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错例为有效教学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小小爸爸 2010-10-26

变错例为有效教学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论证

1、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我校数学教研组对2005年第一学期全校学生的期末检测卷进行了分析,据统计,卷面错误中70%的错误是学生平时作业中的常见错误。反思我们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错例的反思、归纳和整理,学生缺乏找错、记错、议错、辩错和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师整天埋头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的功课;我们的学生在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抬不起头来。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情况,我校数学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开展了一些纠错措施,感觉到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措施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决定扎扎实实地开展“让错例成为有效教学资源”的研究,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索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和整理,从而有效的避开错误“陷阱”,显著提高防错“免疫”能力和解题的准确率,最终寻求一条减轻学生学习数学负担的方法与策略。希望通过对课业重的现状、原因及不良影响的分析和有效改进方法的系统的探究,出台一套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的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方案。

国内外研究现状

    虽然这个课题并不是新鲜的课题,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曾经根据他在教学中碰到的错例编著过《小学常见错例分析》,许多同行都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然而教师和学生假如不是亲身去感受、实践,即使前人有再好的经验也枉然,况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生源有不同情况。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也挺广,接受信息快,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实情况,相信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更广泛更现实的意义。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古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正是强调人在这一特殊的认知过程中,失败是让人深刻认识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的错误是一项财富。“试误论”指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古人又言:“教学相长”,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教师从错误的成因反思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恰当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不覆同车之辙,以增强再教的针对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主动参与找错、议错、辩错、改错的反思中,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提高了分析水平,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批判性。久而久之,就能避免、减少在学习中错误的产生。这样就能使更多的学生从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课题设计

1、研究内容及途径

研究内容:

1)、在作业中记录、反思常见错误。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发现、指正错误。

3)、自觉发现并处理教学材料中的错误,有较高层次的辨析、纠错能力。

研究途径:

低年级学生要求能主动记录错例,并加以订正;中年级学生要求能主动记录错例,并会议错、辩错、改错;高年级学生要求能主动找错、记错、议错、辩错和改错;教师能随时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例,把错例“变废为宝”,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重点:通过“记录错例分析错例” ,找出差错中共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小学生

学习能力和数学作业质量,减轻课业负担。

突破点:找出差错中共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免再次重犯,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目标

从学生的角度研究:

1)学生的作业准确率得到提高。

2)学生的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得到提高。

3)学生的自觉纠错能力增强。

4)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把学生从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师的角度研究:

  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例,把错例“变废为宝”,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本课题预计2年完成,实验组将制定详细周密的实验计划,确定实验内容与步骤,保证实验能够按计划逐步实行。本课题最终成果形式有实验总结报告、与实验课题相关的实验论文、师生共同编著的《错例集锦》、学生成果展示等。

3、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本校一——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法: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各个学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实验资料。

2)、实验设计法:根据已有的资料,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各年级设计实验模型,对实践过程中的材料及时汇总和总结,注意案例的收集。

3)、行动研究法:一轮实验结束后,再次进行分析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修改实验模按照新模型再次实践、并总结。

4)、总结推广法:在全校推广,进行广泛实验,并撰写论文,。

4、研究过程

时间

研究内容

阶段性成果形式

20062-20063

(准备阶段)

根据分析结果,对各年级设计实验模型,制定实验计划。

计划、理论学习

分配落实各个年级段的负责老师。

20064-20068

(实验阶段)

根据本班实际师生共同记载错例、分析病因并研究对策。

错例分析本,经验交流会

20069-20071

(实验阶段)

初步总结经验,继续探索“

错例成为有效教学资源, 修改实验模型。

错例分析本,错例分析课,论文,经验交流会,学生现状分析。

20072-20079

(实验阶段)

按照新模型再次实践,并总结。

错例分析本,错例分析课,学生找错例、分析错例竞赛,编撰师生《错例集锦》,论文。学生现状再次分析。

2008.10

(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并撰写论文。

总结经验,完成课题结题任务。

5、完成本课题的保证措施(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

本实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课题顾问:陆晓平 :数学教研员。

课题组长:郭琛,区学科骨干,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其负责的课题(任副组长)《小学数学活动教学实践与探索》曾获区一等奖。在实验中负责执教与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汇编等。

课题副组长:陈冬萍,鄞州区教坛新秀,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验中负责执教与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汇编等。

实验教师:方荣芬(曾被评为区骨干教师),陈亚莉、沈慧慧、毛宇颖(这三位老师都曾被评为区课堂教学能手),姚周迅、陈波、沈惠君、董雁枫,在实验中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此实验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同意小组成员外出听课提高自身素质等物力上的支持。小组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开展好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 ,经常研讨教学中碰到的错例,每周一次批改学生的《错例分析本》,及时交换经验,不断改进共同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