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 一种独具特色的红外疗法

 苹果居 2010-11-27

艾灸—— 一种独具特色的红外疗法

艾灸疗法机理、源流及S中医临床随机应用
作者:韦刃宗师
   艾灸是一种古老的热辐射疗法。根据一些研究机关的测定,艾绒在燃烧时,热辐射能谱在0.5~5u之间,几乎囊括了远、中、近全部红外光谱,其中近红外占主要成分。艾灸的辐射能谱直接参与人体能场的能量过程,引发机体从能量到物质、从局部到整体状态的改变,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下面仅就S中医的系统理论和随机诊疗临床实践,简要地论述艾灸疗法的机理、源流、效界,并个案报道十二例临床案例,以供参阅。

 

一、艾灸疗法作用机理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依照传统中医的理论,虽然附带的临床效应很多,如行气活血、防病治病、强壮保健、解毒散结……等,其实一言以蔽之,都是温通经脉这一主要治疗作用的直接效果。依照现代生物物理学原理,一切红外医疗效应,都涉及到宇宙和生命过程统一的能量场导效应。艾灸疗法的治疗效果,是艾灸热辐射能量直接介入到机体光——电——化学——细胞——整体能量转化链和能量代谢过程的必然结果。按着光活生物化学(激发态化学或活性基化学)原理,生命的能量过程不过是水(主要是氢)的活化形式。机体的70%是水,一切活性成分都生存在多水的环境中。所以生命机体,对光,尤其是红外光谱(水及水溶液对光的吸收主要在红外波段)特别敏感。故而,红外光谱对生命生理和临床治疗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涉及到生命机体的稳序控制过程,而且通过对化学键——主要是生命机体普遍存在的氢键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从分子到细胞、从局部到整体、从生理到病理的一切方面。这也正是当今的医学,对机体的能量过程特别是红外辐射投以青睐的缘起。

 

二、艾灸疗法源流

 

    古代中医起源于砭、灸,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之于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帛书。其实,艾灸在医疗上的应用比这要早得多。在传统中医中针灸是最早崛起的医学流派,而炙法尤其受到历代医家的器重。扁鹊、华佗、仲景重灸,众所周知。著名养生家葛洪以及鲍姑、陈延之等也推重炙法,唐代的王焘著《外台秘要》更遗弃针法而独重艾灸。南宋窦才又进一步深化并完善了灸法的理论体系。窦氏倡言诸法之中的“灼灸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他认为“人有一息气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阳气不绝,性命坚牢”。明代医家重视先后二天之本(脾肾),重视温补,都是这一医疗思想的延伸。

 

三、艾灸疗法的“效界”

 

   任何一种具体的医疗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即特定的“效界”。艾灸疗法的效界是寒湿、寒水证,就是机体气化能力低下的阴寒证,亦即生物氧化能力低下、PH值偏酸、局部或整体体温偏低的一种状态。《内经·经脉》篇中说:“陷下者灸之”,显然是指机体“诸寒收引”张力低下,脉波不鼓的能量状态。

 

    在传统中医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虚证、热证可不可灸的争论。其中认为灸法无效界的以龚居中为代表,他在《红炉点雪》一书中提出的看法即认为,炙法对虚实寒热无往不宜,这种看法显然是值得商榷的,争论最大的是热证宜不宜炙的问题,虞抟、汪石山、李埏以及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都认为热证可炙;热证忌灸派以张仲景为代表,他在《伤寒论》一书中曾谆谆告人,实热之证不可灸,否则癫狂,甚至夭人性命,张景岳也认为阴虚阳盛之实热证不可灸,否则灾害立至。笔者认为,二张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对二李、刘、朱、虞抟的观点也不能一概排斥,而应加以具体分析。这些医家都是一代名医,他们的一些观点都有他们的临床经验作为根据。

 

    笔者以为热证可灸与否,应当以系统整体阴阳的虚实来判定,而不应当以局部表面是否发热、发炎的症象为依据。假如整体阴虚阳盛——薪少火旺,自然不应当再火上加油。如见上火下寒,或内有沉寒阳热浮动而又未涉虚损之阴寒症,炙之则上火与浮热自然敛藏。至于虚证是否可灸的问题,也应有局整之辨,局部之虚寒可炙,而整体之虚损则不可施以灸法,如无明显寒象之虚损证,妄施艾灸必有“劫阴”之虞,对此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早有体会,不可轻忽。其实针灸之法的效界,《内经》等书早有界定,谓“五脏已伤(元气虚损),针不可调”;署名华佗的《燃照法》一书就曾反复地提出“除虚不灸”的观点。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对于虚损证,一切物理治疗,包括炙法在内,均无长期的明显疗效。如果片面夸大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和物理仪器的疗效,是不恰当的,其结果必然会造成艾灸及其他一些物理疗法或治疗仪器的滥用,进而导致“一风起,一风吹”的“趋零效应”,当代曾经风行过一时的许多疗法,如今都已淹没无闻,可为前车之鉴。

 

四、S中医随机诊疗灸法医案选

 

1.【寒证——感冒】

 

1—1赵*  男  6个月 1983年9月2日就诊

 

主症:感冒,流清涕,纳呆。

 

病史:外感初流清涕,服清热解毒液,涕未减反增纳呆。

 

脉证:沉尺虚寒、寸轾。

 

治疗:炙关元、百会

 

效应:灸后涕止、食纳增加

 

1—2任** 男  2岁 

 初诊日期:1994年11月14日就诊

 主症:咳嗽、痰鸣、流清涕。

 脉证:左尺虚寒

 治效:灸左大太(在大都与太白之间),一壮不觉,脉已复常,灸后即愈。

 1—3程*士    63岁  城*委 

 初诊日期:1995年3月20日

 主症:小腹拘急、下坠二年多,经常外感。

 病史:原慢性腹泻,气机下陷。此后小腹下坠,感冒久不愈。

 脉证:右脉寒虚。

 治效:灸内踝尖。一壮尚不知热;三壮知温热,小腹拘急感开始缓解,自觉气机上行;四壮喊烫,小腹拘急感即消失,脉即阳转。灸后病愈,脉显虚湿,又服补虚化湿方二剂,诸症悉瘥。

 2.【寒证——诸痛】

 2—1【牙痛】韦先生  男  60岁  本厂退休职工

 初诊日期:1995年8月30日

 主症:满口牙疼数日。

 脉证:左脉濡滑动热,右脉寒水湿。

 治疗:炙合谷,四壮后,满口牙疼止,唯左末臼齿因肿起,咬合时还疼。右脉仍呈寒湿。又于申前时,灸左至阴一壮,右脉即阳转,症愈。

 2—2【头痛】张*  女  12岁

 就诊日期:1983年12月1日

 主症:头痛。

 病史:儿时患黄疸性肝炎,常发烧、发炎,多服抗生素消炎药治疗,为药所伤。今天上午,正上课时,前额疼,手足冰凉。哭啼归家,虽厚被取暖仍打哆嗦,额发黯晦无光泽,环口发青,面黄,两颧暗红。

 脉证:右关尺瘀滞

 治效:针曲骨,指调阑门;灸命门、关元数壮,觉小腹酸困,脚心及腰部热。后至胃、咽、肘、手,全身微汗,头疼旋止。针灸后头疼愈。12月30日,头又疼。复诊,脉见右尺瘀、左寒,即针曲骨导引任脉之气上行,灸命门温通一身之阳,觉腹温热,头疼即止。此后疼久未发,面转红泣,身体很好。

 2—3【肩痛】赵女士  43岁  1983年4月21日就诊

 主症:上肢麻,肩痛两三年久不思食。

 脉证:寸轾,虚濡滑。

 治疗:灸风门。初炙即有热感,渐至肘,热如火燎,肩臂旋松,手臂发麻即止。

 效应:归后即思食,转全臂疼。又针药一次即愈。

 2—4【腹痛】吴*  男  10岁

 主症:症见每日下午三四点钟脐腹剧痛,每次20—40分钟,发作时口渴嗜饮,已月余。

 

病史:前两年常于每餐后胃疼,少时即过。时常感冒发烧,均服西药治疗。此次发病,即到洛阳市某医院治疗,先服泻药(未泻),又按胆道蛔虫治疗,仍无效;后到市另一医院住院四天,以腹性癫痫治疗仍未获效。

 脉证治效:1994年1月21日初诊时,脉见虚寒,体象水湿,手足厥冷。内饮并脐饲吴萸酊后,脉象仍未阳转,腹亦无热感。次日下午又依时发作,但只疼了七分钟。24日下午二时半复诊,仍见手足冰凉,脉见虚寒,夹水湿。灸关元,三十余壮后,全身温热,脚心及胸背微汗出。正值下午四时,腹痛未见发作。次日发烧,移时自止。自灸后腹痛即愈,再未发作。

 2—5【经阻,乳房胀疼、咽痛】

 唐小姐  女  23岁  化验室职工

 就诊日期:1992年9月14日

 主症:乳房胀痛,咽疼。

 病史:以前月经总提前,而本月已三日仍未来潮,并出现乳胀,咽疼。

 

脉证:虚濡滑动热,沉尺虚。

 

治疗:灸内踝。

 

效应:灸三壮后,腿脚发麻,乳胀疼即缓解,咽疼亦止。归后经潮。

 

3【寒证——赘疣】

 

3—1崔小姐  25岁  总厂小学教师

 

就诊日期:1996年10月9日

 

主症:右太渊穴上生了一绿豆大赘疣,已三日未大便。

 

脉证:虚湿。

 

治效:直灸赘疣上七壮,灸后变软,归后赘疣脱落,大便亦通(每日一次)。

 

3—2马*  男  7岁  就诊日期:1986年11月8日

 

主症:前胸遍发扁平疣,褐色,高出皮肤约1mm,约绿豆大,痒,搔之出血。已一周余。

 

脉证:左脉寒水,寸轾。右脉濡郁动。

 

治疗:直灸身柱,命门各五壮。腰背,腰身皆温热。右脉转濡瘀。仍有寒象。

 

处:白术0.5g,附子0.5g,茯苓1g,甘草0.3g散,分3次服下。

 

效应:归后痒止。次日开始脱落,两天之内脱落净尽,拂之光滑。

 

4【寒证——荨麻疹】

 

倪女士  25岁  本厂科技档案室职工

 

就诊日期:1986年11月7日

 

主症:荨麻疹月余,日夜瘙痒寝食不安。

 

脉证:尺寒。

 

治效:灸命门数壮,热感由臂——达腿——至踵,又自脚心达趾——经小腹、背、胸、至手,痒即止、疹渐消,一次即愈。

 

5【寒证——外伤】

 

酒* 男  1岁  本科王医生之子  1993年3月20日就诊。

 

症见:右脚挫伤,手脚冰凉,局部青紫。

 

脉证:虚寒水湿。

 治疗效应:灸命门数壮后,脉即阳转,腿温热。再以生栀酊外敷即瘥。

灸法保健

来源:网络录入编辑:站长发布时间:2008-10-17
-常用灸法
-选用方法与施灸禁忌
-灸法保健的机理
1.常用灸法
(1)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类。
所谓直接灸,即是将艾炷放在腧穴上施灸。根据灸时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①无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或温水以增加粘附作用,再放上艾炷点燃,当病人感到的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5次,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本法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病人易于接受,应用广泛。
②瘢痕灸:先在施术部位涂敷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个艾炷需燃尽自熄后除去灰烬,方可另换艾炷施灸,一般灸5~10次。在灸治过程中,为了减轻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位的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的痛。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留下瘢痕。《针灸问对》中说:“若要安,膏盲、三里不要干”,即指这种疤痕灸。
所谓间接灸是艾炷不直接放在皮肤上,而用不同的药物隔开,由于所用药物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如以生姜片间隔者称隔姜灸,以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常用的间接灸又有以下几种;
③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次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④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次数。
⑤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⑥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未,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次数为止。
(2)艾卷灸。又称艾条灸或悬灸,此指将艾绒卷成条状施灸。艾条是用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越紧越好,封口而成。如在艾绒中掺入其它药物则成为药条。使用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置于离皮肤1~2寸之上而灸之。由于艾条悬于穴位之上,并不接触皮肤,故称悬灸。此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易烧的皮肤,可以自己施灸,故被广泛使用。
(3)温针灸。此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热力通过针身传人体内。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固定在适当的深度,用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燃完为止。也可在针柄上穿置一段艾条(长约1~2厘米)施灸。
2.选用方法与施灸禁忌
首先要根据体质情况及所需的养生要求选好穴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使局部感至有温和的热力,以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
施灸时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讲灸法次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常出现面热、咽于、燥等症。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
艾灸时间,可在3~5分钟,最长到10~15分钟为宜。通常,健身灸时间可略短,病后康复施灸的时间可略长;春、夏二季,施灸时间宜短,秋冬宜长;四肢、胸部施灸时间宜短,腹、背部位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施灸时间宜短,青壮年则时间可略长。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的属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很快即可自行消失。若出现水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水液,再涂以獾油或龙胆紫,并以消毒纱布包敷。瘢痕灸后,可在局部盖以消毒敷料,以防止摩擦,预防感染,保护痂皮。若并发感染,灸疮有黄绿色脓、液或有渗血现象,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对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3.灸法保健的机理
(1)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曰:“艾叶苦辛,性温,属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病而除百病。”这就说明灸法以艾火的温通经络作用,可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行。
(2)培补元气,预防疾病。《扁鹊心书》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第一。”这说明艾灸有培补元气之作用,而元气充盛则邪不可干;故疾病可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