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招行如何不被淘汰出局 马蔚华对同事发出警示-银行频道-和讯网1

 红土狼 2010-11-16

招行如何不被淘汰出局 马蔚华对同事发出警示

2010年11月15日18:5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马蔚华  

  再艰难,也要变。招行二次转型不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权宜之计,而是为未来生死存亡而战的长久之策。其实质是一场艰难的管理变革,是招行经营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迈进的必由之路。

  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二次转型提出一年多来,在业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目前,二次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贷款定价、资本回报率、费用效率、员工效能与高价值客户占比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形势的发展证明,二次转型及时而正确。

  未来5到10年,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发生诸多重大变化,决定了此前银行仅靠单纯的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

  经营环境日趋严峻

  近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通过了备受瞩目的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它将与全球流动性标准一起,成为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的核心。国际金融监管架构和规则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这对中国银行业外部经营环境和长远竞争力都将产生显著影响。

  为顺应新变化,银监会明显加大了监管力度。商业银行面临的监管的压力特别是资本监管的压力不断增大。银监会已开始探讨,对所有银行的核心一级、一级和总资本三个层次的充足率最低要求分别提高到6%、8%和10%,并设置0-4%(必要时可到5%)的超额资本以抵御经济周期波动,而且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设置1%的附加资本要求,其上限超过了最新版巴塞尔协议规则的标准。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制度,对招行进一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基于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制度基础、金融机构的可承受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量,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有一个过程,国家将继续通过利率和市场准入的管制,为金融机构提高竞争力提供时间和空间。但,包含存贷款利率在内的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肯定是大势所趋。

  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将对银行业构成巨大的盈利与风险压力。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竞争加剧将极大地缩小银行利差,导致银行利润下滑。比如,美国1980年至1985年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而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1986年至1990年间则降为1.63%,减少了54个基点;日本平均存贷利差由1984年的3.15%收缩为1994年的2.33%,减少了82个基点;台湾岛内银行存贷款加权平均利差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经达到4个百分点左右,但80年代后期则减少到不足3个百分点,台湾银行业还曾因为利率市场化而出现过整体亏损。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不仅意味着利差缩小,而且使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重定价、储蓄分流、债券资产缩小等诸多风险,甚至引发银行倒闭现象。如美国在1982年至1986年用大约5年的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后,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左右的银行倒闭,而在1980年以前则平均每年不到10家。

  由于中国银行业收入来源的80%以上依赖于存贷利差,且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生死考验。利率完全市场化,风险与收益将高度匹配,商业银行要实现股本回报的最大化,必须具备高超的风险定价能力。招行二次转型要求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贷款定价水平,就是希望从易到难锻炼风险收益最佳平衡的能力,掌握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生存本领。

  未来几年中国直接融资市场将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金融脱媒态势将愈演愈烈。国外经验表明,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将面临金融脱媒的严峻考验。一方面,脱媒使银行同时面临负债和资产两方面的去中介化。负债方面,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创新产品使银行存款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银行存款不断被分流;资产方面,银行的信贷增长因公司直接融资比例的上升而不断减少。

  另一方面,金融脱媒使得银行传统的利差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经营业绩出现大面积恶化。上世纪70年代,日本银行业利差收入占自有资本的比例约为55%左右,然而随着80年代金融脱媒的影响逐渐显现,这一比例迅速下降,1990年甚至降为-9.6%;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银行业由于先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和资本性脱媒的打击,持牌银行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总之,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使得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商业银行能否加快转变传统的经营与盈利模式,可谓生死攸关。

  此外,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孕育着商业银行诸多新的市场机会和盈利增长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中国的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和结构以及信贷质量构成深刻影响。

  过去那种长期高达两位数的经济高增长将不再成为中国政府一味、片面追求的目标。政府将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于目前仍处于投资高峰期的城市设施、水利、铁路等行业,也可能在“十二五”中后期出现投资增速下滑。商业银行长期赖以生存的那种以经济高增长带动信贷高投放、以信贷高投放促进经济高增长的经营环境将渐行渐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李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