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 光与景

 zhangzhenlin 2010-10-28
第三节 景——摄影构图
一幅完美的摄影作品取决于鲜明的主题和完美的构图形式。拍摄点(距离、方位、角度)的 选择则起到了关键作用。
   北宋诗人、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对任何景物采用“横看侧看” 以不同的“远近”、“高低”观察均可获得不同印象,而摄影构图的目的正是要研究形式美 的组合方式:
   一、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就是研究各种被摄体的点、线、面在摄影画面中的安排和布局,以及它们与光 、影、色构成优美协调的图画。通过摄影艺术手段成为一幅完整、统一、和谐的画面,以摄 影的艺术语言来体现和表达视觉形象的内涵。所以“点、线、面、光、影、色”是摄影构图 的基本要素。
   1.摄影构图及其目的、要求、特点。
   (1)摄影构图就是要把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个画面中而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 表达摄影者的意念。它包括主体所处位置、长宽比例、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清晰程度的 控制、色彩的配置、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喧染。
   (2)目的:明了表达主题,更有艺术感染力。
   (3)要求:鲜明、易懂、有表现力。
   (4)特点:统筹安排,总体考虑,切忌顾此失彼,“画有法”,“画无定法”,注意灵 活性。
   2.决定构图的重要因素摄影位置:
   摄影位置即拍摄点。它是决定构图的重要因素,而拍摄点取决于拍摄距离,拍摄角度和 拍摄方向这三要素。
   (1)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决定景别(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使用同一焦距的镜头由 于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别,“远取其势,近取其神”即为此理。
   ①远景(见图4-21)
图4-21

  通常是对处于无限远距离以外的景物拍照(摄影中对处于30米以外的景物称为无限远之景 物,即“∞”),包含广阔的空间范围,表现大的气势和气氛,多用于风光摄影、节日聚会 和旅行等。但不能体现细部。
   ②全景(见图4-22)

图4-22

  通常用标准镜头从远近适中的地方进行拍摄,画面效果与人视觉相近,如从3~5米处看一个 全貌与整体,但对必要细节不能充分体现。
   ③中景(见图4-23)

图4-23


  取景以到人的膝盖以上为准,展现人物半身。能明显表达人的行动、姿态、手势 但。环境特征不够突出。中景往往以强烈的动势和生动的情节取胜。
   ④近景(见图4-24)

图4-24

  照到人胸部以上的肖像。人物影像很大,空间范围较大的称为近景,它能清楚看出人物面部 的细微活动和表情变化,它适用于人物肖像的摄影。
   ⑤特写(见图4-25)。

图4-25

  用不同焦距及变焦距镜头可获得不同景别,但是景别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用短焦距镜 头拍的画面透视感强,景物范围大,远近景物对比强烈,空间距离很大,而用长焦距镜头拍 的画面,透视效果差,景深范围小,远近景物之间对比不强烈,空间距离感小。
   ⑥近、微距摄影(见图4-26)。

图4-26


一般相机拍摄的最近物距大约是该镜头焦距的10倍左右,它所拍照的物像比例大约 也在10:1 左右、物距近于10倍焦距的摄影称近距摄影(亦称宏观摄影)它包含了20:1~1:20的范围, 而20:1~1500:1(即放大1500倍)的摄影称显微摄影。
   物像比例10:1即物距大于10倍焦距的摄影(如135相机通常F=58毫米,最近拍摄距离为600 毫米即0.6m)无需增加任何附件,但曝光时间要依物距远近有所增减,在最近距离拍摄要 比拍摄远景增加一倍曝光,届时景深最短。拍摄时要注意:
   (a)要调好相机与被摄物相对平行,同轴。
   (b)用标准镜头为宜。
   (c)使用小光圈、慢速度、三角架、快门线。
   图427 物像比例在10:1~1:20乃至1:1500的摄影要使用近摄接圈、显微镜或近摄镜头,这些内容要 在“科技摄影”中详述。
   (2)拍摄方位
   拍摄方位系指同一平面上的对应关系。以被摄物为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360°范 围内,任何一个方位均可作拍摄点,从而获不同的画面。由于方位不同产生了以下几种不同 构图形式(见图4-27)

图4-27


  ①正面构图(国画中称正局)(见图4-28)。

图4-28


  正面构图系指照相机正对被拍对象的正面拍摄画面。运用正面构图的形式,在拍人像时可以 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念产生交流和联系, 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拍摄景物时可形成对称风格。拍摄大会会场往往用俯角拍照,表现会 标及与会者。
  正面构图不能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不易突出主体,使人产生呆板、缺乏 生气的感觉。所以正面构图不适用于活泼气氛和运动主题。
  ②侧面构图(偏局)(见图4-29)

图4-29


  相机与被摄体成90°角。它能体现侧面轮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动体摄影中可加强动荡 、跳跃的效果。拍人物肖像时可体现形象的秀美也可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但 侧面构图也难能体现透视效果,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故不用于平静、严肃的主题。
   ③斜侧构图(见图4-30)。

图4-30

  相机处于正面与侧面之间的某点称斜侧构图,它既可体现被摄物的正面主要特征亦能体现侧 面基本特征,使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和明显的方向性,强烈的透视感,增加画面层次 ,清晰活泼、富有生气。
   在某些情况下将主体置于线条透视之汇合处,成为深处之一“点”,使人的视线透视变 化落于此点,这点称为“视点”。
   拍人像时采用这种构图和侧逆光照明可使正、侧面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增加立体感和 人物面部之质感,同时还能使人物所处环境得到适当表达,用环境的空间深度、明暗对比、 虚实变化来烘托主题。所以要多采用。
   ④后侧面构图(见图4-31)。

图4-31

  相机位于被摄物的背面与侧面之间,与斜侧面构图的方位恰恰相反。其主体感强、各类线 条 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多用于表现人物背面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 景特征,有时可创造出含蓄的艺术意境。表现少数民族服饰头饰也常用此法。
   ⑤背面构图(见图4-32)。

图4-32

  相机处于被摄体正后方。它能体现背面特征,表现含蓄意念,通常以人物的背景姿态作为前 景,透过背景看到远景环境和背景特征。
  (3)拍摄角度
  拍摄点与拍摄物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拍摄角度(见图4-33)。

图4-33

  ①平摄角度:(见图4-33A点)
   图317 拍摄点A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透视感较为正常,拍人 物肖像(做证件照片用等)均采用正面构图与平摄角度,这容易引起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 亲近感。翻拍平面文件、资料也用这种角度,它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坏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 构。但平摄角度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 效果,不利于体现层次感。
   ②仰摄角度(见图4-33B点)
   拍摄点B低于被摄物,仰角拍室外景物可使画面出现很低的水平线,将杂乱景物压在较低 的地平线以下,使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改变自然比例,产生异常透视效果。
   仰拍舞台、体育场面可夸大跳跃高度。仰拍建筑物可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仰拍 人物可突出人的高大可纠正某些缺陷。仰拍运用不当会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物体产生倾倒 的感觉。损坏正常形象。
   ③俯拍角度(见图4-33C点)。
   拍摄点C高于被摄对象。它的视平线较高,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 ,有“一览群山小”之感,它适用于表现被摄物的规模和气势,在体育及文艺摄影中俯拍可 以展现优 美的图案效果,净化背景,人物肖像不大适宜采用这种角度(除对上窄下宽脸形者)。
   所以,优秀摄影作品的完美构图形式取决于拍摄点的选择,理想的拍摄点决定于距离、方位 、角度三要素。只有按创作意图,符合实际需要才能适当选择拍摄点。
   二、摄影构图与黄金分割法
   1.决定构图的重要手段——点、线、面的安排。
   巧妙安排点、线、面是获得良好构图的重要方法,其中,点是画面的构图中心,线是形 象的概括和造型的基础,面是点的载体和线的体现。
   (1)点
   ①点的概念、视觉中心与几何中心
   点,在画面中产生一种向心力,它具有汇聚并滞留视线的作用。
   图317 在画面中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称“视觉中心”(趣味中心、趣味点)但并非所 有画面均有。几何中心并非视觉中心,一般是视觉中心略高于几何中心。
   ②点的最佳位置
   在摄影构图中,趣味点在一个两度空间的平面中有四个最佳位置,它们有以下几种方法求得 。用黄金分割法(见图434)。

图4-34 长:短=1 : 0.618


  对角线交叉法 (见图4-35)

图4-35


  几何图解法
  三等分法 (见图4-36)

图4-36


  最佳点的区域是用以上两种方法求得的八个点之间(见图4-37)(其中黄金分割法求得的四点 更近几何中心)

图4-37


  ③点的运用
   画面中出现不同数量的点时,要采用不同的方式。
   画面中只有一个点要使其偏于几何中心而处其上方(见图4-38)。

图4-38


  画面中出现两个点要分清主次、注意均衡之中有变化,通常是把主要一点安排于 视觉中心,而将次要点偏离视觉中心。(见图4-39)。

图4-39


  画面中出现三点时—要避免一字排开,二要回避呆板的三足鼎立的金字塔构图形式,通常排 成不等腰三角形,使它们处于不同的视觉中心,高低错落,均衡和谐,中心突出,宾主呼应 (见图4-40)。

图4-40


  ④点的表现形式
   明暗对比法。画面大部分是明亮的,只有一点光线暗,或反之。使整个画面明阴对比强烈, 引人入胜(见图4-41)。

图4-41


  虚实相衬法。采用景深的大小,动态的快慢,横纵向的追随拍摄,空间透视的淡化等方法 ,虚实相衬,以虚托实(见图4-42)。

图4-42


  透视趋向法。视线从前景开始通过线条透视向纵深处移动而集中于一点,虽然仅 占整个画面一小部分却十分突出(见图4-43)。

图4-43


 2.线
   线条代表着形象的轮廓,是造型的骨架,它规定了形象的特征,明确了边缘界限。
   ①线条的意义及作用
   线条可规纳为自然形成的和人为排列组合形成的两种,如电线、树的年轮、铁轨、沙漠上大 风过后留下的波纹是自然形成的条纹,而各种形状的地板、墙壁和建筑物边缘形成的线条是 通过观察理解和归纳而成。所以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善于发现和归纳生活中 由各种主体物形成的线条,才能在构图上有所进展。
   ②线条的分割形式及作用。
  垂直平等分割 稳定、高耸。
  水平对等分割 平稳、宽广。
  十字均衡分割 交叉点形成视觉中心
  垂直偏移分割 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部分集中。
  水平偏移分割 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集中。
  十字不均衡分割 产生不同之视觉中心,产生各异之视觉作用。
  两条以上水平线分割 产生向里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
  两条以上垂直线条分割 产生向里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
  斜线条、弧线条分割较强运动感,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动势。园状分割,视觉中心集中于园心,有收拢、闭合、流动感。 综合分割有多种视觉功能(见以下5幅示意图例)。

 


  ③线条的运用 垂直、水平线条持久、安静、庄重。
   倾斜线条不安全、产生动势。
   起伏线条暗示一种情调,具有节奏的变化。
   圆线条暗示饱满、流动和完整,有纵深感。
   (见以下四幅示意图例)

 


 ④线条的变化与形式美
  线条的长短距离变化,产生美感。线条的曲直距离变化,产生美感 。线条的疏密距离变化,产生美感。线条的方向距离变化,产生美感。
   总之,线条的变化能产生节奏感,象一首优美的乐曲,使人产生美感,线条的运用是多 样的,要灵活运用。线条的应用必须取决于作品内容的需要。
   3.面
   形态感、立体空间感和质感是表现形象的基本特征。
   ①形态感
   物体的外在轮廓形式给人以直观感受,这种对形态的视觉感受即形态感。
   在不同光线照射下(顺、逆、散射光),景物形态变化构成多样形态感。
   运用相机的技术特征——慢门、追拍、变焦等手法尚可强调或削弱某种形态,产生不同 的形态感。
   形态感表现内容的因素可分为三种。
   a.勾划主题形象,揭示主题内容。
   b.亮的主体形态衬在暗的背景中,使表达的内容更醒目。
   c.暗的主体形态衬在亮的背景中,使表达的内容更醒目。
   ②立体感
   立体感是指空间和形态两者所构成的物体的空间立体形态。摄影造型表现立体感的要求,就 是在有限的画平面的长度与宽度的二度空间内,完成三 度空间的表现。
   立体感的表现方法有:
   a.线条透视。(近大远小,对比越强,立体空间越大)
   拍摄距离远近不同,会产生大小不同的透视变化。拍摄方向变化会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化。拍 摄高度变化将平行高度中被前景遮挡的物体气被显露出来形成较强的空间感。在这三者中距 离变化是形成透视的基本方法。
   b.阶调透视。由于凹凸造成深浅不同阶调所呈现的连续的明暗强弱变化形成阶调透视——近 实远虚。
   阶调透视取决于大气的状况。由于光线穿透的空气密度不同,造成远近物体不同的清晰程 度和明暗对比,我们可以利用被摄体阶调的这种不同对比来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主要采用的 方法有拍摄对象的选择。画面气氛的选择。技术条件的利用:滤色镜、雾镜、镜头纱及控制 景深。
   另外选择多层次的空间物体,也可加强空间纵深感,从而产生立体感。
   纵深感的表现方法有选取有纵深感的线条。选取多面、多层次的空间形象(廊柱等有纵深的 建筑物)。选取互相映衬的光线效果。选取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强化或削弱纵深感。
   ③质感
   质感是指:各种物体质地不同的属性,以及它们对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 觉等产生的不同感受。摄影是靠视觉形象传达质感。
   质感的作用认识作用。(不同质的物体)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质感的表现方法有
   光滑的表面。用平光或柔和的正侧光照明。
   表面粗糙的表面。用直射光与侧逆光照明,产生凹凸形态的明暗变化。
   表现镜面反射。用柔和的逆光或散射光照明,背景亮度要以突出主体为宜,尚要让未被直接 照明的镜面由四周的反光照明。
   技术条件的利用为正确曝光、滤光器、冲洗和印放条件。
   2.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
   黄金分割是构图学基本原理之一,最早发现这一原理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塞斯。黄 金分割被公认为是神奇的结构、高度的审美与深奥理念的有机融合、在拍摄中它具有安排画 幅外部比例和组合画面内部结构两方面的作用。
   ①黄金分割的概念
   黄金分割是对线的比例分割的经典范例。将一条直线分割为长短两段,要求达到短线与 长线之比等于长线与全线之比,这种对线段的分割方法,被人们视为像黄金一样宝贵。在古 希腊称之为“黄金分割”,在数学中称为“外中分割”在造型艺术中又称为“黄金律”、“ 黄金比”。经计算其比值为0.618即1∶1.618,近似于5∶8简单的计算方法是2∶3.3∶5.5∶ 8.8∶13.13∶21……,后一个数为前一组两个数之和。
   黄金分割法应用广泛,说明其审美特征普遍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有人既懂得其美学价 值又知其原理,有人不懂其美学原理却认识到它的审美特征,“优选法”即采用0.618数字 计算。
   2.黄金分割与画面构图
   在摄影构图中,黄金分割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高的美学价值,它的作能有安排画幅外 部比例及组合画面内部结构两个方面。
   ①黄金分割与画幅比例
   拍摄、洗印照片大都采用黄金分割的比例,横幅表示宽阔视野,竖幅表示高大耸立的景 物。
   ②黄金分割与画面结构
   画面结构包括物体结构和影调结构两方面。画面结构就是研究各种被摄体的点、线、面 在摄影画面中的安排和布局,以及它们与光、影、色构成协调的画面,通过摄影的艺术手法 ,以摄影的艺术语言来体现视觉形象的内涵。
   对摄影构图来说,“点、线、面、光、影、色”是构成画面的基本要素。
   凡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恰当运用黄金分割的原理来安排画面结构,就可以获 得较为理想的画面。
   诚然,就构图来说没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规律和原理只能做为一种行动指南 ,具体处理要以恰当为准,但是,当我们要打破某一规律时,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同时自 己应该了解要打破的是什么。世界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摄影题材是无限的,构图的形式是 多样的。
   三、景深
   景深是摄影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手段又是一种造型艺术,理解了景深的原理及应用不仅可 以得到一幅清晰的照片还可以创造出艺术造诣非浅的艺术作品。
   (一)景深可定义为摄影时,不论对任何物体调焦,在该物体的前后都会形成一个或大或小的 清晰区,这个清晰范围叫景深(见图4-44)

图4-44


  1.光斑与景深
   底片上的影象是由被摄体各发光点(或反射光点)所发出的光线通过镜头汇聚成无数光点( 像点)组成的。这些光点称为光斑或分散圈,它的粗细决定了影像的清晰度,有了景深, 摄影中的清晰问题就解决了。
   2.制定景深的标准
   清晰与模糊的概念人皆不同,所以规定了以下依据:
   (1)物体分散圈的直径在1/4毫米以内(此时人眼视为一个点而非一个斑)
   (2)观看照片的距离为25厘米(明视距离)
   在这里要弄清一个问题分散圈与镜头焦距之关系,分散圈直径至少小于普通焦距的1/10^3 。焦距短,分散圈直径小,观看距离近,反之焦距长,分散圈直径大,观看距离远,为直线 关系,如镜头焦距F为250毫米,分散圈直径为1/4毫米,明视距离25厘米。
   若镜头焦距F为500毫米,分散圈直径为1/2毫米,明视距离50厘米。
   3.景深的控制
   在实际拍摄中调节光圈和物距及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即可改变景深。所以光圈口径、焦距 和物距是控制景深的三要素。
   (1)光圈口径与景深
   由于光圈放大后在焦平面上形成的光锥截面大,分散圈直径必然也大,所以清晰度低, 反之清晰度则高,所以用较小的光圈可获得较大的景深范围(见图4-45)由于光圈可 对 景深产生很大影响,故在确定光圈与快门组合时,就不能单纯考虑曝光因素,还必须顾及它 在景深方面产生的影响。在使用有单优先或双优先功能的高档相机时也要注意景深与光圈口 径的关系,特别是使用快门优先这一功能能时尤为如此。

图4-45

  (2)焦距与景深
  短焦距镜头景深大,长焦距镜头景深小,这是由于短焦距镜头成像小,其分散圈直径也 较小,景深较长,这也是短焦镜头的的一个特点(见图4-46)。

图4-46


  (3)物距与景深
   物距是指聚焦目标至镜头间的距离。在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景物距离较近时,成像较大 、 分散圈也变粗了。所以在拍摄近距离或特写镜头时,聚焦应尤为仔细,否则很容易导致照片 不清晰。(见图4-47)

图4-47

  这里要注意,增加物距扩大景深是有限度的,当物距恰恰增加到等于所用光圈口镜的超焦点 距离时,景深范围即达极限,否则继续扩大距离,景深反而会缩小。
  4.超焦距
  (1)定义
  超焦距是景深理论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它是指当镜头焦点对向无限远(∞)时,具有最 低清晰度的最近物体到镜头之间的距离。
  一个镜头的超焦距是个变值,随一定条件改变而改变,大小不等(见图4-48)。

图4-48


 (2)超焦距和口径与焦距的关系
  超焦距与光圈口径成正比。光圈开大一级,超焦距增加 倍。光圈缩小一级,超焦距减少 倍,所以镜头的每一级光圈都有自己的超焦距。
超焦距与镜头焦距也成正比,即焦距增加m倍,超焦距也增加m倍。
  3、超焦距与景深的关系:
超焦距与景深成反比,因为从实质上讲超焦距是调焦在无限远时景深的近界限(景深的远限在无限远处)所以近界限越小,景深越大,反之景深越小。
  4、超焦距的使用价值:
   ①扩大景深
   以超焦距为调焦距离是扩大景深唯一正确的方法。在拍照中,无论用哪一级光圈,将镜头焦 点调至∞只能获得前景深(景深以调焦目标为界分为两段,称前、后景深)而白白浪费了后 景深。
   超焦点距离调焦距离景深
   8米∞8米→∞
   8米4米→∞
   所以,只要不使用最大口径,在把调焦点对在超焦点距离上,景深就会增加超焦距的一 半。
   ②提高感光能力
   使用超焦距尚可相对地开大光圈,提高感光度。
   光圈系数超焦点距离调焦距离景深
   167米∞7米→∞
   814米∞14米7米→∞
   14公尺7公尺→∞
从表中可以看到利用了超焦距,光圈开大2级可获同样景深,而届时感光能力提高了4倍,这说明在光线较暗之场合可以开大光圈拍摄与小光圈有同样景深之画面。当然光圈只能开大2级,因为这时超焦距正好相差 倍,才能出现相同之景深。
  (3)超焦距的计算方法:
  超焦距=焦距×1000/f系数 (1000为光斑直径之倒数)
  5、景深表的用法: (见下图4-49)

图4-49


 景深表分表格式、转环式和自动式三种。自动景深表由调焦环和两排对称的光圈系数组成。 在两排对称的光圈系数中间有一个点或一条直线(称对光点)即为调焦准线,在光点两侧, 每两个相同的光圈系数包括的范围就是景深。
   (1)景深范围的求法
   它分为光圈控制景深和调整物距的方法控制景深两种方法。
   (2)先定景深后定光圈
   (3)确定调焦距离
   把焦距放在全景前1/3左右的地方。例如已知近界限为4米,远界限为7米,景 深范围为7-4=3米,其调焦距离应为4+1/3×3=5米,这是除了在极近距离拍 片时一条规律的调焦,因为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两者比例为1∶2,所以拍众多人的合影时 若有10排人,调焦应以第四排为准。
   (4)超焦距的用法
   如果要求在无限远的一部分景物也清晰成像,必须使用超焦距。有两种方法:
   ①先选好所用的光圈系数,再从景深表上查出景深的近界限,则从景深的近界限到无限远 都是清晰范围。
   ②先确定景深的近界限,然后将镜头的对光点对在景深近界限的两倍距离处,在景深 表选定合适的光圈数字,即可得到景深范围。如前景离镜头4米,主体景物在∞,若要求 二者均清晰应将对光点对在景深近界限的8米处,在景深表上看到“4”与“∞”所对应的光 圈刻度即为要用的光圈系数。此法十分适用用于拍摄有前景的风光照片和以名胜古迹为背景 的纪念人像。
  6.景深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1)拍人像或特写景物,景深宜浅不宜长。拍大型建筑或动体需要较长景深。
   (2)应用景深要优先保证近景物的清晰,把理论上求证的调焦距离稍稍修正至前景附近, 免得主体景物处于前景的边缘。
   (3)超焦距只有在景物的一部分在有限远处,另一部分在无限远处并要求两者均清晰 时才采用它。拍摄距离在30米以内的景物或没有近景时均不采用超焦距。
   (4)有限地利用景深可艺术地制造虚实感(见图4-50)。

图4-52


  四、影调:
   1.定义
   画面上呈现的黑、白、灰......等多级层次的调子称为影调。画面上不同层次的调子组合反 映出被摄对象的直观影象,其中灰色影调是极其重要的部分。以压倒优势贯穿于整个画面 的调子称为基调,如高调、低调、中间调和强烈对比调(硬调)(见图4-51至4-54)。

图4-51(高调) 图4-52(低调) 图4-53(中间调) 图4-54(强烈对比调)

  影调在摄影艺术造型上有重要的作用。
   (1)影调与景物的轮廓形态
   摄影者要准确地予见各种色彩所产生的黑、白、灰效果,使人们从画面上的影调对比中 去感受景物的色彩表现和外形特征。
   (2)影调与空间感、立体感
   由于空气介质的薄厚不同及光线明暗的差别产生了空气透视,而由于明暗变化不同,轮 廓清晰度不同,反差不同及色彩饱和的不同,所以才使我们对自然环境中由于空气透视形成 的空间深度有了认识。摄影就是利用空气透视来表现黑白影调对比,形成了影调透视。
   不同的影调层次和线条组成了被摄体的多面——构成了立体形状的基本条件。
   (3)影调与质感:
   对光线的选择与运用决定被摄体质感(即物体表面结构感)的表现。如光滑表面结构 用柔和的侧光(光比小些)、透明镜面结构用柔和的逆光(如玻璃器皿)。
   (4)影调与构图
   通过影调及其变化可以改变画面结构,确定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使画面均衡而有稳定 感。要突出主体通常用以下方法:
   ①亮的主体处理在暗的背景上,主体清晰突出。暗的主体处理在亮的背景上,主体清晰突出 。
   ②主体背景均亮,可用平光照明勾划主体轮廓,使其与背景分开。此时曝光要准。
   ③主体背景均暗,可用逆光照明勾划主体轮廓与背景分开。
   ④有明暗变化的主体,可处理在与其相反暗别的背景上。
   ⑤影调对比可均衡画面,取得稳定感。
   ⑥投影均衡。
   (5)影调与气氛
   不同的影调处理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映。
   3.处理影调的依据
   (1)根据创作构思。
   (2)根据环境特点。
   (3)根据不同气候。
   (4)根据拍摄对象的特征。
   4.影响影调的因素
   (1)感光材料
   高反差、低感光度的胶片拍摄反差小、要求对比大的画面。
   低反差、高感光度的胶片拍摄多层次,要求细腻的画面。
   (2)光线强度和角度变化
   光线强、对比分明,层次丰富,调子明朗,有舒展感。
   光线弱,对比很小,缺乏影调层次,调子灰暗,有压抑感。
   角度大(侧、侧逆、逆光),明暗亮度对比强烈,影调对比强。
   角度小(顺光),明暗亮度对比小,影调对比小。
   (3)曝光
   曝光过度亮部失掉层次。
   曝光不足暗部失掉层次。
   (4)显影液
   PH值、温度、时间及搅动方法都会影响影调对比。
   (5)印相、放大纸及不同纸号的影响:感光相纸分为1~4号,影调由软至硬。
   此外,气候的变化,景物颜色的变化和色反差,滤色镜的应用,色温的变化都会影响影 调对比,要克服消极一面并善于利用它。
   五、色调
   色调是指总的色彩特征。它表现为色相的特征、色性的特征、情绪效果的特征或色彩审 美趣味的特征。
   1.色调的意义
   色调是指构成画面总的色彩特征。色调的形成取决于下述三个条件:
   (1)对被摄体固有色的选择,以及它们在特定空间平面上的配置关系(各种色的力量 势均力敌称中间色)
   (2)不同的光源色、环境色与介质色对被拍摄空间物象固有色的影响程度。光源与固 有色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色调的千差万别。
   (3)胶片的选择,滤色镜及洗印中的控制。各厂家的彩色材料其传色性能各具特色。
   2.色调的情绪意义
   人类的情绪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强烈活跃的,平和宁静的,低沉消极的。不同色调对 人情绪的影响也可以归纳为这三种基本形式。
   (1)由明亮的暖色占优势的画面,色彩强烈对比的画面可使人情绪振奋激动。
   (2)由冷暖的平衡、光影的平衡色调的产生的画面使人产生平和沉静的感觉。如绿色的 风景作品是让人们感到最为安定的色调,在色环中,绿色可以导向黄和橙,也可以导向青和 蓝,它好像处于冷色与暖色的中间地带的性格,表现了一种平衡与稳定。
   由此可知:在色度上、明度上、冷暖上接近中间状态的色彩配置能产生平和宁静之感受 。
   强烈对比色力量之间的平均分配如红与青,黄与蓝,玫瑰红与绿之间均等形成活泼效果。
   (3)冷色、暗色占统治地位将倾向严峻、低沉。
   (4)在写实摄影作品中可利用特定的自然光色变化的特点,传达含义,如清晨、傍晚 拍照形成金黄色调,高色温照明天气状况下形成寒冷透明的色彩气氛。
   3.主观色调
   主观色调有三种表现:
   (1)艺术家本人的色彩气质、色彩趣味、色彩好恶与和谐感在作品中的表现或流露。
   (2)作者为了突出色彩的心理效果而异采常情的色彩处理。
   (3)作品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色觉的畸变或是梦幻状态中的色调表现。
   4.色调的地区特征和时代特征
   由于民族、地区、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色彩习尚、观念、趣味的多样变化,表现为色调 的地区特征与时代特征。如不同地区的地貌及气候状况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色调风貌 。江南青山绿水形成清晰 鲜明的色调。海南岛的红壤形成强烈对比色调。四川的青灰色调,北方黄土高原质朴雄厚的 色调,均是需要捕捉和发现的特有美感。
   短短数十年的摄影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从单纯模仿绘画逐步完善了善于纪实的造型艺术, 直至表现主义因素的加入,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出现展现了许多探索与改变。
   彩色摄影中的色调是形成画面色彩视觉效果的主要表现手段,我们要善于捕捉或构造画面色 调,利用其来揭示作品内在含义并达到画面视觉效果的完美体现。
   六、摄影构图与形式美
   摄影构图学要研究的就是形式美的组合方式,它包括以自然形态所组合的具体形式美和 以几何形态所组合的抽象形式美。我们要学会掌握规律和打破规律的辩证关系。
   形式美是体现由感觉发现的外在的美和由理性所发现的内在美。虽然对美、丑因人而异,但 在形式美的认识方面是能找出一些共同的或接近的基本标准。
   艺术把真、善、美作为追求的理想,真、善、美是保证促进人类文化活动的最高价值观 念。
   真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理念,它属于逻辑学范畴。善是人们观念的自觉行为,它属于伦理学课 题。美是人类的希望,它属于美学的课题。
   1.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艺术作品应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完美的统一。在构图中要用美的形式来加 深主题思想的表达,开阔人们的思路,帮助人们去理解和认识那些似乎是常见的,但却又没 被发现或忽视了的事物最本质的东西。
   (1)摄影形式要努力体现的两个方面
   ①扩大摄影艺术表现题材的丰富性,不断提高和扩展人们对生活的审美认识水平。
   ②探索摄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断开拓和提高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认识水平。
   (2)形式所能引起的心理感应
   任何艺术形式,都能使人产生某种形式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感应,其大体有崇高感、庄 严感、优美感、悲壮感、升腾感、挺拔感、坚实感、柔软感、舒展感、紧迫感、温暖感及寒 冷感等。这些心理感应与具体形象相结合,不仅增强了构图形式的外在美,而且更丰富了 形式美的内涵,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3)需要注意的三种倾向
   ①避免形式主义。它把构图形式当作美的唯一源泉,否定艺术作品的思想性,缺乏 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
   ②克服自然主义。它主张画面上的形象必须与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绝对一致,忽视 了构图和艺术上的创造力,缺乏艺术的感染力。
   ③反对把艺术作品作为标语口号式的政治图解,这会使作品缺乏形式美和艺术感染 力,使作品失去艺术的生命力。
   我们要在学习掌握前人积累总结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对传 统规律和法制的继续和发展。
   2.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
   研究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是为了认识形式的作用,理解这些形式在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 学意义。
   摄影所依赖的造型手段是线条结构、光线结构、影调和色调结构。
   构图其含义是把构成画面的各种要素——点、线、面、光、影和色——安排布局在适当 位置,构成一种完美的形态。
   圆、方、三角是造型艺术中构成形式的基本要素,任何其它形式、形态和形状均由此演变而 来。
   (1)圆形构图
   由弯曲线条构成,有完美柔和之感、无休止感和明显强烈的向心力。而某些情况下出现 的缺口是按排主体最理想的位置(见图4-55)。

图4-55

  (2)三角形构图
   正三角形有最稳定、坚实、不可动摇之感。但易产生刻板、无变化的印象。
   不等边三角形最小锐角有方向性和运动感。反三角形具有强烈不稳定之感觉。不同三角形的 共同运动,使其既庄重又灵活,具有安定、平稳、活跃和生机的效果(见图4-56)。

图4-56

(3)V形构图
   具有不稳定的平衡感,可表现孕育张力之场面。如可表现林荫道等(见图4-57)。

图4-57

(4)S形构图
   S是曲线的组合与延伸,它是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具有穿针引线的作用(见图4-58)。

图4-58


  (5)L形构图
   有稳定、安静之感,但不及三角形那么坚实。具有“钳形包围”的势态,中间透空、视野开 阔,使画面活泼多变(见图4-59)。

图4-59


  (6)十字形构图
   具有稳定、持久、寂静和对称的特征,容易形成呆板、单调之势,所以尽量回避。往往采 用 X或米字构图法、X构图的交叉点可加强空间纵深感的表达。米字构图可产生势不可挡的爆炸 气势(见图4-60)。

图4-60


  (7)对角线式构图
   图317 对角线构图是有意打破平衡,造成险境,加剧变化,增强运动感,适合于表现兴奋的情绪 或是迅速变化的运动物体,但要保持合理的平衡,避免倾倒感。拍人物肖像时可采用以增加 活跃气氛。它还可以增强画面纵深透视感,富有深远而开阔的感觉(见图4-61)。

图4-61


 (8)框式构图
   增加层次,加强纵深感,突出主体景物的表现(见图4-62)。

图4-62


  (9)锯齿形构图
   在绘图中称为“之”字形构图,其刚硬的斜线具有锋利、阳刚、坚实之感,“之”字形转折 处,具有或藏或露的态势,可达迂回曲折的境地。往往表达某种紧张的气氛或痛苦的情绪 (见图4-63)。

图4-63


 (10)纵横式构图
   千变万化的构图形式总是离不开纵与横这两种格局。纵深构图由垂直线条构成,具有挺拔、 高耸、向上充满生机的特征。横向构图由水平线条构成,具有平静、安稳、开阔、舒展的特 征。
   (11)一种新颖的构图学说——磁框效应
   这是一种新颖的摄影构图理论。由加拿大人约翰·威斯利创立。“磁框效应”理论。
   在这种学说中将摄影画面看作一个磁化的画框,画框的每个边缘都强烈地吸引着处于画框空 间内的形象。
   处于画面正中的形象,相当于受到四条边框相等的吸引力,处于静止状态,显得稳定而安静 ,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枯燥与乏味。
   偏离画面中心的形象,犹如受到某一条边框的吸引,引起动的感觉,如果相当接近边缘甚 至是较强烈地向上边“升起”时,则会体现明显的动感、不安定感和紧迫感。
   当两个或几个形象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之中时,则需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其保 持有意义的联系。当两个物体相隔一段距离并分别被自己所处一端的边框吸引时会产生隔离 感觉,而两个物体接近时就会产生亲近感,如果非常靠近乃至结合就会使感情达到顶点。
   艺有法,艺无定法。构图学的规律应是从有法到无法,从懂法到变法,进而不为法所拘,在 破旧法中立新法,建立自己的艺术特征和作品风格。
   3.形式美与空间组合
   现代构图学中将被摄体看成不同的量块,量块点的空间是实的,量块之间的空间是虚的 ,利用构图法则把虚实两种空间统一起来构成空间组合,在摄影中是点、线、面、光、影、 色的线型和影调空间的组合。
   空间组合是以有限的画幅面对无限的生活空间,首先要确定选择空间范围、纵横和深 远程度;尔后将景物按主宾关系布局到空间内的不同位置上;再利用摄影手段使之达到内外 关联、宾主分明、浓淡适中、和谐均衡、动静互衬、虚实相生的境地。
   空间组合的原理,就是运用美学的法则,赋于空间以生命、力量和意境。构图是完善表达题 材的工具。构图必须具有形式但又不必拘泥规律性的形式。让我们不 断探索艺术形式的理论与实践,创作出一幅幅优美的摄影作品吧!

复习题

1.曝光对影像质量有哪些影响?
2.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3.影响曝光量调节的主观因素指什么?
4.互易律的含义与互易律失效后的弥补方法怎样?
5.光照度平方反比定律的含义及其在摄影中的运用方法如何?
6.估计曝光的两种实用方法是什么?
7.反射式测光的原理是什么?
8.相机内测光系统有哪些测光性能?
9.TTL-OTF测光的含义是什么?
10.硫化镉和蓝硅光敏元件各有哪些测光特性?
11.自动曝光补偿有哪几种方法?
12.暗弱光线下可采用什么测光技巧?
13.测光表有哪些测光方法?
14.EV值的含义与实用价值是什么?

本章参考照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