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婚礼流程及典故

 石墨草堂 2010-11-15

      哭哭唱唱、吹吹打打中,“喜日子”终于来到了。首先开场的重头戏是婚前礼俗中最重要亦是仪式程序最为繁琐的“亲迎”。亲迎,也叫“迎亲”或“接新娘”,是古代婚姻“六礼”中的最后一项,其基本定义就是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结婚为什么要安排新郎亲迎,按古人的解释,主要有两项理由其一是表示对婚姻大事的极其重视。《礼记•哀公问》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冕冠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答:“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程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其二是表示新郎对新娘的爱慕与喜欢。《礼记•特性》“男子亲迎……亲之也。”《白虎通•嫁娶篇》”必迎授绥者何,以阳下阴也,欲得其欢心,示亲之心也。”秋时,鲁宣公的女儿伯姬嫁为宋恭公妻,恭公没有亲自来鲁国迎娶新娘,伯姬迫于父母之命,随迎亲车驾去宋国,但因丈夫未能亲迎的缘故,坚决不肯与之同房。此事获得舆论的普遍同情,汉代刘向还记载于《列女传》中。由此可见,即便是贵为国君,也得依礼行事。
  新郎用来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在南宋以前多用马车。《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载:“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即人抬步舆)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可知直到北宋末年仍流行亲迎用车的习俗。当时人抬轿子已经出现,但限于帝王勋贵和一定品级以上的官员乘坐,叫“銮驾”或“官轿”.严禁平民百姓使用,否则就是违制僭越。但是自南宋起,民间娶妇不仅可以乘坐装饰精美、色彩艳丽的花轿,甚至允许配备开道铜锣、旗牌金灯、伞盖立扇以及刀枪斧钺等一整套只有高级官员出巡时才得使用的仪仗。这个转变,据说是从南宋高宗时才开始的。
“半副鸾驾”
  民间相传.北宋末年,金兵越过黄河,兵陷汴京,生俘徽、钦二帝。钦宗的九弟康王赵构在商丘宣布即位,成为南宋开国皇帝,史称宋高宗。高宗登基不久便南渡长江,往宁波流窜.途中偏遇金兵兜头拦截,俟其在扈从将士拼命掩护下冲出包围后,才发现人已落单,当真变成“孤家寡人”了。正惊惶间,不科又被一队金兵游哨发现,拍马追来。幸亏他的马快,跑了一阵便与追兵拉开了距离,谁知再往前却被一片湖水挡住了去路。眼看走投无路,一个正蹲在湖边浣纱的村姑招手把他叫过去,指着湖水说:“这里水浅,相公快快下去,只管仰起鼻孔透气,我自有办法搭救。”高宗顺其指点行事,那姑娘旋将手上的白纱迎风一抖,撒向湖面,飘飘洒洒,正好把他全部遮住了。一会儿.金兵追到湖边.四望不见高宗人影,便喝问那个浣纱的村姑,村姑胡乱指了一个方向,将金兵引开,这才收起白纱,把浸成落汤鸡的高宗搀上岸来。再由其兄长找了一条船,把高宗送到对岸。
  两年后,东逃西窜的宋高宗总算仰赖韩世忠、岳飞等人打了几场大胜仗.把金军逐过江北,这才在临安(今杭州)站稳了脚跟。随后便传旨宁波府,要寻访那个有“救驾”大功的乡村姑娘.结果是无人出头认功请赏。宋高宗既惭愧又感佩,便下了一道圣旨,今后凡是宁波女子出嫁.特许乘坐四人抬扛的轿子。四抬轿子正好是皇后所坐八抬鸾驾的一半规格,所以宁波人以后一直自夸他们的花轿是”半副鸾驾”。这规矩实行了没几年,其他地方的人也学了样,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宁波姑娘坐得轿子,我们也坐得。官府没辞可驳,只好眼开眼闭地认可了。不过大家也没忘记这是托那位宁波姑娘的功德,因此迄今还有一些老辈人管新娘乘坐的花轿叫“四明轿子”(因宁波有四明山,故“四明”代称宁波)。
发轿仪式
  先秦时代的亲迎,多在黄昏以后。后来有了“吉日良辰”的讲究,就得根据算命先生选定的“良辰”以及从男家到女家的距离来安排启程时间了。通常都是在正午前后。启程时,有敲锣映号、唢呐齐鸣的”发轿”仪式,还要请两位夫妇齐眉、儿孙绕膝的老人充当福、禄二星,手持镜子与烛光,将花轿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都映照一遍,谓之“搜轿”,又用燃满芝香的熨斗或芭兰香在轿内晃几下,谓之“熏轿”。俗信以为搜轿熏轿之后.便能驱赶潜伏在喜轿内的妖魅,确保亲迎顺利。
  南方人的发轿队列,一般是两乘轿子,一乘是供新娘坐的花轿,一乘是供新郎坐的呢轿:北方人大多只发一乘花轿,新郎则披红戴花,骑着骏马走在花轿前面。无论南方北方.通用的习俗是花轿里必须有人坐着,或是新郎的未婚弟弟,或是夫妇齐全有儿有女的媒婆,这叫“压轿”。让童男压轿是祝子,让“全福”媒人压轿是避邪。有的地区还时兴在轿内置放酒肉米盘,谓之“坐轿肉”。
障车拦门
  一路上吹吹打打、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来到了女家门前。女家照例已经先把院门关紧,不许迎娶新娘的花轿进门,谓之“拦门”。宋代以前,娶亲用车子,这种风俗称“障车”,就是由女家亲友和邻居街坊拥门塞巷,拦住喜车不让通行,本意是对新娘出嫁的惜别,后来逐渐演变为向新郎索取酒食钱财的借口。据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左司郎中唐绍上表描述:“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因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通典》卷五八《公侯大夫士婚礼》)可知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故而唐睿宗接受唐绍的建议,曾下令“禁断”障车之俗。但风俗使然,禁而不断,到了花轿取代喜车后,障车习俗又演变成了拦门。被拦在门外的新郎不能急不能恼,要陪着笑脸向围观的群众散发喜果花红(近世改为散发“喜烟“),同时由媒人作为代表,先将凤冠霞帔、花粉画彩等新娘用以打扮的行头用品送进门去,行使送嫁妆以来的第二次催妆。
  从女方来讲,障车拦门的礼俗除却有表示惜别及“煞煞新郎的性子”等意思外,还有两个实际作用一是给新娘留一些开脸上头的时间,二是等侯算命先生事先选择的上轿吉时。这段时间里,男女双方便隔着大门逗乐子,随同花轿前来的吹打班子则应围观者的要求,不停地吹奏各种喜庆曲目,把气氛搞得热热闹闹。
上头开脸
  在欢快的催妆乐曲声中,新娘开始梳妆打扮。第一道程序便是更改做姑娘的头饰,表示从此不再是闺女了.俗称“上头“或“加冠笄”。上头由新娘的女性亲戚如伯母、婶娘等动手操作,通常是把头发挽成盘形的发髻,外用网络套上,再簪一银笄,插上金花玉珠之类。
  上头后的第二道程序是开脸,亦称“绞面”、“开面”等,就是对新娘作面部修饰,包括用细线绞去脸上的汗毛,把眉毛修整得弯弯细细形如柳叶,梳理鬓脚、涂脂抹粉等。做女人的一生开脸一次,往后倘有离婚改嫁等变故就不开脸了。有的地方开脸之前,主家要煮“开脸饺”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吉祥,也有开脸时要唱开脸歌以预祝新娘生育的。
  上头许嫁是古礼,开脸却是民间习俗。故老相传,当年隋炀帝以巡幸为名,三下江南.专门让爪牙们拦截民间娶亲的喜车,看谁家的新娘长得漂亮,就强行夺走,占为已有,吓得老百姓不敢再行亲迎之礼。正巧,有个聪明人要娶媳妇,女方坚持要明媒“正娶”、吹吹打打地过门,怎么办呢?新郎教媒婆先用毛巾把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净,再把眉毛扯成两钩弯月。又匀施脂粉,化妆得艳若桃李,如天仙一般。接着让新娘坐在朱红描金的台阁上,请一班闹社火的吹吹打打,左右护卫。官兵迎头拦住盘问,新郎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在出庙会,没看见抬着城隍娘娘吗?”广官兵仔细端详,这娘娘脸盘光洁得连根汗毛都看不见,果然不同凡人,于是不敢亵渎,拱手放行。这以后,大家都跟着学样,日子一久,便形成了初嫁开脸的习俗。
凤冠霞帔
  头面修饰好了,还要换装。嫁女人家无分贫富,对出嫁时的服饰都十分讲究,俗谓“好女不穿嫁时衣”,就是说一辈子就穿这一回。如同欧美国家的新娘多披白色婚纱一样,中国新娘的传统礼服是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然后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看上去就像舞台上的皇后公主一样,雍容华贵。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舆服制度,目的就在禁断服饰上的“僧越”,何以向来只许后纪命妇穿戴的凤冠雷帕,竟允许民家女子使用呢?据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特许的恩典。
  相传朱元漳少年贫寒,给地主放牛。有一次丢失了一头牛,被地主毒打一顿后关进牛棚,一连几天不给吃喝。地主家里有个打杂的小丫头叫马月娥。心地善良,趁别人没注意去厨房里拿了两张刚烙好的面饼藏在胸前,偷偷溜进牛棚送给朱元璋吃。当她解开衣服拿出烙饼时,才发现滚烫的烙饼竟把皮肉都烫坏了,感动得朱元璋直淌眼泪。
  朱元漳填饱肚子,有了气力,在马姑娘的帮助下连夜逃出地主家,去濠州投奔揭竿造反的郭子兴。其后南征北讨.终于推翻元朝,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并亲自去凤阳故乡迎娶马姑娘当皇后。同村的姐妹们帮马姑娘梳妆打扮时,都对皇上派人送来的那套珠冠霞帔行头羡慕不已。马姑娘说:“他是放牛娃做皇上,难道会忘本吗?”于是就请求朱元璋当着父老乡亲的面口宣圣旨:今后凤阳女子出嫁,无论出身官民。都许戴珠冠披霞帔。消息传开后,老百姓都说,同是大明臣民,为什么不能共沾皇恩呢?朱元璋因立国之初。正要广收民心,便顺水推舟地答应了。从此民间嫁女都用珠冠霞帔。不过这玩意贵重,一般都是男家随喜轿、仪仗一起从铺子里租借来,用过后仍要还的。为表示这是沾凤阳女子的光.大家就把珠冠称作“凤冠“了。
红布蒙面
  新娘梳妆穿戴停当。还有一道”障面”手续。障面,亦称“盖头”、”蒙面”、“覆面”等,就是用一块男家送来的大红巾把新娘的头脸盖住,届时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新娘子,其实是个“蒙面人”。《红楼梦》里王熙凤的“掉包计”所以能瞒过一心要娶林妹妹的贾宝玉,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习俗。
  新娘为什么要蒙面,历来说法不一。唐李冗《独异志》引述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神话后称,当女娲与兄长交媾时,“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人娶妇,用内外方巾花髻为扇,象其事也”。这是说,当初伏羲怕妹妹害羞,特为用草扇为她遮羞,后人给新娘遮面则是这一举动的遗俗。此说的依据之一是在唐代以前,新娘就常用扇子遮面,如南朝梁何逊《看伏郎新婚诗》云:“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南朝陈周弘正《看新婚诗》云:“暂却轻统扇,倾城判不赊。”故蒙面又是“却扇”的流变。清人赵翼则认为蒙面习俗源起魏晋,当时兵荒马乱,嫁娶之家无暇择吉按时操办喜事,往往以纱蒙女面首后载到婆家就算成礼了,“但古或以失时急娶用之,今则通行之礼耳”。
  此外,元人王哗曾根据大量的民间传说写过一部《桃花女破法嫁周家》的杂剧,对宋元时代民间婚礼中的种种仪式和禁忌的由来及其意义,都作了详细描写。事实上这些仪式禁忌一直流传到近代,许多人照此行事却不知何义,所以本书欲借这块盖头红布先介绍一下该剧梗概:
  河南洛阳有个开封铺的周公,此人自幼研究《周易》,精通阴阳八卦,推灾测福,从无差错。他算定石婆婆的儿子石留住必死于破窑,又占工匠彭大公必死于坑上,可是这些灾难都被石婆婆和彭大公的邻家姑娘桃花女用辟灾法术禳解了——原来这桃花女乃城东小桃树修炼成精,托胎投生,自然精通各种趋吉避祸的方法。  
  招牌做坍的周公恨透了桃花女,便假托媒人上桃花女家为自己的儿子增福求婚,要设计陷害她。桃花女识透对方用心,将计就计,让父母答应婚事。周公选了一个金神七杀与太岁两尊凶神出游的日子亲迎,想让新娘子撞在它们手上。桃花女戴上花冠上车,又用块大红手帕把头面遮住,再叫人拿一个筛子走在喜车前面,这样便躲开了七杀和太岁凶神。
  眼看桃花女安然无恙来到周家,周公大吃一惊,又生数计:先是请媒人扶新娘下车,一下车就踏上黑道,立即僵死。桃花女叫人取来两张席子,铺在地上,一边走一边轮换着铺,把黑道变成了黄道,顺顺当当地来到大门前。
  过大门又是一道难关这天正是黑马神挡道,新娘碰上不是被它跑着拖死就是被它踢死。桃花女不慌不忙,让人取来一副马鞍搭在门槛上,轻轻松松地进了院门。院子里同样是危机四伏:眼下正是鬼金羊、昴日鸡出现之时,新娘碰上.不是被鸡啄死,便是被羊触死。桃花女叫人在地上撒些碎草米谷和五色铜钱,趁鸡羊吃食、小孩子吵闹抢钱时,拿一面镜子照着,走过院子来到厅堂。
  周公算定新娘子进厅堂时恰好遇上丧门星.必死无疑。岂知桃花女要人在她踏进门前,先向门内连射三箭,丧门星赶快开溜,桃花女若无其事地进了新房……
  周公仍不死心,又想砍掉城东小桃树以伤桃花女本命,没想到又被桃花女施术破解,反害得自己全家送命,全赖桃花女救活。至此.周公甘拜下风‘服了媳妇。于是桃花女和增福换上新衣,披红挂彩,结亲成婚。
  这部杂剧中的周公,显然是影射历史上编定聘娶婚“六礼”的周公,桃花女发明的那些玩意儿既为“六礼”所不载恰是民间习俗在婚礼实践中占有上风的象征。而包括新娘子戴花冠、蒙红布等一系列亲迎婚俗中所隐藏的民俗心态,也通过这部杂剧得到真正揭示,一句话.就是广大民众的趋吉避凶之善良愿望。
抱瓶怀镜
  用红布给新娘蒙上头面后,上轿的吉时也快到了。于是在外等侯的新郎通过媒人向女家递呈用红纸包钱的“开门封”(亦称“开门钱“),女家则开启院门.让男方在吹打声中把花轿抬进院子里,好让新娘子上轿。
  俗话说:”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讲究也特别多。江淮一带,姑娘上轿前要吃一碗母亲手做的糖水蛋,预祝小俩口婚后生活甜甜蜜蜜。江浙一带,姑娘上轿前女方要向轿夫敬“发轿酒”。福建地区.姑娘上轿前由母亲给扎上一条红腰带,祝愿早生贵子。安徽风俗则是穿一件“五子衣”取“五子登科”的吉兆。
  少数民族的临嫁风俗更加多姿多彩:傣族新娘出门前要向厨房里舀饭用的甑子里放些钱;普米族新娘是给兄弟送一撮羊毛,表示他们是家业的继承人;云南苗族新娘要带一把用花布头巾扎紧的伞,意思是对新郎称心如意,广西壮族新 娘则是带上一把外祖母赠给的伞;土家族新娘要换上露水衣、露水鞋,象征新婚夫妇白头到老;满族新娘上轿前要怀抱一个”百宝瓶“,瓶中盛有五谷、金钱等。取招财进宝之意。《金瓶梅》第十九回写李瓶儿嫁到西门庆家,“妇人抱着宝瓶,径往他那边新房去了”,可见这种习俗汉族也有。
  还有一桩流行全国各地的普遍性习俗,就是新娘上轿前要揣一面镜子在怀里。亦有轿前安镜子轿后挂筛子的,按前述桃花女故事的解释,这是用来吓跑太岁凶神的。青海地区的新娘要带两面镜子,镜为铜质圆形,背面中间安有钻孔的短柄,用红头绳穿起来,届时从左肩到胁下斜背在身上,背心的镜叫日镜。胸前的镜叫月镜,合称日月镜。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唐太宗特制日月镜给她背上,从日镜可望见父母亲人,从月镜可看见长安宫廷,今青海日月山、日月湖等风景名胜,也是从这段历史佳话得名。当地俗信以为背上日月镜,可以抚慰女儿远嫁的苦衷。
背新娘子
  随着司仪一声喝令,鼓乐齐奏.鞭炮炸响,新娘登轿的吉时到了,这叫“升轿”。通行全国各地的规矩是:新娘子不能用自己的腿脚走上轿子,得由娘家人抱上轿去。如江南地区是“父兄抱之升轿,无父兄则伯叔、从兄、母舅均可” (《西石城风俗志》),陕西地区则是哥哥背上轿或舅舅抱上轿。据说这是避免出嫁的女儿带走娘家的泥土,俗信“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娘家的好运气。四川湖南一带则是由新郎的弟弟或堂弟背新娘上轿,谚云“叔子背,说得赢”,谓今后新娘口才好、能强辩,不受男家的气。
  侗族、羌族、土家族、仫佬族等许多少数民族,亦都有娘家兄长背新娘嫁人的习俗,有解释为表示尊重出嫁女儿的,也有解释成祝娘家、婆家都兴旺发达的。
也有一些地方把背新娘上轿的程序简化为“换鞋”,就是新娘子登上花轿前把脚上的鞋子脱去,换上男方随迎亲队列带来纳新鞋,然后才坐进轿子。谚云:“沾了娘家一棵草,来到婆家穷到老;不沾娘家一块土,全靠自己能发富。”看起来,新娘升轿仪式的民俗内涵,还是以农业社会普遍流行的土地崇拜观念为主,同时兼有预祝新婚夫妇靠勤劳致富的含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