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新功:教育是为了充分发展人

 昵称3897598 2010-11-29

崔岳

 

“教育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教育是最具挑战和创造力的事业,值得我们去奉献。”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也是现任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校长马新功不断践行的理念。

马新功,从教27年,上大学期间就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大量的教育著作。苏霍姆林斯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刚参加工作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大多数人都专心为分数忙碌时,马新功在教好教材的同时,引领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并且读写结合,编辑了深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文学小刊物。当校长后,当不少学校为提高升学率而千方百计走学困生时,马新功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有针对性地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进步、快乐和成功,找回自信和尊严。

2002年,马新功有了岗位调整的机会。当时的他可以在中学校长与小学校长之间进行选择,而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小学。选择的理由只有一个——小学离升学考试比较远,没有分数的压力,有更加宽松的环境去实现他的教育梦想。

那么,马新功的教育梦想究竟是什么呢?办一所帕夫雷什中学式的学校、做一个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和校长以及培养一批个性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的理想,他所在的油田一小成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并与苏霍姆林斯基生前工作了30多年的帕夫雷什中学缔结为友好学校,以期与苏霍姆林斯基走得更近。

 

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

 

在马新功看来,教师是园丁,但园丁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修剪花草,而是要让百花争艳,让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得到发扬,让每一个学生的短处都能转化为长处。据此,马新功提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主动、个性、和谐、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性教育理念。这种发展性教育的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从教多年,马新功对学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那就是——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来对待。把学生当成真正的,有四层意思。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建立平等的之间的师生关系。

二是要把学生当成孩子看待。孩子是未成年人,世界观还未建立,自控能力也有限,淘气顽皮在所难免,教师在处理孩子的不听话时要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

三是要把学生当成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来看待。在马新功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优势,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由于学生的内在不同比他们的外在差异更大,教师的教育艺术就在于把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引入最符合其天资的轨道。在油田一小,为了对学生因材施教,在学生差异和分化比较大的年级和学科,以学生自愿选择为基础,采取分层施教和个别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确保了教育教学高质量、轻负担。

四是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无限的爱心和耐心。

 

多彩活动和多元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所践行的发展性教育,目的是让孩子幸福地发展,成长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两个策略:多彩活动和多元评价。

马新功以自己的行动为这种向着幸福和全面的发展性教育作了中国式的诠释。在他看来,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个性的乐园、探索求知的学园和放飞心灵的家园。

为了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油田一小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了为数众多的、足以满足每个学生精神需要的课外活动小组,努力使每个学生的精神生活都在若干个集体里度过。广大学生可以在某个集体里满足与发展智力兴趣,在另一个集体里满足与发展审美爱好,在第三个集体里满足劳动兴趣和发展创造才能。而学生也以优异的表现证明了这种教育实践的正确性——近几年来,学校有2000多学生参加各级艺术、体育、科技类比赛,获奖1000多项,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一等奖。

马新功经常提起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不能让评价变成贬损孩子的一种手段。为此,油田一小倡导发展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学校要求,教师的评价要用激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和不足,同时要制订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同时,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促进其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展性教育不代表对学科知识的漠视,只是相对于灌输知识来说,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马新功认为,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就必须由教师首先多下功夫,在课堂上精讲精练,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马新功要求教师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不加一节课,不补一节课。在油田一小,身心仍稚嫩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没有作业,该学的、该掌握的内容在学校完成足矣。

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爱好的领域里尽情驰骋。为此,马新功又提精凝智,总结出了全面打基础,特长育人才,创造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六个一育人工程:一根跳绳强身体、一件乐器陶性情、一张练字打基础、一首古诗丰底蕴、一句格言立志向、一位伟人作榜样。

在马新功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这个工具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那样装有五把刀……即五种能力:读、写、算、观察、表达。掌握知识的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而读的能力在这个学习能力中占居首要地位。油田一小特别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经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流利的、有理解的阅读。

 

“三本”机制促进教师成长

 

马新功深信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为此,马新功特别关注教师的读书、研究和反思。他把学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定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提高、懂研究、能创新、会合作。

为了促进教师发展,马新功提出了“三本”新机制:

第一,以校为本,即创造学习型学校,营造书香校园,使教师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状态。学校为教师配发了大量教育学和心理学书籍,以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教师多买书多看书。学校制订了雷打不动的集体学习计划。同时,每月还有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活动。为了广开眼界,学校让教师和大师、专家面对面交流。顾泠沅、贾志敏、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大家都亲临油田一小,为教师们作报告、上示范课。另外,学校还邀请了乌克兰、俄罗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专家来校指导校本教研。

第二,以组为本,这是马新功所创的教师发展新机制。在马新功的带领下,学校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教师参与其中,努力成为既有理论积累又有经验支持的行动研究者。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雷海山的体会是,语文科的教师多,这是形成共同体的优势,这样的形式集思广益,容易出新。数学教师宋海英说:“对于课题研究,我是从茫然到好奇再到喜欢。走上科研之路就等于走上幸福之路,走上幸福之路就等于走上收获之路。课题研究之路虽然有很多挑战甚至伴随着痛苦,但是看到通过自己和集体的努力最后形成的成果,就觉得很幸福。”如今的宋海英,教学成绩出色,已经成为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

第三,以师为本,即改造教师的教育实践,使教师成为研究者,使其感觉到教育成长,体验到职业幸福和乐趣。关于成功,马新功认同这样一个公式——“成功=经验+反思”。为了让教师把学习、工作、研究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他提出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撰写一本教育教学札记,每周札记不少于两篇,案例每月至少一个;每学期承担一个研究小课题,鼓励持之以恒长期研究;每学期讲授一堂研讨课,对课堂不断进行思索;每学期积累一套有生命力的教育教学资料;每学期发表一篇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论文。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马新功鼓励大家用好博客,在博客上记录自己的教学感受和教学反思,并与同事和家长分享、探讨。

 

将关注延伸到学习生活

 

马新功对学生的积极关注,不仅体现在对课堂活动的精心设计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生活环境的精心维护上。

学校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场所,校园文化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巨大。对于校园文化,马新功有自己的理解。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在油田一小的校园内,有许多名人塑像。走过孔子、苏霍姆林斯基等名人的塑像,伫立片刻,似乎与这些伟大心灵交汇,学生心中的敬仰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学校草坪中指示牌上的导语,完全由学生征集而来。入选的导语极具童真,能让小作者拥有一种小主人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走廊里、墙面上,到处都布置着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的作品。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也将对生活、对家园的热爱于无声处渗透进学生的心灵。

油田一小的校园里,有许多果树,每年秋天的收获节已成为全校师生的期盼。平日,在没有监督、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学生们对果实爱惜备至。而一到收获节,浓浓果香,溢满校园。师生都满怀喜悦,等待一起分享幸福的成果,就算每个人只分得两颗冬枣,也是无比珍惜,一颗自己吃,一颗回家分给家人。

与苏霍姆林斯基一样,马新功很看重家庭、家长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油田一小,家长要持证上岗。实际上,学校是督促家长尽快使自己的家长角色由生物学、社会学向教育学层面转化。在油田一小,《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家长人手一本,省里配发的《小学家庭教育必读》家长必备。学校还编辑了《小学家庭教育手册和教材》,把家长应了解的内容归为10个专题,以便于指导家长。同时,学校开展营造书香家庭活动,实施亲子共成长工程,还开辟网了上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升教育能力。

20104月,马新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在这里,他与志同道合的优秀同仁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教育的内在轨迹。

如今的马新功早已将眼光指向更高远的教育领域,他将小学发展性教育研究作为自己在教育家书院的研究课题,试图通过不断创新将把更多的教育智慧带给广大师生和家长。相信通过教育家书院和他的共同努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教育理念会在中国的广阔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