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隆洼遗址:远古先民的斑斓世界

 悠闲龙夫 2010-10-10

兴隆洼遗址:远古先民的斑斓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3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8000年前的远古先民怎样生活?他们的艺术世界色彩斑斓还是愚昧低下?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为我们破解了这一系列的谜底。

  8000年前建筑史上的经典篇章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内蒙古东南部的敖汉旗开展了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在兴隆洼村东南的一处坡地上采集到粗糙厚重的夹砂陶片和打制的石器,当时没有人料到这里竟埋藏着一处保存完整的8000年前的原始村落。

  自1983至1993年,先后经过6次发掘,将整个聚落全部揭露出来,94座房屋均整齐排列,最大的两座并排位于村落的中心部位,村落的外围有一道近似圆形的围壕将房屋和窖穴环绕其内,西北侧留出一个出入口。

  整个村落系统一营建而成,布局规整有序,堪称中国8000年前建筑史上的经典篇章。经过正式考古发掘的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林西县白音长汗、辽宁阜新县查海等遗址,尽管村落的规模大小有别,年代早晚略有差异,但均秉承了规整排列的建筑设计理念,同属于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

  从出土遗物看,当时人已经能够烧制陶器,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陶器的外壁装饰出各种压划纹样,美观而实用;根据器类选择石材,采用打制或磨制的方法加工出铲、斧、锛、凿、磨盘、磨棒等,用作掘土、砍伐或谷物加工的工具;利用动物肢骨加工出坯料,再经过磨制,加工出各类精良的骨器。玉器的发现举世瞩目,由此将中国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成为中国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在玉料的选择、造型特征和雕琢工艺等方面均开创中国玉文化之先河,在东亚地区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据先导地位。

  举世瞩目的玉器发现

  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出土数量目前已达50余件,多属于阳起石、透闪石软玉类,色泽呈淡绿、黄绿、深绿、淡青、乳白或浅白色。主要器类有玦、长条形坠、弯条形坠、管、斧、锛、凿等。在选材方面,8000年前的兴隆洼先民已经具有了鉴别玉材的能力,能够将玉材从石材中分辨出来,并因材质的大小、优劣雕琢成不同形态的玉器,无疑在使玉器进入人们生活的进程中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尽管当时人的择玉观念与我们今天从材质科学鉴定的角度所确认的玉器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兴隆洼先民在鉴识玉材方面为后世玉文化的发展所起到的奠基作用确是毋庸质疑的,由此印证中华民族崇尚美玉的传统文化观念始于史前时期,至少从距今8000年前一直延续、影响至今。兴隆洼先民在雕琢玉器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切割、抛光、钻孔等技术,并且日趋成熟,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兴隆洼文化玉器大多通体抛光,目前尚未发现器表有装饰纹样的例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对于玉质温润、晶莹等自然属性的高度认同,充分展示玉质本色。玉器的钻孔式样和方法的选择依器型的不同而有变化,同类玉器的钻孔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长条形玉坠的钻孔均位于顶端偏中,自单面钻成的圆孔;玉管是从两面对钻而成的长孔。这说明玉器的加工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已经日渐走向专业化生产的道路。

  通过观察兴隆洼文化玉器表面或缺口、钻孔内侧面留下的痕迹,可以确认当时人较多采用了琢制技术。玦、长条形坠、弯条形坠、斧、锛、凿等玉器表面多带有琢击形成的窝点或片状白斑,在毛坯成型阶段,琢制技术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例如把打制毛坯凹凸的表面琢平、凹槽状结构的琢制、穿孔的琢制等。在东亚地区史前玉器中,琢制技术的位置相当突出,而琢玉传统的形成,应追溯至兴隆洼文化,其意义影响深远。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线切割技术对玉器的开料和修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线切割技术,就是把动物毛皮或植物纤维制成的绳子,作为砂粒的载体,再加入水后,砂绳在玉料上来回运动,由坚硬的砂粒对切割体摩擦,达到分割的效果。兴隆洼文化玉玦的缺口处常见有线切割的痕迹,是东亚地区目前出土最早使用线切割技术的玉器。

  兴隆洼文化时期流行居室葬俗,将部分社会成员死后埋在房屋的特定位置,绝大多数房屋埋入墓葬后,仍被居住。兴隆洼文化的玉器主要出自居室墓葬内,多为墓主人随身佩戴的装饰品。玉玦成对出自墓主人的耳部,是佩戴在耳部的装饰品,也是东亚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玉耳饰。兴隆沟遗址曾发现将一件玉玦嵌入墓主人右眼眶内,起到以玉示目的作用,其使用功能发生显著变化。玉管出自墓主人颈部,其出土数量明显少于石管,应是项饰。匕形器多成对出自墓主人的颈部、胸部或腹部,作为项饰或衣服上的缀饰。玉质斧、锛、凿与石质同类器造型相仿,形体明显偏小,其使用功能亦应与石质同类器有别。从发掘资料看,并非所有的居室墓葬内均随葬玉器,玉器除装饰功能外,可能还具有标志墓主人生前社会等级、地位、身份的功能。

  兴隆洼文化影响深远

  兴隆洼文化的经济形态以狩猎、采集为主,农业经济虽已出现,但还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在兴隆洼遗址118号居室墓内,墓主人的右侧葬有一雌一雄的两头整猪,占据了墓底近一半的位置,是祭祀祖灵与猎物灵魂合二为一的真实见证,可能具有了图腾崇拜的意义。查海遗址的中部有一个小型广场,发现有一条19.7米长的龙形堆石。兴隆沟遗址的西南部发现有排列密集的灰坑群,其中35号灰坑是最大的一座,平面呈圆形,口径最大值为4.22米,周围有6座略小的圆形灰坑将其环绕。坑底中部相对放置2个猪头骨,东侧的猪头骨及躯体摆放较完整,猪头骨平置,朝西南,吻部朝西北,额顶正中钻有1个圆孔,躯体主要由陶片和自然石块摆放而成,还有4件残石器,大体呈“S”形,颈部叠压放置,较宽,身部和尾部均单层摆放,尾部渐细,明显上翘,朝向东北,通长1.92米。这是中国目前所能确认的最早的猪首龙的形态,对研究龙的起源及崇龙礼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兴隆洼文化的人物造像特征鲜明,寓意深刻,堪称远古先民的艺术佳作。白音长汗遗址出土1件石雕人像,系用黑灰色硬质基岩雕成,通高35.5厘米。头部略呈三角状,其长度约占通高的1/3。颅顶隆起,额头突出,双眼深凹,外侧眼角均向上斜吊,吻部略突,下颏后缩,脊背前曲,腹部微鼓,双臂隐约可见,呈下垂状,底端打制成楔形。石雕人像出土时,栽立在居住面上,面对灶址及门道。兴隆沟和白音长汗遗址还出有小型石人面饰,嘴内嵌蚌,表示牙齿,是东北地区年代最早的镶嵌艺术珍品。此外,兴隆沟遗址还发掘出土了圆形或盾形人头盖骨牌饰,其上有对称分布的钻孔或镂空,佩戴在墓主人胸部或右腕部,应为举行宗教典礼活动时所用的法器,亦为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头盖骨制品。

  兴隆洼文化代表了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期,诸多优势因素被本地区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所承继,也影响到我国东北其他地区、俄罗斯滨海地区、日本列岛、朝鲜半岛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