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校本开发应坚持的10个观点 - 申屠的个人空间 - K12教育空间 - Powered...

 生活-快乐 2010-11-15

四、校本开发应坚持的10个观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不仅表现在教师要传授给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在校本开发的过程中,坚持这理念,就要求开发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特别是注重学生方法的教育、情感、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也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创新精神,合作交往、社会实践的能力。

2、坚持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校本开发也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的过程,教师是校本开发的主要承当者,要树立正确开发校本的理念,了解校本开发的过程,掌握校本开发的方法与技能。为此,必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把书中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把书中的观点、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与观点,然后才能自觉地进行校本开发。了解学生的需求、找出国家课程的优劣、到图书馆、到生活中去收集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实施课程的过程也是教师方法、技能外化的过程。在外化的同时又开始新的内化。

3、坚持优化课程资源

在以前,教师有很强的教学意识,而缺乏的是课程意识,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想到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在课改深入的今天,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如今的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因此,优化资源不能局限于教学过程,而首先要体现于课程开发过程。我们应树立的新理念是:在校本开发中优化课程资源。校本开发选取例证,必须体现了科学、适量、创新、趣味的特点。这里说的科学性是指材料选用正确性、针对性强,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选择材料不在多而在精,保证重点、难点的知识点必须有例证材料,但又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胡乱地堆积材料,这是适度原则的体现;科学与趣味是创新追求的两个方向,在创新中力求科学与趣味的统一。

4、处理教材要有新理念新策略

教材的处理过程实际上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它既指在备课中的处理教材,也指在上课过程中的处理教材,虽然备课是上课的准备,上课是备课的体现,但备课与上课并非完全的统一,备课往往是处理教材的理想化,而上课却是处理教材的现实。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既包括部编教材,也包括校编教材,编教材的过程与处理教材的过程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编好的教材目的在于使用,没有使用的过程,教材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教材的处理过程并不是校本开发的终结,而是校本开发的继续,校本开发的过程本身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第一次编好的教材,经过首次运用,会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教材存在的缺陷,为再编教材提供依据。

教师是校本教材的编写者,并不意味在实施时不需要备课,也不能把校本教材当成是部编教材的教案,教材是静态的知识,要解决的是学生要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而备课要解决的是教学双方的互动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的问题,获得更多体验的问题。国家教材的教案与校本教材的教案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由于教材内容的不同决定了教案的内容有显著的差异,但要使课堂有活力首先要使自己的教案有活力,这一点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5、重视对教材的创新

校本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主要是对现有教材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过程具体有下列三种形式。第一、根据形势的发展,党的政策、方针政策的出台,书中有些落后时代的提法需要改变。第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收集更新、更好的素材例证。第三、校本课程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增加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应该设计研究性学习、开放性作业的内容。

6、重视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突出了学生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的教学实质了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体验与兴趣紧密相连,首先,在选择体验对象时,学生往往指向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其次,从效果来看,越感兴趣的东西,体验更为深刻,因此,要实施体验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必须明白我们的教学又不是为了围绕学生的兴趣来教学,为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校本开发就是关注学生兴趣与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的责任。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突出学习方法的内容,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到校本开发的实践之中,应在教材中得到体现。传授学习方法是校本开发的目的之一,也是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保证。

7、尝试双人教学模式

双人教学模式是我校首创的教学模式,并在实施校本课程中进行了尝试。其优点是充分利用教师的课程资源,加强教师间的优势互补。同时,为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由于两位教师充当的角色不同,其一、以说理为主,另一位主要结合教师的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有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思维,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变化、加深来反问说理的教师,从而有效地形成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使教学更加深刻、有趣、生动、活泼。

8、重视学科能力的建构与培养

学生是校本开发的主体,通过校本开发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以前,学科能力主要表现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现在更强调学习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在实施国家课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但是,其效果不能与校本开发相比,因为,它必须对旧教材进行批判,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必须加强人与人的合作。以前,只是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去创新,如何去实践,而现在就是直接加入实践、创新活动之中。

9、实施和谐的管理

和谐管理首先要有效率意识,开发课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校本开发中的和谐管理追求人、财、物的优化配置,为此,必须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现出发,为了节约资金,首先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利用教师、学生已拥有的资源,根据财力,逐步加大投入,建立起政治学科研成果资源库;其次,和谐管理集中表现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在校本开发过程中,能通力协作,优劣互补。

10、生活变成了课堂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因此,也是课堂教学的管理者。管理为教学服务,新课程要体现出关注体验的特点,因此,应改变原有的组织形式,现在的形式与原有形式相比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表现在座位可以经常变动,发言不必先举手,提倡相互间的争辩,这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民主的课堂。另外,校本开发与实施都必须关注生活,只有把生活可以成为课堂,才能使校本课程变成兴趣的课程、动态的课程、生成的课堂、探究的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