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政策”激发大活力(人民观察)

 3gzylon 2010-11-20

  近两年来,四川达州市众多乡镇在一系列新的乡镇改革“小政策”激励下,有责有权有钱,干部干事热情高涨,农民们尝到创新改革的甜头。

  压力大 发展慢

  川东达州,660多万人口中农民就占了535万。全市70%以上的乡镇分布在偏远的大巴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虽有心跨越,但“步子”却始终快不起来。

  “干部压力大,乡镇发展慢。”2007年夏,在基层调研的大竹县委书记向此德感触颇深,“乡镇活力不够,发展缩手缩脚;村上实力不强,正常运转艰难;干部动力不足,干事热情不高,不改革真的不行了!”

  “责大权小压力大”,是不少乡镇干部的共同感受。“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乡镇工作面广、量大、事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等,哪个乡镇都不敢懈怠!”大竹县中华乡党委书记阳建洲坦承,“乡镇干部包袱太重,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发展步伐。”

  “责大权小”还表现在管事管人脱节。几年前的春运中,达州市西部某镇客运站发往达州市区的一辆客车中途翻车数人死伤,在责任追究中,有关方面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对客运站所在地镇长、分管安全的副镇长等人作出了严肃的组织处理。但事实上,这个客运站直接隶属县运输公司全权管理。一位在乡镇工作了近20年的干部对此深有体会,“管得到的看不到,看得到的管不到。”

  债务沉重,经费短缺,但还得设法办事。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校“普九”达标、“撤区并乡”债务转移等历史原因,达州乡镇负债重,发展后劲不足。据了解,当时全市乡镇负债平均在300万元左右,多的甚至七八百万元。

  诸多迫在眉睫的难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改革乡镇运行机制,为乡镇界定清晰的事权、人权、财权,放手、放权激活乡镇,助推乡镇及乡镇干部轻装上阵。

  “小政策” 大动作

  2009年秋,对达州全市的313个乡镇来说,是一个值得记住的节点:市委、市政府在大竹县、渠县等3年来试行“激发乡镇活力”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专门下发了《关于激发乡镇活力的指导意见》,市委组织部也同时配套下发文件。这些务实管用的“小政策”,全面启动了激发乡镇活力的序幕。

  “放权、让利、减压、明责等一系列‘小政策’,着重强调全面激发乡镇活力,引领并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符合现行国家规定。”达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政策”紧紧围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这个主题,旨在强化和激活乡镇这个龙头的调控能力和内在动力。在事权方面,县级部门的职能权力大幅下放,乡镇的一些职能开始由“虚”变“实”。比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农村宅基地使用、林权、生育服务等,统一集中在乡镇专设的“便民政务大厅”办理。

  在乡镇最紧缺的财力问题上,“小政策”的支持力度可不小。随便列几条便可见一斑:建立乡镇财力稳定增长机制,乡镇财力随县级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增加;凡由乡镇引进并入驻产业化园区的企业,其产值全额记入乡镇,并且县上要将过去企业所缴纳税收的县级分享部分的“大头”返还给乡镇;对债务化解好的乡镇,由县级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这些政策对乡镇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目的就一个:鼓励减债,增加财力,保障乡镇机关正常运转,支持乡镇抓经济社会发展。”达州市财政局负责人说,这叫“开正门、堵歪道”。

  对乡镇原来反映较多的“条块分割”带来的人事管理问题,“小政策”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乡镇站、所、中心等机构的正副职任免及调动,除征求县级主管部门意见外,还必须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

  松绑减压——“小政策”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减轻乡镇负担”。“县(市、区)原则上每月只安排一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综合性大型会议;除涉及全局性工作安排等重要会议外,其余会议由乡镇分管领导参加。”

  “小政策”还规定,全市每两年开展一次“十强乡镇”评选表彰活动,对获选乡镇给予重奖;每两年表彰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并将表彰和使用相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效果特别显著的村党支部书记可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这些激励约束措施,在调动乡镇干部积极性方面作用十分明显。

  很多乡镇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小政策”的每一条都“不小”,因为它对当地农村发展影响很大、意义深远。

  出活力 得实惠

  “新政”提振达州乡镇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普遍由过去的“吃饭财政”转向“发展财政”。以全面推行“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的通川区为例,2009年,全区“三农”财政投入3.57亿元,较2006年增长138%;乡镇人均财力由2006年的2.85万元提升至2009年的4.86万元。如今,达州市乡镇的财力不仅能有效保障正常运转,还有了部分机动财力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乡镇责大权小的问题,已经大大缓解了。”宣汉县胡家镇党委书记罗本权以本镇的学校为例介绍,以前只听教育主管部门的,现在教师调入调出或校长任免,都得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以前乡镇“七站八所”的工作只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现在也同时要对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了。

  万源市青花镇党委书记郭祥兴对推行“激发乡镇活力”这一“小政策”体会很深:“如今我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民生工程上: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800万元在油房沟等三个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镇活力的增强和干部作风的转变,使多达64个乡镇的达县农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在桥湾乡党委书记邹业超等关心帮助下,该乡碑梁村村民黎升军筹资280万元办起了养猪场,还开办了大米加工厂、木材加工厂。为回报乡党委、政府和乡亲们,他坚持以高出市场价就近全部收购周围三个村的农户每年30多万公斤的稻谷,还解决了200多个村民就近务工。

  “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乡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出了乡镇干事创业新活力。”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表示,全市乡镇干部队伍明显呈现出“三少三多”的新变化:乡镇领导干部想进城工作的少了,安心在乡镇工作的多了;县级机关年轻干部想在机关熬资格的少了,想到乡镇干一番事业的多了;乡镇一般干部想到县级机关工作的少了,安心在乡镇和主动下村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多了。

  近年来,达州已有13名受市委表彰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被选拔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一大批优秀乡镇正职领导干部被交流到县级部门担任“一把手”,累计有300多名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县级部门优秀干部被重用到乡镇任党政“一把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