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_中学生活处_处室活动_德育之窗_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网站--崇...

 Jack1950 2010-11-18
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

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因素从哲学上来说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主要指学习风气,学习物质环境,学习人文环境,教师教学技能以及教师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在此不一一详论,笔者仅从成功心理学角度就老师如何从内因上引领中小学生乐意学习简约地谈一下。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马茨洛认为:人们行为有五种动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简而言之就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而NLP神经程式语言学的理解层次理论认为个人的最高层次是身份,有什么样身份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而信念、价值取向决定一个人的选择也叫能力。而选择又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造就与之一致的生活环境。人的生活环境是其信念和价值观在客观现实世界的外在反映。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又何尝不是其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的外显?

中小学生乐意学习的持久的根本办法是改变其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让学习成为中小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终生的信念,而不是在意识或潜意识里为父母和老师学习。改变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首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意愿帮他们确定一个恰当的身份。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身份不是现在真实身份,而是未来的身份,从某种意义讲它是中小学生的终极理想,继而心灵绘图形成相对固定的自我意象,反复以内视觉观之,看看自己如何辉煌,精神如何满足,感觉怎样,这些都是由潜意识控制的。

潜意识昼夜工作,能量巨大,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大脑想像的,什么是过去的什么是将来的而一律视为现在客观真实的,并按照潜意识里的核心表像忠实执行,不停行动直到核心表象最终以客观物质的形式显现。实践证明很多所谓学困生通过如此心智训练短时间里在学业成绩、行为习惯以及个人人格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而这些可喜变化,长足进步是在不经意间实现的。诚如一学者所言:“我们的身份和地位是事先设想出来的”。

定位了身份自然就产生了与之一致的信念价值体系。比如一个学生身份定位为科学家或者说科技工作者,那么相应地他们就可以树立拥有如下信念:

 因为我是科学家,所以我是一个高智商的人。

因为我是科学家,所以我是一个勤奋的人。

因为我是科学家,所以我是一个优秀的人。

因为我是科学家,所以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

……

人是信念的产物,哲学家穆勒认为一个有信念的人在力量上相当于99个有兴趣的人。青少年有了科学家的身份和与之一致的信念体系,学习便会自然而生强大的内驱力,对待学业自会产生不同的选择:上课听讲精力集中而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精神抽离或干脆睡觉;做作业认认真真而不会敷衍了事;遇到难题攻克钻研而不会放弃逃避;课外阅读内容积极健康而非庸俗低级;放假周日孜孜以求致力于学习而不会从早玩到晚;交际朋友志同道合有助于个人成长而不会与信念不同,行为不端的另类为伍。

上述观点不能停留在口头语言上,如若这样就不能称之为信念,学习思想态度也不会发生变化。要改变学习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必须从想法、感情和心像三个方面同时进行,这也是思想的三个构成要素。因为科学家的身份是依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确定的,所以说想法、感情这两个要素伴随着身份的定位自然就会产生,只不过需要不断重复,长期强化在意识里凸显出来,最重要的是心像,其能量比想法和情感二者的能量之和还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变大脑中的心像就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所以说我们要把未来成功的你、想法信念、重塑的行为务必在头脑里幻化成心象,这样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改变。

通过改变青少年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再辅以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训练,加之学习方法科学化,那么学生的学习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得以很大提升,如此以来这些学生自然得到课任教师的注意和青睐,而老师的口头和肢体语言也会把这种感情表露出来,不断表扬和鼓励,那么学生就会更加喜欢学习。人只有在表扬和鼓励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和进步的。

    综上所述让中小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的根本方法就是:先予以身份定位,重塑自我意象,改变他们的信念价值观,使学习成为青少年的内在需求,即改变中小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进而提升其学习力,而学习力的提升又会得到教师肯定、表扬和激励。学生受到肯定表扬激励反过来会对学习更加兴趣,更加喜欢而形成良性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