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说威海市环翠区城中村改造的“四字真经

 westplum 2010-11-23

新建的回迁楼,让前峰西居民提前融入市区。(记者 姚威 摄)
  “早就住够平房了,早就盼着住楼房了,早就想过城里人的生活了。”11月10日,市区四方路143号502室的姜波在装修一新的家中,一连用了三个“早就”表达了他激动的心情。

  姜波是今年7月25日搬进新家的。他是在陶家夼城中村改造后分到的这套85平方米的新居。

  自2007年城中村改造启动以来,环翠区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乡一体化、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念好“联、公、配、补”四字真经,创新思维、科学规划、阳光运作、人性化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如今,环翠区已完成拆迁7953户,拆迁面积达到101万平方米,而开工回迁房达到106万平方米,竣工近66万平方米,到年底,将完成回迁4178户。过去身处城区却享受不到城市生活便利的居民,如今开始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联———陶家夼联手房产商率先完成改造

  “原来的老房子就在脚下。”已经在新房内住了一段时间的姜波说, “通上了暖气,用上了燃气,风雨天不用再踏着泥泞上厕所,现在才感觉自己是个真正的城里人。”

  在别人眼中,陶家夼早已是市区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年来,姜波却一直还住在平房内。

  1984年,姜波结婚时花了1万多元钱盖了拆迁前的这座平房。当时,这座新房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水平。“当时住进去还是非常满意的。”姜波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觉得不方便,居住的舒适性无法与楼房相比,尤其是看到村里的其他人先期住进了改造后盖起的楼房,心里更是非常羡慕。“也想早日住进楼房,但是知道村里需要分期分批改造,所以就耐心等待,没想到这么快。”姜波说。

  姜波说的“快”是指在2007年市里提出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决策后,环翠区积极响应,确定了该区城中村改造的具体方案,而陶家夼也被列入其中。

  实际上陶家夼的旧村改造起步较早,但是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是在小步快跑。而按照原有的改造计划,姜波的平房拆迁顺序排得很靠后。

  “我们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当时,每年都拆一些,但规模较小,一次只有20多户。”大川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陶俊超介绍,以前开发的资金是通过滚雪球式的自我积累,而要大规模进行城中村改造需要大批资金,而村里没有这笔资金。

  被列入城中村改造的计划后,为完成市里提出的“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城中村改造”的目标,陶家夼居委会决定创新思路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引进了房地产开发商,双方共同合作来完成这一任务。

  2007年9月份,陶家夼居委会发出拆迁通知,并制定了在规定期限内交钥匙给予相关奖励的政策。结果10天内涉及到拆迁的146户全部享受到了奖励。

  今年5月21日,所有的回迁户都领到新房的钥匙。陶家夼也成为全市第一个拆迁回迁全部完成的城中村。

  “以前,全村500多户,民房七零八落地散布着,如今,全村建起了50多栋楼,居民全部搬到了楼上,陶家夼面貌一新。”陶俊超说。

  公———望岛“排队+抓阄”确保公平公正

  环翠区竹岛街道办事处望岛居委会是环翠区城中村改造拆迁量最大的一个村。

  为确保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拆迁,把改造工作做成惠民工程、民生工程,望岛居委会先后采取了不少措施,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

  工作细致到位,将政策细化到炕头上是望岛居委会的“法宝”之一。

  望岛居委会原有1400多户居民,自1999年开始分期分批拆迁。

  按照城中村改造计划,本次需要拆迁894户。

  894户人家一次性全部完成拆迁并不是一件小事。但是望岛居委会不仅做到了10天内894户居民全部签订了协议,而且还在10天内全部完成拆迁。

  “拆迁速度这么快,并没有多高明的做法,关键是工作到位,对拆迁政策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一碗水端平,遇到困难积极面对,努力克服。”望岛居委会党委副书记卢剑钊说。

  为了制定合理的拆迁政策,望岛居委会于2008年7月就开始民情调查,逐家逐户征求意见,并对周边村居的拆迁政策进行调查。综合各方面因素后,望岛居委会出台了拆迁政策并进行了公示。

  “要使每一户百姓都能明白这个政策,还要做到嘴勤、腿勤。”卢剑钊说,拆迁政策只是一个书面材料,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水平不同,可能会在回迁房的找差、补偿、楼层浮动等具体条款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要使每个人都能正确了解政策,不能简单地把材料发下去就行了,还要进家入户逐条地解释。”

  由于工作细致,2009年8月份开始拆迁时,望岛居委会出现了排队交钥匙的现象。

  拆迁重要,回迁更重要。

  894户一次性回迁,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另外,大多数回迁户要的都是两套房子,这就需要回迁1300多户,需要30多栋楼来安置。每个人都希望在这当中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房子,如何来平衡?

  “每户即使一个人排队也得近900人,而且有的户肯定不只一个人来,大家都想早点选到理想的房子,一旦处理不好就会产生新的矛盾。”卢剑钊说,为解决好这一问题,他们采取了排队和抓阄两个步骤选房的方式。

  “先是按照排队的顺序确定抓阄的顺序,谁排队早谁就优先抓阄;其次就是按照抓阄抓出的顺序再来挑房。这样,排队早的抓阄时选择的几率就大,但是排队晚的不一定就会最后挑房,大家心中都满意。”他说。

  望岛居委会这一创造性的措施,使得整个拆迁过程十分顺利。

  如今,望岛居委会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早已完成。从新近做成的沙盘可以看出,这个新社区崛起后将形成一个新的景观。

  “城中村改造是提升望岛居住环境,尽快融入城市的一个重要途径。”卢剑钊说,大的方面来讲是提高了城市品位,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改善居住环境,百姓心中十分满意。

  “城中村改造中,群众最担心的是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解决了这一点,群众就会成为改造的主体。”环翠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刚说,环翠区在城中村改造前,都会使群众达到 “六个清楚”———对操作程序、安置面积、补偿标准、居住环境、发展前景和实施方案清楚,严格工作程序,依法科学规划各环节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规范运作、阳光透明,望岛城中村改造工作赢得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

  配———半月湾改造未动配套先行

  半月湾,一个美丽的名字,曾经带给许多游客无尽的遐思。

  但是每当身临其境时,游客大都会大失所望。这里不仅有许多破旧的民房,而且整个海岸线及周边环境都难以让人与这个美丽的名字产生任何联想。

  不仅游客摇头,许多开发商到此也都摇头而去,虽然与市区仅几步之遥,但是半月湾就好似被身边的大山隔绝了一般,这里缺乏城市应有的公共配套设施。2007年,这里的楼房与一山之隔的市内每平方米相差近3000元。

  不仅半月湾,整个孙家疃镇情况都相似,这个有着丰富岸线资源的乡镇因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始终难以大展拳脚。

  春风难到半月湾?

  2007年,配合市里整体规划,半月湾开始慢慢拂去烟尘,这个睡美人经过精心梳妆打扮,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焕发出应有的风采。

  2007年10月13日,投资8200万元的半月湾隧道工程开工,如今隧道已经成为孙家疃镇对接市区的重要交通干线,大大缩短半月湾小区与市区之间的行程。

  2007年11月7日,专门为半月湾小区居民和周边市民配备的半月湾小学举行落成典礼。

  也就是在这一年,环翠区孙家疃镇的合庆居委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目前,合庆居委会的703户民房全部拆迁完毕。

  搞好城中村改造,规划是龙头,配套是关键。为此,环翠区确定了“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统筹配套,全力打造村庄改造精品工程”的指导思路。

  在规划上,全区牢固树立“百年规划”理念,邀请知名规划师、建筑师参与城中村改造规划。半月湾小区就出自瑞典名家之手。

  在城中村改造中,环翠区还坚持精品意识,对每个改造项目实施全方位配套,力求通过改造“拆一片旧村,建一片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闻,新城说吧),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

  2007年,孙家疃镇投资1570万元,实施了半月湾小区路网改造工程,并同步推进小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及供热、供气、供水等管网配套。

  如今,半月湾的老房已经逝去,而过去的小渔村也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半月湾区域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我们也终于融入市区,开始享受城市生活。”合庆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刘守高说,融入城市生活,不仅仅是通过城中村改造集体经济获得丰厚收益,居民也享受到了更好的待遇,不仅35岁以上的居民都纳入了社保,而且还拿出2000多万元为400多名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

  如今的半月湾板块已经成为房地产的一个热点,一座座新楼依山傍海,购房者频频光顾,而这里的房价已经高于市区的很多地段。

  补———前峰西发放补贴解除村民后顾之忧

  “这两天就要缴纳取暖费了,很快就能供上暖。”10日中午,在位于张村镇的盛德世纪新城11号楼301室内,64岁的张庭嫣高兴地说,“活了大半辈子了,如今终于能享受到新的生活了。”

  张庭嫣是张村镇前峰西居委会的居民。如果说,环翠区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其他村庄或被城市包围,或紧邻城市的话,那么前峰西应当说距城市还有着一定距离,离城市生活应该说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今年冬天到来之前,这里的居民已经提前享受到了城市的生活。

  位于张村镇驻地西北部的前峰西是通过城中村改造得到这种生活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张村镇不仅成为环翠区新的增长点,而且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并积极融入市区。前峰西村也有幸被列入环翠区城中村改造计划当中。

  2007年底,前峰西369户居民整体拆迁,2009年8月16日回迁。

  “回迁的居民住进的都是装修好的房子。”前峰西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传璞介绍,厨房、洗手间、木地板、门边套、门等都已经装修过,而且还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不愿统一装修的都给予适当的补偿。”

  张庭嫣搬进新房时置办了一套全新的家具。“以前的家具都不要了,彻底告别旧生活。”

  不仅家里的环境变了,外面的环境也不一样了。小区是高标准设计的,小区内不仅设有中心广场、运动场所,而且还进行了景观绿化。老年人活动中心、卫生室、以及一些必备的商业设施一应俱全。“每天都有人在外面活动,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张庭嫣高兴地说。

  居民通过城中村改造得到了收益,而集体也通过城中村改造同样得到了收益,也有能力为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为了解决百姓住进房子的担心,利用改造后收益,前峰西还给每户居民燃气、暖气、自来水、物业费等补贴。“每人都有养老保险,目前已经有30多人领到了工资。”张传璞说。

  “我们村的位置非常偏,以前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来开发,也没有人想到能够这么快就成为城里人。”张庭嫣的老伴邹立俊高兴地说,“谁想到老了以后还能提前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都是托城中村改造的福。”

编辑:晨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