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炙

 山高水高 2010-10-12

强身健体,  通治小儿百病的 [ 身柱穴 ] 
        身柱在背部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采取俯卧位或者俯伏坐位,先定大椎穴,然后定身柱穴。
  身柱,身体的支柱之意,适用于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中气不足出现的喘息,大气下陷出现的脱肛,督脉之气升举无力出现的腰背疼痛等症,还常作为小儿强身健体的穴位,被认为通治小儿之病。
  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健全,特别是肺,脾二脏较弱,因此小儿易患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腹泻,消化不良诸症。灸身柱穴就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身柱穴在日本医学界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年在长野县小学为小学生集体施身柱灸,这些小学生大多体虚易感冒,或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等症,连灸了一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外出旅行再也不落后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轰动,其它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小儿保健灸可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因小儿皮肤娇嫩,艾条相对细些较好,将艾条点燃后在身柱穴上熏烤,距离穴位处皮肤约2厘米左右,以局部红热舒适为度。由于小儿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灼热的程度,因此可将施灸者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两侧,来感知温度的高低,一般每次灸10~20分钟,开始时隔日灸一次,灸治一个月后可减少施灸的次数,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 1~2次即可。对于体质较弱,易患感冒的小儿,可配风门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大椎穴,加强抗外邪的能力。
  著名针灸家彭静山教授提到身柱穴的妙用时,认为有以下作用,可以增强体质,可以预防感冒,可以抗高烧,可以用于小儿疳积、惊风、便溏、虫积等疾病。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位教师,经常感冒。每人针身柱3次,从此竟不再感冒。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本人也运用身柱治疗了很多小孩也在网上指导很多网友运用此穴调至小孩的身体获得很好的效果。尤其在退烧上,是任何药物都无法相比的,如果小孩的身体从小虚弱的,用身柱+肺腧+风门+膏肓长期坚持灸,在半个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属于督脉的身柱穴还具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对产后的调理 
    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有些女性对后来人感叹:我的病都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可见,产后调理对于女性一生的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研究文献表明:一次完整良好的孕产过程,可以增加10年的免疫力,并推迟更年期的到来。而生产之后缺乏调理,可使产妇乳房疼痛、便秘、头痛、胃部不适、睡眠欠佳、腰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并可能从此成为“病根”,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女性以气为本,以血为用。而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艾灸作为一种外治方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应用艾灸方法进行产后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诸多不适症状,这是和女性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相比传统艾灸法,有效激发循经感传,使“气至病所”,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恶露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在宝宝出生后,新妈妈们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阴道出血,医学上称之为“恶露”。产后恶露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娩后,胎盘附着部位的血窦要逐渐关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出血。另外,妊娠后,子宫内膜增厚成为蜕膜,分娩后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蜕膜要脱落,在蜕膜脱落,新的子宫内膜生长这一交替过程中,会有少量阴道出血。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当胎盘完全剥离,自宫腔排出,有利于子宫的复旧和产妇身体的康复,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恶露的正常排出,可以看成是女性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有益于肌体康复的生理现象,是肌体自身的一种生理保护性反应。一般情况下,在刚分娩后的几天内,恶露颜色较红,量也与月经相似。以后颜色逐渐变淡,量也逐渐减少,

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恶露会消失。若产妇子宫复旧不全,则会出现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中国 霸王梅花五穴灸疗对策:用点燃的专用梅花五穴灸药艾条在腹部的关元穴、子宫穴和腰骶部的大肠俞、次髎穴区域进行呈梅花样悬灸,当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冷感等)等异常灸感时,表明该穴位已经气已发生 ,遂在此穴位上进行灸疗。灸疗可以温通气血,加速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加速恶露的排出。

    二.腰痛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产后感觉腰疼,甚至说像要断了似的。这种现象的产生,要从孕期说起。妊娠后,随着胎儿长大、准妈妈的腹部逐渐向前突出,重心前移,腰部肌肉张力增加。产后,重心又恢复到孕前状态,但关节、韧带却还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松弛状态。如果新妈妈在哺乳时姿势不够正确,或者长时间抱小宝宝,都会使腰部肌肉紧张,增加腰部肌肉的疲劳。此外,新妈妈在孕期和产后的运动都会相对减少,腰部肌肉疲劳后产生的乳酸会在局部堆积,

从而产生疼痛的感觉。

       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疗对策:用点燃的 专制的梅花五穴灸药艾条在腰骶部的大肠俞、命门、肾俞穴区域 呈梅花状 进行悬灸,当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冷感等)等异常灸感时,表明该穴经气已激发 ,遂在此穴位上进行灸疗,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则其痛自止。其作用是通过扩张局部的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消除组织间隙的水肿,加速组织代谢,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加速局部和全身的气血运行,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

三.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

有一些新妈妈产后还会出现胃部不适和腹胀的症状。这是因为产后胃液中盐酸的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再加上产褥期卧床时间多,缺少运动。腹直肌及骨盆底肌松弛,肠蠕动减弱,也容易发生便秘。

      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疗 对策:用点燃的 专制的梅花五穴灸药艾条在腰部的脾俞、大肠俞区域,腹部的天枢、大横穴和小腿前外侧的足三里、上巨虚穴呈梅花状进行悬灸,当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冷感等)等异常灸感时,表明该穴位经气已发生  ,遂在此穴位上进行灸疗,可以加速胃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

四.外感

孕妇分娩时由于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时的用力过度,耗损气血,使产后抵抗力减弱,所谓“百脉空虚”,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易于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出现恶风寒、喷嚏、流涕、发热、咳嗽等风寒表证,甚至出现畏寒喜暖,食少便稀,倦怠少动等寒凝血瘀证症状。尽管治疗外感病的中西药物很多,但药物对自身和孩子的影响是许多新妈妈所顾忌的,她们希望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对策:用点燃的 梅花五穴专制药艾条在背部的肺俞、大椎、风门、风池、至阳穴区域呈梅花状进行悬灸,当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冷感等)等异常灸感时,表明该穴位的经气和气血循环已 产生 ,遂在此穴位上进行灸疗,能温阳逐湿、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提高产妇抗风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症状。

五.肥胖

    有些体态窈窕的女性,经过妊娠分娩当了妈妈以后,身体逐渐“发福”起来。

 产后肥胖的发生与肌体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由于摄入热量多,而消耗少,使过多的热量转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代谢过程是受神经、体液系统调节的,当性激素分泌异常或功能紊乱,使肥胖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中国霸王梅花五穴灸疗对策:用点燃的特制梅花五穴灸药艾条在背部的脾俞、肾俞,腹部的神阙,关元、子宫穴和小腿的足三里、三阴交穴区域 呈梅花 状进行悬灸,当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酸、胀、冷感等)等异常灸感时,表明该穴位经气已发生 ,遂在此穴位上进行灸疗。艾灸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整机体的脂质代谢,亦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卵巢功能改善,月经规律来潮,使产妇的内分泌系统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

艾灸助孕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中级、八髎穴,三阴交

 八髎穴是一组穴位的习惯称呼。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

上述穴位,腹部艾灸30-40分钟,或一个小时,八髎穴艾灸30-40分钟,或一个小时,都可以 腰腹部专用温灸盒 做 艾灸。

如果是肾虚型加肾俞(后背)、命门(后背)、关元、气海(腹部)、 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血海(大腿内侧)、照海(内脚踝下);

 肝郁型加三阴交、照海、血海、太冲;痰湿型加脾俞、胞宫、曲骨、商丘、丰隆、关元、足三里、中脘。

子宫内膜增厚: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隐白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刮痧取穴:以督脉为主,最好从大椎穴开始,顺着督脉下行直到挂到长强结束,然后再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抒开始往外刮,呈八字形,直刮到白环俞。如果从命门刮起也可以,从命门到长强,然后刮足太阳膀胱经,从肾俞到白环俞。

 艾灸治疗妇科病常用穴位

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穴位可以分开来艾灸,但是一定要够时间,够热度,施灸者还要有信心。

艾灸丰胸的配方和穴位定位功效

女性在13岁左右,由于卵巢的发育逐渐成熟,乳房渐渐也增大丰满,但乳腺并不发达,这时的乳房只有坚韧的感觉,随着月经的来潮及卵巢雌激素的分泌,乳腺组织,乳液间结缔组织和细胞增多,乳房也会渐渐发育成熟,并且丰满、挺拔。而乳房下垂则成了女性衰老的重要标记,不但影响形态曲线美,也会给女性带来很多生活上的不适。

 乳房体现的是女性美的重要标志,西医认为:由于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分泌降低而造成,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或脾胃阳虚,肤失濡养造成。
     丰胸取穴:
      1、关元
      定位:脐下3寸。腹中线上。
      主治: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可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更可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治疗月经不调、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2、肝腧: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经验取穴:在隔腧穴直下的两个棘突距离既是。
      主治:皮肤色素沉积及血液循环障碍,对肋痛,黄疸、目赤,背痛、目眩等。
      3、鹰窗:
      定位:前胸第三肋间,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痛等。  
      操作:使用艾灸罐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艾灸如何治疗功有失调性子宫出血
到底什么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A:引起月经过多、经期过长的原因很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其中的一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常见的妇科病,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血量过多(大于80毫升),经期延长(大于7天),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经检查内外生殖器官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全身出血性疾病,而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以卵巢有无排卵功能,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为最常见的一种功血,约占功血的90%,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导致无孕激素分泌,卵泡不能成熟,没有排卵,没有黄体形成,引起月经紊乱。常见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妇科检查一般正常,子宫大小正常。更年期无排卵型功血常合并子宫肌瘤。有排卵型功血较无排卵型功血少见,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患者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多表现为月经过多,周期正常,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但性激素检测提示雌、孕激素偏高;月经周期缩短(小于21天),月经频发,妇科检查正常,不易受孕或易流产;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达9-10天,出血量多;在月经中期有少量阴道流血。

Q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会引起贫血吗?
  A:在卵巢分泌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周期性的生长,同期性的脱落,与血液相混经阴道而排出,形成月经。因此月经是指规律性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它标志着女性生殖功能的成熟。前后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O天,月经提前或延后1周均属于正常范围,月经周期的长短可因人而异。月经来潮一般持续3~7天,月经出血量大多为20~70毫升,第2~3天常常出血量最多。人体血液含量约5000毫升左右,所以在月经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贫血。但是如果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引起月经出血过多,就有可能造成贫血的发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除了引起贫血,还会给患者带来哪些影响?
  A:很多女性错误地认为月经过多或时间过长没有大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月经的正常是健康的象征,同时,经量的多少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任何微小变化都很可能意味着身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小到子宫内膜的薄厚,大到内分泌是否失衡,见微知著,都可以从这一月一至的月经上体现出来。所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除了引起贫血,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以下问题:
  1、出现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因为妇科出血一般都伴随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即有创面存在,如不及时止血,创面无法复原,及易有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出现子宫内膜炎等炎症。
  2、早早变成怕冷的“黄脸婆”:妇女一生以血为本,妇女之病,多以血虚为病根。有些年长的女性一辈子腰酸腹痛,气短乏力、脸色灰暗、长斑、头发干枯、怕冷、怕风,许多女性刚到中年就发现自己不知何时也有上述的病痛。而同年龄段的男性则少有此现象。因此,女性要想拥有健康的体质、美丽的肌肤,需从青春期起就慎重对待妇科出血,保持正常的经量。

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何进行治疗比较好呢?
  A:中医认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生机理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紊乱,导致“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与肾虚、脾虚或肝郁有关。功血属于祖国医学“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范畴,可伴见“不孕”。临床上根据补脾益肾、固气摄血、通调冲任的原则,可推荐进行 艾灸温和灸治疗,以俞募配穴和隐白穴、大敦穴为主的  热敏灸疗法治疗崩漏,疗效比较显著。

 艾灸如何治疗功有失调性子宫出血呢?
  A、以点燃的艾条放入灸盒中,在下述几个穴位上进行 温和灸。患者往往可以感到热感温暖舒适,热流向内透达,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疏通经络。通过1-2疗程的治疗,能基本缓解或治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灸俞募穴:俞募穴即脏腑经气汇聚之处,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因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于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因此治疗崩漏选用俞募穴可以旺盛机体之正气和脏腑经络气血之阴阳,疏通经络气血的运行,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灸隐白、大敦: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大敦为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中医认为,井穴是阴阳进行交会、转换的部位,是气血运行的终点和起点(对阴血来说是终点,对阳气来说是生发之处) ,可直接影响气血的转化、流通。因此,艾灸该穴具有宣通阴阳、促进行气化血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 艾灸法治疗功血应首先排除各种生殖道和全身性疾病,如生殖道炎症、肿瘤、损伤、血液病等,此外还应排除妊娠相关问题及由避孕药、节育环所带来的医源性出血 。

 让月经正常的两大注意事项
  1、好心情很重要:中医讲究情志,情绪异常、长期的精神压抑都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的出现。因此,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要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2、营养要均衡:多食鱼、肉、禽蛋、蔬菜及牛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铁的摄入。

巧用艾灸除眼袋 远离黑眼圈

         眼袋是女人的公敌,一旦形成便会永不离弃,而黑眼圈给女人的困扰,更是无法摆脱。眼睛周围黑黑的一圈,让人看起来疲倦,无精打采、感觉睡眠不足,精神不济。 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只有0.06毫米的厚,加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持续不断的眨眼动作及长期曝露在辐射及阳光下,使它成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眼眶四周的皮肤不但特别薄弱,皮下组织也特别少,聚集在此的血管又多,皮肤下血流的颜色容易呈现在眼皮上。肌肤的功能需要由血管运送氧气和营养来带动,但由于眼部周围的血液循环容易停滞,当血液流经此处的大静脉时,接近皮肤表层下方就会出现蓝黑色的眼晕——黑眼圈。周围血管回流不畅,造成淋巴代谢减缓,也会使得多余的水份及血液积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肿胀。
   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水湿潴留、湿滞胞睑、肌肤浮肿。治疗:健脾利湿、补中益气,运化水液,濡养肌肤。
      眼袋取穴:脾腧。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可憎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陈新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同时对腹痛,呕吐,泄泻,水肿,便血,水肿、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眼袋取穴: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对肌体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体对营养成份的吸收,而增强免疫能力,同时对胃痛、呕吐、腹胀、乳痛、便秘、水肿、虚痨有治疗作用等。
      眼袋取穴:三阴交。定位:内裸高点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整肌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常用的穴位。另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失眠,遗精、阳痿有效。
      使用方法和疗程:艾灸仪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艾灸时间以15-30分钟/次为最宜。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艾草,女人的养生草

女人养生的中草药  
  对于现在的女人,有两种养生方法一定要有所了解,一是精油,再就是草药。精油以SPA的风潮席卷全世界,后者的潮流却正在酝酿之中,不过,从目前的情况以及草药在民间深厚的底蕴来看,中草药的风行可以不难预测。对于草药,现代人大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要想更好地发挥草药的养生功效,就需要花些时间去深入了解。  
  最早的草药时尚——艾草
  在这股草药养生风潮中,最早被关注和应用的是艾草,也让这一有着深厚民间使用底蕴的草药,成为潮流的前锋,再次让人认识。一些推崇高科技美容养生的美眉,也是从艾草开始重新审视草药的功能。以艾草为主要成分,制成艾条,通过熏灸的方法进行熏疗,这是时下美容院流行的养生项目。常见的有面部温灸和肾部保养。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
  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肾部保养则依从中医经络的理论,以纯植物精油按摩的手法,由皮肤渗透至皮下毛细血管及循环系统,同时辅以热石直接贴合肌肤带来的刺激,令整个经络活跃,刺激雄性激素的分泌,激发下丘脑,也促进荷尔蒙的分泌、恢复。在精油按摩后使用的也是艾熏,以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
  日常生活中艾草是离我们最近的草药之一。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艾草株体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现在的温灸疗法,专业人士表示,要看所用艾条的成分,从艾草的功效上看,它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