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少堂老师《荷花淀》公开课纪实

 yanyan51 2010-11-08

程少堂老师《荷花淀》公开课纪实

作者:佚名  时间:2009-8-3 20:05:3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402
  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的公开课“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于4 月11日下午在深圳中学举行。我市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以及深大师院部分师生共500多人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听课。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深圳中学校领导也参加了听课。程少堂老师的公开课角度新颖,立意高远,大气磅礴,幽默生动,强烈震动了我市中语界。
  《荷花淀》是经典名篇,也是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传统名篇如何教出新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全市中语学科的“总教头”,程老师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全课抓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从文化的视角来重新解读《荷花淀》。他先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一上课便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在学生列举了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后,程老师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引出课题——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听课师生当即被这个新颖的角度所吸引,因为这是大家从来没有想过的话题。之后,程老师让学生反复品读小说开头三段的景物描写,接下来用投影放出了根据第一段改写的诗行,并让一位很有朗读天赋的女生朗读诗句。在这诗情画意的品味中,老师让学生思索:这里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并引导学生与高尔基的《海燕》作比较,学生明白了:西方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立关系,中国文化则主张人和大自然和谐交融,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然后老师又旁征博引,从“芦苇”到诗经中的“蒹葭”,到琼瑶小说《在水一方》,老师甚至用深情的歌声告诉学生:跳动在女人怀中的芦苇正是中国女人的爱情的象征。至此,女人的贞洁美好的情感在荷花淀的诗意环境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在这诗情画意的品味中,程老师引导学生思索:抗日战争如此残酷,为什么要写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学生的回答直指主题。这精彩的阐述让听课的师生叹服。接着,程老师又水到渠成地分析了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女人之间的关系、战士之间的关系,无不渗透着一种和谐美。更难得的是,程老师由小说中女人们的探夫不遇等情节,得出了中国人处理人与自我(心灵)之间的关系仍是和谐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生在世,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孤独,有彷徨,有无奈,但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中国文化的处理方式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中和——和谐适中。”中国人的表情方式是含蓄而内敛的。这种对心灵的探索,是大胆而深刻的。在课的结尾,程老师归结出了“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中和(适中和谐)”,中国文化是要人学会“诗意的生活”。学生的课后作业是研究性小论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与西方文化精神。最后,在充满激情的“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的师生齐诵声中,圆满而有震撼力地结束这节课。
  课后,由珠海市教研员容理成老师、我市两名语文特级教师及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点评了此课。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更作了精彩的总结。珠海市教研员容理成、新安中学特级教师吴泓、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凤平都对市教研员带头讲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李凤平老师还具体指出这节课的优点:(1)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中国小说,高屋建瓴;(2)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熏陶、感染上做的很好;(3)讲析诗化小说含蓄性的特点,做到了旁征博引;(4)研究性课题设计得很好;(5)对学生评价——激励语做得非常好。美中不足:课堂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有的地方衔接过渡不足;引申扩展的不应过多,与课堂无关的不说;语言还应更精炼些,导语应再精炼些,短些;应让学生来提问题,挑起事端,再平息事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深大附中叶培祥老师说,这节课是语文教学新视野的成功实践,上出了冲击力、震撼力。执教者旁征博引,纵横开合,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唐海海副局长热情洋溢地指出:这节语文课是对旧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冲击,它以独特的视角激活了听众。课堂上老师灵活运用直接间接的比较,旁征博引,处处启发学生,可整节课却是形散而神不散。尤为难得的是,整节课表现出的水乳交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启发学生表现的是其个性、思想,而不仅仅是知识;老师不断地把学生引向求知的不平衡,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老师在此不是知识的判官,倒成了智慧风趣的精彩点评人;本课注重的是非知识目标,小说不过是老师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载体。这节课上出了文化品位,上出了启发性,上出了冲击力,上出了老师的个性魅力。它打通了文史哲的界限,从大文化的角度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长期受此熏陶,学生定将受益匪浅,并可影响其终身。他还说:“从在座的各位对这堂课的关注和思考,我们看到了深圳语文教学的希望。”唐局长虽自称“外行”,可他对这节课的评点既高屋建瓴,具有辩证思维的高度,又独抒新见,入木三分,令在场所有老师深深折服,被老师们认为是最有水平的评点,是这堂公开课的另一个亮点。
  这节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全市5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被这节课深深吸引,无一人中途离场。老师们的最大感受是受到震动。深圳市中语会副会长、深圳中学语文科组长薛安康老师说:“这节课很精彩,可以打90分。”市直中学语文中心组组长、外语学校林海平老师也盛赞这节课“令人耳目一新,很成功。”深南中学语文科组长柏华老师听课后仿古诗赋诗一首:“听君新唱杨柳枝,如闻仙乐耳渐明。此曲只应程师有,别处能得几回闻。”翠园中学邹玲老师评价道:“这节课非常成功,从多方面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是‘语文味’的典范,值得专门研究。”梅林中学张汇汇老师说:“以前从没听过这么有冲击力的课。” 原南昌一中语文科组长退休后在深圳执教的曹雄飞老师说 :“这节课是老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典范,厚积薄发,很成功。”东湖中学杜舟平老师(曾获湖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课后给程老师发了一个电子邮件:“今天在深中听了一节《荷花淀》,感受颇深:无论是执教者的钻研教材还是设计教法、课堂引导,程老师都达到了一种‘不胜寒’的高度,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中西方美学的滋养,是攀不到这个高度的。如此看来,这堂课是给了听课者‘一个高度’。” 杜舟平老师也指出了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正因为太高,因此课堂的跨度太大,也不注重细节。于是,诸如‘我女儿是你们的长辈’等败笔也有(程老师对女儿的感情是很深的,正如我对自己的女儿)。如此看来,这堂课也只是‘一个高度而已’。” 杜舟平老师还评出“课堂最佳”;“最佳导演:程老师;最佳学生:张晶晶;最佳设计:将原文改一改,换一换;最佳评课:唐局长、学科带头人叶培祥。”深圳中学徐亚芬老师(山西大学文学硕士)说:“这节课亮点太多,高潮迭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教师的个性魅力,令人激动。执教者、学生与听众忘情投入,现场效果非常好,可谓盛况空前。一堂课气氛这么好是很少见的。”
  面对好评,程少堂老师谦虚地说:“这节课不是一节规范课,我的本意也不在上一节中规中矩的的课。‘但开风气不为师’,目的已经达到。本人将吸收老师们的建设性意见,把这节课打磨成经典。另外,在此基础上搞出一系列研究,比如写出长篇论文《重读孙犁:孙犁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文艺理论界还没有人用这种眼光论孙犁的作品。这节课在深圳不再讲了。诗歌教学是一个难题,下次我想讲诗歌鉴赏,希望那节课不比《荷花淀》差得太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