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

 普化散人 2010-10-11

《春秋》儒家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1]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秋季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体裁

‘春秋’以“年?时(季节)?月?日 - 记事”为体裁。

  • 年:鲁国之君主、鲁公在位纪年。
  • 时:季节。四季之“春?夏?秋?冬”。
  • 月:“正月、二月、三月…”。
  • 日:“甲子、乙丑、丙寅…”。
  • 记事:短句构成。


例如、隐公元年?二年(文依‘左传’)。

四季 记事
元年 王正月
三月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七月 天王使宰咺来扫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 及宋人盟于宿
十有二月 祭伯来 (祭伯这个人来访)
公子益师卒 (公子益师去世)
二年 公会戎于潜
五月 莒人入向
无骇帅师入极 (无骇帅军攻入极)
八月 庚辰 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 纪裂繻来逆女
十月 伯姬扫于纪 (鲁国女公子伯姬出嫁纪国)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十有二月 乙卯 夫人子氏薨 (国君夫人子氏逝世)
郑人伐卫 (郑国讨伐卫国)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少一字,如僖公三年六月“雨”;或二三字,如僖公三年夏四月“不雨”、八年夏“狄伐晋”;即使是最多字的“定公四年春三月”叙述也不超过四十五个字。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三国曹魏时张晏计算《春秋》共有18 000字[2],晚唐人徐彦的计算亦有18000字[3],南宋王观国《学林》则记载有16500个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穀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穀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穀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穀梁传。

评价

  • 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4]焦兹说“说《春秋》者,莫先于孟子”。
  • 宋史·王安石传》:“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注释

  1. ^ 周麟之:《孙觉春秋传序》
  2. ^ 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
  3. ^ 见《春秋公羊传》昭公十二年《正义》引
  4. ^ 郭沫若评说:“孟子是惯会宣传的人,他的话要打些折扣才行。举如他所说的‘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也就是一个最适当的例。《春秋》或许真是孔子所作的书吧,但那样简单的备忘录,在二百四十二年的行事当中记下了‘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与其说足以使‘乱臣贼子惧’,无宁是足以使暴君污吏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