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时代的终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动了谁的奶酪?

 xplonger 2010-10-12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核心问题剖析:"混"时代终结?

我国事业单位,依附于传统体制和党政系统,长期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存在的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裙带关系等问题,比传统国企有过之而无不及。事业单位管理难题日益凸显,已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事业单位的“混”极具中国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事业单位本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形式;其次,事业单位内部裙带关系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在基层,内部子弟就业问题较为突出;再次,事业单位的绩效不考核,或者难以考核,使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

在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改革实践当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行企业化管理,比如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搞绩效工资等,让许多人感叹事业单位“不再好混了”。这些改革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事业单位存在的体制依赖症、机制不合理等许多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并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编制内外同工不同酬现象、绩效考核变异成“领导涨工资、员工看绩效”等。 >>详细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动了谁的奶酪?

第一个,动了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的“奶酪”。我国各级事业单位往往都有上级主管部门,省有省的事业单位、市有市的事业单位、县有县的事业单位,各级党政机关几乎都有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必须要解决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 >>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