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菜”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项目申报书

 昵称4185086 2010-10-30

唐山师范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申报书(一)

项目类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

项目或课题名称

“偷菜”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

 

     

心理学

项目负责人

杨金华

所在系别(盖章)

 

指导教师

刘艳

起止年限

2010  3   2010  11

结项日期

2010  11 30

申报日期

2010  3 20

资助金额

(大写)

核准日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工部制

00九年


     

一、本申请书为申请人申报唐山师范学院学生科技创新研究资助项目的重要文字依据,所列各项栏目必须认真填写,严谨明白、实事求是,一律用A4纸正反面打印;

二、“项目类别”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创业计划书;

三、项目编号和资助金额由校项目审核组填写;

四、“项目或课题名称”要简明、准确,字数限定在20个汉字以内;

五、“学科门类”按二级学科填写(注:不是“二级学科”四字);

六、申报日期在2010320以前,结项日期创业类必须在2010416以前,其余类必须在20101130以前

七、“所在单位意见”要明确具体,既要肯定可行和合理的内容,又要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此项可以由指导教师填写。

八、“专家论证意见”要明确具体,既要肯定可行和合理的内容,又要提出存在问题和建议。

九、创业类项目除填写本申报书外还要附加填写创业计划类项目申报书(二)

立项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咨询电话:3863089

 

 

姓名

杨金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89-12-16

学号

071110341016

系别

教育系

专业

应用心理学

联系方式

15033454734

研究

课题

    

 “偷菜”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

研究类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

起止时间

20103120101130

成果形式

学术论文

申请经费总额

300

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当前,网络“偷菜”问题已成为各大论坛讨论的热点,甚至有的心理学家对“菜农”的疯狂“偷菜”行为进行了专门的心理剖析。中国高级心理咨询师吕明表示,“偷菜”游戏之所以如此风靡,主要是游戏满足了玩家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宣泄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适当地玩可以起到排解压力的作用。王亦东把“菜农”的心理归因为七种情结:心理寄托、心理补偿、心理满足、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放松、从众心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

作者认为,众多网民对“偷菜”游戏的痴迷程度,可以看做是一种变相的“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已在大众当中广泛普及。网络心理学也日渐成熟,其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到网络特点、网络成瘾的类型、概念鉴定等几个方面。此类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依据一定标准检出的高成瘾倾向者的研究,而对于正常使用网络的人群研究较少。众多研究者也都倾向于研究网络成瘾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

在近一个世纪中,消极心理学模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如今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一个与之相对的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然而主观幸福感中的正性情感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均属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当前社会人们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从而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因此本文以偷菜网民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网络使用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其成因。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巨大空虚导致一部分人的主观幸福感降低,人们希望能够在虚拟的世界中得到心理满足和慰藉。以致沉迷网络,逃避现实问题,渐渐地无法与人交往,并在实际生活中面临诸多困难,这样又会进一步的求助于网络带来的满足感。循环往复,导致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断地下降,从而影响社会生活。而如今“偷菜”游戏的出现正是填补了一些人的空虚,并且使一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到了自身及其他人的生活。本文正是从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以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为切入点,了解网民“偷菜”这一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措施,使得广大网民能够健康上网,正视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摆正心态,积极生活,最终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创建一个欣欣向荣的和谐社会。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依据、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预计突破哪些难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参考苗元江教授的《综合幸福感问卷》,对唐山市热衷于“偷菜”的网民(俗称“菜农”)和普通网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菜农”们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心理差异。

1、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唐山市区民众中存在的“偷菜” 现状。

2、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区抽取200人做样本,进行《综合幸福感问卷》的调查,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四个水平进行差异研究。并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合处理结果,分析和讨论“偷菜”现象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最可行的措施。

(二)开题依据

网络“偷菜”行为是指开心网及类似网站所开设的农场游戏中的一种活动,即在好友的农场里收获好友的虚拟劳动果实。

1、关于网民“偷菜”成因的研究

当前,网络“偷菜”问题已成为各大论坛讨论的热点,甚至有的心理学家对“菜农”的疯狂“偷菜”行为进行了专门的心理剖析。中国高级心理咨询师吕明表示,“偷菜”游戏之所以如此风靡,主要是游戏满足了玩家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宣泄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适当地玩可以起到排解压力的作用。王亦东把“菜农”的心理归因为七种情结:心理寄托、心理补偿、心理满足、心理依赖、心理强迫、心理放松、从众心理。目前,国内还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

2、关于网瘾的研究(游戏和现实的差异研究)

1994年,美国心理学专家I.Goldberg将借助网络而成瘾的现象归为一类,“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简称IA)成为一种医学和心理现象的表述。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和依赖网络,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使得自身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在网络成瘾方面,国外的网络成瘾研究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涉及到网络成瘾者的行为特点、动力学因素、原因分析等许多方面。美国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上网的时间越长,人越感到沮丧和孤独。在虚拟环境中漫游旅行,长期与网络打交道,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与参与意识,就极有可能导致不恰当不适宜的现实行为,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而国内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两年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研究内容来讲,多集中于对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对其特点、危害的分析,而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探讨较少;本文认为对痴迷“偷菜”的网民的研究不应仅限于现况调查,更重要的是进行分析性研究,寻找出影响网民“偷菜”成瘾的各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

3、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1)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2)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国外对幸福感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们着眼于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的状况并根据测量结果描述了不同群体幸福感的平均水平。第二阶段研究者们深入地考察了几种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第三阶段研究者们开始运用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Kahneman研究在决策行为中人的主观幸福感,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3)我国的幸福感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幸福感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的苗元江教授编制了《综合幸福问卷》(MHQ),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李志的《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也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目前我国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还应注重跨文化的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因此研究者可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城、乡)、不同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加强其理论和实证研究。

4)研究方法的创新,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较多的研究方法是自我报告法,除此之外,国外一些学者也在尝试着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4、关于网络成瘾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论文中指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体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网络体验和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网络体验和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满意、社会性行为、消极情感维度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都有较为显著的预测作用。应用结构方程分析表明: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此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的假设一致。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唐山市的网民为被试,分层随机抽取,获得数据,并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四)论文中遇到的问题

1、如何界定喜欢“偷菜”的操作性定义,没有太清楚的量化和行为界定。另外关于“偷菜”的相关研究资料比较少,研究还不太完善,需对资料进一步搜集和整理。

2、目前为止主观幸福感还没有一个标准的量表,需要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和部分量表。如何界定幸福感,则需要结合大量的前期访谈,从而使本研究真正能够贴进当前的社会现实。我们结合苗元江教授的《综合幸福感问卷》进行部分改编,并加入与课题相关的一些调查问题,对当前研究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编制了量表,此信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取得适当的样本,如何取得被试的配合保证问卷的准确性和回收率。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包括已进行的研究工作情况)和进度

   研究方法:

1、个别访谈法,对社会各界人士,在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个别深入访谈。

 2、问卷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编制整理问卷,在唐山市区分层随机选取被试,获得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

    3、自我报告法,局部试用。

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包括外出调研):

1201031——2010310   与指导老师交流,确定论文题目

22010311——2010320   搜集并分析资料,拟定问卷,撰写开题报告

320103月——20108             发放并收集问卷

420108月——201010            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初步定稿

5201010                           修改论文

6201011                           定稿,打印,装订


五、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资料、仪器设备等有无困难,如何解决)

确定选题以后,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已收集到一部分前人的相关研究比如《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当代中国人的幸福感研究》《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心理优化问题探析》等前人已经形成的论文。

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和部分相关量表作者,同时经常上网查阅资料,和老师交流讨论,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动向。

研究方法的创新,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较多的研究方法是自我报告法,除此之外,国外一些学者也在尝试着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学校有教先进全面的设备支持,对于数据整理很准确到位。

 

 

六、预计研究成果(成果形式、成果级别、水平)

 

以论文形式表现《“偷菜”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七、经费概算:                                                                                             

合计

图书资料费

调研费

文具费

上机费

材料费

成果打印费

300

80

90

30

50

30

20

八、课题组成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所在系

  

 

杨金华

21

教育系

应用心理学

 

李诗源

22

教育系

应用心理学

 

 

 

 

 

 

 

 

 

 

 

九、所在单位意见

  

     幸福感是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就感与生活满意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反应了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状态。此课题能够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社会上所盛行的网络游戏“偷菜”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选题较新颖,紧跟时代脉搏,符合专业要求,而且该同学对这一问题兴趣较浓,已经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有了一定的深入思考,具备了完成条件。同意申报我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由于“幸福感”水平,“偷来”现象的可操作性指标较难界定,希望该同学,多查阅资料,访谈相关人士,多与指导老师沟通,从而圆满完成此课题。

指导教师            

 

单位负责人

 

 

 

 

 

 

 

 

 

十、专家论证意见

 

 

 

 

专家委员会主任(签字)

 

     

十一、学校审批意见(拟资助金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