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窗前的树

 !擎天树! 2010-11-19
窗前的树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总分式结构,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鉴赏课文,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隐逸者如陶渊明,偏爱菊花;高洁者如周敦颐,偏爱莲花;坚强者爱梅,高雅者爱兰;格高者不可居无竹,行端者勿使目离松。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意,自然界的树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你能够懂得这共鸣、这默契么?让我们走进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体会一下这种默契,这份情怀吧。
二、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情感美
 
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思路
洋槐的形态
作者的感情
(一)总起——窗前的槐树
 
 
 
(二)分写——四季的槐树
春季的槐树
 
 
夏季的槐树
 
 
秋季的槐树
 
 
冬季的槐树
 
 
(三)总结——窗前的槐树
 
 

三、品味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探究讨论:文章的语言很美,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么?能说出语言美在何处么?
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进行赏析。
总结明确:
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使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例句(略)
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缀合,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之感,在朗读中更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添加更多的风姿。
例句(略)
细读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3、比喻形象贴切。
例句(略)
三、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1、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从文中看,作者与槐树有哪些“无声的对话”?如何理解作者与槐树的“神秘的默契”?
2、从洋槐身上,你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3、作者笔笔写槐树,处处写的是自己的心声,从一年四季的洋槐形态中,吐露出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对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借物抒怀的手法。
(借物抒怀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正如课前我说的,只要你是有心人,自然界的草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而我们,也可以像本文的作者张抗抗一样,把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的志向追求,借草木生灵书写出来。)
四、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窗 前的树》教案1
长清一中  段晓玉 
教学目标: 
    1.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2.学习槐树朴实、坚强、沉稳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2.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四季槐树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作者托物抒情槐树及人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一、 
    1.导入: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嫩绿柔软,舒婷笔下的橡树高大伟岸,席慕容笔下的树美丽、端庄而作者张抗抗笔下的槐树又有怎样的风姿神韵呢? 
    2.作者简介: 
二、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要字词,初步感知文意。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哗  撩人心脾  袅袅  巍巍  战栗 馥郁  萦绕  徘徊  赤裸  俨然  肥硕  窥见  秋风乍起  岿然  气氛  璀璨  默契  
掌握词语 
郁郁葱葱  金碧辉湟  休养生息  陈词滥调  生机勃发 
三、精读文本,理清文本的层次结构,体味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思考: 
1.“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分析这句的含义。 
2.“它们离开了槐绔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分析这句的含义。 
3.“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哪感动是什么? 
4.四季的槐绎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诵读,概括。 
5.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哪些语句表现出槐树的生命态度,找出相关语句概括。 
四、再次诵读全文,体味修辞手法的妙用。 
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语句,仔细体味其中的妙处。 
五、小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