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中国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科学原理认识不够。 中国至今没有为中医学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许多人固执的相信用西医的方法可认发掘和提高中医,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医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中国的有关主管部门和许多医生,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虚无主义,不承认自己民族医学的科学性,不认真评价并确定中医的价值,一味追求时髦,用西医的标准和术语改造中医,扼杀中医。 在中国虽然有“中西医结合”的行政规定,但在医疗的事实上,中医不能和西医享有同等的学术地位。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少、经费少,更危险的是研究方法的偏谬。研究人员没能对中医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用深刻而又令人信服的论据去证实中医药的科学特点。 在中国对中医的歧视处处可见。中国的西医师有157万人,中医师只有27万。在综合医院中,中西医的比例约为1:9、甚至1:19。更奇怪的是,在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学院也存在这个问题,中医院中病历90%是用西医诊断学和病理学的术语写的,能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诊病和开方的,一种说法是不到一万人,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 中医正在不断走下坡路,走向衰落。这种倾向如不迅速而有力地扭转,这个曾在理论上、实践上达到最成熟、最有效的水平的医学,将成为无人能懂无人能用的宝贝。这不但对中国人民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对世界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中医的衰败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是一个严竣的社会问题也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国13亿人,如果没有中医谁能支付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呢?中国要保证老百姓的医疗更不能缺少中医。 |
|
来自: 无形的镜子 > 《癌症,肝炎,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