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结石》的综合自疗
-陶然秋缘于2010年11月10日- - 有关胆结石、胆囊炎的自疗就是:“内调情志,外通经络,以食疗病。” 一、耳穴对压老办法:1)疼与平时,睡觉时多次,每次几十下,用食指与拇指的指腹置于耳廓的正反面,相对压迫“阿是穴”(即痛点,也可贴 “王不留行”)。对内脏痉挛性疼痛,以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2)可取穴: 胆胰穴、肝穴、耳迷根穴以王不留行籽先粘在跌打等消炎膏布上,剪下硬币大小,如耳内上前不好贴,贴在反面也行,最好两面同时贴,每日早、中、晚饭后20分钟,用手在压籽的耳穴上依次按压10~20分钟。每2~3天换新籽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眼巩膜(眼白处)黄疸和胆囊炎炎症期加压:内分泌穴是在耳道外下方和下缺口之间(不确定胆胰穴、肝穴、耳迷根穴穴位电话问)耳压有消炎利胆止痛之功。 二、体上经络按、压、揉。 1、呕吐按内关,止痛按合谷 2、中脘穴——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任脉) 位于胸前骨头正下缘与肚脐眼连成直线之中点,① 对六腑(胃、大小肠、胆、三焦、膀胱)疾病:胃痛、腹痛胀、反胃、恶心、呕吐、泛酸、食欲不振及泄泻有效 ②可减肥 3、内关——心脏保健医生和止吐(心包经) 位于(手掌朝上)腕横纹上两寸,当握拳并且手腕上抬时就能在手臂中间看见两条“筋”,该穴在两寸两筋之间(号脉中指按下处)主治心、胃肠不适,有“安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作用 4、太冲,称为消气穴——人体菊花茶(肝经) 位于脚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①能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治各类肝病特效 ②对月经不调也有效 5、太白——腹胀、食欲不佳、全身乏力,找它(脾经) 位于脚的内侧面,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处 6、阳陵泉——对慢性胆囊炎有效(胆经) 从膝关节外侧往下找腓骨小头(感觉有一骨头凸起)在腓骨小头的前下方一个横拇指(为一寸)的地方 7、天枢——拉肚子、便秘、恶心呕吐的克星(胃经) 位于肚脐眼两旁两寸处 8、敲胆经方法:(来例假及怀孕时不敲)平坐,将一条腿个在另一条腿上,用拳头从臀部环跳穴敲至膝盖(均沿外侧,为足少阳胆经)当感觉出眼屎,眼白发红时敲胆经另加敲肝经(为大腿内侧至膝盖内侧) 三、药疗:①鸡内金散,饭后服一匙,每日一次,可溶石。②金钱草、决明子泡茶喝,可舒张奥犹括约肌和促进胆囊疏泄胆汁。 ③山莨菪碱(654—2)解痉止痛(剂量附药袋上)。服后不久口干,时要多喝点水。④寄些中成药片给你,吃时就不要吃绿豆了。⑤大黄片通便,但体虚大便稀且每天几次,就不要服大黄。 四、食疗: 1、常饮淡咖啡、绿茶(含大量咖啡碱和维生素C)能抑制胆囊的吸收功能,增加胆汁的溶量,减少胆囊结石的易患因素 2、每晚适量喝口葡萄酒,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 3、核桃仁、黑芝麻,放点冰糖,用一点植物油蒸20分钟,每天早吃一大匙(老办法) 4、急发期要先禁食,使胆囊充分休息以减缓疼痛,但要多饮水和橙子、西瓜、苹果,以补充钠和钾盐,保证大便通畅。疼痛缓解后,饮食要清淡、低脂肪、低胆固醇。忌油炸食物、内脏、蛋黄、油多蛋糕、糕点、及煎鸡蛋。忌辛辣刺激的调味品,适量进食糖类食物,以增加肝糖原的储存而保护肝细胞。 5、可多食粗粮、多纤维蔬菜,如:菠菜、洋葱、番茄、四季豆、芹菜、萝卜、(桔皮可活血消食异滞),多吃黑木耳、蘑菇等。要多餐少食,忌长时间空腹。 五、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心态(肝脏将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成间接血清胆红素再加工为直接胆红素。胆囊浓缩10倍为胆汁,故肝胆相照。心情急躁、忧郁对肝无益,影响胆汁排泄) 以上几大点根据《胆囊炎与胆结石的简便治疗》及原《结石病》二书和以往自家自治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