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疑山舜帝陵(九) 湘江网--湘江专业门户网站 - 三湘 湖湘 潇湘 新湘江 环保 水文

 悠闲龙夫 2010-10-20

第六章   千古定论舜葬九疑
            


     本书“舜帝卒葬有关文献典籍摘录”已将舜葬九疑文献典籍考证摆明清楚;古今舜陵庙考古,已用考古成果,将舜葬九疑予以科学证实;舜陵庙的建设史,说明从夏代到现在,普遍认可舜葬九疑;舜陵祭祀的传承谱系,说明了历代统治者都认定舜葬九疑。舜葬九疑,这本来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也无须再添此章,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历史文化开发不尊重历史,由此引发的舜陵之争的奇怪现象。为了不贻误后人,特对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节   尊重历史

  尊重中华历史,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如果您是个外籍人士,那么就请抬起头来仰视这个民族的历史,因为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个民族为人类文化史做的贡献;如果您是一个中国人,那么就请你脚踏实地完整而不失偏颇的来通俗化演绎我们的历史,因为这是对您的祖先的尊重。
     尊重历史,首先要相信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存在,五帝是历史人物,不是神。太史公司马迁,览尽石室金匮,广采民间遗存,整齐百家杂语,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深考论次,忍辱负重而作千秋《史记》。自清末以来,中国治史学者对前三篇,即《五帝本纪》、《夏本纪》和《殷本纪》,以及《书》、《礼》等文献记录,有信的,有疑的,有释的,也有根本否定的。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把五帝、夏都列为“传说”。夏、商的年代后划上了问号。夏代遗迹视为“假设”。郭老1929年曾断言:“《尚书》是开始于唐、虞,《史记》是开始于黄帝,但这些都是靠不住的。商代才是中国历史真正的起头。”(《郭沫若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大学教科书《世界史·古代史》,有世界古代史比较表一张。前21世纪栏内有“禹传子启,夏朝建立”八个字。在前17世纪栏内也有:“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八字。表中不见五帝。如此等等,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变成了三千年。尹达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国古代社会的传说里究竟是否全属伪造?在这些疑说纷纭、似是而非的神话般的古史传说中是否有真正的社会历史的素地?”他认为,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地,切不可一概抹煞。”(《尹达史学论著选集》)前几年,考古工作者为寻找“尧都平阳”和古唐国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陶寺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古文献记载的“尧都”地望相合,其放射性碳素年代(距今4200--4400年之间)也与古史传说中“陶唐氏”兴盛的年代基本一致。加之陶寺遗址又发现了早期小城和中期大、小城,其城址面积超过280万平方米。宫殿、大型墓地、分级墓葬以及铜器、有文字陶器、各种礼乐重器、蟠龙陶盘等都在陶寺文化遗址内发现。故而推断:陶寺遗址有可能就是“尧都”之废墟——古唐国国都的所在地。对此,还有《“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作了专文探讨。陶寺遗址证实了尧都平阳的存在,因此完全可以推断,《史记·五帝本记》所记载的五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许多人总是喜欢无条件疑古,好像五帝、夏殷周三代历史,“文献不足”,“靡得而记”,不能研究,就是正史里的《尚书》、《史记》等,有关夏代商代的历史纪事,也认为不足凭信。不作科学的考古,不触及史实,全盘取消,态度上是欠严谨的。我们相信,随着现代考古学以及有关科学的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终将会具体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尊重历史,要端正研究和应用历史文化的态度,不要把历史文化看作“搭台”的材料。这些年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似乎成了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经营城市的常规招数。其中,借助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哪怕是稍稍有点瓜葛的历史传说,大张旗鼓地举办各种名号的文化活动,用以刺激眼球,吸纳集聚人气,更是屡见不鲜。为了把台子搭得更大,让戏唱得更响,有些地方,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有的地方“挖掘”过分,用力过度,把本来不属于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说成是本地的,还为此建设基地,开办园地,邀请“专家”举办研讨会。一些“专家”不去认真研究历史,一味地迎合历史文化商业化,信奉炒作则可出名,与千古定论唱反调就可出成就的歪理,从而陷入了替别人抢夺历史文化资源的陷井,而不能自拔。没有料到,近几年中华大地会出现史学研究商业化,史学研究政绩化,不管历史的真实性,只要能赚钱,地方政府不惜血本讨史学专家教授喜欢,给钱给物让其点头认可,一旦认可,就其招商引资变为发展经济的手段,引来海外华侨信以为真地来投资办企业,为始祖生卒之地,尽一位华夏后裔的虔诚之心。那些炒作出来的历史文化,通过盼望出“政绩”的地方领导的极力运作,似乎着实风光了一下,但远近的许多事实表明,“文化搭台”虽然名为文化,但终究改变不了其作为“搭台”材料的命运,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经贸唱戏”的附庸,或者说是“文化”其表、“经贸”其里。只要“文化”还是“搭台”的材料,历史文化的文脉就不会顺根而生、正脉而流。只有把“文化”还给“文化”,正其本,清其源,尤其是要懂得敬畏和尊重历史文化,才能真正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文化和实际的经贸活动两得其兼。否则,就别指望能通过“文化搭台”来光耀文化。作为历史研究者,要追踪寻迹,求真务实,史清明白的解读,用可信而不容置疑的史证昭示天下,真正揭开舜帝的神秘面纱,还舜帝一个真面目。
     尊重历史,就要学习司马迁的史学精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四十三岁时,“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著述《太史公书》。然而,他因为李陵降匈奴事辩护,而触犯武帝忌讳,以“诬上”罪判处死刑。要免得一死,一是交钱自赎,二是受宫刑。清贫的司马迁没钱自赎,为实现写出一部中国通史的梦想,只得屈辱地自请宫刑……他超越了常人的物质和精神处境,“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一部史书在人间。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关于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的叙述,是经过遍查典籍,且“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亲自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近几年,一些人为了争夺舜陵所在地,不惜歪曲诽谤这样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为了把舜陵说成在连云港,他们在《舜葬连云港市苍梧山》一文,这样写道:“关于舜葬南方长沙零陵界的说法显然是依据不足的。司马迁20岁随父亲出巡,37岁接替父职任太史令,后受“腐刑”,在狱中写作《史记》,出狱后隐居深山继续写作,直到死时方成。他因在受刑后无法外出巡游,故只能靠《山海经》这样具有地理信息的书来作为参考。这样,他接受《海经》的错误把舜的葬地定在南方,自然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把舜帝说成在山西运城,他们在《舜迹三考·舜帝卒葬》一文,硬说舜葬九疑是司马迁“演义”出来的,舜帝南巡是杜撰的。殊不知司马迁出生韩城,葬在韩城,韩城与运城仅一河之隔,六十公里之遥,司马迁岂不知运城是否有舜帝陵?对历史人物见仁见智、臧否褒贬,本不奇怪,但一定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不能信口开河,只为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就乱发惊人之语。胡适曾有一句名言:作学问要R20;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遗憾的是,很多人只记住了他的前一句话,什么假设都敢做,却不去“小心求证”。而没有这后一条,什么假设都是空的,什么学问都是站不住脚的。对历史人物的“颠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定论,都是建立在大量文献依据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学者反复验证筛选过的,如果只凭一两件孤证或只言片语的描述,就急于“颠覆”定论,不仅从用心上来说太过急功近利,从考证上来说太单薄无力,同时也助长了学术及艺术上的浮躁之风。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正史典籍都认定舜葬苍梧九疑;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御祭舜帝也都在九疑;毛泽东“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一诗,让舜葬九疑家喻户晓;江泽民“九疑山舜帝陵”的题词,更让海外华裔纷纷赴九疑祭祖追宗。既然历史已经认定舜葬九疑,既然中华民族对舜葬九疑早就有了普遍共识,我们就要尊重历史,再也不能把我们老祖宗的陵墓挪来挪去,让我们的子孙无所适从,否则,我们就要愧对历史,愧对子孙!
    
                               
第二节    相信科学
            
    近数十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也陆续传入,为历史研究注入一股新鲜活力,大大活跃了上古历史的研究。如“酋邦”理论、“区域研究”方法、生态学的“交会带”和“边缘效应”理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出路。我国现代考古学的成就也使得史学走出了随疑古而带来的迷茫,为重建古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过去古史辨把古史传说当作纯粹神话而加以全盘否定,曲解了古史传说的性质。而考古学愈是向前发展,就愈加证明传统古籍记载的古史框架及基本面貌是准确的,对一些古书的年代已经或正在得到重新认识。数十年来的考古工作,产生了一部崭新的古史,在很多方面,也同时证实了传说中的古史里面很多内容的可靠性。凭借各种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内涵,史学家不但可以重建古代各地区的文化史,也可以认识各族群的文化交流,进而全面审查古代文献记载的可靠性。过去一直把九疑山一带定为蛮夷之地,不开发的落后地区,认为舜帝南巡到南蛮之地只带乐队,不带军队是不合情理的,并把它作为否定南巡的理由之一。1993、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于离九疑山不远的道县寿雁镇玉蟾岩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极有考古价值的远古文物,计有打制石器近千件,其中以与原始农业有关的锄型器最具特色;有各种植物果核40多种,而以猕猴桃、野葡萄、梅等可食果核最为丰富,有各类哺乳动物骨胳残骇28种,并拌有大量鱼鳖骨胳和螺壳堆积物。据科学测定,这些遗存至少有一万年以上。而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四枚原始栽培稻谷和原始的陶片。通过科学测定原始栽培稻谷和原始的陶片约在距今一万二千至一万四千年之间。据世界农业史专家研究考证,人类知道原始农业生产技术,大约在距今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故玉蟾岩出土的原始栽培稻谷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最早期的收获,而陶片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碎片之一。这一发现使中国和世界稻作栽培史提前了四千年,改写了世界稻作起源的历史。英国史学大师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认为,世界上存在21种文明,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过。在九疑山周围,石器、陶器、青铜器可以在一个遗址发现,为中国是不间断的悠久文明古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由此可见,考古学不仅推翻了九疑山蛮夷之说,而且确立了文明起源的地位。这也就为古代舜帝最后南巡只带乐队,不带军队作了注解。现代考古的科学成果使我们有了清醒的认识。正如史学家张光直所说:“我们逐渐发现从我们几十代的老祖宗开始便受了周人的骗了;周人有文字流传下来,说中原是华夏,是文明,而中原的南北都是蛮夷,蛮夷没有留下文字给他们自己宣传,所以我们几十代的念书人就上了周人的一个大当,将华夷之辨作为传统上古史的一条金科玉律,一直到今天才从考古学上面恍然大悟。”
  在舜帝卒葬考证的历史问题上,我们要相信科学,依靠现代考古的科学成果。考古学给史学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改变了古史研究的臆测性和文献记载的匮乏及不确定性。考古学可以在有关过去任何领域和时间上为历史学家开辟蹊径,提供新的观点和立场。考古学还可以纠正只依赖某种特殊类型的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而必然造成的在占统治地位的那些历史解释中所存在的歪曲和误解。考古学的特殊贡献极大地扩展了历史学家的时间和空间视野,打开了一个完全封闭的领域,迫使历史学家用更开阔的观点去看待自己的任务。在文字史料匮乏和不足的地方,考古学就成了历史学家具体和有形证据的重要来源。舜帝卒葬已经四千多年,当时的陵墓,“不封不树”因山为陵,现在只能依据陵庙考古,作出判断。九疑山舜帝陵庙的建设和舜陵祭祀,在古今文献中是最有连续性的,只要将考古遗址予以验证,则可大白于天下。
    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两幅地图即《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长沙国南部驻军图》。出土的帛地图绘制的时间,在公元前168年之前,因为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古墓的主人葬于公元前168年(司马迁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比帛书地图的墓主人逝世的时间还要晚23--33年)。这是我国保存最早的古地图。古地图的主区域为深水流域,也就是现在的潇水流域,其中中心部位绘有九根立柱,柱后画有建筑物,旁注“帝舜”二字。显然,立柱和建筑物指的就是舜帝陵庙。将著名建筑物夸大的画在地图上,这是古今地图惯用的手法。马王堆出土的两幅西汉早期的帛书地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对此,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泰斗谭其骧给予了很高评价:“它的时代是那么早,比以前传世的我国最早地图《华夷图》、《禹迹图》早了一千三百多年,为地图学史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资料,此其一。它的准确性是那么高,从而为我国地图学史增添了极为光辉的一页,使人们不再为裴秀的‘汉氏舆图’‘皆不精审’这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所迷惑,此其二。它的内容既准确又详细,我们得据以窥见西汉初年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概貌,从而解决其历史地理上的问题,此其三……”。这两幅地图的出现,为确证舜葬九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考古依据。根据地图所标示的舜陵庙的位置,对照文献记载“秦汉以来,立庙于玉琯岩前百步”,湖南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将古舜陵庙遗址锁定在汉唐坪。2002年3月至5月,由湖南省考古所对汉唐坪进行了勘探试掘,确定了遗址的范围。舜庙故址主区座落于玉琯岩以南,东隔洼地与“祭户村”相望,西缘抵“社山”,南缘与汉唐坪自然村南部人工护坡相接,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后,考古工作者于2003年秋冬和2004年春夏实施了考古挖掘。从遗址北部发掘的情况看,基址呈正南北向,由于多期多阶段建筑,因而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承延续的特征。已揭示的所有建筑遗存中,最早时期的第二阶段建筑时代下限为西汉晚期或两汉之际。目前发掘保留层面中格局较为明确、保存相对完整者属于中晚唐建筑,而最晚建筑遗存为南宋时期。从叠压的现象看,唐代建筑的基础甚或唐代建筑的主体仍在宋代被延续使用着。发掘保留层面主要建筑有后殿、主殿、昭穆殿、配享殿、厢房夹室、亭榭等。
  九疑山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的考古发掘,在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专家们认为,这一遗址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学上首次发现的舜帝祠庙,对于我国“五帝”断代史,提供了历史物证。其中的兽面饰纹、凤鸟饰纹等,具有上古社会东夷部族特征,对于研究南方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建筑规制,在遗址中大部分保存完整,历代重修重建的遗址均有不同的遗迹体现,对研究我国古代“始祖类陵庙”建筑,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出土的兽面纹带“王”字瓦当等器物纹饰,对研究我国古代绘画、雕塑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专家论证会上,有十四位专家在会上发了言。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研究员黄景略最后总结说:
    “总的看,玉琯岩遗址的整个发掘工作是符合科学考古规程的,做得比较好,已经揭示的层位关系比较清楚。最上一层显现的宋代祭祀遗址,应该是大殿,规模非常大,大约900平方米,周围可能还会有其他建筑遗址。宋代这一层建筑遗址是最重要的,这是最能体现遗址价值的部分,千万别揭掉。遗址和出土物已经表明宋以下的唐代和南北朝遗址、遗迹现象也很明显。(袁家荣插话:建筑殿址地表显现的是南宋的,但基址是唐代的,砖是唐代的,建筑瓦件是北宋的,有过多次翻修,现在最上一层的使用面是宋代的。)如果是唐代的,唐代规模有没有这么大?南宋建筑自程朱理学兴起后一般都扩大了规模,应该是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扩大、加修,现在也有可能找到了汉代至南北朝的遗址,但有宋代的就已经是发掘最早的舜庙了,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往下,即使有汉代建筑的话,也不会太大,因为从现场的土质看是沙土,不适宜建大建筑。总之,遗址的时代定在唐宋时期,主要是宋代,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这个上面,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舜帝陵庙传说几个地方有,但唯独只有九疑山这里有象样的考古发掘的舜帝陵庙遗址。国保单位中,陕西有黄帝陵,湖南有炎帝陵,浙江有大禹陵,山西有尧庙,唯独没有舜帝陵。九疑山玉琯岩遗址,是有文献记载的,司马迁《史记》有记载,马王堆出土古地图中有记载,并且大的环境也很不错,能与马王堆地图和司马迁的记载相印证。虽然还只是唐宋时期的遗址,但已经很不一般。再结合在明代遗址上新建的舜帝陵,说明历史上在此建舜庙是一脉相承的。舜帝陵在此处,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在专家学者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专家论证会纪要》,与会专家学者在《纪要》上签了字。
  2004年8月13日湖南省文物局、永州市人民政府在长沙联合举行“九疑山古舜帝陵庙遗址考古新发现发布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夏山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与记者的问答,对于理解九疑山古舜帝陵庙发掘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现将它记录如下:
  中央电视台记者: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上古时期的宗教祭祀有什么意义?
  李学勤:应该说遗址对研究古代宗教祭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遗址的发掘,最早已经追溯到了汉代,这是没有问题的。从文献记载看,这里在汉代就建有舜祠这一重要祭祀建筑,而且一直沿用到宋代,这些记载都在这次发掘中得到证实。所以说,遗址的考古发掘对研究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也有重要的价值。
  山东卫视记者:我们都知道,山东也有舜耕历山、舜井和娥皇、女英的传说等,这如何解释?
  李学勤: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传说,它涉及到的地理范围相当广泛。五帝中的最后一帝帝舜,根据传说,是东夷之人,“陶于河滨、耕于历山”,这些传说跟济南后来的传统地名是有关系的。
  山东卫视记者:这次发掘说明舜葬于九疑,舜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解释?
  李学勤:根据历史的传说,这一段历史的解释是清楚的。帝舜即帝位后,四方巡狩,南巡到了南方,死在路上,“崩于苍梧之野”,苍梧是个很大的地方,但“葬于江南九疑”,九疑山只有这个地方,这是没有争论的。
  山东卫视记者:这有定论吗?
  李学勤:我们对古史传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包括希腊等这些文明古国在内,任何的古史传说都是神话性质的,越古神话性质越浓厚,中国也是这样。但与此同时,我们强调任何古史传说,包括希腊雅典神话,在神话里面常常包含了历史的真实,或者说,透过传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
  记者:大家都知道,周朝的疆域都没有到达永州,为什么在舜帝的时候,却能够南巡到永州的九嶷山呢?
  李学勤:这是传说,传说到底反映了多少历史事实,这需要我们做工作。但我要强调一 点,不要把古人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了。
  记者:舜帝陵庙遗址的发掘,使舜帝从神话走向了现实,这是不是说舜以前的尧帝和舜以后的禹帝也从神话变成了现实呢?
  李学勤:舜帝庙的发现是不是能说明舜帝从神话走向了现实,我觉得这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问题。舜帝庙的发现和发掘,只是证明汉以来对舜的看法和祭祀传统。舜帝的传说反映了怎样一个历史真实,还需要做更深入的工作。尧和禹的情况也一样。最近山西运城出土了龙山时期的一个城址,就很接近尧帝时期,但是不是就说明尧帝就走向活生生的现实,这已经不是一个考古发现就能解决的问题。对大禹的研究也是一样,我们的研究在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舜帝的传说究竟哪些是传说哪些是历史的真实,我们的考古发现已经正在逐步接近科学。至于真正的事实那是我们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揭开历史的真实。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江苏卫视记者:舜帝陵庙遗址的发掘,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什么地方?
  李学勤:这个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看。首先从大面积揭露的、遗址表面这一层宋代的完整的舜庙遗址,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因为通过考古发掘找到唐宋及其以前的祭祀三皇五帝的建筑遗址,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另外一方面,在宋代遗址下的累积的有传统线索的各时代建筑基址,与历史文献的记载吻合无间,对研究历史的真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舜帝庙遗址的发现是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考古成果。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始建年代最早的五帝陵庙,也是我国惟一有文献可考的舜帝庙。《山海经》、《史记》以及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资料中都证实了它的存在。就在它附近的玉琯岩岩壁上所刻诗句中也提供了佐证。
  记者:唐宋时期的舜庙是不是当时中国南方的宗教文化中心?
  李学勤:九疑山舜帝庙前后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是儒教文化的区域中心。我们经常说“儒、释、道”三教,儒教的两大经典《尧典》和《舜典》,都把舜帝放在中心位置,对舜帝的祭祀是儒家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九疑山舜帝陵庙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性宗教文化中心。
  记者:舜帝庙的建立有没有政治上和民族团结上的意义。
  李学勤:这在当时是不言而喻和妇孺皆知的事情。对舜帝的崇拜和祭祀,当然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团结统一和民族的发展进步。
  新华社记者:舜文化的发掘对贯彻以德治国方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李学勤:集中反映在《虞书》中的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源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歌颂舜的德化和治功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方略”的一个中心环节。作为中华道德文化之源的舜文化,它对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整合、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今天,我们强调以德治国,深入发掘和弘扬舜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专家论证会和新闻分布会,都依据考古发现,对舜葬九疑作出肯定的结论,这一结论是科学的。
  考古发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掘宝,而是要把地下的古迹和古物揭露出来,了解它原来的位置、布局和后来的变化,这样就可以使由于时间的推移而被泥土掩埋起来的人类历史得到重现。而真正让真实的历史和文化以有序的形式落实、呈现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赋予言简意赅的历史条文以鲜活的物证,则只有现代考古学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九疑山玉馆岩古舜帝陵庙遗址就是一个实例,它给历史指认了一个立体的、有序发展的“文化”现场,从秦汉到唐宋,重现了舜帝陵庙建设的历史,以无法否认的事实,雄辩的证明了舜帝陵庙从古至今在九疑山的存在。
        
                  
    
第三节   舜陵祭祀传承不辍
    
    舜帝“勤民事,苦忧人”,缔造了以人的社会行为规范为主的伦理道德,“德自舜明”。舜帝开创了“自强不息”、“至孝笃亲”、“天下为公”、“合和万邦”的人类文明,是中华民族世代崇敬的人文始祖。自“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开始,四千多年来,祭舜活动传承不辍。在长期的祭祀活动中,九疑山祭舜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舜陵祭祀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涵盖宗教、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九疑山舜帝陵的祭祀活动,最突出的基本特征,就是一脉相传的历史性。
    中华民族,最初是由众多氏族融合而成的古华夏族,始于炎帝时代,到虞舜时,得到了巩固和壮大,先秦已基本具备雏形。此后,又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至汉、唐,逐渐孕育为一个以多民族为主要内容,以多元一体文化为主要特征、超越狭义血缘关系的共同实体,统称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统一,是与舜帝所创造的道德文化分不开的,因而尊舜帝为中华民族始祖,共同崇拜。九疑山舜帝陵的祭祀活动,从夏禹开始,凡是国家统一,相对安定的朝代,朝廷祭祀,从未间断过,体现了一脉相传的历史性。
    一脉相传主要体现在官方祭祀,从夏禹、秦始皇、汉武帝的望祭到汉、唐的遣官致祭,都把祭祀舜帝作为始兴与统一的象征、凝聚力与认同感的共同标志。这种意蕴,至宋代,进一步深化。宋太祖在江山初定,百废待兴的乾德初,即“命李昉、卢多逊等分撰历代帝王碑,遣翰林侍诏孙崇望等分诣诸庙,书于石”。“诏三年一享”、“造祭器,送诸陵庙”,“各置守陵户五”,并遣官诣陵致祭。元代据《元史·祭祀志》“致和元年(1328年)礼部移太常送博士,议舜禹之庙合依尧祠故事:每岁春秋仲月上旬卜日,有司蠲洁致祭,官给祭物。”明太祖亦于洪武四年,即“访先代帝王陵寝”,亲制祝文,遣翰林国史编修雷燧等前往九疑修建祀庙,祭祀舜帝。清代钦定舜帝陵为帝王陵寝祭祀,凡国有大事,皆诣陵告祭。在现存的45篇清代“御祭文”中,告即位、亲政、复储的13篇,告万寿晋徽的15篇,告靖边、军功的6篇,告消灾祈福的1篇,告改元的1篇,其他大事的9篇。由此可见官方祭祀,历朝历代从未间断过。
  一脉相传还体现在民间和官方祭祀的形式和内容上。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舜陵祭祀在形式上不断改进,在内容上不断丰富。   
    据记载,舜陵最早的祭祀是设台望祭。望祭由郊祭演变而来。上古时期在郊外祭天叫做郊祭。郊祭是当时最隆重的祭祀活动,要设祭台,烧柴火,望天而祭。《大清统一志》载:“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大禹南巡到了南岳衡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筑台祭舜。大禹所筑紫金台广三丈,在今衡山县西南三里处,又称“巾台”。大禹是第一个祭祀舜帝的帝王。遥望九疑而祭舜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帝于九疑山”。《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帝于九疑。”也就是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游,率左臣相李斯、太子胡亥,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汉武帝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行至盛唐时,设祭台,向着九疑望祀虞帝。由于上古时期,葬礼简陋,不封不树,久而久之,所葬之处难以指出具体位置,只能说出大致范围;又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帝王们只能望祀九疑。
    夏代除望祭外,更多的是陵前燎祭。燎祭就是用火焚烧祭品、祭器,使香味随烟上达于天,以沟通神灵的一种祭祀形式,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祭祀。古代的燎祭通常设有专门的燎祭所,并掘有燎祭坑。主祭官在燎祭所,点燃燎祭之火后,参祭人员虔诚望燎,然后掩埋燎祭坑,表示此次祭典已与被祭祀的神灵相沟通。三代时,九疑即舜陵。2003年9月至2004年4月,湖南省考古所在九疑山隔江村山门脚遗址考古发掘出夏代的燎祭坑,出土了象征权杖的石钺、石镞、石斧等众多文物。山门脚这一地名,依古代“山门”即指陵墓之门的含义,显而易见是指九疑山舜帝陵之门。这说明,夏代山门脚就设有燎祭所,被派遣的祭祀者是在山门陵前燎祭。朝廷派员,千里迢迢来九疑祭舜,祭祀地点必须要有一个供祭祀人员遮风避雨,餐饮歇息,存放祭品的地方。因此,夏代在大阳溪旁建筑了大庙。大阳溪是发源于九疑山的一条河流,在流经现在大阳洞村的一段,称之为大阳溪。大阳溪西北流汇入潇水,潇水入湘江湘江入洞庭。这是来九疑祭舜的水路。行船至大阳溪,上岸登陆。如果望祭,则在此设台,大庙可作备放祭品,长期供奉舜帝以及祭祀人员休息之用。当时虽然有庙堂祭祀,也有祈祷文告,但是祭祀仍然在郊外挖掘祭坑,焚烧祭品,进行燎祭。秦朝,在陵山南面,玉馆岩前建起了舜帝陵庙,陵庙合一后,祭祀规模越来越大,祭祀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繁杂。汉代时,文祭的特点逐步显现,朝廷每次祭祀必有祈祷文,祈祷文必有一段文字赞扬舜帝,然后表达祈祷目的。这样逐步形成了一定模式的祭文格式。但是这一阶段,仍然保持着掘燎祭坑,焚烧祭品的燎祭形式。2003年秋冬,九疑山玉馆岩古舜陵庙遗址的西南部,发现了东汉时期的燎祭坑。祭坑平面呈椭圆形,弧壁外张如袋形坑状,坑内有麻布纹陶钵、断剑和碳末。这就说明东汉时期,仍然保持郊外燎祭的形式。
  南北朝时期,九疑山舜帝陵的祭祀活动,开始完全采用庙堂文祭,不再郊外掘坑焚烧祭器,而是在祭庙内,向舜帝神位,宣读祭文,然后焚烧,即“读祝”、“焚帛书”。庙堂文祭就是以宣读祭文的形式,表达祭祀目的一种祭祀活动。现保存最早的地方官祭舜帝文,就是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公元384——456年)为湘州刺史张邵祭祀舜帝所写的《为张湘州祭虞帝文》。其内容为:
      “惟哲化神,继天作圣。藏器渔陶,致身爱敬。是以二妃嫔德,九子观命。在麓不迷,御衡以正。唐历继终,虞道乃光。咨尧授禹,素俎采堂。百龄厌世,万里陟方。敬询故老,钦咨圣君。职奉西湘,虔属南云。神之听之,匪酒伊荤。”
    唐宋时期,九疑山祭祀舜帝已逐渐成为九疑山特有的祭祀文化。不仅祭祀前后有民间文艺表演,在正式的祭祀议程中,在文祭的基础上增添了歌祭。九疑山舜帝陵祭祀,从有祭祀开始,祭祀议程就有礼乐相伴,但“歌祭”列入议程中,始于唐代,盛于宋代。歌祭有相对稳定的歌词,有器乐伴奏。唐代文学家元吉,任道州刺史时,曾作《补乐歌·大韶》作歌祭之用。宋代在祭舜上作了特别规定,歌祭时,有统一的乐曲,歌词统一使用朱熹所作的《虞庙乐歌》。近现代歌祭多采用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或《卿云歌》。
  历代朝廷派员到九疑山祭祀舜帝的祭典都是最隆重的典礼。三代时,祭典里没有祭文,只有乐章。秦时古乐已亡,祭祀时虽仍用乐,但没有词。南北朝时,兴起了颂读祭文的仪节。宋时,加强儒学礼教,有了歌祭。明清之时,祭祀更隆。舜帝出身于音乐世家,对乐律颇有研究,他组织演奏韶乐,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后人视《韶乐》“尽美矣,又尽善矣。”祭舜,就应该以乐舞与舜帝的神灵沟通,不仅有乐歌,还应有舞。基于这些认识,宋代在祭祀中,开始随歌漫舞,到清代就把祭祀舞列入了祭祀仪程,形成了集燎祭(上香、焚帛书)、文祭(宣读祭文)、歌祭、舞祭于一体的完整的祭祀议程。但是无论怎么变化,祭祀议程始终保持“迎神、献爵、辞神、饮福散胙”基本的四大项外,体现出九疑山舜陵祭祀从古至今一脉相传。
     一脉相传也体现在祭文上,从汉代开始,在历次祭祀中,祭文逐成定式。起初其体例大致为:“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暖乎若可觌;道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也就是前列小传,记叙舜帝生平,表示颂扬之意;后写四言诔辞,称誉舜帝荣耀,寄托哀悼之思。前者为散体,后者为韵体,韵散结合。到两晋后逐步定格为,前有序言,后有韵语,开头具体点明时间、职务、主祭人、祭品,中间颂扬舜帝,表达祈愿,收尾使用“尚飨”一词。祭文少有凄凉悲哀之词,多为赞颂祝愿之语,读后令人振奋。
     舜陵祭祀,千百年来一脉相传,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认定舜葬九疑,并因此将九疑定为官祭圣地;厚重的历史积淀,令人对舜葬九疑不容置疑。
    
   
第四节  关于鸣条、苍梧、九疑、纪市
           
     清代学者余廷灿在《舜陵考》一文,开头一段写道:
      舜陵本始于《尚书》,详核于《礼记》,杂见于《墨子》、《离骚》、《史记》诸书。《书·舜典》曰:“陟方乃死。”《礼·祭法》则曰:“舜勤民事而野死。”《檀弓》又曰:“舜葬于苍梧之野。”《墨子》则曰:“舜道死南纪之市。”《史记》则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朱子注《离骚》:“九疑,亦曰九疑舜所葬。”又《通考》、《十三经古注》、《汉书》、《汉记》各注暨《竹书》、《山海经》、《淮南子》、《风俗通》、《世纪》、《皇览》、《舆地考》,俱各往往称舜南巡崩,葬苍梧九疑,盖历三千年无一异词者。自唐昌黎韩子,孤据《竹书纪年》云:“帝王之崩曰陟,因谓陟为上升。如舜南巡,则地势东南下,宜言下方,不应言陟方,乃断陟为读,而以方乃死为释文。”蔡氏传《尚书》采其说。后儒又援孟子“卒于鸣条”一语,遂置经传中确然可据者不信,而揣测乎无何有之乡,群谓九疑不必有舜陵,而陟方断断非南巡矣。然姚姒典谟,简古浑噩,从无赘文自释之例,而《商书》有陟遐自迩之文,则陟亦不尽训升而训行,方则省方之方是。
     这一段文字,罗列了一些有关舜帝卒葬的典籍,这些典籍涉及到舜帝卒葬地名不尽相同。《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礼记.檀弓上》载:“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墨子·节葬下》载:“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纪之市。”“南纪之市”或称“纪市”;《史记·五帝本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些历史典籍分别出现了四个卒葬地名,即“鸣条”、“苍梧”、“纪市”、“九疑”。余廷灿在这里特别提出:“舜南巡崩,葬苍梧九疑,盖历三千年无一异词者”。“历三千年无一异词者”说明唐朝以前没有因地名不同,而对“舜葬九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只要理解了不同地名之间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这句话。“鸣条”、“苍梧”、“纪市”、“九疑”四个地名之间的关系,在《帝王世纪》中有段话叙述非常清楚。“舜于是德被天下,荐于天,使禹摄政。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在今营道。”这段话的大意是:舜帝的德政使天下人受益。在宫殿里,面对全体官员,舜帝向天祈祷,推荐大禹为自己的继承人,让禹代理天子事务。有三苗造反,舜帝南征,在南方逝世,龙体用瓦棺装殓,埋葬在苍梧九疑山的南面,这就是零陵,叫做纪市,在现在营道县。在这里“鸣条”泛指南方,在“鸣条”的地域有“苍梧”,在“苍梧”的地域有“九疑”,这就是“零陵”,又叫做“纪市”。四个地名,是从属关系,所指都是同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名的变化,疑古思潮的兴起,特别是孤立地理解地名和以现代地名概念推测古代,唐朝以后在学者之间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鸣条”是上古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名,鸣条的地望,在长江中游,亦即古荆楚,又名“条方”。上古称鸣条即为荆楚,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江南”。“鸣条”是个区域性地名,苍梧山在鸣条境内。孟子说舜“卒于鸣条”是对的,他说的鸣条指的是荆楚,即泛指江南一带,绝对不是指山西运城(安邑)的鸣条,也不是河南陈留东,或封丘东,因为这都是小地名。《墨子》所云“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于南己之市”。墨子是宋国人,生活在河南商丘一带,他比孟子更接近于运城地区,说明当时的运城并没有舜帝陵,否则他不会不知道。墨子比孟子大96岁,因此,他的记载应该比孟子更早,也更有说服力。《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是河南濮阳人,他在河南阳翟成为大商人,后来在河北邯郸遇见秦国公子异人,入秦后食邑蓝田和洛阳,后来又执政于太原和东郡。从吕不韦的活动足迹看,都在河东安邑周围100到300公里范围,特别是洛阳与安邑仅南北一河之隔,是他的十万户食邑,说他连近在咫尺的安邑有舜帝陵都不知道,恐怕不能成立。吕不韦说“舜葬於纪市,不便其肆”。“不便其肆”就是不便于厚葬的意思,而安邑的舜帝陵墓是为厚葬,显然与事实不符。《史记》作者司马迁是韩城人,死后也归葬在韩城。韩城与运城也是一河之隔,与运城东西相距仅有60多公里,显然说司马迁没去过运城的安邑,或者不知道安邑有舜帝陵恐怕不可能。而司马迁却把舜帝的葬所说到了九疑。这说明舜葬运城安邑鸣条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孟子关于舜帝“卒于鸣条”的一段话是这样的: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舜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死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文王生在岐周,死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两地相距一千多里,时代相距一千多年,但他们得志后在中国所推行的,像符节一样吻合,先出的圣人和后出的圣人,他们(所遵循的)法度是一样的。”孟子这段话,是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时代不同、地点不同的圣人,治理国家,所遵循的法度是一致的。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这段话只是用于说明“圣人揆一”,而不是研究舜帝的生平与卒葬,所以指出舜帝卒葬大的区域则可,不必具体考证,更没有必要以历史学家的要求来要求孟子。 “鸣条”作为地名,在中国有几十处之多。鸣条的本义是风吹树木枝条发声,引申义为,舜崩后天地为之悲鸣,风吹树条,树条发出哀鸣。孟子所指的鸣条到底在哪里?孟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长于论辩,但却不善记忆。南宋杨万里上书孝宗时说,“孟子之时,去周未远也,而诸侯去周之籍,孟子已不闻其详。孟献子尤近也,而有友五人,孟子忘其三,则记诵非孟子之所能也。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时,舍我其谁?此则孟子之所能。”对于舜葬之地,孟子是否因记忆问题,采取模糊的办法,把鸣条的引申义,作为舜葬之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孟子不可能指出舜葬之地具体的小地名,他只能说出大体方位。“鸣条”,古代泛指南方,亦为荆楚。这种解释比较合乎孟子的特点,也有典籍可考。          
   “苍梧”和“九疑”都是非常古老的地名。张泽槐先生在他的《舜帝与舜帝陵》一文中,是这样阐叙“九疑”与“苍梧”地名的来历:
   “九疑山与苍梧山都是舜葬九疑以后出现的地名。苍梧这一地名与舜帝部落的图腾有关。因为舜帝部落的图腾为凤凰,而传说中的凤凰是栖息于梧桐树上的。舜帝崩葬于九疑一带,人们将这一带山脉称为苍梧,是祈望这一带山脉长满梧桐树,供凤凰栖息,长伴舜帝。从这个意义上讲,苍梧这一地名较之九疑应当更为古老,其出现时间当在舜葬九疑后的一段时间里,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历史。九疑则是后人到这里祭舜,因为九溪相似或九山相似,无法确认舜帝是葬于哪一个具体的地方,从而将这一带山脉称为九疑。也有可能是古人从天区分野的角度,将九疑一带对应于天上二十八宿的东方苍龙之尾宿,认为这里是龙之九子所居之地,而龙又是变化无穷的,因而将这一带称为九疑。九,指龙之九子;疑,指龙之变化无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九疑与苍梧的得名,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九疑即苍梧,苍梧即九疑。”我非常赞成张先生这一说法。《纲鉴》注云:苍梧山亦名九疑。《词源》就苍梧注释云:“山名。又名九疑,地在今湖南宁远县境。”苍梧,最初与“九疑”是一山二名,苍梧这一地名所指范围,在后来的演变中,以九疑为中心扩大了。九疑则成了专指舜帝葬所。《战国策》云:“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指楚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泾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之万年。此霸王之资也。”《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战国策》所指苍梧的位置在楚国的南部,洞庭湖的南面,包括湖广五岭山脉。《山海经》一书更说得明确,“在长沙零陵界中”,苍梧与九疑是从属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其中就有长沙郡。在秦代,零陵隶属长沙郡。西汉初年,改长沙郡为长沙国,零陵、九疑隶属于长沙国。司马迁实地考察九疑山舜帝陵后,在书写《史记》时,担心读者不了解九疑山的具体位置,所以写得非常详细,“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分设长沙郡、零陵郡、苍梧郡。从此“苍梧”由楚南山脉的总称演变成行政区划名。零陵郡下辖七县四侯国,七县即零陵、(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营道(今宁远县地)、泠道(今宁远、新田县地)、始安(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灵川、永福、永宁县地)、营浦(今道县、江永部分地)、洮阳(今广西全州、资源县地)、钟武(今衡阳县地),四侯国即泉陵(今冷水滩、芝山、祁阳、祁东、东安及双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冈、绥宁、城步一带)、夫夷(今邵阳、新宁一带)、舂陵(今宁远、新田、祁阳部分地)。苍梧郡下辖广信、谢沐、高要、封阳、临贺、端溪、冯乘(今江华瑶族自治县)、富川、荔浦、和猛陵等十县。当时九疑山处于零陵郡泠道县与苍梧郡冯乘县交界处。九疑山主峰三分石南面即为苍梧郡。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苍梧郡郡治广信县更名为苍梧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郡治为州治,苍梧郡更名为梧州。从此“苍梧”由大的区域名成了广西的一个县名。不了解“苍梧”这一演变的历史,就会提出“苍梧离九疑几百公里,为何死于苍梧葬于九疑?”的疑问。
     有人凭借伪《竹书纪年》中“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字样,判断说,“海州就是现在的连云港,故舜葬连云港”。岂不知“海州”地名汉代才出现,“今海州”为后人加上去的,所以把有“今海州”字样的版本称为伪《竹书纪年》。
   《山海经》成书的时间在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这是毫无疑问的。这说明舜帝崩葬于江南九疑,在司马迁之前就已经被普遍认可,已经形成舜葬九疑山的共识。“鸣条”与“苍梧”是从属关系,“鸣条”涵盖了“苍梧”。
     “纪市”也是一个古地名,所指何地,现有四种说法。一是零陵说。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舜“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在今营道。”这里说得非常肯定,毫不含糊:纪市即为零陵。二是南方说。《诗经·小雅》云:“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各得其所。”这里的江汉,即长江与汉江流域。江汉流域在中国南方,因而将“纪市”解释为泛指南方。三是西戎说。《墨子·节葬下》云“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于南己之市”。“南己之市”也可称“南己(纪)”或“纪市”。《吕氏春秋·安死》载“舜葬於纪市,不便其肆”。这里所说“纪市”是从《墨子·节葬下》化用而来。四是纪城说。将“纪”解释为“纪鄣”,“纪鄣”为春秋时小国,《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引《路史》云“纪鄣,国名,黄帝后”。注曰“赣榆东北有纪城”。赣榆是连云港市辖县之一,纪鄣在该县东北,现已沉没海中。这四种说法,能与鸣条、苍梧、九疑形成从属关系的只有零陵说。
                       
    
第五节   关于舜帝最后一次南巡的原因
    
     舜帝九十五岁高龄,已将帝位禅让给大禹,为何还要南巡,远至苍梧?要解开这个谜团,必先弄清“禅让”。
     “禅让”是形势所逼,为保存本部落,稳定大局,保全联盟的整体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和平过渡的形式。尧舜时期,已经不是靠采集野果,生食野兽维持生命的原始时期,而是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具备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处于“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赵策下》)的诸国林立时代。当时,黄河下游及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迅速崛起,大都有向中原地区逐渐推进的发展态势;北方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宜牧区分界线南移,迫使北方及西北地区的农业民族在游牧民族的逼迫下,逐次向中原地区退缩。与此同时,黄河水患也给中原地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威胁。内忧外患使各部落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在共同利害关系的推动下,原本相互独立的诸集团最终选择了联合,迈向了政治一体化的道路。各方国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比较松散的方国联盟,到比较集中统一的具有国家雏形的联盟。这种为世所迫的联盟是十分脆弱和不稳定的。一旦外部环境有所变化或内部力量对比失衡,就会打破原来的联盟形式。因此,各部落普遍倾向于建立一种能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秩序。这无疑使各部落间的秩序目标处于矛盾对立之中,并且惟有凭借实力建立一种统治关系才有可能实现本部落的秩序目标。因此盟主必须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所在部落必须是最强大的部落,他才能成为方国联盟盟主,称王、称帝。盟主首要之事就是“协和万邦”。各部落、各方国、各集团内的继承制度分别是以世袭制为基础的。《孟子·万章上》云:“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这段话的潜台词就是:尧之后陶唐氏集团的最高权力代表者非尧之子莫属,舜之后其子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有虞氏集团的代表人物,说明方国内部最高首领之位的继承完全是按世袭制来进行的,世袭制已根深蒂固。尧、舜能抛弃世袭,采用禅让,必定是大势所趋,不得已而为之。尧帝到晚年,其部落的势力,实际上已经大为衰减,即古文献中所说的“尧德衰”。与此同时,有虞氏部落,已经迅速崛起。这时的舜已经不是一介平民,他所到之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具有崇高威望和强大凝聚力,是一个能发号施令的部落首领。另外,还有一些部落也在迅速崛起,例如鲧和其子禹领导的夏部落。日渐衰落的尧部落,在严酷的形势下,何去何从?尧帝明白,其子丹朱不肖,无能力使自己部落强大起来,坚持让丹朱继位,部落会有灭顶之灾,必须与最强大的部落融为一体,才能避免本部落被消灭或吞并的可能。尧帝的伟大之处,就是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他能够洞察形势,作出正确抉择,即启用舜来继承帝位,并将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实现政治联姻,使陶唐氏部落与强大的有虞氏部落融合在一起。舜帝掌权后,为巩固权力,“流共工、放驩兜、迁三苗、殛鲧,”将忠实于尧帝而不满于舜的大臣除掉,从而达到“天下咸服”。
     舜帝登上天子位,他接收的只是个泽国,洪水泛滥经年,人民几为鱼鳖。要想真正坐稳天下,当务之急是把水治好,只有先服了水,才能真正让人心服。没办法,舜只得起用出于治水世家的禹。在此之前,舜杀了禹的父亲——治水的鲧。杀人父用人子,舜难道不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吗?可是除了禹,没有人有能力治水,舜不得不使用禹。大禹奉诏治水时,洪水已经成了国家的心腹之患,治水也自然成为国家压倒一切的任务。整个国家都被动员起来,所有的衙门、所有的资源和所有的人都要为治水让路。在此过程之中,国家的权力中心无形中就与治水指挥部重合起来。国家的生杀予夺,人事上的升迁进退,都可以凭对治水的态度“一票否决”。这在帝舜是不得以为之,但在大禹来说,却是个天与的莫大机会。最终,大禹疏通九河,引江入海,建下旷世之勋,也因了这一德被万民的震主之功,更主要的是在治水过程中无形中控制了整个国家机器,掌管了整个国家的人财物,大禹的光芒盖过了帝舜。在伯益等部将的拥戴之下,禹受舜禅也就顺理成章了。大禹当上天子,毕竟建立了惠泽苍生的不世奇功。其践天子位,也算实至名归,人心所向。
    尧、舜的禅让,是大势所趋,形势所逼,从本部落的利益来说,避免了灭族之祸;从整个部落联盟或国家利益来说,保持了国家的繁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百姓的感受来说,尧、舜选贤任能,天下为公,是千古贤德明君。总而言之,禅让完成了国家政权交接的和平过渡。了解了“禅让”的实质内容,也就不难理解诸子百家,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得出禅让的不同解释。
     舜帝虽然将政权移交给了大禹,但是与大禹之间仍然潜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舜帝南巡也就成了必由之路。首先,巡狩是避免与大禹直接冲突的最佳选择。大禹登上摄政帝宝座后,一方面让皋陶发出号召向大禹学习,树立大禹的绝对权威。《史记·夏本记》载:“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也就是说:“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另一方面指责舜帝过去存在的问题,尽量消除舜帝的影响。《史记·夏本纪》载: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曰:“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这段的意思是:禹、伯夷、皋陶一块儿在舜帝面前谈话。皋陶说:“哦,成就德业就在于能够了解人,能够安抚民众。”禹说:“呵!都象这样,即使是尧帝恐怕也会感到困难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当地给人安排官职;能安抚民众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会爱戴你。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还忧虑什么驩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语伪善谄媚的小人呢?”流放驩兜、共工,迁徙三苗,这都是舜帝的功劳,在这里却暗地里受到了大禹的指责。这说明,大禹功高盖主,已经不再尊重舜帝。舜帝与大禹有杀父之仇。在唐尧时期,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力,被舜“殛鲧于羽山”。大禹摄政之前,当然不会流露出对舜帝的不满。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除了表明他敬业外,也许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让帝舜抓住他一丝一毫的缺失。大禹后来以俭朴著称,恐怕也与他所处的百般猜忌的政治环境有莫大干连。大禹摄政后,存在心底的不满必然会有所流露,言行上也会流露出对舜帝不恭敬。舜帝对此应该有所察觉,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帝都,主动避让,既可以不干预大禹摄政,又可以免受大禹的不恭,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有的典籍说成是在大禹的逼迫下,舜帝被迫出走。《韩非子·说疑》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舜帝被迫出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从舜帝的为人和性格来看,他既已禅让,就会主动避让,不可能等到无法呆下去时才离开。依惯例,舜帝未死,大禹不能正式登帝位,只能是摄政帝,舜帝仍然有巡狩的权力。巡狩是远远避开大禹的最好的方式。舜帝要求亲自巡狩,大禹定会同意。因为高龄巡狩,长途跋涉,凶多吉少,大禹不是不知道,而是唯有如此才是大禹所希望的。
     其次,南巡教化三苗是巡狩的最充分的理由。在征服三苗的问题上,舜帝与大禹分歧较大。大禹主张武力镇压,舜帝主张安抚教化,但是南方三苗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夏本记》记载舜帝与皋陶、大禹的谈话可以体现出来: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舜帝说:“你们不要学丹朱那样桀傲骄横,只喜欢怠惰放荡,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淫乱之事,以致不能继承帝位。对这种人我决不听之任之。”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而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只有三苗凶顽,没有功绩,希望帝王您记着这件事。”舜帝说:“用我的德教来开导,那么凭你的工作就会使他们归顺的!”舜帝与大禹的对话说明当时唯有南方三苗不归顺朝廷,大禹埋怨舜帝只讲教化,不支持他的武力征伐,从而“苗顽不即功”,因而愤愤地说“帝其念哉!”“征服三苗”是舜帝协合万邦,唯一剩下未解决的问题,也是大禹感到最头痛的一件事,所以要舜帝记住这件事。舜帝要求亲自南巡到三苗之地推行教化,不仅说明他记住了这件事,而且亲自去处理这件事,这也是让大禹无法拒绝的理由。对于舜帝来说,南巡既可以解决三苗问题,让其教化的政治主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又可以避让大禹,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再次,舜帝南巡满足了看望弟弟的心愿。舜帝登上帝位后,将弟弟象封于有庳。有庳紧临九疑山,秦时设营浦县,位于现道县地界。象为有庳诸侯,改正了过去的过错,与当地百姓相处很好,为大家做了一些好事,死后被奉为鼻亭之神,百姓建象祠祭祀。明代大文学家王守仁,在《象祠记》中大发议论:“……然而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诸苗之奉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的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唐代道州刺史薛伯高认为,象做儿子时不孝,做弟弟时傲慢,不能受后人顶礼膜拜,下令毁了象祠。柳宗元还写了一篇《道州毁鼻亭神记》予以赞扬。可是老百姓不买帐,薛伯高一走,毁了的象祠又一个个重新修建起来,春祀秋祭,箫鼓追随,一如往昔。祭祀鼻亭神,一直流传至今,不仅道州不少地方祭祀,而且贵州水西苗族地区也建有象祠,祭祀鼻亭神。舜帝将弟弟封于远离都城的蛮荒之地有庳后,政事繁忙,无暇顾及,虽南巡至衡山,也未曾看望,每当念及,心有愧疚。看望象弟是他一直存在心底的愿望,即使象弟死了,也要在他坟前烧一柱香,探望他的孩子们。
    舜帝南巡,其根本是避让大禹,其政绩是教化三苗,其家事是探望弟象。
               

第六节   关于舜帝南巡遗迹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是靠口耳相传的。这就是古代传说的由来。任何一个民族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前及以后,都有丰富的传说,内容涉及人类起源、历史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舜帝从国家利益考虑,主动避让大禹,不顾年老体弱,南巡教化三苗,在自己儿女陪同下,带着乐队,跋山涉水前往南方。他最后一次“南巡狩”的具体路线和活动范围,虽然古代典籍没有留下明确记载,但是南巡途中留下了大量的古代传说,从这些传说故事中,可以推测出舜帝最后一次南巡的大体线路和活动范围。舜帝从蒲坂出发,到风陵渡,过黄河,入潼关,经商洛,顺丹江,下汉水,取道荆州到洞庭湖,然后沿湘江南下,到韶山、衡山、永州,再从永州溯潇水而上,到有庳,入九疑山,最后以九疑山为中心,在古苍梧及其周围教化三苗。舜帝是以巡狩的名义到南方,按照巡狩惯例,首先必须直奔衡山,南方各路诸侯及部落首领,早已接到通知,在南岳等待。在衡山,舜帝择地筑坛,带领众人祭祀山川,敬祀六宗,然后接受朝见,返发“瑞信”。这次会见南方首领,可以了解三苗情况,打探弟弟及其后人的现状,以便下一步开展活动。
    舜帝南巡的活动遗迹,也就是与舜帝南巡活动有关的地名、建筑、民间活动和民间流传的舜帝南巡的故事,这一些,不仅可以推测舜帝南巡的活动范围,而且证实了舜帝南巡的真实性。舜帝南巡在湖南、广西、广东的活动遗迹,大致可分为四类:纪念性地名、纪念性建筑、纪念性活动和传说故事。
    一、纪念性地名
    舜帝晚年南巡苍梧,到过的地方比较多。他停留时间较长或歇息过的地方,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动人的故事,为纪念舜帝,这些地方逐步形成了与舜帝南巡有关的地名。一些专家学者对舜帝南巡苍梧到过的湘、粤、桂三省区的有关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与舜帝南巡活动有关的地名达100余处。以下列举几处以作说明。
   
    洞庭湖君山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爱妃娥皇、女英追踪至洞庭湖,被大风阻于洞庭山,闻听舜帝死于苍梧之野,悲痛欲绝,投水自尽。湖中七十二青螺把她们的遗体托出水面,七十二青螺随后便化作君山七十二峰。英娥二妃葬于山之东麓,洞庭山改名君山。      
  
    韶山
    韶山,位于湘潭市西四十公里处。传说舜帝南巡时,曾在此教化三苗,演奏韶乐,后人为纪念舜帝南巡在此演奏韶乐,就将这一带称为韶山,韶山的主峰称为韶峰。韶峰是南岳衡山72峰中的第71峰,海拔518.9米,因有“韶乐”的传说,故又被誉为“音乐之峰”。         
    南岳宝露坛、月馆       
    南岳紫盖峰有宝露坛、月馆。传说高辛氏时,有丹丘国献玛瑙瓮,以盛甘露。“当黄帝时,玛瑙瓮至,尧时犹存,甘露在其中,盈而不竭,谓之宝露,以班赐群臣。舜迁宝瓮於衡山之上,故衡山之岳有宝露坛。舜於坛下起月馆,以望夕月。舜南巡至衡山,百辟群後皆得露泉之赐。时有云气生於露坛。”(《拾遗记》)以后,舜帝每次南巡,在南岳衡山接见南方各部落的首领时,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将甘露分赐给各位首领。后来大禹治水,踏遍神州大地上的名山大川,他登上紫盖峰,祭礼天地和舜帝,得到治理洪水之法。于是,大禹又在此峰上筑朝天坛,埋宝露瓮。
    
     南岳舜溪、舜井、舜洞
     南岳安上峰有舜庙、舜溪、舜井、舜洞,传说是舜帝巡狩曾驻跸在此。唐代朱庆馀写有《舜井旁舜洞诗》:“碧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巅。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崀山
     湖南新宁县有崀山。“崀”见于《辞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宁县境内。”“崀”,山之良也,可见崀山之美。崀山并不是个别的山体,而是当地山水的统称。当地的神话乃至方志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这方山水美丽,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崀山因此而得名。崀山境内多奇峰异石、溶洞幽谷,浩浩荡荡的夫夷水(资江上游)蜿蜒贯穿南北,风光如画,有桂林之美,有青城山之幽,有泰山之雄奇。
             
     舜皇山       
     舜皇山位于湖南东安、新宁、广西全州交界处。舜皇山气势磅礴,紫云、金凤、玉陛源等一百多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耸立其上。相传舜帝南巡经韶山、衡山到达此山。他被这里的奇丽山水所吸引,立意在此停留几日。后人为纪念舜帝南巡驻陛此地,将此山称之为舜皇山,将舜皇山主峰称为舜皇峰。舜皇峰上有舜庙,历代文人题咏碑刻甚多。舜皇山层峦叠翠、谷幽峰险,瀑布纵横,溶岩壮丽,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树、藤自然成趣,实为天作之胜,令游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天然佳境”、“人间仙境”。舜皇山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其中有舜皇栖身之地的天宁寺遗址。天宁寺,古时为湘、桂两省边界的香客重地,至今仍香火不断。在顶峰东南面石壁上,不知何年代刻的“舜峰绝顶”字样,至今仍清晰可辩。登舜峰绝顶观云海,迎日出,因季节不同,景观各异。春天,白云舒展,雾海茫茫,银浪浮雕,千山百峰,时隐时现;夏天,天高云淡,极目远眺,万山始于足下,千壑尽收眼底,似乎伸手可摘星揽月;秋天,遥看松涛托日,娇阳冉冉,彤云焕彩,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冬天,放眼崇山峻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玉树银花,满目皆白,别有一番情趣。
           
      舜皇岩
      舜皇岩位于东安县大庙口镇。岩洞长900米,上下数层,面积约12000平方米。相传舜帝南巡时,曾在这个岩洞中休息过,为纪念舜帝,将此岩称为舜皇岩。
     桂林虞山 
     桂林虞山位于桂林市虞山路东段北侧,相传舜帝南巡时曾游此山,因名虞山,又名舜山。虞山有岩洞名韶音洞、舜洞。在桂林附近还有多处舜帝遗迹。如临桂县东北有舜潭,宋《太平寰宇记》载:“临桂县虞山下有潭,号曰舜潭,言舜南巡游此。”     
             
     韶关
     韶关位于广东东北部。韶关东有韶石。传说舜帝南巡时,曾在此石上演奏韶乐,因而得名。石上建有舜庙。唐谢楚《虞帝庙碣》:曲江虞帝庙,故老言舜奏乐于邑东磐石上,故石号韶,而州以韶名。昔舜南游,登石奏韶乐,故名韶石。《水经注》载:利水南流经韶石下。其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大小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韶关还有韶台,又名九成台。《韶州府志》载: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与苏北固北归,狄守延饮台上。苏北固说舜帝南巡奏乐于此台,宜名九成。苏轼即席为铭,自书刻于石台上。在曲江县北还有皇台。宋方信儒道:韶之西北有山,连亘如屏障,是为皇岗。虞帝祠奠其麓。有尕出自东崖,甚甘而洁,名之曰舜泉。皇岗下有皇潭,西流二里合武水。
           
    南风坳
    南风坳位于九疑山南麓,蓝山县境内,为湘、粤两省的分界岭。岭北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岭南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南北空气对流,悠悠南风,常年不断,令人心旷神怡,凡步行至此都忍不住要坐下歇息。传说舜帝南巡到了这里,登上山坳,和煦的南风,让他感觉非常舒服,旅途劳累,顿时全消。坐在山坳上,联想途中所见所闻,不禁感慨万千。于是,他弹起了五弦琴,面向南方,高声歌唱:“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曲南风歌表达了舜帝与民息息相通,为民祈福的真情。后人将舜帝弹唱《南风歌》的山坳,叫做南风坳。
           
    舜水
    九疑山南麓,蓝山县境的西南部,舜水流域传说是当年舜帝南巡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舜水发源于蓝山县所城镇人形岭北部山麓,沿途汇合了多股溪流,至火田渡方与“俊水”(源于毛俊镇尚屏)汇合,是县内主要河流之一。舜水所流经的所城、大麻、紫良、汇源、荆竹一带山区,古时被称为“舜乡”或“舜嶷乡”。现在,一些与舜帝有关的地名仍沿用下来,如:舜水、舜岩、舜庙、舜源、望嶷亭等等。
     舜岩位于所城镇岩口村。岩口村村后,舜岩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树木葱笼,怪石纵横,十分隐蔽;洞内开阔,迎面可见一层层“仙人梯田”,拾级而下,可见一暗河自溶洞深处流出,水清流急,沿暗河直上,穿过几个窄小的通道,还有三层大“厅”,厅内天然生成石人石桌石椅,令人叹为惊奇。据说舜帝南巡时曾在这里休息打尖。洞口最高处有一椅状平石,光滑平坦,可坐可卧,就是舜帝坐过的地方,当地人称为“龙椅”,洞顶石壁上还残留着古时文人墨客一些诗文雕刻,其中最醒目的是“舜岩”两个斗大的字。
  在九疑山及其周围,与舜帝南巡有关的地名那就更多了。有舜帝演奏韶乐的山峰——潇韶峰,有舜帝委派五位大臣把守九疑山口的五臣山,有迎接舜帝高呼万岁的万岁山,有纪念二妃万里寻夫的忠贞爱情的娥皇峰、女英峰、泠水,还有三分石、舜峰、玉馆岩、舜源峰、历山头、由村、彭祖、有庳等等。
             
    二、纪念性建筑
    舜帝最后一次巡狩,在古苍梧一带活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教化山民,传授技术,兴修水利,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他死后,由于百姓的崇敬心理,舜帝逐步由圣人成了神仙。为了纪念他、悼念他、祭奠他,山区的百姓,修建了许多纪念性建筑。特别多的是祭祀用的舜庙,大的胜过宫殿庙宇,小的犹如指示路碑,简直无法可数。现将较大的纪念性建筑列举一些,以便参考。  
         
    韶峰古寺
    韶峰古寺位于韶峰顶上,最早建于唐时。寺殿门联为:“舜帝南巡奏扬韶乐传天下;红日东出播种福田在人间”。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一大厅,厅正中南向塑有舜帝金身,北向则为娥皇、女英。舜帝显得雍容慈祥,二妃眼含凄切。舜帝左右靠墙处,有彩塑四大金刚,三面墙顶塑有二十四位诸天、十八位罗汉,神态、装束各异,栩栩如生。韶峰南面山腰有胭脂古井。古井泉水细流,不管天晴下雨,均略呈现红色。相传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在此梳洗,以井为镜,不慎将胭脂落入井中,遂使井水变色。现古井犹在,但仅当红霞倒映时,胭脂色才可显现出来。
            
    君山二妃墓
    二妃墓在君山东麓山脚下,又名湘妃墓,墓为石砌,墓石碑刻“虞帝二妃之墓”。墓前十米处的石引柱雕刻精致,上有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墓前两旁也立有石碑,上刻历代文人墨客赞叹君山的诗词和二妃画像。墓周长满了斑竹,据传为二妃攀竹痛哭,眼泪洒在竹上而成。
    君山湘妃祠
    君山湘妃祠在二妃墓旁。穿过斑竹迎拥的山间小路北行,走不多远就到了湘妃祠非常雄伟,三进山门庭院式建筑,前有开阔的祭场,拾级而上,走进大门,迎面是张之洞撰写的湘祀祠联,四百余字,一气呵成,把君山的风光名胜描写得淋漓尽致。一幅湘君、湘夫人追随起舞的艺术图案,两旁却侍立着二位护祠神将。正殿供奉着娥皇、女英塑像,香火亦盛。殿内有湘籍书法家何光岳书写的楹联,抒发了对湘妃哀怨欲绝和矢志不移的同情与钦敬:“二妃斑泪五渚黯踪望断洞庭千层浪,九嶷素服三湘含辂招归浦地万里魂。”
           
    舜庙
    韶关皇潭舜祠。《寰宇记》载:潭侧有舜祠,昔为舜游之处。
     
    韶关曲江虞帝庙,建于韶石。
    
    桂林虞山舜庙。
    桂林虞山的西南麓古代就建有舜庙,又称舜祠、虞帝庙。
   
    灵川舜祠。
    灵川舜祠位于广西灵川县东南尧山西面。
    
    湘阴舜帝庙   
    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也随来到江湖之滨,殁于江湖之间,即今湘阴县三塘乡鱼塘大堤外侧。今濠河乡黄花岭,还存有舜帝庙,有1000多年历史,庙身虽已残破,但庙内的高柱,石台仍保留完整。
   
    东安大庙口舜庙位于舜皇山下,东安县境内。大庙即舜庙,为纪念舜帝南巡经此而建。
    
    东安玉陛源口舜庙,原有大型尧、舜塑像,据碑文推算,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为纪念舜帝南巡经过此地而建。
    
    东安扬江源口舜庙,此舜庙较大。庙中有游亭、屋宇,庙前有戏台,并有两具石狮;古碑较多;可惜现已全毁,唯余两块古碑文,记载着舜庙的来历及当年的盛况。 
    
    蓝山所城舜庙。舜庙位于所城镇良村白田江,离舜岩直线距离不到四里路。舜帝庙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座东朝西,面向九疑。庙虽不大,但从门窗、门框、屋檐以及部分条石的装饰来看,整个建筑的修建还是很精美的。庙前有块大石板,石面平整光滑,显然常常有人坐卧。据说当年舜帝南巡经过此地,天已全黑,又饿又累,找不到留宿人家(那时当然还没有良村),只好在这荒野中的石板上睡了一夜。由于这是帝王睡过的石板,所以一直干干净净,蚁虫不敢侵,即使是普通人,哪怕在蚊虫成堆的夏夜,人坐在上面,蚊虫不叮咬。
    
    临武舜帝庙。位于湖南临武县舜峰山附近。
          
     蓝山望嶷亭
     望嶷亭位于所城镇的黄泥铺村南端,其独特的建筑特别容易吸引过往行人的目光。说是亭,其实也是一座古老的风雨桥,桥板和桥栏均木制,亭身却是青砖青瓦;桥下水声潺潺,桥上青瓦飞挑,桥上为亭,亭中有桥。穿亭而出,二十米外的山坡上建有一祠,名陂阁庙,该祠小巧玲珑,出门朝北,正门却向西。舜水正好从门前淙淙流过,望嶷亭的妙处在于它的恰到好处的位置。来到望嶷亭,不论是站在亭中还是寺门口,你向西一望,你会惊奇的发现,总被大山遮挡着的九嶷山主峰三分石,正亭亭玉立于万山之巅,穿过两座大山的空隙向你微笑。据说当年舜帝就是从这里走向九疑山。后来他的两个妃子,也在这里伫望九嶷,然后毅然从这里上九嶷山,寻觅舜帝的影踪。
           
    “夔龙古庙”
    与舜帝有关的古迹还有两座古庙。据说舜帝有两员爱将,一曰夔,一曰龙,在舜帝死后,两人自惭护主无力,待舜帝安葬后,自决殉主,分别被人安葬在九嶷山脚下。后人为纪念他们之忠诚,在其葬地各建一庙。一曰“夔庙”,地点在现在的竹管寺镇上丰头村附近,五十年代修建“红旗水库”时已堙没;一曰“龙庙”,又叫“都龙庙”,地点在现在的塔峰镇,庙址尚在,而庙房已毁。两庙都曾塑有塑像,解放前香火一直都很盛,都龙庙还曾是县内佛事最兴盛的庙宇之一。两个庙合称为“夔龙古庙”,曾是蓝山“八景”之一。
       
   皇英故祠
    皇英祠,位于塔峰镇东南石榴花岭。传说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跨长江,过洞庭,千里寻夫,到了石榴花岭歇息。此山岭诸峰重重叠叠,如石榴花瓣逐层开放,所以叫石榴花岭。传说二妃在这一带停留休息时,忽然听说舜帝的消息,匆忙梳妆后就离开了,连镜子都没来得及带走。现在皇英祠后山上有一块光滑如镜的巨石,人们说,这就是二妃留下的镜子。因此老百姓把这一带就叫梳妆台。
    关于舜帝南巡的纪念性建筑,在九疑山及其周围更为稠密。有几千年香火不断的舜帝陵,有为护佑舜帝陵而建的永福寺,有大禹及其大臣们为舜帝举行葬礼而驻扎过的玉琯岩,有纪念皋陶随舜帝南巡的西江皋陶庙,另外还有为祭舜而建的下马坊、祭祀官员中途休息的云龙牌坊、王氏书堂等等。
         
   三、纪念性活动
    千百年来,九疑山及其周围的老百姓,纪念舜帝、祭奠舜帝的活动,逐步演化成了当地民族风俗:
          
     东安祭祀庙会
     东安大庙口、玉陛源口、扬江源口,百姓在舜帝生日这一天,即每年的古历八月十二日,要在大庙口、源口等地举行持续三天的祭典。每年祭典都要聘请童子数十人,扮装披戴,坐轿游行,还有武术表演或开台唱戏,十分热闹。
           
    宁远祭舜
    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春节、舜帝生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民间祭祀形式也非常活跃。祭祀前后都有民间艺术表演,以及“故事”巡游。由小孩装扮成不同故事内容的造型,大人抬着游街,造型内容大多是舜帝的故事。
          
    过年过节吃舜豆腐的风俗
    舜豆腐,又名酿豆腐。宁远大年三十团年饭少不了舜豆腐。据说舜帝在九疑山,勤于民事,修沟排水,指导耕作,教民制茶,山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年年丰收,山寨处处欢声笑语,一片和谐气氛。光阴荏苒,不觉又到大年三十,家家团圆庆贺。这天,舜帝一早信步来到野猪寨。过去寨里山民不讲理是出了名的,常常是子女辱骂父母,兄弟互相殴打。上年,舜帝到这里施行五常之教,讲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风气逐渐好转,子女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已成风气。但是为一小事兄弟不和的现象还常常出现。寨东头有一家,兄弟之间为房基地,已经半年不理睬。他们的老母亲曾请舜帝帮助劝解。舜帝惦记着这一家。今天是喜庆的日子,过年过节应该团团圆圆,不知他们兄弟是否改过?到了村东头,那家的老母亲见是舜帝,急忙请进自家堂屋。
     舜帝询问:“两个儿子是否和好?”
     老妈妈愁着脸说:“两个崽还是合不来。今天他们各买各的菜,老大买了猪肉,老二买了油豆腐,看来,过年都凑不到一块!”这油豆腐是当地一种加工过的豆腐。也就是将干豆腐切成四方,经茶油炸泡,成为内空外黄的豆腐皮。
     舜帝一听,计上心来。他将两兄弟叫到跟前,说是教他们做菜。两兄弟将豆腐和猪肉拿出来,舜帝要老大把猪肉剁成肉酱,拌上细碎的大蒜、辣椒和细盐,要老二将拌好的肉酱酿进油豆腐空心内。老妈妈将酿好的豆腐放在锅里加水焖煮,一直焖到豆腐皮起皱,汤水干时才出锅装盘。金黄油亮滚园的酿豆腐,香气扑鼻。
     舜帝一面同他们饮酒吃豆腐,一面开导他们说:“这肉和豆腐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出味香无比的佳肴,兄弟团结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大事业,开地建房哪样事情办不了?”
     两弟兄受到制作酿豆腐的启发,想到舜帝“兄友、弟恭”的教导,心感惭愧,相互礼敬一杯瓜箪酒,重新和好。全家人在一起吃着酿豆腐,喝着瓜箪酒,欢欢喜喜,团团园园度过了除夕夜,开始了新的一年。
     酿豆腐的制作方法很快在九疑山区传播开来。这个菜有着团团圆圆、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含义,过年过节作为主菜意味深长。当时九疑一带都把酿豆腐称为舜豆腐。过年过节吃舜豆腐的习俗沿用至近。
                                        
    四、传说故事
     舜帝南巡,在他所经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大多集中在湖南境内,尤其以九疑山为最多。千百年来,这些传说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舜文化,表达了老百姓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憧憬,有着普遍地和深远的教育意义。这些传说故事,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舜帝南巡的地名传说。前面所说的纪念性地名,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在九疑山一带,有关舜帝的地名传说那就更多,例如《鸡公岭》:在离舜陵庙北面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山,形似鸡公,大家都叫它“鸡公岭”,“鸡公岭”怎样来的呢?传说舜帝南巡,劈山开路来到瑶角坝时,忽然下起大雨,舜帝跑进单家独户的沈娘家避雨。一条蜈蚣,足有一尺二寸长,栗黑色的头上伸出一对大夹子,溜进大门,呼哧呼哧地朝舜帝爬去。原来这条蜈蚣嗅到了舜帝脚上伤口的血腥味。说时迟,那时快,蜈蚣夹住了舜帝的脚,舜帝发出了哎哟的惊叫声。这时,沈娘家的大公鸡,听见惊呼,翅膀一张,从里屋飞了出来,,看见蜈蚣伤了舜帝,就不顾一切,向蜈蚣狠命啄去。蜈蚣愣了一下,慌忙放开舜帝,摆开阵势与鸡公搏斗,连续两招都被鸡公啄败。蜈蚣赶忙喷出一股黑烟,遮住鸡公的视线,大夹子很快就把鸡公的一只脚夹伤了。鸡公负伤后,疼痛难忍,怒火中烧,鼓起全身力气,狠命的用翅膀打去,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向蜈蚣啄去。决战几个回合,鸡公终于把蜈蚣打败了,啄死了。鸡公回头看舜帝,舜帝被蜈蚣咬伤的那只脚,已经肿的象小桶一样。鸡公顾不了自己的疼痛,张开大口,喔、喔、喔的大叫三声。在外有事的沈娘,一听到鸡叫,急忙回到屋里,见地上一只死蜈蚣,又见舜帝抱着一只肿起的脚,沈娘急忙拿起篮子,到对面山坡摘了许多桑叶回来。那鸡公赶忙把桑叶扒进一个石缸里,用自己坚硬的铁嘴将桑叶捣烂。沈娘用桑叶水为舜帝清洗了伤口,再用布包扎好,并安排舜帝当晚在家住下。大公鸡生怕还有第二条蜈蚣伤害舜帝,一夜瞪着眼睛,守在舜帝的床边。舜帝劝鸡公去休息,鸡公一直不走,坚持到天亮。早晨起来,舜的脚完全好了,精神也旺盛多了。舜帝还要进深山了解民情,沈娘和鸡公留不住他。他们只好送了舜帝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柱头坪这个地方。舜帝深情的感谢沈娘后,对鸡公说:“你也回去吧,我终身记得你的恩情,等我把事情办完后,一定接你到皇宫去,让你每早大叫三声,催我们早朝,为百姓办更多的好事。”说完,舜帝抱起鸡公,抚摩了一下鸡公金色的羽毛,就挥手告别了。第二天,鸡公早早地来到柱头坪等候舜帝,没见舜帝转来。第三天,鸡公照样没有等着,四天、五天过去了,鸡公仍然没有看见舜帝。鸡公又生怕舜帝夜晚从这里过去,就连夜守着。鸡公哪里知道,舜帝到达九疑后,与孽龙搏斗,不幸遇难,不论公鸡怎样等,也等不来舜帝了。天长日久,鸡公日夜蹲在那里,慢慢地化成了一座金色的石山。
     这一类的传说还有《望夫石》、《石象拜舜》、《学生堂》、《刀削峰》、《黄马石》、《鲁观峒的由来》等传说故事。
     第二类是舜帝崩葬九疑的传说。这一类传说主要是叙述舜帝驾崩和埋葬的过程,以及老百姓如何祭奠舜帝,表达当地山民悼念和怀念舜帝的心情。如《舜陵的传说》:舜帝在九疑山为解除水患与孽龙搏斗,为民除了害,最后负伤身亡。消息传遍了九疑山的村村寨寨,老百姓悲痛万分。哭声震动了山山岭岭,泪水流成了溪水江河。他们回忆舜帝来到九疑,为山民造福的情景,个个感激不尽,决心要找到舜帝的遗体,为他造一座雄伟的陵墓。人们到处找呀找,找了七七四十九天,找遍了九疑山九九八十一个山头,可是谁也没有看见舜帝的遗体。大家感到十分奇怪。后来听说九疑神已经把舜帝安葬好了,于是人们又去寻找舜帝的陵墓。又找遍了山山岭岭,舜陵仍然没有找到。一天,一个瑶族后生在紫荆河边的山上砍柴,发现了一座很大的陵墓。他想,这里怎么出现一座这样大的陵墓呢?这陵墓的四周还长满了绿茵茵,密麻麻的荆竹。于是他认定这就是舜帝的陵墓,便恭恭敬敬地拜了九拜,然后,把身上的红布腰带解下来,扎在竹上作了记号,便高高兴兴地返回寨中,报告找到舜陵的消息。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九疑山的村村寨寨。第二天,人们都带上祭品,到舜帝陵墓前来祭奠。他们赶到紫荆河边的山上,看到的竟然是九座一模一样的陵墓,而且都有一条红腰带扎在墓旁的竹枝上。大家好生奇怪,忙问那瑶家后生。瑶家后生回答:“昨天,我只看见一座这样大的陵墓,而且我也只有一条红腰带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感到又奇怪又失望,瑶族后生随手将身旁的那条红腰带解下,说也怪,这时那九条腰带一下子也不见了。到底哪一座是舜帝陵墓呢?大家看着九座一模一样的陵墓,疑惑了好一阵。最后,只好为九座陵墓都供上祭品,拜别下山。后来,九疑山里出现了九座一模一样的山峰,据说就是那九座陵墓化成的,所以才有“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的说法。这个传说以九疑山的九座山峰同是舜帝陵墓,说明舜帝与九疑山完全神合,九疑山就是舜帝的象征。
    这一类的传说还有:《悲风鸣条》、《荆竹扫墓》《玉带围陵》、《腰斩孽龙》、《珍珠墓》、《虞舜显圣》、《公公石和婆婆石》、《刀削峰的由来》等。
   第三类是二妃寻夫的爱情故事。这一类传说故事主要叙述峨皇、女英来九疑山寻找舜帝以及得知舜帝死后的悲哀情景,赞扬二妃忠于爱情的高尚精神。如《红杜鹃和黄杜鹃》:
    九疑山东面有条河叫子江,西面有一条河叫母江。清明时节,两条江沿岸的杜鹃花一齐开放,但花的颜色不一样,母江河两岸开的是红杜鹃,子江河两岸开的是黄杜鹃。为什么相隔一座山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这里面有一段古老的传说。
    据说舜帝南巡来到九疑山以后,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非常挂念他。她们决心沿着舜帝南巡的路线,追寻舜帝。她们跋山涉水来到南方,沿着潇水而上,每天,天不亮就赶路,风雨无阻,霜雪不避。走呀走呀,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终于来到九疑山下。她俩听说舜帝就在九疑山,心中万分高兴,尽管跋涉千里,经历了百般辛苦,想到很快就可以见到舜帝,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舜帝在九疑斩孽龙、斗妖邪、播谷种、栽香杉的种种功德,九疑山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听说舜帝的妃子千里寻夫来了,山民们都不忍心把舜帝逝世的真实情况告诉她们。娥皇和女英走到哪里,哪里的山民就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迎接二妃。娥皇和女英沿潇水来到母江,又一直走到这条江的源头,登上青峰,回身一看,一路上人不断线,象潮水似的向她们涌来,有的还在呼喊着她俩的名字哩。娥皇、女英见此情景非常感动。人们围着她俩,唱呀跳呀,从早晨跳到晚上,又从晚上跳到天明,忘记了饿,忘记了渴,忘记了疲劳。连山上山下的杜鹃花,也笑红了脸庞哩。打这以后,母江两岸的杜鹃花就都是开红花啦。
    从青峰下来以后,娥皇女英继续寻找舜帝。一天,她们来到一个山谷中,万里无云的天空,转眼布满了阴霾,顿时天黑了下来,远山近树,一下子,变得模糊不清,猿猴不再跳舞了,黄莺不再唱歌了,青松翠竹低垂着头,流水也象在哭泣。娥皇、女英心里沉沉的,象有块石头压着。她俩问到一个采药老人。采药老人不忍心再把舜帝的噩耗隐瞒下去,终于诉说了真相,但葬在何处,却不知道。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她俩心都快碎了,抱头哭作一团,泪如泉涌。跟随在后面的山民,也终于忍不住,大家失声痛哭。她俩各自将身上的黄裙撕下一块来,披在头上,为舜帝戴孝,决心找到舜帝的陵墓。一路哭哭啼啼,沿子江河而下。她俩的眼泪洒向竹子,便成了现在的斑竹;浸透到地下,便成了水晶。沿路的花草树木,看见娥皇、女英伤心的样子,也都感动得流下眼泪。山上山下的杜鹃花,还悄悄地脱去了自己的红装,与两位披麻戴孝的妃子一同悼念舜帝。从那时起,子江两岸的杜鹃花,就成了黄颜色的,一直到现在。
    象这一类的传说还有:《二妃寻夫》、《二妃哭竹》、《泪竹的故事》、《望夫石》、《梳妆台》、《二妃与百鸟的故事》等。
    第四类是舜帝与大自然作斗争和教化山民的传说。这一类传说故事主要通过叙述舜帝与水患等自然灾害作斗争,赞扬舜帝为民除害,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叙述舜帝为民办事、传授技术、推行德教,赞扬舜帝一心为民的献身精神。如:《舜帝南巡的故事》、《舜帝制茶》、《舜帝降九龙》、《半边莲的传说》、《石枞为什么有九根针》、《九疑岩里黄河流》、《舜和舜妹的传说》、《飞龙岩的传说》、《酿豆腐的由来》、《鲁观峒的来历》
    第五类是舜帝访贤和审案的传说故事。这一类传说故事主要叙述舜帝敬老尊贤、为民办事的故事,赞扬舜帝忠于职守,一心为民的精神。如:《舜帝见许由》:
    传说舜帝来到九疑山,到处访贫问苦,为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深受百姓爱戴。一天,舜帝在一个小村子的后山上发现一个小山洞,周围长满了常青树,一条小溪从洞口流过,小溪边有一片竹林,风景十分优美。舜帝信步走进洞口,见一位老者坐在洞中闭目养神。仔细一看,原来是很久未见面的老前辈许由。这许由是尧帝时候的一位很有才能的人,但他却很自私,不原替人们办事,又脱离群众。相传尧帝见许由有才能,曾把帝位让给他。可是许由不愿干,逃到箕山,自耕自食。后来又逃到颖谷去隐居,每天都到颖水里去洗耳朵。有一天,许由的老朋友巢父牵了一头小牛来到颖水边饮水,正好碰见许由在水里洗耳朵,就问他什么缘故?许由说:“我听了尧的俗话,弄葬了耳朵。”巢父听了很生气,便说:“这都怪你自己,只想得名誉,不想为老百姓做事。原本是你自己的耳朵脏,现在把我的小牛的嘴也弄脏了!”说着牵着小牛到上游去饮水。许由被巢父说得又羞又气,后来又听说尧将帝位让给了贤能的虞舜,便远逃到南方的九疑山,住到这个小山洞里来了。
    在九疑山,舜帝看到许由,非常高兴,忙向前行礼问好。许由见到舜,心里也感到十分温暖,连忙起身让坐。
    舜帝说:“早听说前辈隐居九疑,四处打听,想不到今日在此相见。”
    许由问:“你是为我而来九疑山?”
    舜帝答道:“不完全为你,我是来巡狩,看见这里土肥水足,风景优美是个好地方。只是老百姓生活很苦,所以到处走走,将那些耕田种地、纺纱养蚕之事,拖石引水、防病治病之法教给百姓,让他们生活得好一点!”
    舜帝南巡到九疑山,为老百姓办了不少的好事,许由早有耳闻。今天见到舜帝又听了这一席话,觉得舜帝是个了不起的人,比自己高尚得多,心中感到惭愧,只是低头不语。舜帝看出他的心事,便乘势劝道:“前辈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你能把本事教给老百姓,造福后代。”许由还是低头不语,舜帝知道他的脾气,坐了一会便告辞了,便说以后再来。
    送走舜帝,许由回到洞中坐定,想起尧帝对他的信任,想起巢父对他的批评,心里很不平静。
    这天,许由来到一个山岗,听见山下传来劳动号子声,连忙下山。原来是一群山民正在用绳子拉着拖板运石头,那拖板在洒了水的光溜溜的泥路上飞速滑行,又快又轻松。许由向前打听,才知道这是舜帝教给山民们运石块的好办法。
    一天,许由看到许多人挑土,在地上砌成一条一条纵横交叉的泥路。便问一个青年汉子:“你们这是干什么?”那汉子眉飞色舞地说:“哎呀,你不知道,这是舜帝教我们砌的田埂,这样可以装水。昨天舜帝还和我们一起干了一整天哩!”
    许由到洞中,却见舜帝坐在里面,心中不禁一怔。那舜帝却嗬嗬笑道:“前辈好不潇洒,害得我在洞中等了多时。”二人坐定,舜帝说:“今天有一事来请教前辈。”许由赶忙摇手说道:“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你尽管放心!”说着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舜帝处处替老百姓着想的行为,使许由受到很大的教育,从此,许由也为老百姓办起事来。每天都到村子里去,教山民们挖塘蓄水、造田种谷、引水灌溉、垦荒种菜,很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许由听到舜帝在九疑山逝世的噩耗,悲痛万分,身染重病,在洞中仙逝。
  为了纪念许由的功德,人们把许由隐居的山洞边的小村叫由村,村旁那条河叫许由水。
     象这一类的传说还有《舜帝访何封侯》、《舜帝审案》等。
     关于舜帝南巡与舜葬九疑山的传说,第一类涉及到舜帝南巡所到之处,第二、三、四、五类的地理背景都在九疑山及其周围,这些传说故事流传了数千年,可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这些传说故事,绝不是空穴来风,定有渊源脉络,它说明舜帝南巡不但到过九疑山,而且还生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倘使舜帝没有来过九疑山,为什么这些与舜帝老年生活有关的传说故事唯有九疑山及其周围独有呢?中国文字虽然产生于黄帝时期,但在黄帝时期文字还没有能够应用于记事。因此,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留给后世的都是传说故事,而且大多是神话了的传说故事。关于舜帝南巡,既有文字记载,更有不少传说故事流传,这绝非巧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