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CPI和货币供应量数据的背离

 喀喇图书馆 2010-11-02

解析CPI和货币供应量数据的背离

(2009-04-20 04:4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笔者观察
   很少出现的严重背离的情景出现了,央行和统计局数据严重不统一。4月11日央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的情况。2009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1%,增幅比上年末高7.6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5.1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增幅比上年末高7.9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6.4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8%。央行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信贷数据,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为4.58万亿,达到了全年目标5万亿的90%以上。这些数据显示出当前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就从这样的单个数据明显看出我们一直担心的通货紧缩的现状并没有出现。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正朝国家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有些人就根据这些数据得出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了,开始要回升了。
    再看看国家统计局于4月16日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无论是CPI还是PPI都在继续下行,这是CPI和PPI连续4个月的负增长了。就此看我们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并没有缓解,依然的存在。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最主要的数据有两组,一组是货币供应量,一个是CPI,前者供应的多少决定后者涨跌幅度,后者涨跌幅度影响央行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政策调整。而通常状况下,通货紧缩往往是:货币供应量减少;CPI下降。通货膨胀往往是:货币供应量增加;CPI上涨。  为什么国家统计局数据和央行数据如此不和谐,就从数据表面我们很难看出是通货紧缩继续还是缓解。由此我们可见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数据的背离笔者认为有以下5点:
    1.央行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侧重点不同。统计局注重整个社会较全面的采集,央行只是对金融机构和货币投放统计。
    2.金融危机下个大型的企业运作理念的改变。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谁都无法判断金融危机何时结束,在现在普遍的企业都面临产能过剩而导致的库存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大减弱。另外国家一直倡导企业少裁员的情况下,很少有企业用贷款去发展,而是用银行的贷款解决自己本身的问题。企业没有或者不敢用贷款来的钱去投资。这样财富的成数就大打折扣了。
    3.银行的放贷方向出现了问题。我们都知道银行为了避免自己风险,尤其是金融危机的现在,银行都愿意将钱贷给一些信誉好的大型企业或者一些国家承建的基础工程。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的中小企业“惜贷”甚至“抽贷“。这样一来央行的降息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就是徒劳了。
    4.大多资金的流向了金融行业,根本没有流入实体经济体。我们知道2009年春节过后,股票市场异常的火热,大盘从1800点一直冲到了2500点。场内交易活跃。在这中间大盘基本没有调整过,我们明显看到了股市严重的受到了场外资金的青睐。我们知道2009年的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就现在股价来看股票的实际价值与内在价值基本偏离,已经出现了一种背离实体经济的虚假繁荣。如果继续的放任,势必要重蹈07年的覆辙。毕竟我们知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们不管可信度有多大,起码应该有一定得联系。主力资金青睐的股票一定有一定题材。
   5.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指:这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按照货币—经济增长原理,一个国家的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单靠货币政策已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上述状况就是“流动性陷阱”。目前我们虽不能轻言流动性陷阱,但是我们必须警惕流动性陷阱。从国家统计局和央行的数据我们必须有这方面得担心,这也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