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社区-博客文章

 昵称4197648 2010-10-26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类别:随笔     发表时间:2009-11-1 0:00:33   阅读:5793    评论:8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也;物,犹事也;致,求得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物,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教学楼右边有一块毕业生送给母校的石头上,刻着“厚德载物,格物致知”,我特别推崇,我早已写过“厚德载物”,不再累述。而“格物致知”虽也写过杂文,但在学校2009年第二届技能节即将来临之际,又别有一番味道。其原因,想取其中:重“实践”之意。就是取其与我们从事的职业教育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有关的认识论,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和教室里的理论讲解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事实上,时至今日的职业教育,当我们说到培养职业技能,学会怎么做事,仍离不开 “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实践论》中早就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亲口尝一尝的感觉,绝对和书本上介绍的梨子滋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也绝对是和只看着书本上梨子图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是自己的亲身体验。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格物致知,其意远不止于上所述,而是我取所需罢了,从先哲的格物致知——重视实践,引伸当下职业教育必须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推动同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传统观念是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实践从属并服务于理论;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理论服务于实践,以实践为主导,在做(实践)中学,在做(实践)中教。所以,我不是探求“格物致知”之本意与当下职业教育关系,只是想结合自己目前教学工作的重心有感而发而已。更何况“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在孔子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我也就斗胆一家之言而已,即便贻笑大方,让诸位耻笑我孤陋寡闻、浅薄无知与曲解,我也只能概括承受了。
        当然,格物致知的原意,我也甚为敬重。我们今天倘要明白格物致知原意,就要把它放在产生《礼记?大学》的时代,参考儒家其他经典,尤其是孔子的认识论思想,综合加以考察。据后人的研究,《礼记?大学》主要表述了孔子及其弟子曾子之意,而孔子在当时即以博物著称,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这自然与其治学方式有关。在另一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的孙子子思指出了儒家所主张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叫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孔子之所以博学,其治学方式不能有异于此。由此,《中庸》的强调可以看做是对格物致知学说的注解。即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就可以获得真知。所以,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或许,这是其本来的含义。
        据考证,先秦经典《礼记。大学》,后称《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经文——1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传文——5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