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数字化校园,全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

 高歌1 2010-11-06

 

                       作者:小雅    转贴自:本站原创 

 

吴中区木渎第二小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的技术和手段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教育必须登上信息网络技术的快车,尽快实现教育信息化。我校自1995年我校撤并村小规模办学以来,学校十分重视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建设,从原来的“二机一幕”到现在的数字化校园,虽然举步唯艰,但我们走得很坚实,取得了原吴中区的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的牌子。

 

一、健全组织,统一认识,全力构建信息化工作管理网络

 

我校建立了以校长牵头,分管领导具本负责,教技室主任主管,教研组、教科组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校长及分管理领导宏观规划调控,教技室制定工作计划,并适时召开信息技术工作小组会议,商讨和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信息教育工作。

 

二、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努力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

 

1、逐步完善硬件设施。硬件的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硬建的建设。办学几年来,学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在坚持“功能上先进性、教学上实用性、结构上整体性”这一原则基础上,有计划地逐步完成设备配置,建成了较高水准的硬件环境。1995年每班配备了“二机一幕”;1997年建成第一个拥有56座的微机室(现已淘汰); 1999年购买了第一台高亮度液晶显示器,并于当年暑假建成了多媒体综合教室;2000年建成了百兆以太网的校园网,让电脑进入教师办公室;2001年接入“一线通”;2002年接入宽带,并建成拥有二台服务器的中心机房和一个48座的多媒体的网络教室,将宽带接头接到每个班级每个专用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并将原来办公室的电脑集中组成了一个课件制作室;2003年又投资十五万建成了一套校园广播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成立了校园电视台。学校信息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的大量投入,使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能够满足办公及教学的需要。今年,在原有一架摄像机的基础上又添置了一架数码相机和一支录音笔。

 

2、资源与平台的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办公现代化的前提,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前提。因些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资源与平台的建设。在软件建设上,我校“以购买为主,下载为辅,自制补充”。我校在原有校园的基础上,建成了拥有二台服务器的中心机房,购买了清华广信和国之源二套教学资源库,还订购了相关的教学光盘,并为每台教师机安装了相关的课件制作软件,方便教师自制学科课件。我们还在完善学校网站的基础上,为每位教师开辟了主页空间,逐步完善教师主页和教研主页、班级主页、学生主页,并为每位教师开通了邮件服务。逐步实现校园数字化,为教师创造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优化教师队伍,努力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操作人才

 

任何技术都是为了应用而存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装备和信息教育资源,我们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环境,便捷的应用平台,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较熟练的信息技术,更需要教师们积极性和事业心。我们从“自身发展需要”、“教育科研需求”和“本职工作需要”三个方面来调动教师积极性。

 

1、自身发展的需要。宣传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深入到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能否较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以此来唤起教师的紧迫感,激励教师的事业心,使之成为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学校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名教师请进来示范观摩传经,为教师开设课件制作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办公自动化培训、网页制作培训等,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教育科研的需求。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科研中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带着课题进课堂,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自主。

 

3、本职工作的需要。我们规定:凡是校内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汇报课、挂牌课)和校内外的参赛课都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师平时的信息技术的运用纳入到平时的月考核中;每学期组织教师的一两项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功竞赛,如电脑小报制作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电教论文比赛等,并对比赛成绩和检查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奖惩条例。

 

四、大力推出整合精品,努力探索整合规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贵在实践,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我们学校首先在语文学科进行探索,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各学科。现在,我们各学科都有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在开展各种整合课中,我们注意发现苗子,加工提炼,打造精品,努力推出精品课到区级参加比赛,为区级观摩活动提供活动现场等我们还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历年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秀课评比,获得苏州市级一等奖一个,区级二等奖四个,三等奖一个;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综合能力比赛获区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二个;参加教师个人学科主页评比获区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二个;语文教学《拉萨古城》获得区教研室来我校督导的优秀课,语文活动化课《生态园》为区教科室语文活动化课程研究提供了结题汇报现场等等。几年来,各学科教师制作和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各类评比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师获得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荣誉、奖励40多人次,;教师发表文章20多篇,学生2人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