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窦炎方集锦

 cuimingzong 2010-11-23

鼻窦炎方集锦

川芎茶调散

【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组成】川芎、荆芥各120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0克,细辛30克,防风45克,薄荷叶24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克,食后用清茶调下,日服2次。亦可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疏风止痛。

【方解】头痛的原因很多,川芎茶调散所治头痛,系外感风邪所致。方中川芎善治足少阳和足厥阴经头痛,羌活善治足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足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足少阴经头痛,合而用之,可散诸经风邪,而止偏正头痛。其中川芎为头痛要药,治外感头痛尤不可缺,本方以之命名,正是强调其在方中的重要作用。“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所以除用以上疏风止痛之品外,又以荆芥、防风、薄荷辛散上行以助之。其中薄荷用量独重,意在搜风散热,既助疏风止痛之效,又可清利头目。然纯用一派辛散疏风之品,则恐升散太过耗损正气,故佐以甘草益气安中,和药缓峻,并以苦寒的清茶调下,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引热下行,使散中有守,升中有降,则无祛风伤正之弊。(汤头【歌诀】)

【主治】外感风邪之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症见恶风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可用于外感引起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额窦炎、感冒、流感、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所致头痛等病症。

【加减】若风寒偏胜者,去薄荷,加紫苏,倍细辛;风热头痛者,去羌活、细辛,加菊花、蔓荆子、钩藤;头痛久治不愈者,加僵蚕、全蝎、桃仁等以加强搜风活血通络作用。

【附记】汤剂不宜久煎。久病气虚、血虚或因肝肾不足而阳气亢盛所致的头痛,均非本方所宜。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7

三拗汤

【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三拗汤里生甘草,麻黄杏仁与生姜,

宣肺平喘止咳嗽,药仅三味力专宏。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宣肺平喘,解表止咳。

【方解】方用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配以杏仁苦温降气化痰,助麻黄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化痰止咳。本方为治疗风寒咳嗽气喘之常用方,是由麻黄汤减桂枝而成,因不用桂枝,故发汗解表之功弱于麻黄汤,而重在宣肺平喘止咳。

【主治】外感风寒,客于肺卫,症见恶寒无汗、鼻塞声重、或有发热、咳嗽痰多、头痛目眩、四肢拘倦、胸满气短、咳喘气促、苔白腻、脉滑浮数。可用于支气管哮喘、伤风感冒、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鼻窦炎等病症。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7

阳和汤

【来源】清·《外科证治全生集》

【歌诀】阴疽当用阳和汤,芥子鹿角熟地黄,

肉桂炮姜麻黄草,化痰散结可温阳。

【组成】熟地30克,鹿角胶9克,白芥子9克,炮姜3克,肉桂3克,麻黄3克,甘草3克。一方加附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温阳补血,化痰散结。

【方解】方中麻黄辛温以开腠理;白芥温化寒痰;熟地补血滋阴;鹿角胶补虚温阳;炮姜、肉桂辛热驱寒,蠲痰解凝。合而用之,共奏温阳补血,化痰散结之功。用于一切阴疽,犹如日丽中天,寒凝顿解,可收良效。

【主治】阴疽、附骨疽、鹤膝风,症见局部漫肿、皮色不变不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者。可用于骨结核、脊柱结核、腹膜结核、骨髓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颌下腺炎、肌肉深部脓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瘤、乳腺小叶增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哮喘、痛经、多发性神经根炎、鼻窦炎、遗尿、寒湿痹痛、肛瘘、麻疹、重症肌无力,猪肉包囊虫病等病症。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乳痈、乳癌,加土贝母、炙僵蚕。

【附记】经40余年临床验证,疗效可靠。凡此方治愈的病例经随访均未见复发。凡一切阴疽均可用之。

疮疡红肿热痛,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服本方。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7

苍耳散

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

【歌诀】苍耳散内辛夷仁,再加薄荷和白芷,

散风祛寒通鼻窍,药简力专效果良。

【组成】苍耳子9克,辛夷仁15克,白芷30克,薄荷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克,日服2次,食后用葱或茶水调下。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散风祛寒,通利鼻窍。

【方解】方中四味药均为辛散之品,既能散风祛寒,又能通利鼻窍。药少力专,证属风寒,用之颇验。

【主治】鼻流黄浊涕、鼻塞不通、前额头痛。可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病症。

【加减】若伴见头痛,加川芎、细辛;风寒重,加荆芥、防风;风热重,加银花、连翘、桑叶、菊花;鼻流黄浊涕,加黄芩、七叶一枝花;咽痒,加牛蒡子、桔梗、甘草。

【附记】临床反复验证,治验甚多,疗效颇佳。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8

除毒通窍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解毒通窍金银花,夏枯腥草野菊花,

黄芩辛夷苍耳子,炙草白芷和大蓟。

【组成】金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夏枯草15克,苍耳子15克,黄芩10克,野菊花10克,大蓟10克,辛夷10克,白芷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7剂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通窍。

【方解】方用金银花、鱼腥草、夏枯草、野菊花、黄芩清热解毒;大蓟清热凉血;辛夷、白芷、苍耳子通利鼻窍,祛风散邪;炙甘草温中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消热解毒,祛风通窍之功。

【主治】鼻窦炎(鼻渊)。

【附记】用本方治疗鼻窦炎121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治愈113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52%。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9

卜公英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蒲公英汤野菊花,黄芩胆草与防风,

白芷辛夷生甘草,清热解毒通鼻窍。

【组成】蒲公英20克,黄芩20克,龙胆草20克,防风12克,白芷12克,野菊花12克,辛夷花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1周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通窍。

【方解】方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黄芩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夷花祛风通窍;生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祛风通窍之功。

【主治】鼻窦炎。

【加减】若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羌活各10克;若头昏者,加天麻、刺蒺藜各10克;若鼻塞甚者,加威灵仙、木通各10克;若涕中夹血者,加小蓟、地榆各10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鼻窦炎39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均获治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19

蠲毒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解毒汤内金银花,野菊苍耳生苡仁,

黄芩辛夷和白芷,解毒通窍病可痊。

【组成】金银花30克,野菊花30克,苍耳子20克,生苡仁20克,黄芩10克,辛夷花10克,白芷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0剂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通利鼻窍。

【方解】方用金银花、野菊花、黄芩清热解毒;生苡仁渗湿健脾;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通利鼻窍,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通利鼻窍之功。

【主治】副鼻窦炎(鼻渊)。

【加减】若恶风寒,鼻塞者,加荆芥、薄荷、细辛、防风;若偏寒头痛者,加羌活、独活、川芎;若偏热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若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桔梗,柴胡;若兼眩晕者,加桑叶、菊花、钩藤、石决明、枸杞子;若疼痛日久、疲倦无力、缠绵无休止者,加党参、白术、黄芪;若鼻出血者,加山栀子、白茅根、生地、丹皮。

【附记】用本方治疗副鼻窦炎127例,治愈96例,明显好转者31例。总有效率为100%。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20

[i=s] 本帖最后由 2004407428jg 于 2010-5-2 15:22 编辑 [/i]

鼻窦方**** Hidden Message *****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21

鼻渊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鼻窦炎汤用公英,射干鱼腥苍耳子,

柴胡辛夷败酱草,薄芷辛草山豆根。

【组成】鱼腥草20克, 蒲公英20克, 败酱草20克, 射干30克, 苍耳子10克, 柴胡10克, 山豆根10克, 辛夷10克, 薄荷10克, 白芷10克, 细辛5克, 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6剂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通窍。

【方解】方用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射干、山豆根清热解毒;柴胡疏肝解郁;苍耳子、辛夷、薄荷、白芷、细辛通利鼻窍,疏风散邪;甘草解毒和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疏风通窍之功。

【主治】鼻窦炎。

【附记】用本方治疗鼻窦炎46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痊愈44例,显效2例。显效痊愈率为100%。

本方还适用于鼻窦炎而伴有扁桃体炎或咽喉肿痛者。验之临床,效果亦佳。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21

+-葛根汤

【来源】清·陈耕道《疫痧草》

【歌诀】加减葛根用薄荷,枳壳豆豉赤芍药,

荆防桔梗牛蒡子,蝉蜕连翘草山栀。

【组成】葛根9克,牛蒡子9克,枳壳9克,薄荷3克,豆豉9克,桔梗9克,荆芥9克,防风9克,蝉蜕6克,赤芍12克,甘草3克,连翘12克,栀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利咽。

【方解】方用葛根、薄荷、荆芥、防风、蝉蜕、豆豉辛凉解表;连翘、山栀、赤芍清热解毒;牛蒡子、桔梗、甘草清热利咽;枳壳理气宽中。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清热利咽之功。

【主治】喉痧初起,症见咽喉疼痛、耳痛鼻塞、发热恶寒、急躁易怒、脉弦有力等症。可用于猩红热、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内耳眩晕症等病症。

【附记】本方多寒凉之品,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38

辛卜汤

【来源】谷志平,《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黄芪20克,白术、防风、当归、辛夷花、五味子、石菖蒲各10克,白芍15克,细辛3克,蝉蜕、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固表,开窍通络。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与防风、白术相配以益气固表;辛夷花、细辛、蝉蜕、石菖蒲祛风通窍;当归、白芍有养血、活血通络之功;五味子能收敛耗散之肺气。全方相伍,使正气复、邪无所侵,故鼻鼽自愈。

【主治】过敏性鼻炎

【加减】恶风怕冷、自汗,重用黄芪至30克;头痛,加白芷10克;黄脓涕,加黄芩10克,败酱草20克。

【疗效】治疗34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鼻黏膜恢复正常)26例;好转(症状好转、鼻黏膜略苍白)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

【附记】又上海名医董淑六用自拟鼻炎效方吹鼻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效果颇著。药用:鹅不食草、辛夷各30克,白芷、薄荷各15克,苍耳子60克,冰片1克(后入)。将上药共研极细末。再加冰片,同研。每取本散少许吹鼻,日吹二三次,不间隔。凡症见头痛鼻塞、流涕等症者均可用之。功能散风热、通鼻窍。故日久用之,疗效显著。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0

温阳止鼽汤

【来源】申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白芍、防风各6克,黄芪10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藿香、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干地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温阳,扶正止鼽。

【方解】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白芍、炙甘草通阳养阴,二者合用以扶正固表;防风祛风散邪;藿香芳香化浊以去邪;乌梅、诃子肉、茜草、徐长卿、蝉衣、干地龙收敛止鼽而抗敏。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阳、抗敏止鼽之功。

【主治】鼻鼽。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百合各10克;阳虚明显者,加荜拨、仙茅各10克,细辛2克。

【疗效】治疗39例,结果显效(服药14天,诸症消失,1年内无复发)3例,有效(服药14天,主要症状消失或减轻,1年内仍复发)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9.50%。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1

张梦侬抗敏护卫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2克,党参、北辽参、龙牡粉各15克,当归、白芍、焦白术、炙甘草、茯苓、熟附片各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上药用开水浸泡10分钟,用小火熬2小时,每日1剂,日服3次。可连服5~10剂。

【功用】益气固表,助阳护卫。

【方解】肺主气,外合皮毛,若肺气虚,卫阳弱,不能卫外,故对空气变异则过敏,风邪易入,客于鼻窍所致。本方系从十全大补汤合桂枝汤加减化裁而成。方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等益气固表;加熟附子补助护卫;北沙参(即条参)补阴;龙牡粉收敛精气而止汗;合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祛风止汗、调和营卫;加黄芪、当归,则为归芪建中汤,以治阳虚汗出、恶风。诸药协同,能大补元阳,使营卫气血俱充,则病邪不攻自解,此即“扶正祛邪”之意。若以病小药大而议其非者,实不知此方之妙用。如经实践,方知此病用此方之疗效。

【主治】过敏性鼻炎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佳效。一般服3剂,最多10剂即获痊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4

铁涛固卫通窍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白芍各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鼻鼽)。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方中五爪龙如缺,可用黄芪15克代。临证应用,可随证加减。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6

通治鼻渊方

【来源】周执中,《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辛夷5克,葛根、升麻各3克,黄芩、生石膏各10克,知母、苦丁茶各6克,山栀10克,羚羊角1.2克(研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辛凉清热,开上宣郁。

【主治】鼻渊。此因胆热移于脑所致者。

【疗效】临床屡用,颇能应手取效,效佳。

【附记】若属鼻渊轻证,可用周氏家传苏叶汤:苏叶、杏仁、桔梗、枳壳、旋覆花、川防风各6克,前胡、生石膏各10克,辛夷、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颇有效验。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7

鼻渊散

【来源】程爵棠,《四川中医》(2)1984年

【组成】芙蓉叶、香白芷、辛夷花各15克,细辛3克,冰片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临证用药前,先用药棉棒将鼻腔涕液拭干净后,再取本散适量(约0.15克)用吹药器吹入患侧鼻腔内或令患者用鼻吸入,每次吹2~3下。每日吹3次。

【功用】疏风泄热,宣肺通窍。

【方解】《辨证录》云:“盖少阳生发之气,全赖肾水为之滋养,肾水虚则胆火无制而上逆于脑,胆热蒸蒸,气化浊涕,走空窍而外于鼻、臭不堪闻。”《外科证治全书》云:“鼻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明寒热,涕臭属热,……涕流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盖肺开窍于鼻,又鼻为肺之门户,本病多因外感风寒,肺失宣发,风寒内郁,壅滞鼻窍,或因胆经之热移脑,壅滞鼻窍所致。病在鼻窍,内连肺与胆也。治宜疏风泄热,宣肺通窍。方用香白芷、辛夷花、细辛疏风散寒,宣肺通窍以复肺气宣发之用;入芙蓉叶、冰片清热消炎,通窍止痛以清泄伏热,通窍清脑。诸药配伍为用,一清一温,清温并用,共奏疏风泄热、宣肺通窍之功。又因外用,俾药力直达病所,故奏效颇捷。

【主治】鼻渊(慢性鼻窦炎,副鼻窦炎)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症见单鼻或双鼻鼻塞,时流脓浊涕或稀涕,有腥臭味,多伴有头胀痛或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易感冒,感冒后鼻塞加重,鼻液增多。

【疗效】笔者用本方治疗鼻渊300例,其中:急性鼻渊165例中,痊愈14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慢性鼻渊135例中,痊愈108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9.34%。

【附记】本方为程氏祖传秘方。据笔者临床观察,凡鼻渊,无论病之久暂,急性或慢性,证之寒热虚实,用之多获良效。三十多年来,用本方治验甚多,总有效率达99%以上,其中痊愈率为85%。本病,尤其慢性(鼻渊),必须坚持用药,切忌间断,方获良效。若兼感冒,必须先治感冒,或辅以汤剂,内外兼治,方为上策。且本方适用证广,疗程短、奏效快、疗效高、药简价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注意事项:忌用指甲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或带菌进入鼻腔。擤鼻涕时,不可同时按压鼻腔两侧,用力也不宜太重,忌烟、酒及辛热辛辣、肥甘之品。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7

鼻脑方

【来源】向芳世,《新中药》(8)1990年

【组成】法半夏、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蓝根、黄芩、葛根各10克,升麻、砂仁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5剂为1疗程,可连服1~5疗程,疗程间隔3日。同时配用开水泡中药方(辛夷、苍耳子、杭菊花各10克,生甘草3克),代茶饮,可服3~5剂巩固疗效。

【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解】病由脾虚痰湿,且与热毒内蕴、气滞血瘀有关。故方用法半夏、陈皮、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燥湿化痰;炙黄芪、升麻、砂仁益气健脾升清;黄芩、葛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当归、郁金、丹参活血化瘀。本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标本同治,使之达到脾健化痰、清阳得升、热毒自去、气血调和,而鼻通痛止。因方切病机,故收效颇捷。

【主治】控脑砂(鼻渊兼脑痛),证见鼻流臭秽浊涕,不闻香臭,头昏闷重胀痛、嗜睡乏力,恶心欲呕等症。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之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额窦炎以上颌窦炎等病。

【加减】如见全头痛,加白芷10克,炙甘草3克;前额痛甚,加白芷、元胡各10克;两侧痛甚,加柴胡、川芎各10克;头顶痛甚,加藁本、杭菊花各10克;头重甚、加厚朴、白蔻仁各10克;神疲嗜睡,加太子参12克,干姜6克;鼻塞流脓浊甚者,加辛夷花、苍耳子各10克;恶心欲呕者,加吴茱萸6克,竹茹10克。

【疗效】治疗32例,结果近期治愈2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本病多为缠绵难愈之病,笔者验之临床,亦收良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7

群芳煎

【来源】王建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金银花、夏枯花各20克,野菊花、苦参各15克,辛夷花、黄芩、苍耳子、白蒺藜各12克,玉簪花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轻清上透、芳香宣窍。

【方解】方中金银花甘寒能解毒疗疮;夏枯花味苦可消瘰散结;辛夷花味甘可治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野菊花之辛苦能消痈肿疔毒;玉簪花之甘辛寒可消痈肿,一般用根,而此方用花。并加黄芩苦寒,泻火清肺,苦参味苦,清热消痈;苍耳子味苦驱风除痹;白蒺藜味苦能平肝消风,再加十二月时令之花为引,得到生发之气,芳香化浊,花性轻清,升浮之力最强,故能直达肺之清窍。《诸病源候论》描述更详:“肺主气。其经手太阴之脉也,其气通鼻,若肺脏调和,则鼻气通利,而知香臭。若风冷伤于脏腑,而邪气乘于太阴之经,其气蕴积于鼻者,则津液壅塞,鼻气不宣调,故不知香臭,而为鼻渊也。”诸药配伍,共奏轻清上透、芳香通窍之功,故用之收效颇捷。

【主治】鼻渊。

【加减】另加药引:每月一花,农历正月用迎春花9克,二月加白玉兰花9克,三月加白桃花9克,四月加白芍药花9克,五月加石榴花9克,六月加白凤仙花9克,七月加白荷花9克,八月加银桂花9克,九月加白菊花9克,十月加白鸡冠花9克,十一月加白芙蓉花9克,十二月加素心腊梅花9克(或绿萼梅花亦可)。花皆用白色者,因白色入肺,肺气通于鼻也,经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故鼻渊脑漏,皆为鼻塞流涕不闻香臭之证。

【疗效】多年临床应用,治验颇多,仅守本方,按月加一花,均获痊愈或显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8

通窍汤

【来源】陈仁华,《集验百病良方》

【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各15克,大蓟10克,辛夷、菊花、黄芩各9克,白芷、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8~10剂为1疗程。一般需1~2疗程,最多3疗程。

【功用】芳香通窍,祛风清热。

【方解】鼻渊多由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侵袭,郁久化热,犯及鼻窍,内传于肺,邪热循经上蒸,灼伤鼻窦所致。方中以苍耳子、辛夷、白芷辛散风邪,芳香通窍;黄芩、菊花、金银花清热解毒,使风热之邪得以从表而解;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故用大蓟散瘀消肿。诸药相伍,共奏芳香通窍、祛风清热之功,使邪毒清、鼻窍利,鼻渊可愈。

【主治】鼻渊。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痊愈52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8

清热利肿汤

【来源】谭慧珍,《中医杂志》(6)1986年

【组成】蒲公英30克,野菊花12克,黄芩、鱼腥草、败酱草、辛夷花、白芷各15克,板蓝根、苍耳子、蔓荆子、赤芍、桔梗各10克,川芎、藁本各6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1小时服。

【功用】疏风清热,活血消肿。

【方解】方中重用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败酱草、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兼佐以辛夷、苍耳子、白芷、桔梗、藁本、蔓荆子以祛风、排脓、止痛;因久病入血络,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肥厚,故加赤芍、川芎以活血消肿。诸药协同,共奏祛风清热、活血消肿之功。用之临床,疗效确切,且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便秘,加酒大黄3~6克(后下)。

【疗效】治疗100例,结果显效(鼻腔通气良好,脓涕消失,中鼻道及嗅裂无脓性分泌物)71例;有效(鼻塞好转,脓涕消失,少有黏性分泌物)23例,无效(服药5剂以上无改善)6例。总有效率为94.%。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8

蒲黄败酱汤

【来源】陈超,《四川中医》(3)1988年

【组成】蒲公英13克,生黄芪、夏枯草各8克,败酱草、辛夷花、苍耳子、没药、丹皮各10克,鱼腥草20克,皂角刺6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清肺解毒,活血行瘀,托里排脓。

【方解】慢性鼻窦炎,在诸鼻窦炎中发病率最高,病程缠绵,治疗难奏良效。多因外感风火热毒内袭,阻于鼻窍,气血不畅所致。故方用鱼腥草、蒲公英、夏枯草、败酱草、生甘草清肺解毒;辛夷,苍耳泄热;没药、丹皮、皂角刺活血行瘀;加黄芪托里排脓。诸药相伍,切中病机,故收效颇著。

【主治】小儿慢性鼻窦炎(鼻渊)。

【疗效】治疗236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服药8~20剂即可痊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8

通鼻汤

【来源】王友至,《四川中医》(11)1990年

【组成】升麻、穿山甲、王不留行、鹿角霜各9克,白芷15克,辛夷12克,鱼腥草、蒲公英、薏苡仁、花粉、黄芪各18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祛风除湿,托里通窍。

【方解】慢性鼻窦炎(鼻渊),多因湿热较甚熏蒸清窍而成。但湿热久羁,必致气阴亦伤。故方用升麻、白芷、辛夷宣散升清,通窍散风;蒲公英、鱼腥草、薏苡仁以祛鼻窍之湿热;穿山甲、王不留行入厥阴、阳明两经,气辛而窜,由升麻、白芷引经而达病所,能通鼻窍,排出黄脓涕;用黄芪、花粉补气阴;且天花粉又能退肿散结;鹿角霜为血肉有情之品,温补督脉,强精益血;配黄芪、花粉调和阴阳,更能增强补气阴之功,亦能温通鼻窍。诸药协同,共奏祛风除湿、败毒排涕、托里通窍之功。本方用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症见湿热壅肺,兼气阴两伤者,确有较好疗效。

【主治】慢性鼻窦炎(鼻渊)。

【加减】若鼻流黄脓涕多者,加木通8克;鼻干者,重用花粉,再加知母9克;黄脓涕挟血者,加薄荷叶、白茅根各18克,赤芍12克;鼻塞重者,加路路通12克;前额胀痛者,重用白芷,再加粉葛根15克。

【疗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40例,病程8个月至3年多。服药12~25天后,结果,痊愈2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9

加味辛夷散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辛夷花、藁本、黄芪、菊花、苦丁茶、防风、川芎、羌活、独活、白僵蚕、升麻、薄荷、甘草、白芷、荆芥各30克,苍耳子、蔓荆子各60克,细辛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取10克,在临睡前用沸开水冲泡、取汁服,药渣于次日临睡前再冲泡服1次。

【功用】祛风泻火,托里败毒。

【方解】《素向·气厥论篇》云:“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灵枢经·脉度》云:“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今肺热上蒸,鼻窍壅塞,嗅觉失灵,故不闻香臭。方中以辛夷花、苍耳子、细辛,蔓荆子、羌独活、防风、白芷、升麻、薄荷、藁本、荆芥、僵蚕、川芎等之辛泻肺气而散火;佐以黄芪、甘草、菊花、苦丁茶之甘平泻火而益气。病因热郁化火,药用辛散,是用“火郁发之”之义。泡取汁服,是取其气之轻清,不欲其味之重浊,以利药力上行,直达病所,因而获效更捷。

【主治】鼻渊(鼻窦炎)。

【疗效】屡用效佳。笔者多年使用;颇得心应手。曾治疗50例,以本方为主,证重时配以外治,服药1~2剂,均获痊愈。

2004407428jg 发表于 2010-5-2 15:49

辛前甘橘煎

【来源】张赞臣,《中医杂志》(11)1984年

【组成】辛夷花、青防风各6克,嫩前胡,天花粉各9克,薏苡仁12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风宣肺,开泄通窍。

【方解】方中辛夷散风宣肺而通鼻窍;防风祛风解表;前胡降气化痰,开泄通窍;桔梗升清、祛痰、利咽,载药力上行;薏苡仁渗湿、清肺健脾;花粉滋阴、消肿胀;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散风宣肺、开泄通窍之功。本方药性平和,宜于久服。

【主治】鼻渊。证见鼻中常流浊涕,久则但流黄浊之物,如脓如髓,腥臭难闻。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鼻塞重者,加藿香、细辛;分泌物清稀,加杏仁、浙贝;分泌物黄稠,加瓜蒌皮、冬瓜子;黏膜水肿甚者,加茯苓、泽泻;黏膜红肿者,加赤芍,丹皮;额部疼痛,加白芷、藁本;颞部疼痛,加白芷、白蒺藜;头顶或枕部疼痛,加蔓荆子;眼眶疼痛,加决明子,青葙子。

必要时,配以外治吹鼻之药,则奏效尤捷。

【疗效】临床屡用,颇有效验。坚持服用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