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进补要科学

 昵称4051680 2010-10-28

日子好过了,要吃些营养补品,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进补是一门科学,不可乱来,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很多人通常是将人参、西洋参、鹿茸、冬虫夏草名贵药材作为首选,结果有的用了以后确实见效明显,有的却适得其反。其实,用中药进补也要讲科学,不能滥用。中医根据不同的症状表现分为以下几类:

1.补阴药:本类药物药性多甘寒质润,能补阴、滋液、润燥,而以治疗阴虚液亏之证。阴虚证多见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疾病。药如龟板、鳖甲、枸杞、桑椹子、百合。

补阴药大都甘寒滋腻,故凡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胀便溏者均不宜用。

2.补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或益脾。主要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证。药如阿胶、当归、制何首乌、熟地黄等。

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阳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能温补人体之阳气。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尿频遗尿等证。药如:鹿茸、冬虫夏草、胎盘、肉苁蓉、巴戟天等。

助阳药性多温燥,凡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应该慎用,以免发生助火劫阴的弊害。

4.补气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主要适用于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浮肿,脱肛和肺气虚引起的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喘促,易出虚汗等症。 药如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等。

必须注意此类药如应用不当,有时也会引起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