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和尚撞钟看素质教育的形与神

 生活-快乐 2010-10-25

从小和尚撞钟看素质教育的形与神

井涵永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和尚撞钟的故事:

    一个小和尚在寺庙担任撞钟之职,感觉非常简单,非常无聊,就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半年下来,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告诉他:“你撞的钟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穿透力和感召力。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又怎么能担任撞钟之职?”

这个故事,给人许多启迪。在商言商,在教言教,在此,想到了几点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启示一:素质教育,有其形未必有其神

    和尚撞钟,有其声未必有其韵,仅准时、响亮是不够的,还要有穿透力和感召力。实施素质教育也是这样,有其形未必有其神,形式上规范了,内容上未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有的开齐开全了课程,却不落实三维目标,仍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不重视过程与方法,不理会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的也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却是“灌输”、“塑造”,按“模型”、“标准”用“高温高压”来“铸造”学生,不理解“对话”、“生成”的理念,不知道发展乃是在师长培育下学生生命、个性的生长。

   有的也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其目标定位落后于时代,如在“德”上重视服从意识忽视民主观念,在“智”上重视知识教学忽视智慧开发,在“体”上重视竞技体育忽视群体活动,在“美”上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审美素养。

……

   凡此种种,对实施素质教育来说,不论形式上、内容上多么规范、如何创新、何等火热,也都如故事中的小和尚撞钟一样,违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空泛、疲软”的。

    启示二:素质教育,形好仿而神难备

和尚撞钟,要使钟声不空泛,不疲软,有穿透力和感召力,声韵兼备,必须心中有佛,心怀虔诚,着眼于唤醒沉迷的众生,总之,一句话,要有佛行佛为,必须有佛心佛念。

在佛教看来,学佛的人,首先要有信根,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佛弟子都是由此而进入学佛的道路。按照《维摩经(卷下)》的说法,佛陀将一切事均视为佛事,以此表示佛之德性,也就是说,做一切事都应心中有佛。小和尚把撞钟只是作为一件差事,没有视为一件佛事,无佛心佛念,所以住持说他撞不好钟,不称职。

   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者也必须心中有素质教育,心怀对素质教育的信念、虔诚,在心中把育人作为一项崇高的事业,着眼于培养学生拥有美好人性、美好生活、美好人生,而不是把教育工作仅视为谋生的职业和饭碗,更不能当作实现庸俗功利的手段。

但是,钟易响,佛难学;形好仿,神难备。撞响钟容易,心中有佛不易,并不是每一个和尚都能有佛心佛念。素质教育的外形也好模仿,但要做到形神俱备,则有一定难度,并不是每一位教育领导者和校长、教师都会树立起素质教育信念。

   知识好普及,信念难养成。信念不等于知识,不等于意识。有了素质教育知识和意识,未必会形成素质教育信念。信念是一种思想状态,但同时又是支配人思想、行为的个性倾向和利益需求。这种需求,属于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受信念支配的人,会不同程度地摆脱物欲和庸俗功利的左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不能寄希望于单纯的培训、教育。有论者从“小和尚撞钟”故事感悟到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及操作流程指导,要应营造部门良好的组织氛围,发挥好集体的传帮带或是团结协作的精神,部门主管要避免管理作风简单,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等等,主张通过改进管理来提高“小和尚”的岗位适应性,这有一定道理,但这些手段能否起作用,关键还是要看内因,看“小和尚”有没有“信根”。如果培训、教育、管理能解决信念问题,那我们这个世界就简单了,所有的和尚就都能成佛了,世界上就不会有邪恶、犯罪了。

    启示三:素质教育要形神兼备,最终还是要靠人

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不同的人,其信念指向、信念层次不同,做出事来成效会不同。

对和尚来说,出家的背景不一样,目的不一样,信根也不一样,不是每一个都适应撞钟。即使有佛心佛念,因修行的差异,所撞钟声的神韵也会有高下之分。钟要撞得好,必须得其人。

   推进素质教育,也要得其人。当然,推进素质教育要靠制度,但最终还是要靠人。“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的建立要靠人,执行也要靠人,再好的制度不执行或执行不好也没有用。再说,制度建立了,人们也完全可以修订、废除。所以,重要的要抓好对人的选拔任用,其次才是对人的培训、指导,再次才是那些刚性的管理措施。

推进素质教育要靠人,靠哪些人?

   首先,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首长,靠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一句话,靠大大小小的教育领导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座寺庙,办得好不好关键在方丈、住持的修行水平,他们是否是得道高僧;素质教育搞得好不好,责任首先在大大小小的教育领导者。一座寺庙的方丈、住持不是得道高僧,其下也就不容易出得道高僧,其也容不下得道高僧。所以,第一要紧的是这些领导者的选拔任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应试教育猖獗、素质教育萎靡,那就说明这个地区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首长不合格,这所学校的校长不合格。

   其次,是靠教师。教师处于素质教育的最前线,是战斗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实施素质教育当然要靠教师,应当做好教师的选拔任用。教师的选拔任用虽然重要,但比起教育领导者的选拔任用来,是居于第二位的。因为,教师的选拔任用是由教育领导者来做的,教师也是在教育领导者领导之下工作的。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的倾向,抓教育领导者队伍建设与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手软,一手硬,“领导得病,群众吃药”,这是很不讲道理的。

    第三,要靠广大人民群众,靠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些年来,素质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强音,从表面上看,是一些高瞻远瞩、有责任心的领导者、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仁人志士的主张和呼吁,其实,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盼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利益需求的反映。有些人借口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为自己搞应试教育辩护,这有愚弄人民群众之嫌。实质上,对人民群众来说,他们当然盼望子女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但是,他们的利益的更根本之处在于学校科学施教和子女科学发展、人性美好、人生幸福。当人民群众的大多数都意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的时候,有素质教育信念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起来。所以,推进素质教育,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要依靠那些有素质教育信念的人的力量,通过构建机制、搭造平台、创造条件,把他们的力量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对教育、对学校表达诉求、进行建言、开展监督。

   诚然,当前有素质教育信念的人还不是太多,但是,社会总是会发展,素质教育必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信念,其形神俱备的日子会越来越近而不会越来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