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活力——《烙饼问题》案例评析Ⅰ![]() 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活力 ——《烙饼问题》课堂实录与评析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广角》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小红的妈妈给全家人准备早餐,她在烙饼时就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小红的妈妈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教材主题图):谁来说一说小红的妈妈是怎样烙饼的,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1(描述图意):妈妈说“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红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小精灵提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追问):你们能看懂妈妈是怎样烙饼的吗?“两面都要烙”是什么意思? 生2(边说边用手势比划):两面都要烙就是要烙这个饼的两个面。 师(一边拿出一个教具锅和1个圆片一边说):我有一口锅和一张饼(学生笑),谁想来当当小厨师给大家表演一下怎么把饼烙熟? 生3(演示):我先烙一个面,再烙另一个面。 师:也就是说每张饼都要烙正反两个面才能烙熟对吗? 生(齐答):对。 师:妈妈说烙一面要3分钟,那么烙熟这一张饼至少要用…… 生4(抢答):6分钟。 师(拿出第2个圆片装糊涂):烙1张饼至少需要6分钟,那烙2张饼一定最少需要12分钟了? (学生迟疑了一下,个别学生点头,多数学生急切地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有不同想法,那你们觉得需要几分钟? 生5:6分钟。 (其他学生纷纷赞同) 师:咦,怎么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时间一样多呢? 生6:因为妈妈还说了锅里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也就是说可以同时把两张饼放到锅里一起烙(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拿教具演示),先一起烙正面3分钟,再一起烙反面3分钟,一共6分钟。 师(赞许地):说得真好。我明白了,因为锅里最多可以同时烙2张饼,同时烙2张饼可以节省时间。 二、探究方法,建构模型 1、探究方法,把握核心:烙3张饼,怎样烙所用时间最少? 师:看来,你们对烙饼的要求已经理解了,现在我们来看小红的问题: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怎么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这个问题可以怎么简单的说? 生1:就是要求烙3张饼,最少要几分钟? 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烙,请大家先用学具代替饼动手摆一摆,摆完后想一想能不能用文字、画图或表格等方式把你烙饼的过程记录下来,再算一算你用了几分钟。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在作业纸上做记录,师巡视并选择了几份作业纸) 师(展示一份作业纸,作业上写着3+3+3+3=12分):你能给大家边摆边具体说说你的烙饼方法吗? 生2:我先烙两张饼的正面用3分钟,再烙两张饼的反面用3分钟,再烙第3张饼的正面用3分钟,最后烙第3张饼的反面也是3分钟,一共用了12分钟。 师:他的3张饼都烙熟了吗?跟他方法一样的同学有哪些?(几个同学举手)这么多同学的方法跟他不同呀,那你们又是怎么烙的?用了多长时间? 生3(边摆边说):我先烙这两张饼的正面,然后把一张饼拿出来,另一张翻面,把第三张饼放进去和这张饼一起烙,再把刚才拿出来的那张饼翻面放进去,第三张饼也翻面一起烙,共用9分钟。 师:你们看懂了吗?(有的学生说看懂了,有的学生还在摇头)有没有同学把自己烙饼的过程记录下来了,让大家看明白你烙饼的方法和所用时间吗?你怎么区分三张饼? (几个学生带着作业纸上台展示,并对照记录说明方法) 生4:我把3张饼分别记为①号、②号和③号,第一次烙①②号饼的正面,第二次烙①号饼的反面和③号饼的正面,第三次烙②号饼的反面和③号饼的反面,共用3+3+3=9分钟。 生5:我是这样记录的(如下)。 师:现在你们听懂了只用9分钟的烙法吗?(学生点头)对这些同学的记录你有什么想法? 生8:我觉得把烙饼的过程记录下来很清楚,我一下子就看懂了。 生9:我觉得给三张饼编号的方法很好,我刚才没有想到这个方法,写的第1张饼、第2张饼、第3张饼很麻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