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脾名方归脾汤

 昵称3229476 2010-11-23
宋代医家严用和据“二阴之病发于心脾”理论而创立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汤,实用而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很受后世医家推崇。

  中医方剂中,一切补气之剂源于四君子汤,一切补血之剂源于四物汤,气血双补就首推八珍汤和归脾汤了。宋代医家严用和据“二阴之病发于心脾”理论而创立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名方归脾汤,实用而不峻猛,柔中有刚,兼顾全面,很受后世医家推崇。

  归脾汤最早见于1253年宋代严用和所著《济生方》一书。

  方药:白术、当归、人参各9克,黄芪(炙)、龙眼肉、酸枣仁(炒)各15克,白茯苓12克,远志(炙)3克,木香、甘草(炙)各6克。(当归、远志二味,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用法:上药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或将上药制成蜜丸,每丸约9克,每次服1丸,每日3次,空腹时,以温开水送服。浓缩丸按说明书用。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引起的病证。

  功用主治

  在宋代《济生方》中,本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明代,薛立斋著《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又加了当归、远志两味药。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将本方的药物组成和主治病症逐步完善,现在归脾汤主治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血虚不能养心的症状,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脾虚不能统摄血液的出血症状,如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崩漏,以及其他慢性出血症状等;

  ◆全身症状,如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视疲劳等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

  方剂解析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心藏神而主血,即心有主宰人一身血脉运行的功能;脾主思而统血,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循环而不妄行,脾主运化,脾与胃配合主宰消化吸收作用,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称为是生命的“后天之本”。

  思虑、劳倦过度则伤心脾。劳则气耗,以致脾虚气弱,食少倦怠,统血无力,血液妄行;思虑过度,心血暗耗,心失所养,则心神不藏,以致心悸、健 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

  故归脾汤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脾益气,生姜、大枣补中健胃,以增强脾胃化生气血的功能。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补血养心而安神,茯神、 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行气醒脾开胃,又可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妨碍脾胃功能,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诸药配合,共成气血双补、心脾同治之剂。气足脾健则统摄 血液有力,血不妄行;血足养心则神藏心宁,而无心悸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宁之症;气血充沛则体轻神爽,则无神倦体乏之症。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思虑伤心,劳倦伤脾,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或长期饮食失调,均可造成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证,临床颇为常见。本方是治疗该证的常用代 表方剂,临床疗效可靠,药物配伍严谨,应用广泛,是现在仍常用的中医名方之一。无论从临床治疗实践,还是从本方所体现的中医药理论方面来看,本方在中医学 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凡见到气血两虚之证,而表现出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等心脾两虚症状者,均可以归脾汤加减治疗。

  应用本方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加减。血虚较明显者,可加熟地黄加强其补血作用;脾虚气弱统血无力、出血不止者,可加阿胶、艾叶,以增强止血作用;食欲不振者,可加助消化药,如焦三仙、鸡内金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者,可加养心安神药,如柏子仁、酸枣仁等。

  【注意事项】有虚不受补,服药后脘腹满闷不适者,应当调整剂量,或加入适当行气健运、醒脾开胃的助消化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