是值得肯定的名作。《邶风•燕燕》是一首贵族的别诗,作者虽然是一位卫国君主,但他送胞妹出嫁时依恋不舍的心情,溢于言表。这种惜别的情绪带有共性,故能在民间传播歌唱。关于描写统洽者宴饮享乐的诗,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单纯的赞美,一种是多少含有批判之意。《小雅》的《鱼丽》和《宾之初筵》便是这两种倾向的代表作。《鱼丽》诗说:魚麗于罶,篓里鱼儿历录跳,鲿鯊。 鲨鱼黄頬下锅烧。君子有酒, 老爷藏的酒,旨且多。 满坛满缸清香飘。《宾之初筵》说:宾之初筵,来宾刚入席,温温其恭。态度温雅又恭敬其未醉止,当他没喝醉,威仪反反。容仪自重又谨懊。曰既醉止,他已喝醉啦。威儀幡幡。容仪飘飘乱忘形舍其坐遷,离坐到处窜,屢舞仙仙。手舞足蹈真差劲。《鱼丽》中写宴饮,有酒有菜,不但要多,而且要可口;不但要可口,而且要时鲜。作者对此是毫无批判的,只能反映当时贵族寄生生活的豪华而已。《宾之初筵》则暴露那些君子未醉时象煞有介事地彬彬有礼,等到一醉,原形出现,则手舞足蹈、丑态百出了。据《韩诗》说,这是卫国武公饮酒悔过的诗。《诗经》中还有一些礼俗诗,如祝新婚的《桃夭》、《樛木》、《鹊巢》,贺多子的《螽斯》等,这些,除《桃夭》外,它的内容,多反映当时贵族间的习俗。最后还必须提一下《卫风•载驰》,作者是许穆夫人,她是卫宣公儿子公子顽同庶母宜姜私通所生的女儿。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有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她约生于公元前六九〇年左右,幼年即闻名于诸侯,齐祖公和许穆公都向她求婚。刘向《列女传•仁智篇》说:"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日:"……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候不听,而嫁之于许。"可见她从小就有爱国思想。她嫁许后十年,卫国亡于狄,懿公战死,国人分散。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遗民渡河,迁于漕邑,立戴公。戴公立一月而死,文公即位。她听到卫亡的消息,立刻奔到漕邑吊唁,提出联齐抗狄的主张,得到齐桓公的出兵而复国于楚丘。《左传•鲁闵公 二年》:"狄入卫,……许穆夫人赋《载驰》。"她的作品《载驰》即产生于此 时。许穆夫人是当时一位不平凡的女子。古代礼法,凡是国君夫人父母已经死了只有奔丧可以回娘家,否则是违礼犯法的事。许穆夫人勇敢果断地冲破礼教的束 缚,抗拒许大夫的阻拦,回到漕邑。在诗中提出"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向强 大的国家求救,依靠他们出兵救亡)的主张,终于得到齐桓公的出兵帮助,恢复 了国家。《左传》又说:"齐侯使公子无亏帅师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公 子无亏是许穆夫人姐齐子所生,是她的外甥)。"可见《载驰》一诗在当时的政治意义与效果了。《韩诗外传》记载了孟子对许穆夫人的评论:"夫道二:常谓 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谓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孟子说她违背礼教的常道,采取权宜的回卫办法,都是从爱国思想出发。孟子对她的评价是很高的。许穆夫人是一位有见识、有斗争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