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庄子借智慧

 梵兮2010 2010-11-11
傅佩荣讲解精彩观点:向庄子借智慧
第1节:前言 宁静的喜悦(1)
 
  前言
  宁静的喜悦
  阅读庄子,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是我的体会,所以当北京电视台《养心堂》栏目邀请我讲解庄子时,我觉得既荣幸又高兴。
  我从中学时代就陆续听到有关庄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极的。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又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些什么?
  当我自己认真学习了庄子,对他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仔细读了多遍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庄子是我所知古今中外哲学家里面最聪明的人。司马迁说庄子是"其学无所不窥",这话是可信的。《庄子·天下》中,推崇老子是"博大真人",而庄子自己就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把道家哲学的光华全部展现无遗。为什么说庄子最聪明呢?我们且由一般的误解说起。
  首先,庄子避世吗?战国时代中期,是个危机四伏的乱世。凭庄子的本事,做官不是问题,但是要付出什么代价?避世并不困难,难的是避世之后转而修炼内心世界,使它广阔到超越天地,以至可以作逍遥之游,享受无比的自得之乐。我们就算生活在治世,不是也常受俗人俗事干扰而心烦意乱吗?我们不是偶尔也想避开人群,让自己喘一口气吗?庄子的示范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
  其次,庄子反智吗?他所反对的是世间的智巧,如勾心斗角及牟取利益。当然他也承认,在有限的一生中不可能学会无涯的知识。因此,必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来自对人生整体的观照与洞察,然后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才可以欣赏万物的多彩多姿。
 
                 
 第2节:前言 宁静的喜悦(2)
 
  再说,庄子是唯我主义吗?真正的唯我主义者,不会费心写下这么精彩的书,里面又有创意十足的寓言与发人深省的语句。他对俗人俗事有所批评、谴责,但态度是温和的,同情不忍多于抱怨责怪。我们看他写过许多精于一技一艺而又入于化境的平凡人,就知道他不是高据讲坛唱高调的书生了。
  庄子所谓的道,代表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样的道,包容万物而形成一个整体。人生必修的功课即是悟道,体认自己在道之中,一无所缺;察觉自己像鱼一般,与万物、众人"相忘于江湖",如此将会孕生宁静的喜悦。
  借助书中的十八个题目,我们探讨了庄子的重要观点与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所介绍的庄子寓言则远远不止十八则。我说过,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那么,就让我们以丰沛的信心与勇气,一起来分享与实践庄子的大智慧吧。
 
                 
 第3节:庄周梦蝶(1)
 
  第一讲
  让梦想点亮人生
  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
  "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
  "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
  "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
  "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1.庄周梦蝶
  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故事: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
  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生当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选择平静度日,一家人在乡下过着穷困的日子。在《列御寇》篇中,有人嘲讽他"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jù),槁项黄馘(ɡuó)",意思是说,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这很可能是客观的事实描述。
  靠编织草鞋养活一家人,实在不容易,所以庄子有时候也要到河边钓鱼、上山砍柴或用弹弓打鸟。这一天在山间走累了,就找个舒服的树阴,躺下来睡个午觉。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树林间自在飞舞,他的表情想必是得意而微笑。这时根本忘记了庄周的存在。
 
                 
 第4节:庄周梦蝶(2)
 
  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之一是要避开那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譬如,穷人梦见自己发财,就是常有的例子。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变成国王,乐不思蜀。而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变成牧童,苦不堪言。这二人处境相反,说明贵贱固然有先天注定的成分,但是做梦也有身不由己的特色。真实人生有时要靠做梦来调适一番,算是减少一些不公平的比例吧!
  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这表示他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
  可惜好梦易醒,庄子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自己就是那"僵卧不动的庄周"。下面的问题比较有趣: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回首前尘往事,很少人会否定"浮生若梦"这句话。既然如此,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从"未来"的眼光回顾,不也是一场梦吗?
  这种看似消极无奈的念头,很快就被点化了,因为庄子接着说:"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分别在于:当我梦见自己成为蝴蝶时,在梦中我不会质疑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但是当我醒来之后,却可以质疑自己真是庄周。这种质疑的能力正是人的特色所在。
  质疑表示人可以思考及选择自己要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譬如,不论生活如何困窘,庄子都可以坦然面对,他在提升心灵方面从不松懈,要努力修炼到与"道"同游的境界。
  蝴蝶可以自在飞舞,但是没有心灵提升的可能性。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活动,只有人可以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这就是人与万物(包括蝴蝶在内)最大的分别。
 
                 
 第5节:庄周梦蝶(3)
 
  这种分别是诅咒,还是祝福?庄子的答案很清楚,当然是祝福。所以他最后说: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因此,在庄子看来,我与万物可以化为一个整体,这时我像蝴蝶一样可以到处飞舞,没有任何阻碍或限制。而另一方面,我与万物的分别也很明显,那就是:身为一个人,除了有形可见的身体,还有无形的心智,可以从事思考活动,进而选择正确的修炼途径,让自己的精神真正像蝴蝶一般,无拘无束地活在世间。这时世间的富贵或贫贱,得意或失意,荣耀或耻辱,以及种种相对的价值观,全都失去了对我的制约作用。
  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庄周梦蝶"是一则简短的寓言,却可以引发一些空灵的遐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6节:梦是什么
 
  2.梦是什么
  《齐物论》是《庄子》全书的第二篇,内容相当抽象。事实上,也就在此篇中,庄子已经描写过"做梦"之事。他说:
  "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早上起来却悲伤哭泣;晚上梦见悲伤哭泣,早上起来却打猎作乐。人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梦中还要问梦的吉凶如何,醒来后才知道是在做梦。要有大清醒,然后才知道这是一场大梦。但是愚人自以为清醒,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
  庄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梦境与现实往往相反之外,也提醒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清醒",就是不要以为人间现实的一切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单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借用西方对于梦的研究来作个对照比较。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人会做梦,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部分,这一部分潜藏于心中,有如冰山在水面下的六分之五的体积,其庞大复杂的内容远非我们所能想象。人在睡眠时,意识不再清醒,有如戒备松懈,这时潜意识就浮现于脑海中,编织各种情节的故事,有时光怪陆离,难以索解。
  如果追问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那么答案是:他在幼年时所有受挫的念头与欲望,由于压抑而埋藏在内心深处,这些东西构成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做梦时,受压抑的欲望就会显现出来。弗洛伊德即根据这套理论来为人治疗心理疾病。我们在电影上常可看到西方世界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他们的办公室总会摆着一张长沙发,让病人躺在上面诉说自己做过的梦。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与解释,使病人察觉自己小时候所压抑的欲望,希望从此不再受其困扰。
  弗洛伊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他的错误在于把"性的压抑"当成最主要的心理症结,这就未免犯了过于简化的毛病。他的一个学生提出,"自卑"应该是更为普遍的人类幼年经验。这一系列的主张,都是把做梦归因于潜意识的作用。
  不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似乎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说法。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奥托·洛伊(Otto Loewi,1873-1961),在研究中碰到一个难题,久久不能索解。一天夜里,他忽然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抓过一张纸匆匆地写了些东西,又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境都忘了,半夜记下的东西乱糟糟的,怎么看也看不懂,这使他非常懊丧。幸运的是,又一天夜里,同样的梦境又出现了。这一次他详细地作了记录。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来,这项研究使他获得了193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第7节:幻想、梦想与理想(1)
 
  这个故事可以这么解释:当洛伊睡觉时,潜意识突破了封锁线,把白天所想不通的环节连起来,然后在梦中展示出来。这样的梦与一个人小时候的遭遇并无瓜葛。
  综合上述各种说法,可以知道做梦是怎么一回事了。它是潜意识的作用,但未必都来自受压抑的欲望,也可能是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的结果。如果花一点时间分析了解自己经常做的梦,应该可以比较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庄子对梦蝶所作的简单描述,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线索,可以带领我们进入道家的世界。
  3.幻想、梦想与理想
  人的生命不可能摆脱时空的限制,譬如庄子生在战国乱世,又困处于弱小的宋国,但是他的心智可以选择一种思想作为归依之所。他学习老子,推广道家,在学术上成就斐然。种种评价,不论好坏,都是后代的事;对于庄子本人而言,每天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内容。
  他深知人间的险恶,对自然界情有独钟。人对自然界可以采取四种态度:竞争、利用、保护与欣赏。这四者不可偏取或偏废。譬如,我上山游览遇到毒蛇或黄蜂,这时只能考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采取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其次,像庄子一样,钓鱼或打鸟,是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农夫耕田而有收成,也属于此类。人类的生命从来就是利用或依赖大自然的。
  再进而推到保护层次。这一点对古人而言比较陌生,因为古人的科技水平有限,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大都是可以复原的。至于欣赏,则是重点所在。自然界依其自身的规律运作,显示了无心而有秩序的美感。这种美感唤醒了众人,让他们在厌倦于人际往还的复杂关系时,可以稍事休息,以轻松的心情去欣赏大自然的一切。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推而广之,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何止是青山绿水,一花一叶也都有动人的姿彩。至于鸟兽虫鱼,除了孕生美感,还可亲切互动,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李义山说:"庄生晓梦迷蝴蝶。"在这里,"迷"字与其说是执着与依恋,不如说是欣赏与赞叹。
 
                 
 第8节:幻想、梦想与理想(2)
 
  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会想办法加以化解。人的想象力提出了化解之道:幻想、梦想与理想。"幻想"一词表示不切实际,或者说是有意逃避现实。我念中学时数学不好,不免幻想自己数学都考满分。一般而言,这称为"白日梦"。但是,不管白天或夜晚,如果睡着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的梦,就可以说是"梦想"了。
  梦想不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它可能来自潜意识的暗示。如果把梦中不由自主所出现的内容,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由此产生改革现状的愿望,那就可以公开声称是"我的梦想"了。像"我有一个梦"这样的语句,在美国政坛上已经成为动人的口号,总能吸引大家驻足倾听,想要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意。"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这句话是文明进步的契机。
  至于理想,听起来冠冕堂皇,一方面它与现实是对立互补的,因为没有理想,则现实将失去方向;另一方面它由于一个"理"字,好像比较理性,减少了如梦似幻的感受成分。理性使人可以沟通,进而取得共识,可以一起商量如何改善现实。
  幻想、梦想与理想,这三者不可能完全区分开来,只能就其成分比例来作判断。当我们欣赏大自然时,可以幻想自己是只蝴蝶,但终究少了一点"栩栩如生"的气氛。这样的幻想如果经常出现,难免干扰日常生活的轨道,从务实变成务空,而幻想也就变成逃避的借口了。
  梦想的特色在于潜意识的作用,不是你我可以操纵的。像庄周梦蝶,能使庄子在苏醒后,随即思索: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现在蝴蝶梦见了我?我与蝴蝶一定有所区分。因此,物我固然有同化的一面,但是身为一个人,还是应该修炼身心,以求展现人的更高意境。
  从梦中醒来之后,就是为自己设定理想的时候了。理想是对未来的憧憬,提供给现实一个明确的方向,因而也引发了上进的动力。庄子的理想不是要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而是要唤醒人们追求生命的安顿。不论个人处境如何,逍遥自在不是人类最深的向往吗?
 
                 
 第9节:大鹏南飞(1)
 
  第二讲
  如何看待我们的潜能
  大鲲可以变为大鹏,大鹏一飞可以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这种奇谈怪论,大概只有在神话中才会出现。翻开《庄子》一书,第一篇是《逍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么一段故事。
  庄子的故事似乎有个用意,就是要打破我们一般的想象力,所以他一再强调"不知有几千里",让人无从跟着去想象经验世界中的鱼或鸟。但是他所说的明明白白是鱼或鸟,除了强调其庞大之外,又转到"变化"上面;并且大鹏还要往南方飞去,这又涉及某种目的了。
  "大鹏南飞"显然是一则寓言,它所象征的是人类生命具有伟大的变化潜能。庄子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真的可能变化吗?
  1.大鹏南飞
  "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大池。"
  以上是《逍遥游》开篇第一段文字。先别管鲲是不是鲸鱼,因为再大的鲸鱼也不会有"几千里"那么长。至于鹏,据说最大的是一只翅膀就比一匹马还大,但是要说它"几千里",想都别想。并且,鱼可以变为鸟,这是在说什么?
 
                 
 第10节:大鹏南飞(2)
 
  庄子所说的,是人的潜能,他秉承《老子》二十五章描述的:"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的"大"既可以与天地并列,那么说他几千里也不为过。鱼不能离开水,这表示人的生命在尚未提升转化之前,仍有诸多限制。变为鸟之后,只需要空气,这显然是个进步,自由幅度更大了。当条件成熟,海风大作时,大鹏就要往南方飞了。从北到南,表示距离很远;古人以南方代表光明,所以这个方向也暗示要追求智慧的觉悟。
  至于怎么起飞,飞行过程又发生什么事,庄子接着引述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
  "这本书上说:'当大鹏要往南海迁徙时,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它拍翅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而离开的。'野马似的空中游气,四处飞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的生物被大风吹拂所造成的。天色苍苍,那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得看不到尽头的结果?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是像这样的情况吧!"
  大鹏趁着自然条件起飞了,并且一飞就是九万里,因为它"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算抵达风的上方,然后才可以乘着风力,背靠着青天,开始飞向南方"。"九万里"实在不能当成真实的距离。我们搭乘国际航线的飞机,顶多飞到三万多英尺的高度。若是九万里,早就抵达外太空了。庄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用意,是要我们放弃一般的想象力,再随着他去思索更深刻的问题。飞得够高,才可以自由翱翔而不费力气;并且,飞得够高,才可以从天上回顾地球,看出地球原来与天上一样的美。有距离才有美感,不是如此吗?既然如此,我们在世间若能减少各种欲望与执着,不是更能以审美的心情去观赏周遭发生的一切吗?
 
                 
 第11节:精神三变(1)
 
  2.精神三变
  庄子以"大鹏南飞"寓言来勉励我们从事修炼功夫,借此展现人类生命的不凡潜能。人的生命最大的特色是有待自己去开发与发展,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即是此意。如果以为庄子的说法过于虚玄,那么不妨参考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F.Nietzsche,1844-1900)的观点。
  尼采写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其中描写查拉图斯特拉上山隐居修行,十年之后悟道,一天清晨起来,面对太阳说:"伟大的星球啊!如果没有你照射的这一切,你的光明又有何用?"他的意思是,自己就像太阳一样,拥有无限的智慧之光,但是光明存在的目的,是要照耀大地,使别人可以分享。于是,他下山回到人间,向众人宣讲他的哲理。这本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论述,而是像随笔散文一般,充满了各种寓言。
  譬如,尼采在这本书中说:人的精神会经历三种变化,首先是变成骆驼,然后是变成狮子,最后变成了婴儿。
  所谓骆驼,就是:听别人对你说"你应该如何",意即你是被动地接受命令去做事。我们小时候,不是凡事都依父母的指示与老师的教导去行动吗?如果完全让我们自由选择,我们反而会有不知所措之感。西方社会近代以来鼓吹自由,但是许多人宁可放弃自由也不愿承受随之而来的责任。由此可见,"被动"是人类生活的初步阶段,并且不是人人都有决心去摆脱这个阶段的。
  其次,到了狮子阶段,就是你对自己说:"我要如何?"一个人通常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远离父母的视线,教授又标榜培养自主的性格,这时如果觉醒就可能成为狮子,可以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代表他的生命有独立性,可以勇敢地负起应尽的责任。勇者难免孤独,还须经常忍受别人的质疑或嘲讽,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会受到蝉与小鸟的讥笑一样。但是如果无法跨出这一步,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可言?一生之中只会说"我们"、"大家",而不能自觉"我"自己所要的是什么,那真是一种浪费啊!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要做个"唯我论者",好像宇宙是以我为中心在运转。因此,精神还须向上一跃,转化为婴儿。
 
                 
 第12节:精神三变(2)
 
  婴儿又代表什么?就是:你现在可以说"我是"。在外语中,"我是"所用的是现在式,意即对于眼前的处境,无论好坏,都可以肯定及接受,并且视之为全新的开始。正如一个婴儿,充满无限的希望,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许多圣哲乐于用婴儿作比喻,像老子期许人们"复归于婴儿",孟子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耶稣宣称"让小孩子到我面前来,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在经历成长的考验之后,还能像婴儿一般单纯,满心喜悦地看待这个世界,这实在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婴儿对于父母完全依赖,有如人对道的无比信心;由于道无所不在,所以婴儿的有待转变为无待,他不必等待条件成熟才去做任何事,因为他原本并没有任何事是"非做不可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该停下自然就停下,这不是像大鹏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不费力气就顺风而行一样吗?
  婴儿没有"目的"要去完成,所以生命的每一刹那都是目的,于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欢乐的情绪,由此使得存在即是喜悦。尼采所谓的"精神三变",是对所有的人所做的期盼,但是真能如此依序转变的,永远是少数。同样的,在庄子笔下,能由鲲变鹏,再往上高飞的也是极少数。这种艰难的挑战所带来的成果是丰富的,值得我们一试。
 
                 
 第13节:人生方向(1)
 
  3.人生方向
  在"大鹏南飞"寓言中,庄子提到一些小东西对大鹏的讥讽,正好可以反映凡人如何看待像庄子这样的哲学家。庄子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同时也很清楚别人会如何嘲笑他:
  蝉与小鸟讥笑大鹏说:"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在地上也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去呢?"
  水泽边的麻雀讥笑大鹏说:"他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跃就飞起来,不到几丈高就落下,在蓬蒿草丛中翱翔,这也是飞行的绝技啊!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
  一般人很早就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摆布,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J.Rousseau,1712-1778)所云:"人类生而自由,但到处都是枷锁。"最大的枷锁是世间相对的价值观,认定人生的目标不外乎长寿、财富、官位与声名等等,忽略了自我提升转化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何必飞得那么高呢?意思正是:何必对世俗价值摆出清高的姿态?何必向往崇高的理想?何必坚持自我超越的道路?我们这些小东西(庄子用"虫"来描写)也懂得飞行的绝技啊!要飞到处可以飞,何必升到九万里,再往南方飞去呢?
  在古人的观念中,南方是代表太阳的光明地区。《易经》上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是说他面向南方,可以光明正大治理百姓。就一般的鸟来说,南方或北方未必有什么特定含意,如"螳螂捕蝉"中的怪鹊,是从南方飞来的;又如庄子告诉惠施的"鹓"比喻,也说是由南海飞向北海的。但是在"大鹏南飞"寓言中,既然先谈到由鲲变鹏,又谈到大鹏高飞,那么它"飞向南方"自然引人深思了。
  人的生命必须先求减少物质上的束缚,再逐渐化解精神上的束缚,才有可能高飞远引。这时若无特定的方向,前面各项修炼步骤就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谓"方向",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家乡。一个人生于何时,成长于何处,并非自己所能决定;他对自己的家庭背景、受教育过程、所交往的朋友、所加入的行业,也有相当大的不由自主的成分。他唯一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
 
                 
 第14节:人生方向(2)
 
  人生不能没有方向,这方向最好是精神上的追求,并得益于古人智慧的滋养。找到了这样的方向,人生就会焕发出惊人的光彩。
  在庄子看来,只有老子可以称为"古之博大真人"。他自己呢?当然更有一番妙境:"思想充实而难以穷究,在上与造物者同游,在下与超脱生死、忘怀始终的人做朋友。"这是一种幻觉吗?或者,这是人类精神所能抵达的至美之境?
 
                 
 第15节:仓稊(tí)米(1)
 
  第三讲
  开放我们的胸怀
  要从多远的距离,才能把地球看成一颗小乒乓球,进而把中国看成一粒米呢?答案自然是外太空了,并且这个距离还远在月亮之外。年轻时听方东美先生上课,他在谈到庄子时,总是再三强调庄子是太空人,若非如此,又怎能表现这种不凡的见识呢?
  当然,庄子不可能真是宇航员,他所运用的是卓越的想象力。当我们仰望夜空,看到天边一颗星星在闪烁时,是否也能从星星的角度回顾我们所在的地球,然后发现地球在宇宙里面其实并不大?若是如此,我们又何必过于在意自己在世间拥有多少东西呢?给你整个地球吧,那只不过是一颗乒乓球而已。庄子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他的思索过程应该会带给我们不少启发。
  1.太仓稊(tí)米
  这是《庄子·秋水》里的故事:
  秋天的雨水随着季节来临,千百条溪流一起注入黄河,河面水流顿时宽阔起来,使两岸及沙洲之间远远望去,连对面是牛是马都无法分辨。于是黄河之神河伯得意洋洋,以为天下所有的美好全在自己身上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行,到了北海,朝东边看过去,却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才改变原先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北海之神海若感叹说:"俗话说:听了一些道理就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在说我了。而且我曾经听人鄙薄孔子的见识而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总算目睹了你的难以穷尽的广大,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就糟了,将永远被有道之士看笑话了。"
  在上述寓言中,河伯原先的得意是可以理解的,连古人二点零的视力都看不清彼岸站着的是牛还是马,谁曾见过内陆有这么大的河呢?等到他面对海若时,发现大海连对岸都看不见,立即觉悟自己其实非常渺小,于是改变态度向海若坦承自己的幼稚无知。河伯的表现已经值得肯定了。他在推崇海若的广大时,联想到孔子与伯夷,认为自己应该同时化解世俗对知识与行为的判断。谁的学问好,谁的德行高,这些都是相对的标准所形成的判断,正如有了河岸才可衡量河的宽度。若是一望无际,又何从斤斤计较谁优谁劣?
  河伯接受现实,认为海若才称得上大。海若会不会像河伯一样自鸣得意呢?他说:"井底之蛙不可以同它谈海,因为它受到空间的拘束;夏天的虫不可以同它谈冰,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褊狭之士不可以同他谈道,因为他受到礼俗的束缚。现在你离开河流看到了大海,总算知道自己的丑陋,这才可以同你谈谈大道的条理啊!"
  世间有多少人可以摆脱"井蛙、夏虫、曲士"的处境呢?海若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明白自己也是渺小的存在。所以,从这一段话开始,他无异于庄子的化身,讲出许多大道理。
  关键的语句出现了。海若说:"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头、小树木存在于大山之中。这么渺小的存在,又怎么会以为自己了不起!这样算起来,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是像蚂蚁洞存在于大湖泊中吗?中国存在于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里吗?"
  "太仓稊米"的典故就出于此处。当时庄子所说的"太仓"还只是指"四海"而言,若是真的摆在宇宙中来看,整个地球也不过是个小黑点啊!
 
                 
 第16节:仓稊(tí)米(2)
 
  后续讨论越来越深刻。譬如,既然如此,我能否就此分辨大与小?不能,因为大之外还有更大,小之内还有更小,这两个方向都是无穷的,所以无从作任何判断。
  大与小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物贵贱的评价也是相对的。大小可以就外貌作浅显而粗疏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不精确,还不失为有些用处。譬如你要载运货物,必须知道大船可以在黄河上航行,而不能在小溪中前进。至于贵贱的评估,则复杂多了。庄子说:"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花若可以说话,会肯定自己最美;但是小草会觉得自己丑吗?大树会觉得自己色彩单调吗?白云会认为自己没有恒性吗?推而至于动物世界,再到人类的众多族群、众多社团,试问哪一个不是"以自己为贵而互相贱视"?
  在此,庄子提出《秋水》一文的核心观念,也是道家的主要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立场来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种"一往平等"的观点,使万物可以安分知足,而悟道者也不妨由此欣赏万物自身的美妙了。
 
                 
 第17节:物无贵贱(1)
 
  2.物无贵贱
  美国作家梭罗(H.D.Thoreau,1817-1862)写过《瓦尔登湖》一书,描写他独自一人在湖边住了两年两个月的心得。
  作为哈佛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他想按照智慧的启示,过一种简单、独立、大方、自在的生活。一个人想活下去,所需要的并不多;但是想活得有意义,就须仔细琢磨了。他说:"人在泥土里生了根,之后为什么不能向天空伸展呢?"只要活得下去,就应该提升心智与精神,向上仰望,寻求更高的觉悟。
  梭罗独居于湖畔,自然受到附近农民的注意。有时候他去农庄买些物品,别人难免表示关心,问他说:"你一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寂寞,想要与人们接近一下吧?特别是遇到下雨的白天或夜晚。"
  梭罗说他这时只想这样回答:"我们居住的整个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个黑点。你想象一下,它上面两个相隔最远的人,又能距离多远呢?为什么我会觉得寂寞?"谈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庄子"太仓稊米"的比喻。事实上,庄子不但认为中国在四海之内,像是一粒米;他后来又说:"天地就像一粒米。"
  梭罗又引申出什么观点呢?先说"寂寞"吧。他说:"使一个人与人群隔开而感到寂寞的,是怎样的一种空间呢?我已经发现了,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个心灵更为接近。"如果两个人观念不同或缺乏默契,那么就算同处一室天天见面,也无助于化解寂寞啊!
  其次,我们何不回归大自然,就一切生命的原来面貌加以欣赏呢?当你发现天地像一粒米那么小,那么同处于这粒米上面的万物又何必再分什么贵贱高低或美丑好坏呢?梭罗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即是他对小生物的赞美。
  他说:"野公鸡在树上啼叫,嘹亮而尖锐的声音,数里之外都能听到,大地为之震荡。这可以使全国都警戒起来。……它永远健康,嗓子永远嘹亮,精神从未懈怠过。""黄昏中,远方的地平线上有些牛在叫,声音传到林中听起来很甜美,旋律也优雅,起先我以为是游唱诗人的歌喉……说到最后,都是大自然的声音啊!""一只赤松鼠跑向雪地,像一张叶子似的给风溜溜地吹过来了;一忽儿它向这个方向跑了几步……一忽儿它向那个方向跑了几步,但每一次总不超出半竿之遥;接着突然间做了一个滑稽的表情停了步,翻了一个优雅的跟斗,仿佛全宇宙的眼睛都在看着它──因为一只松鼠的行动,即使在森林最深最寂寞的地方,也像舞女一样,似乎总是有着观众在场的。"
 
                 
 第18节:物无贵贱(2)
 
  再看这一段:"有一次一只麻雀,在我锄地园圃中之时,飞到我肩上来停落。当时我觉得,我可以佩戴任何肩章,却都比不上这一次的光荣。"
  梭罗由于敞开了心胸,不再从人的狭隘观点去看待万物,所以发现了每一样东西的妙趣。
  那么,梭罗对于人类本身又有何种评价呢?他之所以独居湖边,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能否只靠最少的资源生活下去,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于当时一般社会风气的厌恶,于是离他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他说:"唯有站在甘贫乐苦这有利的地位上,我们才能成为无私的、聪明的观察者,可以观察人生。在奢侈生活中,无论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的果实,都是多余的。""近来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却一个也没有。"
  当庄子借海若之口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时,他所想的除了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以外,也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各种价值观要作同情的理解,所以他会说,尧与桀都肯定自己而否定对方。换言之,道家连这一点也要超越,这其中应该还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地方。
 
                 
 第19节:敞开胸怀(1)
 
  3.敞开胸怀
  学习庄子思想,必须要像佛学里的"上下双回向"一样,先往上超升,摆脱物质欲望、世间名利、价值观念的束缚;然后往下回到现实生活,在各种处境中怡然自得。如果只知上回向,看到世间的烦恼与痛苦就避之惟恐不及,那就无异于消极的遁世主义,终身隐居山上,当然也不必留下任何著作了。
  庄子的可贵,在于他能向上也能向下,言行表现与人无争也无怨,内心却不受任何拘限,可以随遇而安。在西方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非常推崇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Spinoza,1632-1677),说他"生活简朴,思想高贵"。斯宾诺莎成名之后,德国海德堡大学致函聘请他担任讲座教授,他想了一会儿,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要改变它呢?"委婉拒绝了邀请。
  《秋水》篇在说明"物无贵贱"之后,进而指出,万物不是真的没有贵贱之分,而是要依时机而定,这在人间特别明显。譬如:"尧与舜因为禅让而传承帝位,燕王哙与子之却因为禅让而导致亡国;商汤、周武王靠争夺而称王,楚国白公却因争夺而死亡。由此看来,争夺与禅让的礼制,尧与桀的所为,是贵是贱要靠时机,不可一成不变。"世间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能变通无异于自绝生路。判断如何变通,则需要丰富的知识,再加上超然的觉悟,不然即使知道该怎么做,也未必做得到。
  再进一步观察万物,会发现一物之"贵贱"要依"器用、技能、本性"而定。譬如:"栋梁可以冲撞城门,却不可以堵塞小洞,这是因为器用不同。""骐骥骅骝这样的良马可以一日奔驰千里,但是捕捉老鼠的本事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这是因为技能不同。""猫头鹰晚上能抓跳蚤,看清毫毛,但是大白天张着眼睛也看不到山丘,这是因为本性不同。"
  这段话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也有一些启发。譬如,我们可以调整上述三个条件的顺序,在培养青少年时,先考虑:一、他天生的"本性"适合从事何种专业的学习?二、他习得的"技能"可以在什么行业得到发挥的机会?三、他具备的"器用"可以在什么地方施展开来?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问题在于,先须了解自己的才是什么,而且这种才可以用在何处。所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比找到一个别人羡慕的工作更为重要。
  海若回答河伯的一系列提问,其中也谈到了"道有什么可贵的呢"这个问题。这等于直指核心,要庄子掀开道家的底牌了。这无异于在问:既然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人间的作为也没有客观的标准,那么我们一般人学不学道家,或者懂不懂"道",又有什么差别呢?
 
                 
 第20节:敞开胸怀(2)
 
  答案是:"了解道的人,必须通达条理;通达条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宜;明白权宜的人,不会因为外物而伤害自己。保存至高天赋的人,火不能烧伤他,水不能淹没他,严寒酷暑不能损伤他,飞禽走兽不能侵害他。这不是说他敢于接近这些东西,而是说他能够明察安危,善处祸福,谨慎进退,因此什么也不能伤害他。"
  结论是:"自然存于内心,人为表现在外,天赋就要立于自然之中。了解人的行动是本于自然而处于天赋之中,就可以在进退时屈伸自如,回归根本而体悟源头了。"
  因此,从"太仓稊米"的比喻,到"物无贵贱"的观点,并不是要我们消极无为或者放弃职责,而是希望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不要心存偏见,执着于特定的观念,妄加分辨大小与贵贱,因而为自己也为别人带来困扰与痛苦。
  《秋水》是《庄子》全书非常重要的一篇,其中河伯向海若请教的问题,可谓层层深入,直探道家的根本立场。此篇结尾则是庄子与惠施有关"鱼快乐吗"的著名辩论,我们将在后面仔细讨论这一问题。
 
                 
 第21节:画师风格(1)
 
  第十三讲 活出真性情
  现代人在心理上最大的困扰是忧郁症。忧郁症的病因相当复杂,主要症状却差不多,用它的英文字来说,就是"受到压抑的症状"(depression),表现为无精打彩,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等等。
  谁不喜欢活得有声有色?但是各种压力纷至沓来,让人失去信心,裹足不前,觉得一件事做成没做成都差不多,甚至做或不做也差不多,到了最后,活着与否也差不多了。
  我们无法改变外在世界,但至少可以设法改变自己的心态。譬如,做事不要老想着目的与结果,练习在过程中感受快乐。最根本的方法是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减少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影响。
  1.画师风格
  庄子在《田子方》篇中说:"百里奚不把爵位俸禄放在心上,所以养牛而牛肥,让秦穆公忘记他地位卑贱,把国政交给他。舜不把生死放在心上,所以孝行可以感动世人。"
  有关百里奚与舜的事迹,可以作不同理解,但是庄子都用"不入于心"来说明,突显他们做事专注,心无旁骛,然后可以感动别人。接着庄子引入主题:
  宋元君打算画些图样,所有的画师都赶来了,行礼作揖之后站在一旁;调理笔墨,半数的人站到门外去了。
  有一位画师稍晚才到,悠闲地走进来,行礼作揖之后也不站立恭候,就直接进画室去了。宋元君派人去察看,见他解开衣襟,袒露上身,盘腿端坐着。宋元君说:"行了,这才是真正的画师。"
  宋元君在庄子笔下出现多次,大概因为庄子是宋国人的缘故吧。召来全国的画师,但选谁比较合适呢?宋元君考虑的不是技巧或经验,而是真性情。画家如果少了一份真性情,他的作品便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这位画家正是因其不同流俗的真性情而得以雀屏中选。
  《世说新语》中有一段相应的佳话:
  郗(xī)鉴与王导都是朝廷大官,门当户对。郗鉴有女初长成,想在王家挑选一位女婿,就派专使送一封信到王府,说明来意。王导对使者说:"您到东厢房去,任意挑选吧!"
  这位使者回来禀告郗鉴说:"王家几位公子都是可取的人才,他们听说太傅派人来选女婿,个个表现得庄重沉稳。只有一位公子露着肚子躺在东厢房的床上,好像没有听说这件事一样。"打听那人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他了。
 
                 
 第22节:画师风格(2)
 
  郗鉴挑选女婿,首先考虑的也是真性情。如果善于逢迎,老于世故,将来夫妻相处恐怕不易和乐。他没有料到的是,王羲之后来成为伟大的书法家。如果少了这份真性情,或许也不易成就伟大的艺术品了。就王羲之来说,也许他正好读过《庄子》这一段寓言,抱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想法,他的表现同那位画师如出一辙。两相辉映,着实有趣。
  说到"真率",《世说新语》所记载的魏晋士人事迹中,大概要首推王述了。
  简文帝谈起王述的为人,说:"才能并不突出,对名利也不淡薄,但是以他的一点直率,就抵得上别人很多很多了。"
  王述曾在王导府中担任幕僚。聚会讨论时,经常是王导一发言,众人就争相赞美,王述的反应如何呢?他说:"丞相不是尧、舜,怎么可能每件事说的都对呢?"王丞相对他不但不责怪,反而十分赞赏。
  后来王述升任尚书令,一接到任命就去上班。儿子劝他说:"谦让是美德,您应该推辞一番。"但他毫不考虑装腔作势的官场文化。
  谢安称赞王述说:"这个人揭开一层表皮,显露出来的全是纯真。"
  纯真的人容易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是因为大家心中对于真性情都有一份原始的向往。但是处于人间,又不可能直来直往,好像完全不必考虑合宜的礼仪规范似的。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人的质朴与文饰要搭配得宜,才能成为君子。
  问题在于,当质朴与文饰难以并存时,又该如何取舍?庄子当然是偏重质朴胜于文饰了。文饰常需考虑场合、对象,质朴则是出乎内心的真诚。文饰常在调节之中,质朴则不改真性情的本来面目。
 
                 
 第23节:自求真诚(1)
 
  2.自求真诚
  孔子教学时,《诗经》是主要教材。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许多学者将"思无邪"理解为"思想纯正无邪",实在不符孔子之意。因为《诗经》不谈思想,而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贵在真情。
  孔子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这里谈到的"兴、观、群、怨"皆与思想无关,而是专就真情引发的读者情感而言。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久了之后忘记何为真情,而只问利害。孔子鼓励学生阅读《诗经》,意在提醒他们自求真诚,否则难以感通人我关系,连行善也可能流于形式,如此自然远离了儒家的理想。
  庄子用许多故事来说明如何做到真诚。在《田子方》篇中,孙叔敖担任楚国宰相,三上三下都怡然自得,这是因为他明白了下述道理:
  "我认为令尹的职位来时不可推辞,去时不可阻止;我认为得与失都由不得我,所以就没有忧愁的脸色了。我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再说,不知道可贵的是在令尹呢?还是在我呢?如果是在令尹,就与我无关;如果是在我,就与令尹无关。我正踌躇得意,环顾四周,哪有空闲去管别人所谓的贵与贱呢!"
  像这种明白道理之后的真诚表现,才是庄子所要肯定的。作为宰相的孙叔敖如此,另有一位屠羊说也是如此,而后者的故事更为生动有趣。这是《让王》篇中的故事:
  楚昭王弃国逃亡时,有一个名叫说的屠羊人跟随昭王出走。昭王回国复位后,要奖赏跟随他的人,找到了屠羊说。
 
                 
 第24节:自求真诚(2)
 
  屠羊说说:"大王丧失国土,我失去屠羊的工作;大王回国复位,我也回来继续屠羊。我的爵位利禄已经收回来了,还有什么可奖赏的!"昭王说:"勉强他接受。"
  屠羊说说:"大王失去国土,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不敢受惩罚;大王回国复位,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不敢接受奖赏。"昭王说:"叫他来见我。"
  屠羊说说:"楚国的法令规定,一定要受重赏、立大功的人,才能谒见大王,现在我的智力不足以保存国家,勇敢不足以消灭敌人。吴军攻入郢都时,我害怕危险而逃避敌人,并不是有心追随大王。现在大王要破坏法令规定来接见我,这不是我愿意传闻于天下的事。"昭王对司马子綦(qí)说:"屠羊说身份卑贱而陈述的道理很高明,你替我请他来担任三公的职位。"
  屠羊说说:"三公的职位,我知道比屠羊的铺子尊贵得多;万钟的俸禄,我知道比屠羊的收入丰富得多,但是我怎么可以贪图爵位利禄而让国君蒙上随便封赏的恶名呢?我不敢接受,只希望回到我屠羊的铺子就好了。"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楚王的封赏。
  屠羊说先后四次说的话,每句都掷地有声,每段都值得击节赞赏。我们读起来觉得既佩服又畅快,这种真性情表现得真可谓是淋漓尽致。大概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屠羊说,那就是"安分知足,自得其乐"。庄子的处世智慧在这则寓言中一览无遗。
  屠羊说的每一段话都在剖析人间的道理,这表示庄子对人间的既定规范所持的态度并非否定或嘲讽,而是尊重、接受与超越。没有这些规范,社会如何发展?一个人再怎么有智慧或珍惜自己的真性情,也没有必要没有权利去蔑视既成的一切。但是,他也不会认定这些规范可以决定个人生命的全部内容,所以他要以从容态度"出乎其外"。
 
                 
 第25节:了解自己(1)
 
  当一个人自求真诚时,必须明白分寸:什么是自己可以得到及应该拥有的?什么是可以选择而不必坚持的?换言之,真诚除了自知之明以外,还须了解这样的分寸。
  3.了解自己
  我在年轻时,认识两位前辈,一人精明而一人老实。
  在大家一起聚餐时,精明者设法让在座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时运不济。譬如,我穿一套新买的西装,他会问我花了多少钱。我如实报出价格,他会立即打个对折,说我上当受骗了。这时我看他也穿着一套新西装,自然请教他花了多少钱。他的回答会进一步让我觉得自己愚不可及,多花了许多冤枉钱。换言之,他会让我心情沮丧。后来我才知道,心理学上说,有一种人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上。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他就没有机会证明他自己的幸福了。
  至于老实者,则憨厚有如孩童。大家聚餐时最好别说笑话,因为他听到笑话时,除非自己想通了为何好笑,否则不会跟着别人一起哄堂大笑。这种老实木讷的性格比较少见。有一次,有人说了笑话,只有他一人面无表情,因为还没明白为何好笑。到了半夜,讲笑话的人接到他的电话,因为他终于想通了,在电话中笑了好一会儿才肯挂断。
  谈到交朋友,你会选择谁呢?是精明者还是老实者?我相信许多人会同我一样,宁可与老实的人为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真诚相待,不是比较轻松自在吗?路易斯(C. S. Lewis,1898-1963)在《四种爱》一书中说:"在真正的友情之中,每个人代表的都只是他自己,别无其他。""两个朋友犹如两个在第三地碰面的王子,原来的身份地位都已变得不重要了。""恋人以无遮的身体相向,朋友以无遮的人格相向。"
 
                 
 第26节:了解自己(2)
 
  既然如此,我们交友时不是只有一个考虑,就是真诚吗?要求别人真诚老实,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在要求自己真诚时,首先要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
  《世说新语》有一则轶事,谈到戴逯与戴逵兄弟俩如何各适其性。弟弟选择了在东山隐居,哥哥则想为民除害,建立功业。谢安问做哥哥的说:"你们兄弟二人的志向与事业,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
  戴逯回答说:"我是受不了那种忧愁,家弟则是改不了那种乐趣。"
  这样的回答可谓妙趣横生,因为原文"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恰源自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戴逯将弟弟比作颜回,将自己归属于凡人,这样的回答既谦虚得体,又有自知之明,也合乎真诚的要求了。
  "不改其乐"的戴逵有个朋友,就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yóu)。王子猷住在山阴时,有一天晚上大雪纷飞。他半夜醒来,打开窗子,只见大地一片雪色,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这时他想起了戴逵,便趁着夜色乘小船前往戴逵所在的剡(shàn)县。天快亮时才抵达,但是到了戴家门口,又乘船回去了。别人问他,他说:"我原本是乘兴而来,兴致过了就可以回去了。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像这样的潇洒作风在魏晋时代并不少见。有时候,看似洒脱当中,却蕴涵洞烛先机的奥妙。《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时,张翰担任齐王幕僚,住在洛阳。有一年秋天,秋风吹起,他不禁怀念老家吴郡的莼菜羹、鲈鱼脍等名菜,就说:"人生能够适意是最可贵的,我怎么可以在数千里外做官,追求名声与地位呢?"于是吩咐备车回老家去了。不久,齐王作战失败,当时的人都认为张翰有先见之明。
  魏晋士人熟读《庄子》,遭逢乱世,言行每有过人之处;但归结到根本,还是要觉悟自己的真性情到底是何种情况。人生苦短,若是忽略内在的真我,实在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