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宪宇:八位青年才俊,总有一款像你

 cmz3536 2018-09-14

敬告: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青年教师成长专栏,专门介绍全国各地出类拔萃的青年语文教师,除了登载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外,每期还有一位老教师俗称专家)点评。近年来,承蒙刊物厚爱和青年才俊的信赖,我点评了八位老师,也很很地学习了八位老师。现在把我的点评集中放在这里,文字量有些多,况且又都是语文的,不感兴趣的直接忽略,感兴趣的可以浏览,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请查看有关网站和《中学语文教学》相应期刊的原文。

谢谢大家!

 


 

1、一路经行    屐痕浅深

 

点评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教师李欣荣,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89


我听过李欣荣老师一节课,是一节公开课。按道理说,开设对外公开课,一般都会用上多媒体,都会动用多种教学手段,但李老师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课后李老师说了三点缘由:一是怕学生的课堂生成被多媒体绑架;二是自己只会制作最基本、最简单的课件,作用并不比板书大;三是怕制作多媒体课件影响并压缩了充分理解课文的时间。或许在李老师看来,这也应该是他教学“不自信”的表现之一,却让我于其中感到了一种个性,感到了一种主张,也感到了一种坚持。

语文教学,当然要体现现代技术手段,要有未来教室,要有智慧课堂,要有大数据,要有极课,但不能被这些东西扰乱,不能被这些东西绑架,弄得语文教学只见云雾,不见天日。母语教学有自己的特点,技术手段目前来看,只能是辅助,见机而用。

李老师的那节课,执教的是杨绛的《老王》。他将叙事学的理论移用到了叙事散文的解读中,先让学生明白文章是从老王自己、旁人以及“我”三个视角来塑造老王形象的,然后通过细节的还原,如“老王抱的冰大不大?怎样抱的?”“十个二十个蛋为什么会在作者记忆里多得数不完”等,以及揣摩人物语言的对话,如“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中的重音应放在哪里、“老王,你好些了吗”中是否有关心、“我不是要钱”和“我不要钱”的区别等,探讨“我”跟老王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明白老王的不幸,除了身体,更来自情感,而“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幸运”并感到“愧怍”,是因为和老王之间不对等的情感交流,付出甚少,获取却多。李老师并不急于赶着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愿意在学生思维的遮蔽处多做停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玩味文字,获得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呈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本来面目。由于他分析能力强,表达又十分精彩,所以课堂效果突出。

我知道,李老师曾参加过较多的课堂展示活动,也获得过省市教学大赛的一等奖,虽然他的课堂所具有的天然、朴真的语文教学特点得到了本市不少语文同行的认可,但他依然去寻找、解剖自己教学上的瑕疵,从这点来说,李老师所说的不自信,毋宁是一种自我反省。

实际上,现在的课堂展示活动,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家的课,不但被技术绑架,更是被一些功利观念所驱使。我曾经写过《有的人》,其中也谈到了现在公开课的问题:“有的人课上得比粥还烂,有的人讲座讲得比气泡还空,有的人的书写得比土地里过分施用了的土杂肥还熏人,这样的情形,还活跃在圈子里,怎能育人。”这些课在大庭广众之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还在引领着一定区域一定年龄层次的语文教师,实在令人担心。关键是这些人还自以为是,自以为就是方向。学养不深,教养(教学素养)不足,却在满世界布道。

想到这些,一个普通老师的坚持,就显得难能可贵,也值得我们深思。

李欣荣老师年轻,似乎除了具备年轻人应有的不畏惧的精神,他还有一种天生的批判意识和反思意识。当然这种批判,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批判有瘾才去批判,而是出于一种积极的发现,一种认真的爱好和追求。这一点,我们有诸多的相像。

我的关于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思考,他随我起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有些教育家,要是搁在现在,连个教书匠也混不上。那时百废待兴,只要早出晚归,夜以继日,就会师出有名。而风靡一时的什么几步法几段式,放在其他行业,照样灵光,根本就不是什么语文教学法,顶多算是敬业勤业的路线图。李老师却说他最大愿望就是有资格成为教书匠:能毫不费力地洞察作品内涵、具备炉火纯青的教学方法、透彻地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我俩对教书匠的诠释虽不在同一层面,但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和追寻却是相同的。

我的教学理解的观点,他也随声迎合。我们缺少教学理解,缺少对语文学科的深入研究,忙于或者急于搞一些课堂教学形态,动不动就是什么“xx课堂”,搞教学割据,弄教学山头,把语文教学格式化、形式化、地盘化。在“语文课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前,李老师回答我说:“老老实实带领学生咀嚼文字,在向文字深处进军的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完善他们的逻辑、开掘他们的生命体验。”我认为,只有“老老实实”上出的课才可能是语文的。

我曾经出版一本教育杂文集《教育的觉醒》,李老师以他观察到的教育现象为素材,居然围绕这本书写了几十篇的读后感。我批评他,光写读后感,一直走不到老师前面,只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表达,才能别具一格,才能言为心声。他最近几年围绕自己的教学写出了不少东西,无论是阐释文本,还是理解教学,观点较独到,思想较深刻,表达较新颖。当然,在我看来,他还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李老师曾感叹自己天赋不高,可任何行业有异禀的人都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靠后天的努力与坚持,在所经行处留下或浅或深的屐痕。我愿意相信,他的“不自信”其实是自加压力,鞭策自己不懒惰、不停滞,在这一点上,我已经看见他前跑的身影了。

 

 

2、语文教师,非写不可

 

点评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教师朱茂林,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711


不作,就会死,这句话听起来很暴力,但却很有理。

很多人都说,不作死不会死,这是句很红的网络语言,但有位语文教育专家却反其意而曰,不作,才会死。

套用在语文教学上,不写作,很难成为好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肯定有很多专业素养,有很多本领要求,但写作,无疑是必不可少必须得有的重要能力,语文教师不写作,要想教好语文,谁都不能相信。

朱茂林老师的成长经历,就说明了写作对青年教师发展的特别意义。从更长远更高水平专业发展来看,写作,更是很有效质变性支撑性选择。

写什么,很多人有曲解,不要以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学中文的人都有一个情结,也有一个定势,认为写诗歌小说,才是创作,才是写作。但对更多的语文老师来说,走上教育岗位,写作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写教案,写设计,写案例,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就是写作。朱老师讲自己从抄袭到逆袭,就是讲透了一个年轻教师教学写作的必由之路。由看周围老师的教案,到学习报刊杂志的优秀作品,由模仿到质疑,由看到写,逐渐把教和写贯通起来,也逐渐在教和写的实践中,理解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朱老师也由一名期刊读者变成了作者,与同行切磋,引同行前行。

试想,如果只满足于上课前普通教案的撰写,没有“写作”教案的冲动与实践,怎能由感性到理性,由边缘到内核,由经验到科学,实现实践性写作的转变。教学工作很大意义上是“说”的工作,但“写”也是必须,写出来是实施的前提,也是提炼的过程,更是一种总结的收束。

写作,当然不仅是指写写这些教学基础性工作的文字,更要有体系性的提升性的追求,要做课题,写论文。朱茂林老师研究从研究课例,进而到研究课题,逐渐铺张开来。课例,需要积累,需要写作概括。课题研究需要大量的实践性工作,也需要厚重的提炼总结撰写能力。朱老师自己申领省级课题,也参与多项其他课题,慢慢写作就由点成了面,成了线。写作这样深入下去,就会慢慢形成系统,形成特色,可以逐渐成就一个老师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我们经常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有教学个性的老师,有特色的老师。朱老师研究评点式教学,通过上公开课、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和写课题论文,逐渐把课题写作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追寻个人教学个性结合了起来。

做课题,写论文,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这样的论文才有效,才有用,才不会被那些不写作或者对写作有偏见的人所诟病。

语文教师每天上课讲文章,讲文学,如果自己没有一点点写作实践,就如理科老师每天讲公式,讲原理,自己不去解题,不去做实验一样,简直无法想象无法理喻。我们确实看到不少语文老师,写作是一片空白。不写作,无以言。不是要去发表多少文章,这也是对写作的一种误解。再说,现在的写作也不是以文本发表作为唯一标志的。写作,就是一种工作状态,一种生活状态。除非你不工作,你不生活。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绝对有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老师都要写作,只是语文教师的写作,更要有学科性,更要有师生共同演进的地方。

朱茂林老师成立文学社,开展文学作品写作,这是语文老师的正业。我们教那么多的文学作品,读写要结合。要学生写,老师也要适当下水。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语文老师作家梦文学梦的再现。朱老师在这方面主要的写作领域是在文学鉴赏和评论,他这个选择很有价值和意义。既和文学很近,也和教学不远。他在《名作欣赏》上发文章,也指导学生在文学类报刊上发文章,师生一起写,还一起编文学类校刊。让同学们徜徉在文学的环境和氛围里,充分被文学浸染熏陶。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他主动要求参加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主动参加教学写作研讨活动。努力让学生想写,爱写,会写,为学生的未来铺好很文雅很有品位的文化之路。

语文教师要写作,而且似乎比其他学科老师的写作领域更为宽阔。可以工作的,可以生活的,可以文章类的,也可以文学类的。只要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只要从学生发展出发,教学写作就是有价值,就是非写不可。要想教得更好,就得写得好,如果写得好,就能教得更好。

教无止境,写无止境。

 

3、反求诸己:

一个语文老师的“真”追求

 

点评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学教师黄善文,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78

 

很多人的成长,尤其是一些名教师的成长,似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路径,就是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自己几乎天生就是块做语文教师的料。

然而,黄善文老师却给我们揭示了另一个内心通道,也是一个十分接近真实的经过反思得出的教学之道。

目前的社会意识中,做教师可能还不是第一选择,所以黄老师没有践行许多名家的成长套路,恨不得说自己生下来就是想做老师,尤其想做语文老师。黄老师感到自己拗不过生活,拽不过命运的安排,于是才走上语文教学之路,这不能怪黄老师,倒可能更符合许多老师教学选择的心态,也就是说教师职业不是很多人的从业初心。这不丑陋,也不庸俗。反过来看,更真实,更贴切,先干一行,然后爱一行,更要干好一行,一样的崇高。

见贤思齐,反求诸己,这是黄善文老师的成长主线。当年,自己学历高,正宗,本来应该是骄傲的资本,但他却更加沉吟,更加低调。一个教师从自己具有优势的旁边去寻找不足,这就是成长的节奏,这就是成功的潜质,这就是骐骥一跃的本钱。成为名师,需要技术技巧,但更需要有优良的心态和初露端倪的名家风范。许多杰出的语文老师,学历不是顶级,甚至还不怎么科班,但他们在不断磨砺和积极反思中,终成卓越。他们的个性品质、心理状态等非学科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师的“课外之功”尤为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师身上,需要有足够的体现。

当然,光有很好的心理品质肯定还是不够的。心中有目标,手上有真功。课堂教学就是真现场,需要真功夫。既来之,则安之。定下心来,就要练功。黄老师听课、磨课、改课,课课用心。特别是把自己敢于亮出来,通过公开课袒露自己,努力抓住关键机会。我们知道,公开课一般很难讨巧,上好了应该的,上不好,就是众矢之的。所以黄老师说自己常常“如芒刺在背”,但就是这种压力感,才挤出了自己的不足,暴露了许多隐藏和掩盖着的教学问题。公开自己的缺点,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技术选择,也是获得更多优势的必由之路。在有的人眼里,公开课是展现自己装点门面的机会,为了把公开课上得出彩,反复预设,反复演练,反复伏笔,生怕出现一点瑕疵,最后终于上成了一节“完美”的课。结果是假课铺天盖地,表演充塞课堂。公开课成了作秀课,成了演戏场。要想让公开课真正具有研究价值,真正促进执教者成长,直面问题,显示不足,可能必不可少。由此可知,智慧与愚钝,在公开课上就呈现得泾渭分明。

观察黄善文老师的教学阅历,发现他即使在自己的教学取得十分优异成绩的时候,仍然在挖掘潜在,在寻找新的境界。许多奋进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道理,更是铁律。和别人比,人外有人;和自己比,前无止境。光有反思不足的品质和动机还不行,还必须要找到加力的方向和契机。黄老师在功夫之外探路,在课堂之外寻真。作为青年教师,他不是一出道就定位,就目不斜视。而是要学名家,但又不唯名家。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在教坛的百花园中,自己属于哪一朵,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主题先行,要在品尝中提炼感受,要在提炼中形成自己。有的年轻教师可能有些急功近利,一上来就要定型模式,凝练风格,结果是行未稳就想跳,跳进了自己挖的坑,欲速则不达。“坑”不是贬义词,要挖什么坑,什么样的坑,才是有效的坑,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成熟的教师会不断给自己挖坑,让自己在不断出现的教学困境中走向成功。

黄老师把自己的成长一直放在反思不足的心境中进行呈现,这是很难得的。这不是自卑,而是心理坚定的一种体现。但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形是,老师们不愿自己揭短,遇到别人指出时,又尽量掩饰和辩解。我多年在教研部门工作,感到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而严重。听了教师一节课,哪怕是一节很平淡的课,也要想办法找出很多牵强的理由来褒奖。稍有批评,老师们可能就会心里反感,行为拒绝。身处这样的氛围和环境里,黄善文老师就显得格外令人赞赏和学习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黄老师的成长路上,他的一些导师,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师们的指点引路,适时的拨云见日,都是不可或缺的。确实,一方面需要后起之秀的自省,同时也需要过来人的理解和支持。作为老教师,作为有些分量的一些名教师们,应该善于发现优点,奖掖后生。这样,两相契合,青年教师成长更快,名教师的教学思想就会更有价值,语文教学也会更加健康。

 

4、经典是专门用来超越的

 

点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教师涂洁,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74

 

教学应该肯定有经典,有经典的思想、经典的做法、经典的人物,等等。经典,无疑是值得尊重的。青年教师,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对经典膜拜,还是基于创新;是代“圣人”立言,还是为自己立意,就显现出了高下和泾渭。其实,经典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面对经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

涂洁老师用自己的一“路”一“语”,生动地诠释了她对经典的认知和理解。阅读她成长的四个阶段,线条分明,我们可以看出蕴含其中的“否定之否定”的主题与主线。

面对宁鸿彬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作为青年教师,她当然是要学习的,甚至模仿、照搬。但经典性的教学人物是很难复制的,因教学有时代性,有环境因素,更有个性和自己独特的呈现方式。涂老师用实践告诉我们,我爱吾师,但我也要面对教学现实。她把“完美”的初中教学平移到高中的教学中时,就发现了教学的龃龉之处。在反复咀嚼宁老师精巧之问的同时,她开始研究关于学生主动发问和师生“双向质疑”的课题,并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意境和效果。这种反思和推进,不是简单的对一种教学行为的否定,而是对教学经典意涵的必然延伸,也是对经典人物的最好尊重。

教学肯定有模式、范式,也不排除对有的经典,许多老师不厌其烦地不假思索地沿用。涂老师在专业成长中,也肯定得意于某种模式,但也必然受其连累,受困于模式。她的学生指出她讲课“总是一个模式”,看来这个模式曾经多么得心应手,爱不释手。但不管多么经典的教学方式,都不能一呼百应,都不能包打天下。我们曾经固守一两种教学策略,结果固化的结构和形式,束缚了丰富多彩的文本,阻遏了本来灵动的语文教学。涂老师及时变道,逆势而为,“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从经典模式出发,超越模式,寻找自我。这个阶段,她开始显现出一个成熟教师的应有品质和教学个性。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路上,也都信奉过不少的教学名言。语文教学的名言尤其多,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指导,有的老师言不由己,动辄就是依赖至理名言,很少有自己的觉悟,更没有活学中的致用。涂洁老师则不然,她在论述如何“走向成熟”时说,自己受到了诸多教育名家思想的浸润,并且也把他们关于语文教学的重要论述铭记于心。可贵的是,她不是简单的摘录,不是字面上的吟咏。她很现实地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用实践检验了名言,也丰富和拓展了对名言的理解。我们面对教学的经典论断,即使不能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但也绝不能固守,绝不能纸上。

涂洁老师在“为质疑而教”中,把自己的教学品质定格在了“质疑”上。在她的“语录”中也呼应了这个追求,主张让学生“以质疑为贵,以释疑为荣”。这种品质,就是对待名家和经典的品质。不管教学真理曾经多么威严,不管文本原有的解读曾经多么坚挺,在质疑面前,都会露出创新和发展的空间。经典,也许只存在于概念中,现实中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经典。从教学文本、教学策略到教学方式,我们否定的正是我们要维护的,同样我们维护的也正是需要我们否定的。

涂洁老师要否定,要质疑,我们应该随声附和。

 

5、凭语文教学之张力  

      展不落窠臼之勇气

 

点评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张勇,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65

 

语文学科,是千年老店,套路很多,规矩很多,甚至有些被奉为经典,但许多东西对教师已构成了羁绊。有位语文教育家针对这种情形曾说过,青年教师要敢于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否则,只好永远在背后,永远在背面,永远在背景中。

张勇老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创新,在于突破。而实现突破,既需要教师的教学张力,也需要敢于破茧的创新勇气。

语文教学的张力,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语文的样本很大,要想学好绝不能仅靠几本教材;教好学生,也绝不仅仅是几本参考书所能依赖的。

语文教学的张力首先体现在语文学习边界的宽广上。涉猎宽广,书海恣肆,才能学好语文,囿于教材中的一鳞半爪,就是枯水之鱼。只是语文学习自古以来就是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绝不是背几个名句,记几段美文,掌握几个作文素材,偷师几个写作秘籍就能成功的。语文学习,要靠对书山的依仗,学海的浸润。张勇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可以说是稳、准、狠、透。

其次,语文教学的张力体现在教师教学的个性上。一般来说,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教师几乎最有个性。每篇文章有个性,对每篇文章的理解也有个性;阅读有个性,作文表达更有个性。因此,语文教学主张个性就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而语文教师自身的个性是语文教学个性的基础,语文教师本身的非智力因素是语文教学张力的重要所在。从许多有名的语文教师成功的背后可以看出,个人才学固然重要,但更多的还是其自身的个人素养和个性化的体现。张勇老师不拘一格、不落窠臼的品质,就是个性的张力。他通过对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认知,展示了其语文教学的宽度和厚度。

语文学习的张力还体现在师生共进上。教师再有才华,毕竟一己之力,也难有太大作为。和教师一起备课,也只是解决预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生成。学生的精彩才是精彩,学生的表现才是目的。教师的“水”究竟是多是少,是活水或是其他,尽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去寻找水源。为有源头,源远流长。把学习的舞台留给学生,才能真正彰显教学的真谛。

有了充分的张力,张勇老师也实现了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怎样对待教学模式的问题。课堂是谁的,教学中教师究竟是什么身份,许多人都在探讨,争议争鸣也此起彼伏。课堂教学模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课堂教学形态,诸如冠以“××课堂”的提法与命名,如雨后春笋般。但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形态很多像是画地为牢,像是教学圈地,各自寻找自己的势力范围,阻碍了教学的融通与互鉴,是典型的教学割据。语文教学有了势力范围,一面旗帜下,就会有一批拥趸。多少年来,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形态,可谓派别林立,森林丛生。但不管何种模式或者形态,似乎也都只是强调了教师的地位,凸显了教师的主导。教师在规划了自己的领地,设计好程序后,只等学生入彀。新教师进入这个领域,很容易被淹没,被套住。课堂究竟谁做主,张勇老师的答案很明确。学生“备课”,学生“上课”,师生共同改变着课堂教学的固有形式。看似大胆旁逸,实是正本清源。

二是怎样对待教学模本的问题。所谓教学模本,就是指诸如“教参”、教学指导用书,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甚至是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等等。面对这些模本,许多老师亦步亦趋,直至失去自我。有的老师甚至丢掉文本,直接用所谓的教学模本上课。舍本逐末,本末颠倒。什么是“教参”,用不好的话,教参就是窠臼,就是套子;什么是集体备课,如果被动接受,就成了集体画圈。而张勇老师不拘泥于“教参”,在集体备课前,总要进行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备课。虽困难,但难能可贵,必须为之。

教学模本有一些肯定的作用,但如果过于投入,就会产生模本依赖症,就是教学自闭。有潜质的教师会被销蚀,一般的教师更会被禁锢住。长此以往,只能出现大家所担心的语文教师越教水平越低,从大学水平降落到中学层次。“为什么不少学生喜欢读书,却不喜欢语文课?”这是自省,还是自嘲?我认为这是张勇老师对语文教学守旧循规现状的一种指斥,更是一种不让的担当。

三是怎样对待文本的问题。教学文本,是教学的母本,应当尊重,但绝不能盲从。教学文本肯定不都是经典,有许多作品选入教材是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待任何作品都像对待经典作品那样,精雕细琢,否则就会造成极大的教学浪费。其实,很多作品选入文本,也只是昙花一现。纵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文本,还有几篇能够继续沿用至今?教材经常是事过境迁,经典才是永久的存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才是语文学习永恒的文本。张勇老师的突破,既展现了眼光之独到,更展示了眼界之开阔。而学生升入高校,走进生活,开启工作的优良表现就是对其最好的回应与报答。

 

6成长路上有人问

 

点评上海市格致中学教师高翀骅,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512

 

高翀骅老师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选择了“三问”。可以肯定,一个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有很多故事,有很多的道,但高老师只特意展示了三个细节性的问答。我想,她是在告诉我们这里面存有教学成败的真谛。

高老师遇到的第一问是“为什么要这样教?”,讲的是如何处理教材的问题。关于教材观,有不少有名的说法,比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等等。一般来说,教材就是教学的材料,教师有着再创造的权利和空间;然而对语文来讲,教材却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语文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从教学目标和文本本身的价值出发,不能为了追求教法的新颖,而使文本碎片化。传统教学中,我们曾以文体不同来定位教学方式,也曾以语言形态不同如文言文、现代文来决定教学方法,更有以某种教学模式和范式来决定教学程序,……这些都是形式决定内容的教学论,都忽略了文本的实际和特点。如果不和文本对话,不管方式方法多么创新和现代,都是舍“本”逐末。

第二问是“最近看了什么书?”,这看似平常之问中,高老师却感悟着“生命姿态”。她追求读书的“思考”境界,感受到了知识和心灵的融通。有人说,阅读比上课更重要,不管是否极端,但不能否认,读书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根本。围绕读书,语文教师担当着特殊的责任与角色。高老师通过自身的引领,让学生和自己一起领略到什么是好书,怎样去读书,又如何去消化经典的作品。既读到了结果,也优化了读书的过程。教师确实应该努力去破解很多固有的观点,比如,多读多写文自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等。但如果没有好的吸收和消化,读书破万卷,倒有可能下笔如有鬼。比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到用时方恨少,等等,但如果一味盲从而不辨析,倒可能“面朝”的不一定是大海,“黑色的眼睛”寻找到的也可能不是光明。好书与否,重要在读。高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的“思索”“唤醒”和“调整”,确实是点出了读书的关键词。

“有了问题之后呢?”,是第三问。问出了路径,问出了境界。我们一般满足于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而后续的解决往往做简单化处理。高老师至少告诉了我们两个有效的处理方式。一是追问,一个问题,如果顺着问下去,问到第三第四甚至更深的层次,思路就宽了,开掘就深了。高老师采取拆解的方法,呈现出了系列性的小问题,有了问题群、问题链。二是互动,在解决问题的层层推进和拓展中,不是简单的单词性交流,而是句段式的探究性延伸。教师是“问题的引导者”,由学生发现、释疑。问题,是教学之母,是教学之本。没问题,无所谓学习;仅有问题,缺乏解决策略和途径,正如高老师所说,顶多是一个思想者,而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是一个思考者。

三个问题,问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本源性问题,可谓关键之问。而这“三问”,均来自名家高手。从另一侧面,也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青年教师前进的路上,需要有前辈的关心与呵护,遇到专业困惑之时,需要有拐点和转型化的点拨。人们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而能够遇到几位大家,并且过问,让自己长足迈进,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7、寻找拐点  

完成转型

 

点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教师陈茜茜,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9

 

有潜质的老师能够在看似平常的路径里,抓住契机,在拐弯处寻找到拐点,在转变中实现转型。青年教师陈茜茜应该就是一个例证。她的教学历程,虽没有惊涛骇浪,但也不乏微泛波光之处,让我们感到有时虽是一个小的拐弯抹角,她却能促成华丽的转身。

其实,对许多老师来说,做教师可能不是最后的选择,但也几乎可以肯定不是第一选择。陈老师最初也落入了这个俗套,本心并不十分想选择教师职业。但又和很多有追求有成就的老师一样,一旦走上教师岗位,便能散发出蓬勃的生机。我认为,这中间除了个人优良的素质以外,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特质的育养。陈老师虽没有实现初衷,但她在写作和文学上的深厚功底,对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正好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纵观陈老师的成长经历,显性的线条十分清晰。入门、学步、知困、求进,似乎是每一个普通老师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陈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感性的经历背后却有着优秀教师成功的必然之思,内隐的变化一一可寻。初登讲台,她的得意,显然失之浅显。执教公开课,说是学生配合自己,把学生当成了配角,让教师成为表演者。这明显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不很合拍。尽管理念上确有不当,但她能够抓住公开课的舞台,展示了自己,与同时起步的青年教师相比显然领先了一步,这就是节点、拐点。获得了好评,就会有更多的自信,也会有更多的成长资源。

工作几年之后,陈老师为什么要去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表面上看是职业的倦怠,实际上是职业的困惑。这里面的逻辑顺序就是教学理念还有缺陷,教学视野还需拓宽。陈老师说,教学名家对她的形式主义表演倾向当头一棒,这里又回应了她刚登讲台时候的自我陶醉,也纠正了以我为主的教学理念,她开始走向教学的深处和前沿。在陈老师的追梦中,与名师为伍,以名作为伴,与学生相随,谦虚而不怯场,成功而不知足,让自己在重要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崭露头角,舞台在她面前越来越大。

但一个教师的成熟与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不仅仅在于公开课的展示和获奖上。正像陈老师所说,教育科研才是优秀语文教师应该迈上的新台阶。她由实践转入反思,由感性渐入理性。开始了由普通老师向科研型老师的转变,由教书匠向教书家的梦想递进。她知道,要实现转型,必须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提炼自己的教学观点和主张。陈老师悟课堂教学之道,研文本细读之奥,慢慢在弯道上行进,在困惑中思索、蜕变,展示了她教学变化和提升的过程。她的成长经历,真实生动,亲切感人,既能够让经历过的人产生共鸣,也会让新入门的教师获得启迪。

教学如人生,在一定时期完成了一个轮回,便又会迅速进入更高层次的阶段。我们要有一个回望,更要有一个展望。在继续追寻中,我们会有新的入门、困惑、拐点和转型。学无止境,教海无涯,这是陈老师的感慨,也是我们大家的共识与共勉。

 

8、寻找语文教学的落点

 

点评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教师董建义,

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42

 

目前,很多人在追求沉静语文、本色语文、慢语文等,我在想,他们是基于什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呢。看了董建义老师的成长经历,我找到了有力的佐证。

语文教学曾经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往往以热闹和隆重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曾经有教师执教《在烈日和暴雨下》叫学生酷暑天气在操场上跑步,曾经有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孔雀东南飞》的“举身赴清池”时失声痛哭。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火热场面,甚至是到了追求朗诵时头摇摆的幅度,回答问题时举手数量的极致。很多人走过了一条由热闹到沉思,由表象到深度的教学历程。董老师也经历了这样的演变,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我也看到了自己。

非常可贵的是,董老师把先前的探讨巧妙而科学地化作了对语文教学深入理解的铺垫和蓄势,而许多人却还在相对表面的层次踱步,还没有找到归宿和落点。

语文教学的落点究竟在哪里?语文课程标准有规定,语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大家们也有基本的定制,夏丏尊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传染语感于学生”,要由外入内。叶圣陶强调“教材无非是例子”,内心的感受和理解才是目标。董老师的探究之路,似乎给我们画出了一个抛物线,从“风趣”出发,用“情趣”挑高,最后落到“理趣”。让学生在心灵愉悦中,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伴中,悟出语言真谛,得到文字真功,养成语文素养。与课标密合,同大家共鸣。

看到董老师关于“达于理趣,情深自明”的阐发,我想起了自己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两个观点。我们一般讲写景文章的时候,总会引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主张,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于“理”的揭示,折损了文本的教学张力,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董老师说,披情入文,最终都必须达于理趣。真是一语中的。实际上,无文不理,写景文章也是如此,一切景语也皆是理语。既然文章情理互现,当然教学也应该是情理兼备。写作也是如此,我们经常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往往理解为只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实际上生活也是作文情感的源泉,更是作文技巧方法的源泉。从生活中悟出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就是鞭辟入里,进入了对生活规律的理解深度。

《中学语文教学》善于发现,善于扶掖。看到董老师,也想到了当年的我。语文教学研究的许多第一都是《中学语文教学》帮我创造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发表,第一次全国征文获奖,第一次被主流刊物介绍,等等,而我把这每一个第一次都当成了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说到自己,一是为了表示对刊物的感谢,还有就是为了与董老师共勉。





谢谢您的关注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