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段锦的呼吸

 东方豪客 2010-10-22

八段锦的呼吸

2009年09月9日 in 医术 by elms

看过不同版本的八段锦,还特意卖过邓铁涛演示的光盘,和原来的差异较大,而且呼吸方法讲的很不详细,终弃,在网上找到一个动作不错的八段锦版本,但是呼吸没有说,百度了比较了判断了,把呼吸方法罗列如下,供人供己参考,毕竟八段锦不像太极拳以及别的运动方式,本身动作就很舒缓,所以对呼吸要求格外讲究。

歌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後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後七颠百病消。

优点

空间小:只需约一平方公尺,且毋须固定场地,可因地制宜,不论室内家居、办公或室外等场所皆可实施。
时间短:时间长短可自由调整,通常可在 5-15 分钟内择项或全套演练。
最经济:不需辅助器材或设备,仅穿宽松衣物即可徒手演练。
易学习:动作简单,没有奥秘,不需向功夫高手学习。
无禁忌:动作温和缓慢,男女老少皆宜,亦无任何特定时辰之避忌,惟饭一小时内不宜演练。
  
功效
  
八段锦有预防疾病的功效,因为八段锦是调理气血、畅通经脉、灵活筋骨的运动,若能天天有规律地演练,即能促进血液循环、舒畅胸怀、清醒头脑,确是预防百病、延年益寿的最佳方法。
  
呼吸

方法:用鼻孔吸气和吐气,呼吸时要柔、细、慢、长。
要领:手由下向上举时慢慢吸气,手放下时吐气要细要长;伸开的手移近身体时吸气,手向外伸出时吐气;身体伸展时吸气,弯曲时吐气。
  
动作

自然站立:左右脚掌平行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上身伸直,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马步:自然半蹲似骑马状。
手诀:食指朝上拇指横向张开九十度,馀三指曲卷,手掌、手臂尽量曲折成九十度。
阴掌:手臂垂直向地伸直下压,掌心朝地,指尖向前,手掌与地面平行,即下压掌。
阳掌:手臂垂直向天伸直上托,掌心朝天,指尖向内侧举在头顶上方,即上托掌。
平拳:双手握拳,拳心朝上,腕近腰际,挺胸平视。
竖拳:双手握拳,拳眼朝上,拳停胸前,如持重物。

详细说明

第一段 双手托天理三焦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 先将两手由前上提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朝后。两臂继续缓慢上托、伸直,在头顶掌指相对,同时两脚跟上提,抬头向上看。

2、随呼气 两臂从两侧下落,回到预备姿势。

要求 伸展双臂和躯干要柔缓充分。脚跟上提时便于配合收腹提肛,此段应做逆腹式呼吸,两臂下落时小腹自然隆起,有气沉丹田之感。

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 先将左腿向左跨一大步,同时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内。站稳后左臂向左展开伸直,右手由左胸前如拉弓状用力拉到右胸前,同时两腿再向下蹲,双腿弯曲成骑马式,眼视左拳。

2、随呼气 两腿先站起,两臂同时伸平下落,左腿回位,成预备姿势。

要求 左腿向左跨步与右腿向右跨步交替进行,拉弓时要扩胸,马步下蹲要深。

第三段 调理脾胃单举臂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两臂曲于身体两侧,小臂平伸,掌心朝上,掌指朝前,呼气尽。

1、随吸气 左臂外旋上举,撑于头上,掌心朝上,掌指朝右;同时右臂内旋下按,掌心朝下,掌指朝前。

2、随呼气 左臂内旋下落,右臂外旋上提,恢复到准备姿势。

要求 左右手交替上举,身体保持中正,气尽式成不要憋气。

第四段 五劳七伤向后瞧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 两臂内旋,两虎口朝上撑于体侧,同时头向左后转。

2、随呼气 两臂外旋自然垂于体侧,同时将头转正。

要求 1、头向左后转和头向右后转交替进行;2、头向左后转时,头部要用力转过180度,左肩要尽力达到180度;头向右后转时亦然。

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

准备姿势 两脚分开,屈膝成骑马式,两掌撑于膝盖上侧,虎口向后,呼气尽。

1、随吸气 先屈左臂,上身及头部随之向左前方尽量左摆,同时右腿及右臂适当伸展。

2、随呼气 回到准备姿势。

要求 头向左摆和向右摆交替进行。

第六段 两手攀足固肾腰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 两臂上举,到头顶上方掌心向上、掌指相对,目视前上方。

2、随呼气 上身向前深俯,两臂下垂,两手尽量握住脚面或踝部。

要求 发力于腰,动作缓慢。

第七段 攒拳怒目增力气

准备姿势 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式,双手握拳收至腰侧,拳心向上,目平视前方,吸气尽。

1、随呼气 左手向左前方击出,拳心向下,两眼瞪大,怒视前方。

2、随呼气 左手由拳变掌,从上向右划弧后由掌变拳收至腰侧,恢复准备姿势。

要求 左、右手交替击拳。击拳要迅速有力,怒目前瞪,可用口呼气;收拳要慢,吸气要足,储备力气。

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

准备姿势 两脚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呼气尽。

1、随吸气两脚跟提起,胸部、颈椎、头顶尽力往上抵。

2、随呼气两脚跟迅速下落震地。

要求提踵幅度适度,下落力量逐渐加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