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结

 耕心沈浪 2010-11-13

心结

3分
心结
拼音:
解释: 1.谓忧抑之情积结于心。语本《诗.曹风.?\鸠》:"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2.犹联结,联络。

心结-心结的概述

    
心结是心里解不开的疙瘩,是心里放不下的事情,是内心所受的一种压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种心病。 

心结-心结产生的原因

    
  1、需求的刺激,所谓需求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食物、衣服、睡眠、劳动、交往等等。这些需求反映在个体人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求。需求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人的各种需求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活动。需求越强,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力,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所以说需求在个性中起重要作用,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自信心理的形成就在一定基础上由需求刺激形成。一个人的需求如果无法得到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打击到自己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心结。
  2、动机的刺激,所谓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指人的行为动机。个体在某一时刻有最强烈的需要,并在有诱因的条件下,能产生最强烈的动机,但如果此时动机遭到阻止或无法成功完成势必会对自己在心理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缺乏自信等不好的表现,即所谓的心结。

心结-心结对个人的影响

    
  心结会影响到一个人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求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情绪对个人有着不良的伤害。
  1、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据对几千男女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焦虑、悲观、紧张、对人敌意、严重猜疑的人患下列疾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一倍,消极的情绪如果时间长久,还容易患癌症。
  2、对自己的学习不利。
  经常处于情绪不佳的同学,总是把精力消耗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如上课老是想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为此感到很焦虑;明明自己不遵守纪律,还认为是老师和自己过不去,对人充满敌意;别人在一起小声说话,他就怀疑这是在说他的坏话等等,如果一个同学整日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是很难把学习成绩搞上去的。
  3、对人际关系不利。
  人在发怒时,对事物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人对事“没好气”;而在暴怒时,则更要寻找发泄对象,迁怒于人或器物。例如,有个同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个同学没有理智地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自己,是不是有道理,而是要么对别的同学没好气,要么寻找发泄对象,看哪个同学平时老实、懦弱,就骂他几句,甚至给他几拳。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对这个同学避之惟恐不及。
  4、对自己所在集体不利。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不但影响自己,而且还对集体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自己的不良情绪会影响自己的做事效率,从而会导致集体利益受到损害等等。

心结-如何解除自己的心结

    
  要解开自己的心结就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不良情绪的调整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能量宣泄法
  对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可用各种办法加以调整。例如,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去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也可以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跑两圈,扔几个铅球,把心理的能量变为体力上的能力释放出去,气也就顺些了。
  在过度痛苦和悲伤时,哭也不失为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哭也可以释放能量,调整机体平衡。在亲人和挚友面前痛哭,是一种真实感情的爆发,大哭一场,痛苦和悲伤的情绪就减少了许多,心情就会痛快多了。
  2、语言暗示法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都有着奇妙的作用。当不良情绪要爆发或感到心中十分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这样的自我提醒,就会使心情平静一些。
  3、环境调节法
  大自然的景色,能扩大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好的效果。心绪不好或感到心理压力大,郁闷不乐时,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苦恼自己。而应该走出去,到环境优美、空气宜人的花园、郊外,甚至是农村的田园小路上去走一走,舒缓一下心绪,去除一些烦恼。而且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调解身心紧张大有益处。
  4、请人疏导法
  人的情绪受到压抑时,应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如果长时间地强行压抑不良情绪的外露,就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光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还远远不够,可以找一个亲人、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有些事情其实并不像当事者想得那么严重,然而一旦钻进牛角尖,就越急越生气,如果请旁观者指导一下,可能就会害然开朗,茅塞顿开。
  5、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不幸而痛苦时,善于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榜样、生活的哲理来安慰自己,使自己产生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6、创造欢乐法
  心绪不佳,烦恼苦闷的人,看周围一切都是暗淡的,看到高兴的事,也笑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笑起来,一切烦恼就会丢到九霄云外了。笑不仅能去掉烦恼,而且可以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