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五.应该重视记录着先王之道的“觚”

 传统文化网站 2010-11-08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书不象个书,这个书呀,这个书呀!”

【说明】周初的仁义之道之所以能留传下来,全靠能记录文字的竹简、木牍之类的书籍,但现在(指孔子当时)的人们根本就将这些先王之道置若罔闻,置之不理。所以孔子感叹这些记录着先王之道的“觚”,不得其用,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这与上节所说的一样,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随着各诸侯邦国自己的野心的发展,周初的井田制度被彻底打破,土地逐渐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于是土地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就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混乱。孔子身处这个大混乱时期,他希望齐鲁二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起个良好的带头作用,以避免战争的爆发。而深得周初先王之道的齐鲁二国,就应该重视记录着先王之道的“觚”。

——————————————————

【注释】觚:(gu孤)《急就篇》第一章:“急就寄觚与众异。”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属也。……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书。觚者,棱也。以有棱角,故谓之觚。”《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李善注:“觚,木之方者,古人用之以书,犹今之简也。”这里用为木简之意,亦可引伸为“书籍”之意。如:操觚(意即拿木简写文章);觚牍(竹简木札);觚简(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借指书籍)。古代典籍皆用竹简,研究古文字的风气是在汉代开始形成的;汉代人所看到的古文字资料主要有3种。一种是先秦铜器的铭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叙里说,各地“往往于山川得鼎,其铭即前代之古文”。西汉张敞“好古文字”,宣帝时美阳(今陕西扶风)出土古铜鼎,他曾释读其铭文,事见《汉书·郊祀志下》。一种是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的字书《史籀篇》的抄本。汉代人所说的籀文,就指《史籀篇》的字,其字体属于大篆。一种是所谓古文经,即秦始皇焚书时被藏匿起来的一些儒家经籍抄本,如汉初张苍所献的《春秋左氏传》,汉景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宅墙壁里得到的《尚书》、《礼》、《论语》等书。这些经籍抄本的字体既不是隶书,也不是小篆和籀文,汉代人多称之为古文。所以“觚”不能理解为酒器,应释为木简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